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相沉淀
均相沉淀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3748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桂林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1年全国镁盐行业年会暨环保·阻燃·镁肥研讨会、2010年第九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第28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等;均相沉淀的相关文献由307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志良、吴川、吴锋等。
均相沉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748篇
占比:99.59%
总计:23845篇
均相沉淀
-研究学者
- 黄志良
- 吴川
- 吴锋
- 王峰
- 王成彦
- 王海滨
- 白莹
- 陈永强
- 霍冀川
- 马保中
- 丁明星
- 刘树信
- 刘长久
- 孙家跃
- 孙旭东
- 朱刚
- 杜海燕
- 肖昂
- 乐英红
- 余贤真
- 刘志明
- 励亮
- 吕光哲
- 吕淑珍
- 吴昌胜
- 吴玉程
- 周益明
- 周纯益
- 唐亚文
- 夏志国
- 夏永红
- 姚东辉
- 姚金环
- 娄天军
- 孙晓宇
- 庄云龙
- 廖伟秀
- 张家靓
- 张文娟
- 张柠
- 徐伟荣
- 徐崇泉
- 施剑林
- 曾人杰
- 朴淳东
- 李东红
- 李延伟
- 李文昭
- 李文魁
- 李浩莹
-
-
-
李萌;
江博帆;
李文魁;
廖伟秀;
艾建平
-
-
摘要:
氧化锌在光催化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本文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氧化锌纳米粉体,研究了不同锌离子浓度、不同锌源对合成氧化锌粉体的影响,并对合成粉体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锌离子浓度条件下合成的氧化锌纳米颗粒都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结晶度,而且随着锌离子浓度的提高,合成的氧化锌颗粒粒径逐渐变大;在不同锌离子浓度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锌颗粒对三种目标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不同的锌源对制备的氧化锌颗粒的形貌和催化效果均有较大的影响,当以氯化锌为锌源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团聚和板结现象,而以硫酸锌作为锌源时,得到的氧化锌颗粒对甲基橙的催化效果较差。
-
-
李萌;
江博帆;
李文魁;
廖伟秀;
艾建平
-
-
摘要:
氧化锌在光催化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本文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氧化锌纳米粉体,研究了不同锌离子浓度、不同锌源对合成氧化锌粉体的影响,并对合成粉体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锌离子浓度条件下合成的氧化锌纳米颗粒都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结晶度,而且随着锌离子浓度的提高,合成的氧化锌颗粒粒径逐渐变大;在不同锌离子浓度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锌颗粒对三种目标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不同的锌源对制备的氧化锌颗粒的形貌和催化效果均有较大的影响,当以氯化锌为锌源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团聚和板结现象,而以硫酸锌作为锌源时,得到的氧化锌颗粒对甲基橙的催化效果较差.
-
-
-
-
摘要:
近日,"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技术"完成技术成果评价。技术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技术"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技术推广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可观,并建议加快产业化进程。针对红土镍矿硫酸加压浸出需高温高压且浸出铁渣无法综合利用的问题,北京科技大学王成彦教授团队和眉山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共同开发了硝酸加压浸出技术体系,研发了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均相沉淀分离铝钪及镍钴、硝酸镁浓缩/热解、NOx冷凝/加压吸收再生硝酸等新技术,实现了镍、钴、钪资源化高效利用,特别是首次实现了铁、镁、铝综合回收及硝酸再生循环,金属回收率高、处理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
-
-
王荣;
马丞惠
-
-
摘要:
目前,均相沉淀法在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已很少采用.高锰酸钾间接滴定法测定钙含量是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的经典实验之一,历史上存在均相沉淀法和传统沉淀法2种不同的沉淀操作.虽然我国现有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已不采用均相沉淀法进行该实验,但在某些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中,却存在概念混乱的现象,即把传统沉淀法称作均相沉淀法.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
-
王荣1;
马丞惠1
-
-
摘要:
目前,均相沉淀法在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已很少采用。高锰酸钾间接滴定法测定钙含量是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的经典实验之一,历史上存在均相沉淀法和传统沉淀法2种不同的沉淀操作。虽然我国现有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已不采用均相沉淀法进行该实验,但在某些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中,却存在概念混乱的现象,即把传统沉淀法称作均相沉淀法。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
-
王海明;
王伟;
李建功;
李健
-
-
摘要:
采用均相沉淀法,在950°C煅烧碱式硫酸铝(Al(SO4)x(OH)y)纳米颗粒2h,制备出单分散的γ-Al2O3纳米颗粒.研究了阴离子、浓度和沉淀剂/铝盐摩尔比对Al(SO4)x(OH)y颗粒的形貌、尺寸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SO4)x(OH)y颗粒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二甲胺硼烷(DMAB)作沉淀剂、Al2 (SO4)3.18H2O作铝源、[AP+]=0.0005mol/L、n(DMAB)(Al2 (SO4)3·18H2O) =40.制备出的Al(SO4)x(OH)y具有球形、平均颗粒尺寸为98nm、粒径分布为75~130nm、单分散性的特点;获得了球形、平均颗粒尺寸为90nm、粒径分布范围为50~105nm、单分散的γ-Al2O3颗粒.%A homogeneous precipitation route was used to prepare aluminum basic sulfate nanoparticles.Monodisperse γ-Al2O3 nanoparticles were then obtained by 2 hrs calcining the aluminum basic sulfate nanoparticles at 950°C.Effects of anion,concentration and molar ratio of precipitator/aluminium salt on the shape,size and dispersibility of aluminum basic sulfate particles were studied.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preparation condition of aluminum basic sulfate particles is as follows:dimethylamine broane as precipitator and aluminium sulphate ocatadecahydrate as aluminum source,molar ratio of both is 40,and concentration of aluminium ion is 0.0005mol/L.Spherical aluminum basic sulfate particles have an average diameter of about 98nm,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from 75 to 130nm and no agglomeration.γ-Al2O3 nanoparticles with a spherical shape,an average size of 90nm,a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from 50 to 105nm and monodispersity have been obtained.
