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
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

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银川
  • 出版时间: 2012-06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观察蒙药熏蒸疗法结合直肠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影响.方法:57例脊髓损伤伴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运用蒙药五位甘露汤熏蒸并结合直肠电刺激,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及肌电刺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利用Barthel指数及MAS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者Barthe1指数及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Barthel指数及MAS评分较对照组提高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82.76%,而对照组优良率为64.2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药熏蒸疗法结合直肠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肌痉挛状态,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观察SDF-1α/CXCR4轴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体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SDF-1α诱导hUC-MSCs迁移能力的变化.Transwell 上室加入100μ1hUC-MSCs悬液,约含有1 × 105细胞,下室加入600μl不同浓度SDF-1α的DMEM:0ng/ml; 10ng/ml; 50 ng/ml;100 ng/ml.16小时后计数下室侧穿膜细胞数量.结果:Transwell实验显示,hUC-MSCs能够向SDF-1α定向迁移.不同浓度的SDF-1α,hUC-MSCs迁移数量分别为:8.12±1.02(0ng/ml);20.2±2.34(10 ng/ml);32.4±2.56(50ng/ml);58.43±1.98(100 ng/ml). hUC-MSCs对SDF-1α的迁移能力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浓度依赖关系.SDF-1α浓度为100ng/ml时,hUC-MSCs的迁移能力明显高于50ng/ml,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UC-MSCs在体外可向SDF-1α定向迁移,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浓度依赖关系.
  •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病变致马尾综合征泌尿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尿流动力学特点及预后.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我科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致马尾综合征泌尿功能障碍患者共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1~72岁,平均55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腰椎管狭窄6例,腰椎滑脱2例,所有患者均为术前出现马尾综合征泌尿功能障碍,术后6个月行泌尿功能评价,包括患者泌尿障碍的临床表现、尿流动力学分析并评估预后.结果:术后患者泌尿功能表现为排尿正常2例(9%),尿频2例(9%),腹压排尿联合间歇导尿8例(36%),留置尿管2例(9%),间歇导尿7例(32%),长期漏尿1例(5%).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颈开放4例,部分开放8例,未开放10例.膀胱感觉正常9例,减退7例,消失2例,膀胱过敏4例.逼尿肌无反射20例,逼尿肌过度活动2例.外括约肌痉挛20例,DSD(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者2例.膀胱壁光滑11例,欠光滑4例,不光滑7例;21例患者无膀胱输尿管返流,1例有右侧膀胱输尿管返流.鞍区感觉存在9例,减退9例,消失4例.结论:腰椎退行性病变致马尾综合征泌尿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相同,尿动力学分析既有高张性膀胱也有低张性膀胱,且低张性膀胱占多数.临床治疗的选择应参考患者尿动力学分析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多数患者在短期内(6个月)仍存留较明显泌尿功能障碍,应长期随访,并坚持予以相应的治疗.
  • 摘要:本研究试图通过光感基因活化OEG的体外研究探讨此问题,为OEG细胞体内移植后的光基因调控活化,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以达到脊髓损伤微环境中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的协调,获得更佳的修复效果.结果显示OEG细胞可被光感基因技术调控和活化;体外光刺激增强了OEG细胞的生理功能;光活化的OEG细胞促进了OEG的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功能,增强了细胞迁徙和增殖的能力,增强了神经保护作用,为体内移植后OEG的光活化调控提供了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方法:65例脊髓损伤患者,其中T113例,T11-125例,T12 12例,T12-L1 5例,L1 31例,L29例.入院时检查患者感觉损伤平面和运动损伤平面,记录在脊髓损伤积分评定表中,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制定康复计划,进行心肺功能、肌力、二便功能、转移、配戴矫形器站立、行走及ADL指导性训练.结果:中途有5例患者脱落.出院后患者ADL等级提高到良30例、中30例.根据ADL变化,显著有效50%,有效50%.步行能力达到社区功能性步行29例,家庭功能性步行31例.结论: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经过系统康复训练,配备支具、使用辅助具,对恢复患者步行能力及ADL水平的提高有满意的效果.
