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片
纳米片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3年内共计650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4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490599篇;相关期刊191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中国粉体工业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上海市激光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纳米片的相关文献由12820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剑锋、韩高荣、曹丽云等。
纳米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90599篇
占比:99.92%
总计:490999篇
纳米片
-研究学者
- 黄剑锋
- 韩高荣
- 曹丽云
- 张勇
- 沈鸽
- 徐刚
- 任召辉
- 张晗
- 吴玉程
- 麦立强
- 雷乐成
- 冯亮亮
- 李强
- 王磊
- 常焜
- 彭志坚
- 符秀丽
- 黄维
- 刘天西
- 陈卫祥
- 马琳
- 何军
- 侯阳
- 杨文胜
- 王岩
- 何春年
- 吴正翠
- 崔接武
- 张家宜
- 李春生
- 赵乃勤
- 何孝军
- 喻学锋
- 孙嬿
- 李华明
- 杨彬
- 刘恩佐
- 师春生
- 张以河
- 张琳
- 杨科
- 王莉娜
- 詹天荣
- 马雪刚
- 刘毅
- 李明
- 杨帆
- 金彩虹
- 陈涛
- 何丹农
-
-
张国欣;
宁博;
赵杨;
刘绍祥;
石轩;
赵洪泉
-
-
摘要:
锡二硫族化合物可以通过改变硫和硒的含量来连续调控三元合金材料的带隙、载流子浓度等物理化学性质,在电子和光电子器件应用上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可控地制备了不同元素组分的SnS_(x)Se_(2-x)(x=0,0.2,0.5,0.8,1.0,1.2,1.5,1.8,2.0)单晶纳米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拉曼光谱等手段对SnS_(x)Se_(2-x)纳米片进行了综合表征。结果表明本方法成功实现了元素百分比可调的SnS_(x)Se_(2-x)单晶纳米片的可控制备。重点研究了依赖于元素百分比的SnS_(x)Se_(2-x)的拉曼特征谱,实验结果与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SnS_(x)Se_(2-x)的拉曼仿真谱高度吻合,理论计算结果较好地诠释了实验拉曼光谱发生变化的原因。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元素百分比可调的三元SnS_(x)Se_(2-x)单晶纳米片的可控制备方法,同时对锡二硫族化合物的明确、无损识别提供了方案。
-
-
莫延宏;
张钢强;
孙朋涛
-
-
摘要:
通过微波辐射下的溶剂热反应成功制备了锰掺杂的硒化锌(ZnSe∶Mn)纳米片,并与相同条件下合成的未掺杂锰的硒化锌(ZnSe)纳米片及常规加热下合成的ZnSe纳米晶体进行了性能对比。采用XRD、SEM、TEM、AAS等多种表征手段分析了纳米片的物相、形貌和组成,并应用甲基橙(MO)降解法评估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所有样品在紫外线(UV)照射下均具有较高的MO降解系数,而锰掺杂的ZnSe纳米片更是表现出很强的光催化效率,预示其在光催化和太阳能转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陈宇佳;
杨保俊;
王鑫;
王百年;
张告时
-
-
摘要:
以甲酰胺和去离子水为抑制剂,采用一步合成—再分散法合成了ZnMgAl三元类水滑石超薄纳米片(n-t-HTLC)。表征结果显示,n-t-HTLC具有宽化的水滑石类化合物(003)XRD特征峰,在z轴生长方向上的层状有序结构被破坏,呈六边形片状形貌,横向尺寸100-200 nm,厚度集中于约2 nm,比表面积为80.397 m^(2)/g。n-t-HTLC具有优良的氯离子吸附性能,饱和吸附量为53.291 mg/g,吸附脱除溶液中氯离子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溶液中的氯离子除以静电作用方式发生物理吸附外,还以共价结合的方式化学吸附于“剥离”后板层的外表面和内层结构中。
-
-
卢静
-
-
摘要:
0引言纳米(10~9 m)是生活中最常听到却无法具体感知的长度单位,毕竟一根头发均匀等剖成50000根以后的厚度大约为1nm;但在构成世界的原子中,1纳米又是数个原子直径的倍数。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内至少有一个维度处于纳米尺寸(1-100 nm)的粒子。具体按照维数划分,纳米材料可分为零维纳米结构(空间中的三维均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如量子点、纳米晶)、一维纳米结构(空间中的二维均在纳米尺度范围内,例如纳米线、纳米棒等)、二维纳米结构(空间中有一维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如纳米薄膜、纳米片等)。
-
-
彭得群
-
-
