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医教协同

医教协同

医教协同的相关文献在2015年到2022年内共计54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9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43262篇;相关期刊216种,包括教育教学论坛、卫生职业教育、中国卫生产业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十届海峡两岸(粤台)高等教育论坛暨深化产学合作 推动高校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2016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环渤海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高峰论坛等;医教协同的相关文献由1463位作者贡献,包括徐俊良、高锦飚、黄桂成等。

医教协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9 占比:1.16%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43262 占比:98.77%

总计:43801篇

医教协同—发文趋势图

医教协同

-研究学者

  • 徐俊良
  • 高锦飚
  • 黄桂成
  • 夏立平
  • 何珂
  • 张宏
  • 梁天坚
  • 王翔
  • 陈睿
  • 张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香; 曾令红; 周启良
    • 摘要: 目的对医教协同发展大学生医学学术型团体的探讨及实践研究进行分析。方法在2019年2—8月期间,抽取某学院大学生学术型社团内的大学生40例,在其接受常规的医学教育3个月后,统计其对教学期间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专业的技能掌握熟练程度,在常规教学结束后,采用医教协同的方式继续为大学生进行教学,并在教学完成1月后再次对大学生进行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专业的技能掌握熟练程度的评测,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评测结果,并通过评测结果判断对医教协同发展大学生医学学术型团体的探讨及实践研究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在接受常规的教学模式后,40例大学生的知识掌握评分(81.25±2.54)分,技能熟练度评分(80.11±2.05)分,而在接受医教协同后,分数分别为(93.66±3.01)分和(92.14±2.82)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团体学生对于两种教学的满意度分别为(86.32±2.17)分和(94.36±1.54)分,职业认同感分别为(88.07±2.46)分和(95.24±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大学生医学学术型团体进行教导和培训时,采用医教协同的模式来对大学生医学学术型团体进行培训实操演练,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生教学认可度、职业认同度较高,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
    • 黄洁; 夏凯愉; 冯建武; 陈乐韵; 卢中秋
    • 摘要: 医教协同是我国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思想。本研究在分析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温州医科大学校院深度融合式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实践与成效,并进行深入思考。
    • 陈春艳; 胥超; 李海燕
    • 摘要: [目的]调查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便利抽取选择我国30多所三级甲等医院已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75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在本调查对象中,89.07%的人愿意接受该培养模式,46.67%的人认为授课方式为单纯讲授;对培养目标明确程度不同的学生对培养模式的接受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授课方式的学生对课程合理性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轮转时间、不同指导教师的满意度以及不同出科考核严格程度的学生对自身临床技能熟练程度的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对培养目标越明确,其对培养模式的接受意愿也越高;多元化授课方式有助于提高课程的合理性评价;临床实践训练时间、严格的考核管理以及指导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影响临床技能熟练程度的关键因素;学生存在生活及科研压力较大等问题。建议教育及规培管理部门加强入学教育、创新授课方式、增加实践机会、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考核体系、提升科研素养以及加强心理干预等一系列措施完善培养方案,进而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 穆艳云; 袁锦虹; 程洁; 庄艺; 董勤
    • 摘要: “针灸学”是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考试课程之一,属于临床课程,是床边教学的课程之一。目前“针灸学”课程床边教学存在医教协同不足、临床教师教学能力不足两大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在大教研室概念下,进一步推进校本教师重新参与床边课程教学,规范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同质化,定期大教研室教研活动,设计并分享基于临床问题的多种学习方法病案库,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带动和促进临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达到“针灸学”课程床边教学医教协同、提升教育能力的目的。
    • 李俊龙; 李琴; 黄康
    • 摘要: 结合当前医学类高职院校受制于医学实践教学资源短缺、“双师型”师资不足、不能满足医学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等问题,以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实践经验为例,在“医教协同”基础上重点阐述运用“一校两附院”模式,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而保障教学师资需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培养高质量医学技术人才的目的。
    • 武燕; 田利民; 马燕花; 张琦; 何应学; 孙延庆
    • 摘要: “校院共建”临床医学专业是医院与学校协同育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深化医教协同、落实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结成推动地区医学事业发展的共同体,提高医疗人才培养质量,探索甘肃省医教协同发展新模式,甘肃中医药大学与省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第一临床医学院,以校院一体化共建管理模式建设临床医学专业,双方突出优势特色、促进要素流动和医教资源共享,在基本教学设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学科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实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共识。文章以甘肃中医药大学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分析了大学与非直属医院在共建关系下对临床医学专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在现有架构下,临床医学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 李俊龙; 孙天聪; 黄康
    • 摘要: 文章首先说明了相关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基于医教协同的高职“双师”教师队伍与运行机制构建,接着论述了基于医教协同的高职“双师”育人模式建立,最后阐述了基于医教协同的高职“双师”育人模式实践效果。
    • 姜超; 夏源; 邱琪; 步达; 唐大龙; 董菊; 李国春
    • 摘要: 目的:了解医教协同背景下江苏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认同及满意度情况,为后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533名江苏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差异性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医教协同培养模式的平均满意度为(3.46±0.70);其中90.7%的人认可该培养模式,61.3%的人愿意参与该计划;医教协同培养模式的认同度、所属医院与经济补贴是影响满意度的因素(P<0.05)。结论:江苏省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医教协同培养模式的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课程设置、上课时间安排、科室轮转安排、经济补贴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 吴若霞; 谢雪姣; 苏联军; 邹旭峰; 郜文辉; 艾碧琛; 肖碧跃; 卓海燕
    • 摘要: 中医全科医生是熟练掌握中西医实用诊疗技术,具有预防、诊疗、养生、康复等全面的医疗技能的高级的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将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改变及人口老龄化发展,承担重要的作用。但中医全科教育起步较晚,在人才培养方面仍有一些不足。文章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从师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和培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探索提升中医全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
    • 陈心航; 赵悦; 臧悦; 黄镜谕; 吴红斌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尤其重视“医教协同”,然而对于医教协同的发展历程及趋势仍没有很好厘清。文章旨在运用CiteSpace软件,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深入挖掘我国医教协同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回顾相关重要文献及政策文件,进一步探讨“医教协同”研究发展历程,并给出相应启示。研究发现,我国医教协同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医学教育的顶层制度建设密切相关,“医教协同”理念已自上而下地渗透到我国医学教育的各个研究领域,这将对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发挥重要的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