  • 摘要:目的:观察自行设计的低温板材踝足支具配合康复治疗在踝关节僵硬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从2007年3月到2009年12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下肢术后致踝关节僵硬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采用物理因子治疗,早期踝关节手法治疗和心理疗法相结合,术后均用自制低温板材踝足支具结合:随机选择下肢术后踝关节僵硬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只采用物理因子,早期手法治疗和心理疗法.两组经系统康复治疗3个月后进行踝关节活动度ROM评定,徒手肌力测定(MMT)法测定踝关节背屈肌力.结果:治疗后两组MMT评定,测定患者足部背屈肌力,胫骨前肌肌力明显提高,观察组的肌力改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 P<0.05 )。关节活动度ROM测定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1)观察组的ROM评定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提示自制低温板材跺足支具配合康复手法对于下肢术后蹂关节僵硬的功能恢复有显著作用.可有效减轻挛缩.维持肌肉弹性,缓解蹂关节的关节囊,肌肉,韧带挛缩等。
  • 摘要:本实验选择椎体成形术的患者,利用SAS和SDS评分量表来评价患者的手术前晚心理应激状态,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并研究VAS评分与SAS和SDS的相关性,探讨心理应激对疼痛的影响,为围手术期疼痛的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探讨术前心理应激状态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 摘要:本文回顾性调查了2000年-2010年某院收治的54例儿童脊髓损伤患者。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外因中舞蹈下腰正逐渐增多,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交替步态矫形器是胸段及以下脊髓损伤患儿重要的康复辅具。
  •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宣教对预防脊髓损伤患者上尿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依照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对2012年1月至3月期间脊柱外科病房收治的48名脊髓损伤患者分别进行个性化泌尿系管理的健康宣教.结果:共48名脊髓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对个性化泌尿系管理健康宣教依从性良好的患者26人(男18人,女8人无依从性较差的患者22人(男16人,女6人))。在依从性良好的患者中发生上尿路并发症的4人,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中发生上尿路并发症的有12人(P<0.05 )。结论:对于依从性好的患者,个性化宜教可有效预防脊髓损伤患者上尿路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调查不同损伤程度颈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颈髓损伤严重度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美国ASIA标准对2005年5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305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评估分级,对不同程度颈髓损伤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髓损伤程度与并发症的发生有相关性.便秘在各组中发生率均较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各组中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并发症四组间有差异(B<0.05);除压疮、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高低与损伤程度没有顺向相关性外,其它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两两组间比较,便秘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各组间比较均无差异性;比较其它并发症,AB组与CD组比较有差异(P<0.05);A与B组间除血压下降有差异性外,其余并发症均无差异性;C与D组间比较均无差异性,A与C、D组间比较多数并发症具有差异性;B与C、D组间比较无规律性.结论:颈髓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多数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且A、B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D级,提示护理人员应按颈髓损伤程度制定分级护理标准,使有限的护理人力、物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 摘要:为了探讨微创经皮空心AF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屈曲牵张型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本文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使用经皮空心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的21例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屈曲牵张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微创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无神经功能障碍的屈曲牵张型胸腰段骨折是可行的。这个技术能够避文呀寸后方韧带和骨性结构的再损伤,并可重建后方张力带结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摘要:目的:研究JAK(Janus激酶)/STAT(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P-JAK2(磷酸化JAK2)、P-STAT3(磷酸化STAT3)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被异常激活的意义.方法: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分为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随机分到4h、12h、24h、72h和168h各个亚组(n=6).脊髓损伤组应用Allen’s重物坠落法并加改良制作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切除椎板不损伤脊髓.术后在相应时间处死取材,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JAK2、P-STAT3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脊髓组织中P-JAK2、P-STAT3阳性细胞较少,在脊髓损伤组各个时间点P-JAK2、P-STAT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损伤后4h迅速上升,12h达峰值,而后逐渐下降,168h仍有表达.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可异常激活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它可能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对细胞凋亡起着决定性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脊髓损伤<8h的患者12例,按照NASCI Ⅲ方案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结果: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疗效确切,但也增加了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脊髓损伤患者常出现区域性肌肉痉挛1,特点为屈肌或伸肌共同优势.