摘要: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泡沫镍(nickel foam,NF)基底上制备具有三维互连结构的CuGeO_(3)纳米片,直接将CuGeO_(3)/NF电极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省去了涂覆法制备粉末电极所需的高分子黏结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电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测试了CuGeO_(3)/NF和CuGeO_(3)两种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涂覆法制备的CuGeO_(3)粉末电极相比,CuGeO_(3)/NF无黏结剂型电极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在0.2A/g电流密度下500次循环后,可逆比容量为972mA·h/g,容量保持率94.1%;在电流密度为1A/g时,可逆比容量为578mA·h/g,电流密度恢复至0.1A/g时,可逆比容量升高至936mA·h/g。CuGeO_(3)/NF电极材料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泡沫镍的三维导电网络结构。此外,泡沫镍负载CuGeO_(3)纳米片加快了嵌锂/脱锂过程中电子和离子的传输,缓解了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
-
-
董绍棠;
肖国清;
陈春林
-
-
摘要:
论文首先采用水解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为乳化剂,正硅酸乙酯、亲油性硅烷偶联剂和亲水性硅烷偶联剂三种前驱体溶于石蜡做为油相(分散相),水为连续相,乳化分散后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了表面亲水/内部亲油的核壳实心微球;然后超声清洗除去石蜡后得到了表面亲水/内部亲油的二氧化硅空心球,将其破碎后即得到了无机Janus纳米片。实验过程中分别考察了前驱体浓度、烷偶联剂种类、破碎方式对纳米片形成的影响以及油相种类、乳化时间、纳米片加量和油水比对纳米片乳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建议三种前驱体在油相中总浓度为30 wt%,亲油性硅烷偶联剂和亲水性硅烷偶联剂分别为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破碎工具为粉碎机;乳化性能评价时Janus纳米片对柴油形成O/W乳液的乳化性能最好。
-
-
曾雄;
李治国;
朱媛媛;
王红军
-
-
摘要:
通过快速退火法与水热法相结合制备针状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锡(rGO-SnO_(2))针叶状纳米片,并以此为敏感层构建气体传感器。采用XRD和SEM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气体传感器对乙醇气体的气敏特性。结果表明:合成的针叶状rGO-SnO_(2)纳米片具有比表面积大和分散性好的优点;构建出的气体传感器在160°C的最佳工作温度下对50×10^(-6)乙醇灵敏度可达13,是基于纯SnO_(2)纳米颗粒传感器的2.8倍;制备的器件具有选择性好和响应恢复时间短等气敏特性。此外,基于形貌调控所引发的气敏响应机理进行分析探讨。
-
-
-
-
摘要:
日本京都大学、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科研人员等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研发出具有高效氢分离性能的氧化石墨烯(GO)膜,既保持了GO膜原有的氢分离性能,又大幅提升了GO膜的耐水性,有望实现低成本绿色氢能源的稳定提供,推动构建低碳社会。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堆叠、压缩形成的GO膜具有良好的氢分离性能,但是耐水性差。
-
-
蒋军;
倪千千;
可欣;
烟征
-
-
摘要:
通过简单的水热及煅烧方法制备了脯氨酸掺杂的g-C_(3)N_(4)纳米片,借助FTIR、XRD、SEM、BET、XPS、UV-vis DRS、PL、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光催化剂进行结构、形貌、组成及光电性能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脯氨酸的加入可以自主剥离前驱体,制成纳米片状的g-C_(3)N_(4),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此外脯氨酸的引入可以调节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增加可见光吸收,提高光生载流子分离率.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考察其对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获得了最优掺杂条件.1%脯氨酸掺杂(PCN-1%)的催化剂经过60min可见光照射即可降解99%以上的污染物.降解速率得到显著提升,PCN-1%对RhB的降解速度(0.0271min^(-1))达到传统体相氮化碳(BCN)降解速率(0.0027min^(-1))的10.04倍,显著提高了g-C_(3)N_(4)的光催化能力.
