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1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专利文献952174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上海教育科研、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上海教育等;
基础型课程的相关文献由10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岚、徐斌、於以传等。
基础型课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52174篇
占比:99.99%
总计:952290篇
基础型课程
-研究学者
- 吴岚
- 徐斌
- 於以传
- 朱莉萍
- 李静
- 熊艺
- 万圆
- 上海市曹杨二中
- 严明
- 付炳建
- 何善亮
- 俞敏
- 倪林珏
- 傅松1
- 冯媛媛
- 凌兆福
- 刘先维
- 刘君若
- 刘斐
- 刘维朝
- 卫红云
- 向玉青
- 吕准能
- 吴文1
- 周华钧
- 周福华
- 和建龙
- 和建龙1
- 唐晓梅
- 姜新杰
- 孔丽蒙
- 孙元清
- 孙海霞
- 季洪旭
- 尹后庆
- 干亚清
- 张人利
- 张咏梅
- 张强
- 张民生
- 张繁静
- 张越
- 徐倩
- 徐国梁
- 徐在新
- 徐岳灿
- 徐晓唯
- 徐淀芳
- 徐艾芹
- 慧玲
-
-
徐斌
-
-
摘要:
教育部新公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计算思维为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研究大多基于算法和程序设计课程,鲜有基于传统的基础型课程。文章阐述计算思维的概念,结合计算思维包含的算法思维、分解、抽象、概括和评估五大要素及新课标,分析了上海市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涉及的计算思维,以及信息科技基础型课程教材中蕴含的计算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教学活动设计。
-
-
冯媛媛
-
-
摘要:
当前,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必须要遵循的硬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如何才能更好地加以落实呢?沧州市运河区新世纪小学深挖本校文化基因,以核心学校文化引领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目前已初见成效。学校围绕“美善”文化精神内核展开和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由学科基础型课程、品格修养型课程和自主发展型课程三大板块组成的课程体系。
-
-
-
-
卫红云
-
-
摘要:
学校课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构成。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拓展型课程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拓展型课程可由学校负责开发和实施(《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拓展型课程,不同拓展型课程体现了不同学校差异的学生发展目标。
-
-
-
-
-
朱江1
-
-
摘要: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为同济中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课程也正式启动。项目化学习课程内容及架构我校通过对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系统建构,创设了基于项目化学习的"三型六类六目标"课程体系。基础型课程对应普通高中必修科目,指向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