因痉挛所致的阵挛或疼痛妨碍康复训练(姿势、转移等)和卫生护理2.临床上常采用牵张34、神经促进3法、药物(如硝苯呋海因,巴氯芬5等)来降低肌张力,对局灶性痉挛,一般采用肉毒毒素6、酚/无冰乙醇注射.但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双下肢涉及广泛的肌痉挛,神经功能不可能再恢复.采用硬膜外乙醇阻滞来降低肌张力的方法,尚未见报道.本病例患者颈髓损伤后下肢肌张力增高,妨碍肢体康复,行此法后肌张力下降明显,肢体功能改善.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行术中颈椎间盘造影(包括手术探查所见),结合术前MRI检查,综合评价颈椎间盘及前、后纵韧带的损伤情况,指导手术方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年龄16~74岁,平均42岁,男25例,女5例.所有患者经过MRI分析确定损伤间盘后,行经前路切开损伤颈椎间盘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钛钢钣内固定术,术中对拟切除椎间盘及邻近椎间盘进行造影,共造影88个,切除44个.观察分析造影结果,与术前MRI相比较,评价术中颈椎间盘造影在诊断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后间盘损伤的作用.结果:3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对损伤及其相邻的间盘共88个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术中椎间盘造影诊断间盘损伤44个,与术中探查相符合,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损伤组间盘造影44个,压力为47.58±13.77 kPa,容积为0.99±0.22ml;未损伤组间盘造影44个,压力为200.48±16.92 kPa,容积为0.15±0.57ml.结论:对经过MRI筛选后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行术中颈椎间盘造影术可以明确损伤间盘的损伤程度,发现相邻节段间盘的隐匿性退变或损伤,为手术者提供更加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
  •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外科手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及肌电联合监护在提高手术安全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结论: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自由肌电及电刺激诱发肌电联合监护可有效减少脊柱外科手术并发症。
  • 摘要:目的:探讨Caspase-1(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及其下游炎症因子Ⅱ-1β(白介素-1bets)和IL-8(白介素-18)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ASCI)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脊髓损伤组,每组42只.脊髓损伤组应用改良的Allen's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做全椎板切除.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取材,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1、Ⅱ-1β及Ⅱ-18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Caspase-1及其下游炎症因子阳性细胞有少量表达,而脊髓损伤组Caspase-1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的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Caspase-1及IL-18在脊髓损伤后3天表达达到峰值,而Ⅱ-1β于损伤后6h表达达到高峰.结论:Caspase-1及其下游炎症因子可能参与了SCI的继发性损伤,并且可能是继发性脊髓损伤的主要损伤因素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tic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在颈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TUNEL)去和免役组织化学方法,对比观察30例颈椎病退变颈椎间盘组织细胞及30例创伤对照颈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状态及TRAIL的表达.结果:TUNEL染色观察示实验组的髓核内的平均凋亡细胞率为10.93%±1.87%,高于对照组的6.43%±1.56%(P<0.01).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实验组髓核内TRAIL染色阳性细胞率为49.13%±15.66%,高于对照组的20.26±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将对照组和患者组全部60例颈椎同盘标本合并后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颈椎间盘髓核内TRAIL染色阳性细胞率与TUNEL阳性细胞率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921(P< 0.01).结论:高水平的TRAIL表达参与了退变颈椎间盘细胞的凋亡,由TRAIL及其受体诱导的凋亡途径可能在颈椎病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摘要: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能够客观地反映感觉传导通路及运动传导通路的完全性。而皮肤交感反应(SSR)则可以通过皮肤刺激诱发交感神经兴奋而判断自主神经的传导通路。因此结合SEP, MEP, SSR可从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三个方面进行客观判断。神经传导和针EMG通过检测感觉、运动神经传导检测以及肌肉针EMG检测判断神经损害及肌肉的失神经支配表现,可对脊髓损伤后合并脊髓前角、神经根、神经丛、马尾以及周围神经损进行准确定位。
  • 摘要:目的:研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MPss)鞘内注射对新西兰兔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元凋亡情况.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兔72只,随机分2大组,分别是SCI组及SHAM假手术组,每大组再分成6小组,分别是生理盐水对照组、鞘内注射MPss 1.5mg/Kg组、鞘内注射MPss 3mg/Kg组、鞘内注射MPss 6mg/Kg组、静脉注射MPss组、鞘内注射联合静脉注射组.术后每日用TARLOV法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饲养一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取损伤部位及鞘内注射部位神经组织标本,予以HE染色和TUNEL染色.结果:SCI组,鞘内注射MPss剂量为3mg/kg时可以取得与传统静脉冲击治疗相似的早期疗效,保留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功能,减少该部位的细胞凋亡.凋亡细胞的多少与临床疗效不成正比,增大Mpss鞘内注射剂量虽不能更进一步改善早期疗效,但可抑制局部神经细胞凋亡.通过L7/S1间隙鞘内注射MPss未观察到对脊髓或穿刺点附近神经造成功能损伤,但是随着鞘内注射MPss用量的增加,鞘内注射部位的炎症细胞浸润情况逐渐加重.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鞘内注射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下肢运动功能,可以取得与传统静脉冲击治疗相似的疗效,对抗神经细胞凋亡,改善脊髓损伤预后.