-
-
党睿;
马向荣;
白艳霞;
张智芳;
高立国;
曹菊
-
-
摘要:
采用络合剂协助均相沉淀法和传统均相沉淀法分别制备了镍铁类水滑石材料(Ni2+-Fe3+-CO32--LDHs)和镍铝类水滑石材料(Ni2+-Al3+-CO32--LDHs)光催化材料.对光催化剂材料的结构和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i2+-Fe3+-CO23--LDHs和Ni2+-Al3+-CO32--LDHs均为六边形新貌的层状结构,层间距分别为0.768nm和0.770nm.光催化降解甲基蓝的动力学研究表明二者均为一级反应.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Ni2+-Fe3+-CO;--LDHs光催化活性优于Ni2+-Al3+-CO;--LDHs光催化剂.相比铝基LDHs,铁基LDHs(Ni2+ Fe3+-LDHs)具有较低禁带宽度(2.36eV),是理想的废水染料降解光催化剂.
-
-
邹山梅;
刘开明;
张晓辉;
关骆平
-
-
摘要:
用N235除锌、除铝、除油后的氯化镧溶液,采用均相碳酸氢铵沉淀的方法制备碳酸镧,其质量稳定,洗涤杂质效果好,生产成本低.
-
-
朱刚;
李江涛;
蔡科;
杨晓慧
-
-
摘要:
以六水合硝酸钴[Co(NO3)2·6H2(O]为钴源、六次甲基四胺[CH2)6N4]为水解剂,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得β-氢氧化钴[β-Co(OH)2].β-Co(OH)2前驱体在400°C经煅烧2h制得四氧化三钴(Co3O4)材料.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前驱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Co3O4为二维片状.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Co3O4负极材料具有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充电比容量达到827mAh/g.恒流充放电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5%.
-
-
-
陈建清;
陈志刚
- 《2003年第六届全国工程陶瓷学术年会》
| 2003年
-
摘要:
以Ce(NO)·6HO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方法制备CeO前驱体经灼烧获得了超细CeO粉体.前驱体经灼烧分解形成CeO的过程中,在形貌和尺寸上具有遗传性,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控制所制备的前驱体的形貌及大小控制所制备的粉体的形貌及大小.制备了球形,粒径在200纳米左右,尺寸均一,分散性好的CeO粉体.
-
-
柴多里;
张柠;
杨保俊
- 《2011年全国镁盐行业年会暨环保·阻燃·镁肥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在微波辅助下,以硫酸镁、NH3·H2O-NH4Cl缓冲溶液为原料,通过均相沉淀反应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镁,经煅烧又得到了纳米氧化镁.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TG)等分别对纳米氢氧化镁和氧化镁的结构、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纳米氢氧化镁的结晶性能较好,其形貌为由厚度约40 nm的纳米片团聚而成的花瓣状;纳米氧化镁亦保持了氢氧化镁花瓣状形貌.并对微波辅助下纳米氢氧化镁形成的可能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
-
-
-
刘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杜霞茹;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袁中山;
张纯希;
王树东
- 《第十二届全国稀土催化会议》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制备了用于水汽变换反应的Pt/CeO2-ZrO2整体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洗涤工艺以及Ce-Zr氧化物的不同担载量等因素对水汽变换整体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均相沉淀法制备的Ce-Zr氧化物在蜂窝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催化剂的活性较高,最佳使用温度为300 °C。与水洗工艺相比,采用醇洗工艺可以适当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并且当Ce-Zr担载量为20%~100%时,催化剂的活性随着担载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
-
陈凡;
励亮;
孙晓宇;
乐英红;
胡建华
- 《第三届全国环境催化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采用硫代乙酰胺(TAA)和硫酸亚铁铵(AISH)为主要原料成功地合成出了纳米FeS微晶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动态光散射分析(DLS)和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所制备的样品为均匀纳米晶体,外表呈细丝状,单分散性良好,细丝长度在55~70nm之间,长度与宽度的平均比值为20.合成体系的浓度对产物性质影响较大,而pH和温度影响相对较小,适量柠檬酸三钠起着抑制副反应发生和控制粒径增大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