-
-
无
-
-
摘要:
近日,浙江大学通过理论计算设计了一种吡啶基小分子模板剂,用该模板剂合成b轴厚度为10~20 nm的自支撑Pentasil纳米片沸石分子筛SPP-Bu-DMPy。该分子筛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并在甲醇制丙烯(MTP)反应中表现出高于常规ZSM-5的丙烯选择性和更长的寿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
-
ZHANG guan-jun;
张冠军;
ZHOU ji-shen
- 《第十三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简单真空抽滤和热还原的方法成功制备出Co0.85Se纳米片/石墨烯复合薄膜(Co0.85Se NSs/G).复合薄膜具有非常好的柔韧性,Co0.85Se纳米片均匀地固定在石墨烯片上,形成了"sheet-on-sheet"纳米结构.复合膜在用作无粘结的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时,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Co0.85Se纳米片/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容量从0.05到0.5A·g-1几乎没有衰减,在电流密度为1和2A·g-1时其容量仍然可以分别保持在613.3和522.7mAh·g-1.同时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在1和2A·g-1循环300次后,其放电容量分别为480和310mAh·g-1.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应归功于这种薄膜的特殊结构:石墨烯不仅增加导电性,而且还充当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Co0.85Se纳米片体积膨胀的缓冲层,有利于提高复合膜的循环稳定性.
-
-
-
-
-
-
李大海;
宋雄飞;
胡林枫;
王子仪;
张荣君;
周鹏;
陈良尧;
张卫
- 《上海市激光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二维原子层状材料是近期的研究热点,但是这些研究多数集中于场效应晶体管的沟道材料如单层MoS2、单层WS2等,单层栅极绝缘层材料如TiO2、Ta2O5等极少得到报道.利用Ta2O5纳米片集聚形成单层Ta2O5,其电学性能受到存在于Ta2O5中的电子缺陷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椭偏法)被用于计算两个不同的氧空位的跃迁能量及对应的几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揭示了氧空位的存在.椭偏拟合同样计算出了单层Ta2O5的厚度,与原子力显微镜测量结果符合得非常好.利用非接触和非破坏性的椭偏法探测单层Ta2O5的电子缺陷是可行的.
-
-
李熙;
朱建;
李和兴
- 《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2011年
-
摘要:
随着印染工业的发展,将产生大量的废气的染料排放污水。大量的废弃染料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由于大部分染料分子有致癌毒性,也将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对染料废水的处理也就具有很大的意义。科研人员已经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其中吸附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1,2]。罗丹明B是一种典型的荧光素染料,经常作为探针分子,在吸附、光致发光、催化等方面对材料进行性能研究。
-
-
-
陈立桥;
张文惠;
张伟德;
吴明娒
- 《2010年全国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方法制备了一种单分散纳米结构α-Fe2O3,其形貌和大小能够通过水的量来调变.随着水量的增加,0001面的表面积逐渐减小,厚度逐渐增加.对样品的气敏性测试分析发现,随α-Fe2O3片0001面表面积的减小,样品对乙醇的响应能力逐渐减弱.此外,结晶性差的样品也会表现出相对弱的气敏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