  • 摘要:目的:探讨死亡受体5(death receptor5,DR5)在颈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TUNEL)法和免役组织化学方法,对比观察30例颈椎病退变颈椎间盘组织细胞及30例刨伤对照颈椎间盘组织细胞凋亡状态及死亡受体DR5的表达.结果:TUNEL染色观察示实验组的髓核内的平均凋亡细胞率为10.93%±1.87%,高于对照组的6.43%±1.56%(P< 0.01).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实验组的髓核内DR5染色阳性细胞率为50.73%±15.92%,高于对照组41.23%±1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全部60例颈椎间盘标本合并后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颈椎间盘髓核内DR5染色阳性细胞率与TUNEL阳性细胞率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755(P< 0.01).结论:高水平的DR5表达参与了退变颈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凋亡,由DR5/TRAIL诱导的凋亡途径可能在颈椎病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检测入颈椎间盘内髓核组织细胞密度、细胞凋亡率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tic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及死亡受体5(death receptor5,DR5)的表达.方法:实验组30个标本来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前路手术所切取的椎间盘组织(C3-C7),对照组30个标本来自颈椎创伤患者前路手术所取得的椎间盘组织(C3-C7).采用HE染色观察髓核组织中凋亡小体和细胞密度,原位DNA片段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RAIL、DR5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髓核组织中的细胞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TUNEL阳性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TRAIL、DR5染色阳性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将对照组和患者组全部60例颈椎间盘标本合并后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颈椎间盘TUNEL阳性细胞率与细胞密度之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969(P<0.01);两组髓核内TRAIL、DR5染色阳性细胞率与TUNEL阳性细胞率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921和0.755(P< 0.01).结论:细胞密度下降参与了人颈椎间盘的退变过程,细胞凋亡是椎间盘髓核细胞减少的原因之一,颈椎间盘组织中存在DR5/TRAIL诱导的凋亡途径.
  • 摘要:本文探讨在脊柱侧后凸手术中,同时实施下传神经源性诱发电位(简称DNEP)、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简称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简称CSEP)监护的可行性和作用.结果:TES-MEP和CSEP监护的操作方法比DNEP简单、安全和不影响手术操作,以及术中监护的成功率高于DNEP等优点;但DNEP监护不受肌松剂影响,并能进行TES-MEP和CSEP监护无法实现的术中脊髓损伤平面的定位诊断,利于及时、准确发现问题和查找原因,避免脊髓损伤的进一步加重。因此,作者认为,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是目前脊髓运动和感觉传导功能监护的理想方法,而DNEP可作为非常规监护方法,应用于术中怀疑有脊髓损伤时的定性、定位诊断,值得推广应用和探讨。
  • 摘要:探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跨膜肽(TAT)-聚乙二醇(PEG)-环孢素(CsA)-PLGA多功能纳米脂质体的制备、生物相容性和体外药物释放,并观察经尾静脉注射后,跨越大鼠未损伤血脊髓屏障(BSCB)在脊髓组织T10节段聚集情况及其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和大鼠运动功能的作用.
