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呼吸功能

呼吸功能

呼吸功能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345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00篇、会议论文91篇、专利文献1072978篇;相关期刊956种,包括家庭保健、国际护理学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80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等;呼吸功能的相关文献由6962位作者贡献,包括杭燕南、张静、陈燕等。

呼吸功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00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9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72978 占比:99.71%

总计:1076069篇

呼吸功能—发文趋势图

呼吸功能

-研究学者

  • 杭燕南
  • 张静
  • 陈燕
  • 刘春云
  • 吴英
  • 李娟
  • 李峰
  • 欧阳葆怡
  • 王玲
  • 缪明永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录
    • 摘要: 目的探究俯卧位无创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4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俯卧位无创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n=53)与对照组(俯卧位无创通气治疗,n=51)。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氧合指数(PaO_(2)/FiO_(2))、呼吸做功(WOB)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值均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H、PaO_(2)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无创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合呼吸衰竭,较单一无创通气治疗,更利于促进患者呼吸功能及血气指标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姜丹丹; 于淼
    •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急诊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呼吸功能[呼气末正压(PEE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以及器官功能(Murray及Marshll评分)。结果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PEEP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SaO_(2)、PaO_(2)/FiO_(2)水平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Murray及Marshll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目标策略下的针对性护理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与器官功能,减轻患者负面情绪。
    • 邬爱红; 黄淑琴
    • 摘要: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平均动脉压)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心率、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动脉压,缓解心率,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病变程度。
    • 傅晓倩; 陶林花; 陆操; 金丹丹; 傅建明
    • 摘要: 呼吸运动是整个呼吸过程的基础,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在平静呼吸中起主导作用,是完成呼吸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人类正常呼吸功能的60%—80%都由膈肌完成[1]。膈神经主要由C4神经前根发出,C3—C5神经根分支参与,在前斜角肌外侧缘上方形成主干,沿前斜角肌表面下行,在锁骨下动静脉进入胸腔内纵膈两侧终止于膈肌。颈髓损伤后造成膈肌功能下降,胸壁协调功能障碍,肺顺应性下降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而此类患者常因膈神经核受累导致膈肌麻痹及肋间肌瘫痪,最终造成呼吸功能障碍,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2]。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技术是一种神经肌肉电刺激通过膈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来完成膈肌的收缩。笔者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体外膈肌起搏技术通过刺激膈神经改善患者的膈肌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为颈髓损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现报告如下。
    • 叶忠桂
    • 摘要: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与肺泡灌洗联合治疗对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龙岩市第二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101例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乱数表法分为常规组(50例,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和试验组(51例,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肺泡灌洗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水平、呼吸功能。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常规组的78.00%(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呼吸做功(WOB)、气道阻力(RAW)及气道峰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肺泡灌洗联合治疗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可下调炎症因子水平,调节呼吸功能,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 李丹; 钟厚进
    • 摘要: 目的:对比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拔管过程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70例ICU术后机械通气重症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B组给予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指标以及临床指标、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_(1)、T_(2)、T_(3)时间点两组患者HR、MAP指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T_(1)时间点A组RR指标水平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T_(2)、T_(3)时间点两组患者RR、SaO_(2)、PaO_(2)、PaCO_(2)、RI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唤醒时间较B组患者显著缩短(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右美托咪定应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拔管过程中对其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并且可提高镇静效果,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的风险,提高临床疗效,加速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司永奇
    • 摘要: 目的分析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90例AECOPD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临床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195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195例,常规+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_(1)、FVC、FEV_(1)/FVC、VCmax、MVV及IgG、Ig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常规组,SGRQ、mMRC及CAT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理想,可促使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呼吸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霍飞翔; 张洪蕊; 杨帅; 孙亚鲁; 李响
    • 摘要: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呼吸肌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及运动能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呼吸训练,1次/d,每周5次,30min/次,持续6周;试验组在常规呼吸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渐进抗阻呼吸肌训练,1次/d,每周5次,10min/次,持续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6周后评定患者呼吸功能,评价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率(FEV1/FVC)、呼气流速峰值(PEF),采用膈肌超声对患者膈肌运动进行评估,每天对患者进行1次6分钟步行试验,取每位患者的步行距离平均值。结果治疗3周及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VC、PEF、膈肌动度及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提高更明显。与治疗前相比,两组FEV1/FVC(%)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两组组间比较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渐进抗阻呼吸肌训练结合呼吸训练对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功能作用更加显著,优于单纯传统呼吸训练,值得临床推广。
    • 韩继元; 怀立春; 吴成璋; 程启芳; 李玉珍; 方波
    • 摘要: 目的探讨亚高原地区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期间吸入不同浓度氧气对围术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外科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按照全身麻醉期间吸入氧浓度不同随机均分为3组:A组(吸入100%氧,n=20)、B组(吸入80%氧,n=20)、C组(吸入60%氧,n=20)。比较3组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5 min(T1)、气腹30 min(T2)、关气腹(T3)、术后1 d(T4)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动态顺应性(Cdyn)、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等临床指标。比较3组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和胃肠道首次排气时间。结果与T1比较,各组T2时Ppeak和Pplat均增高(P0.05);T2时各组OI均降低(P0.05)。与A组同时间点比较,C组T2时PaO_(2)降低(P0.05);B组和C组T4时PaO_(2)增高(P0.05)。结论亚高原地区腹腔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吸入60%氧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围术期患者的呼吸功能
    • 林逸轩
    • 摘要: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子前馈控制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VAP危险因子前馈控制干预,对比两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并检测机械通气指标(PaO_(2)、PCO_(2)、OI)、血清炎症反应指标(PCT、CRP、IL-6)和呼吸功能指标(气道阻力、气道峰压、呼吸做功)。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7.5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aO_(2)、OI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_(2)及血清PCT、CRP、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气道阻力、气道峰压、呼吸做功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中通过VAP危险因子前馈控制干预,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机械通气效果和炎症反应的控制效果,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