  • 摘要:目的:了解脊髓损伤患者嗅鞘细胞移植后的中期随访结果,评价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9月至2010年3月共24例异体胚胎嗅球来源嗅鞘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病例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随访未发现明显的手术并发症,术后MRI检查未发现移植局部的包块形成或空洞。患者自身对其所获治疗效果评价优:2例,良:9例,可:12例.差:1例:优良率:50%。 ASIA评分比较手术前后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应用胚胎嗅球来源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健损伤的方法是安全的,移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但改善有限,需进一步观察及探索。
  • 摘要:为了研究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腰痛患者和无痛患者相比,在多裂肌中自发电位数量、躯干肌前屈后伸肌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明确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于术后腰痛的影响.本文将86名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按疼痛程度分为腰痛组和对照组,采用针极肌电图测量其多裂肌中自发电位数量、位置,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自发电位数量方面的差异,以及自发电位分布和手术区域、内固定区域、椎板开窗的关系.测量两组患者躯干背伸和前屈的最大等长收缩肌力,比较其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分析自发电位数量和腰背肌力量的关系,以及这两个因素和腰椎融合术后腰痛的关系.结果表明:1.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多裂肌中的自发电位,是由于手术本身所致。2,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腰痛患者多裂肌中,自发电位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提示腰痛患者多裂肌失神经支配明显较对照组严重。3,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腰痛患者和对照组相比,躯干肌背伸力量显著减弱,而前屈力量无显著性差异。4、自发电位总数和背伸力童显著负相关,随着自发电位增多,背伸力量逐渐下降。5、自发电位总数和背伸力量与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腰痛显著相关,自发电位总数是影响术后腰痛的危险因素,而背伸力量则是术后腰痛的保护性因素。
  • 摘要:本文利用特异性引物,使用RT-PCR方法扩增GSK3β片段,将目的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经转化、扩增、抽取后,阳性克隆送测序.利用双酶切将GSK3β基因定向插入同携带E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进行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鉴定成功的逆转录病毒质粒和另外两种辅助质粒用磷酸钙法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浓缩逆转录病毒及利用荧光计数法检测滴度.从成年SD大鼠股骨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法检测骨髓间充质细胞干细胞相关表面抗原标记物CD44(+),CD90(+),CD45(-)进行鉴定.获得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并观察目的基因及绿色荧光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GSK3β基因及EGFP基因共表达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成功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摘要:本实验研究拟观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BDNF)对OPCs增殖分裂及迁移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与p75NTR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结果显示内源性proBDNF对OPCs的分裂增殖和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干扰由OPCs主导的再髓鞘化修复过程。这一抑制作用主要通过p75NTR-sortilin途径转导,并可以通过proBDNF及p75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抑制。
  • 摘要:通过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后大鼠大脑运动皮质神经元凋亡指数增加,提示脊髓损伤对大脑运动皮质神经元结构与功能存在影响。脊髓损伤后大鼠大脑运动皮质神经元iNOS表达增多,神经元iNOS的表达与凋亡指数间存在正相关,脊做损伤后iNOS的诱导活化可能参与了大脑皮质神经元的凋亡过程。脊髓损伤后大鼠大脑运动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上调以及bcl-2表达上调滞后可能参与了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
  • 摘要:本文探讨人脐血CD34+细胞在实验性修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中的作用及其血管修复机制.结果表明,人脐血CD34+细胞通过提高脊髓损伤中心血管密度促进微循环恢复,增加组织活力,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肢体功能恢复,为其用于脊髓损伤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静脉注射移植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Nogo-A、SY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SD大鼠96只,雌雄不限,随机分4组(n=24),假手术组(只切除椎板)、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干细胞移植组.改良Allen打击法建立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损伤7天后经尾静脉分别将PBS缓冲液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入阴性对照组和干细胞移植组.注射后1天、3天、7天、14天,应用BBB评分法评价治疗前后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改善状况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损伤大鼠Nogo-A及SYN的表达,移植术后14天,应用光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损伤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各组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后在宿主体内可透过血脑屏障,抑制局部脊做受损区域Nogo-A蛋白的表达,并且促进突触素(SYN)表达增加,有利于损伤大鼠脊翻结构修复及其运动功能改善。
  • 摘要:目的: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转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使其在作为种子细胞的同时,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将BDNF基因导入脊髓损伤组织,从而为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脊髓损伤治疗方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分离、培养、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试验组应用已构建的pEGFP-N1-BDNF进行基因转染,阳性对照组用pEGFP-N1空质粒进行转染,阴性对照组只加入培养基,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3将转染BDNF的试验组和未转染的阴性对照组细胞在体外向神经元样细胞进行诱导分化,比较两组细胞诱导后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流式细胞检测所培养细胞CD90、44(+),CD34、45(-);2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试验组MSC表达BDNF-EGFP;3试验组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率高于未转染的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NF在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BDNF基因转染MSC后,可以促进其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从而将BDNF修饰和干细胞移植在脊髓损伤治疗中有效的结合起来.
  • 摘要:为了探讨TAT-PEG-多功能脂质体作为一种药物载体,通过尾静脉注入后,跨越大鼠血脊髓屏障(blood-spinal cord barrier,BSCB)并在脊髓损伤局部聚集的情况.本文通过反向蒸发法制备新型的多功能脂质体,经表面功能基团连接跨膜肽(transactivating-transduction protein,TAT)、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使其兼备跨膜及长循环功能,内部包裹超顺磁性Fe3O4颗粒而具备核磁活体示踪功能;36只成年Wistar大鼠以Impactor Model-Ⅱ法建立T10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随机分为3组,Ⅰ组:对照组,Ⅱ组:PEG-多功能脂质体组,Ⅲ组:TAT-PEG-多功能脂质体组,各组均12只.实验结果显示:TAT-PEG-多功能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通过静脉途径注入体内,可以跨越BSCB聚集在脊髓损伤局部,并能将其包裹的物质释放入损伤局部的神经细胞内,为今后SCI的治疗拓展了新思路。
  • 摘要:为了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5个步骤,将护理程序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了护士用整体的观点指导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工作能力,有效地促进了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
  • 摘要:目的:拟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治疗慢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的初步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4例慢性不完全性SCI患者,先给予rTMS治疗,后给予BWSTT训练.rTMS使用“8”字形线圈,刺激大脑Cz区,频率10Hz,90%运动阈值,刺激2s,间隔10s,共2000个脉冲.每天1次,每周5天,连续6周.在治疗前后、治疗结束3周后,分别进行临床功能评估,包括ASLA运动及感觉评分、10米步行时间(10MWT)、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ADL)、步行费力程度评分.对其中2例患者进行电生理评估(H波最大值,H波潜伏时,H波和M波最大波幅比),功能性磁共振(fMRI)评估、静态平衡功能评估(BPM).结果:4例患者中2例的ASLA运动及感觉评分、10m步行速度提高,步行费力程度减小,静态平衡测试显示身体重心摆动路径和摆动面积均减小,这种改变持续到治疗结束3周后.2例患者的电生理评估显示1例患者H反射最大波幅降低,H/M最大波幅比下降.2例患者的fMRI结果均显示治疗后M1区激活体积增大.结论:高频rTMS联合BWSTT可能改善慢性不完全性SCI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促进大脑皮层的重塑.
  • 摘要:本文研制用于脊髓损伤治疗的体内植入式微型振荡电场刺激器并在动物实验中初步检测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探索一种无创脊髓损伤治疗的新方法和仪器.结果自主研制的用于脊髓损伤的体内植入式微型振荡电场刺激器样机可以有效工作。振荡电场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脊髓运动传导功能改善和运动功能恢复,电场作用时间需达6周以上。振荡电场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轴突再生、诱导其定向生长,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线性排列、提供轴突生长通道。自主研发的植入式振荡电场刺激器在动物实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措施对截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所选40例健康状况相近的截瘫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给予基础护理的基础上每日定时给患者进行双下肢功能锻炼,当病情平稳后帮助患者进行床上坐位训练,术后三个月可坐轮椅下床活动.实验组在传统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由医师、康复治疗师、物理治疗师和护士组成康复治疗小组,根据病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即首先给予心理康复,之后进行急性期的功能锻炼,包括双下肢肌肉按摩、各个关节的被动活动、物理治疗和中医针灸治疗,三个月后开始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行走训练和ADL训练,经过两个月的恢复期训练,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康复治疗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效果评价.借步行架能独立行走的为优,需要人辅助的为良,能站立但不能行走的为可,既不能站立也不能行走的为差.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同时间不同康复措施,得到两种不同的康复效果.实验组在感觉、运动、和ADL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康复措施用于截瘫病人效果显著,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有计划的进行截瘫患者康复训练对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临床上值得推广并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
  • 摘要:描述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流行病学的特点,分析造成脊髓损伤及后期并发症的各种因素,探讨其相互关系,为治疗脊髓损伤、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指导.
  • 摘要:目的:探讨“跳跃式”双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治疗重度(Cobb> 100°)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在我院行“跳跃式”双节段PSO矫形内固定术的10例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截骨节段分布为L1、L4(7例),T12、L3(2例),L2、L5(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7-47岁,平均为28.5±9.1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片.统计测量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2周X线片的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全脊柱最大后凸Cobb角(globe kyphosis,GK)、上截骨椎局部后凸角(local kyphosis 1,LK1)、下截骨椎局部后凸角(local kyphosis 2,LK2)、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结果:TK由术前平均70.9°±13°(47°-85°)矫正至术后66.4°±12.3°(43°-81°)(P>0.05),LL由术前平均41.9°±6.3°(32°-52°)矫正至术后-44.1°±9.5°(-31°-59°)(P<0.01),GK由术前平均113.4°±9.2°(102°-132°)矫正至术后71.6°±11.1°(60.-90°)(P<0.01),LK1由术前平均40.5°±11.1°(22°-56°)矫正至术后-13.5°±9.2°(-1°-27°)(P<0.01),LK2由术前平均-0.3°±13.9°(-18°-23°)矫正至术后-26.8°±11.1°(-10°-51°)(P<0.01),SVA由术前平均25.2cm(11.5-31.5cm)矫正至术后5.8cm(1.5-9cm) (P<0.01).手术时间290-420min,平均370min;术中出血量1700-3800ml,平均2600ml.1例术中硬脊膜破裂,术后脑脊液漏;1例术后右上肢暂时性臂丛麻痹,1周内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右大腿外侧疼痛,左踝关节内侧浅感觉减退,术后3周恢复.结论:对于重度(Cobb> 100°)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跳跃式”双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可以获得更大的矫正角度(LL平均可获86°的矫正)及满意的矢状面重建,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摘要:本文通过脊髓损伤患儿脊柱畸形的研究,分析脊髓损伤水平、损伤程度,损伤时患儿年龄,损伤时间对患儿脊柱畸形的影响程度,发现儿童脊髓损伤后脊柱畸形的一般规律.结果显示脊髓损伤患儿容易出现胸椎或胸腰段脊柱侧弯畸形,脊柱侧弯程度与脊髓损伤水平,损伤程度有相关性;与损伤时间无相关性。其原因为可能为受伤时正处于骨生长的旺盛时期,发育过程出现异常;脊柱两侧的肌肉力量不平衡;不良的体位或肢体位;轮椅的适合度差等多种原因所致。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0月间,对65例住院的创伤性或非刨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观察患者康复前后运动,感觉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脊髓损伤患者经过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后,运动,感觉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 摘要:近年来,分别对颈椎关节突关节、颈脊根神经节、颈段脊髓、颈部肌肉、颈部韧带、颈部动脉以及颈椎间盘等颈部解剖结构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揭示了急性挥鞭样损伤的可能损伤部位及损伤特征.其中,关节突关节损伤是颈痛的最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关节囊的拉伸和关节面的压缩.颈髓损伤为挥鞭样损伤临床较重类型,也是挥鞭样损伤的诊治难点.挥鞭样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炎症反应、神经及脊髓可塑性改变是挥鞭样损伤后慢性颈痛的重要原因.颈部结构复杂,挥鞭样损伤的具体诊断困难,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为挥鞭样损伤诊断带来极大帮助.在挥鞭样损伤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应根据挥鞭样损伤的临床分级进行分级诊治。I,Ⅱ级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制动、理疗、药物、肉毒杆菌毒素及心理治疗等保守治疗,Ⅲ、Ⅳ级患者可采用射频神经切断术、前路及后路手术治疗。挥鞭样损伤相关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争议,需要做相关循证医学研究探讨诊治中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进行随机化、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 摘要:Methods. Non-inteiventional studies evaluating the predictors for mortality of elderly population with CSI were searched in Medline, Embase, Sciencedirect and OVID database (all to May 2012). Only observational studies with eligible data were included. Quality of included studies were assessed by a modified quality assessment tool, which previously designed for observational study. The effects of studies~combined with the study quality score using a model of best-evidence synthesis.
  • 摘要:目的:观察蒙医针刺拔罐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蒙医针刺拔罐结合腰椎牵引,对照组使用针刺结合腰椎牵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OA)对患者腰椎功能进行评定,目测类比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腰椎功能JOA评分、疼痛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疗程后发现2组JOA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的JOA评分、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疗效方面,治疗组治愈2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6%.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蒙医针刺拔罐疗法结合腰椎牵引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
  • 摘要:本文介绍了某院采用经皮椎体后突成形术PKP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32例OVCF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及其临床疗效。PKP能使OVCF患者快速缓解疼痛,早期活动,减少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是治疗OVCF的很好方法。
  • 摘要:目的: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分类分型. 方法:按损伤病程、损伤部位、脊柱的稳定性、生物力学和损伤机制等分类.结果:对病人进行评估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结合骨折的分型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及康复锻炼,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分类分型对临床治疗和治疗时间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骨折侧方旋转脱位合并不全瘫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采用胫骨结节骨牵引,“骨科腰病治疗机”(中医背晃复位法)治疗的腰椎骨折侧方旋转合并不全瘫患者.另外1例采用手术治疗.男2例;年龄19-33,平均26岁.病变部位:L2,3.1例,L3,4.1例.例1:男,33岁,患者因腰部外伤,下肢不能活动5天住院.于入院前5天驾驶拖位机不慎翻车,侧腰部压伤,当即感觉腰部疼痛剧烈,下肢不能活动.体格检查:脊柱腰段有明显压痛,有轻度后凸畸形.双下肢运动未功能完全丧失,肌力Ⅰ级,但浅感觉尚存在.双侧膝跟腱反射消失,大小便机能障碍,未引出病理反射.脊髓损伤ASIA分级C.腰椎X线检查正位片见第3腰椎向右滑脱4cm,L2,3椎体重叠约1m.L3右上关节突及两侧横突骨折并见L2以上向左旋转.L3以下向右旋转.侧位片:见L2,L3椎体间完全滑脱.L3上移与L2重叠约2、3cm.L3椎弓根骨折.L4,L5前上角有撕脱骨折块.治疗:直接让患者平卧于整复床上,腰部略呈过伸位状态,在上身与下肢间重力牵引下,牵引重量均50-60kg,开动机器做“颠波坠震”、“左右摇晃”持续3分钟.一次成功1例.结果:椎体复位后截瘫情况明显好转.5个月后复查,脊髓损伤ASIA分级E.正位片见L3向右滑脱约2 L2,L3 cm,L2,L3椎间隙狭窄,L3右上关节突,左右横突及左椎弓峡部骨折处有骨痂影.侧位见原来L2,L3间之脱位完全复位椎间隙狭窄,该二椎体前部有明显骨桥形成.另外1例采用手术治疗,也取得满意疗效,手术前ASIA分级C,手术后ASLA分级恢复至D.结论:此方法中远期疗效转好,是治疗腰椎骨折侧方旋转脱位合并不全瘫的可靠方法.并且费用较低,适用于贫困,有严重心脑血疾病不适合手术的人群.如条件允许,还应建议患者手术.
  • 摘要:高能量损伤是造成胸腰段骨折脱位的主要因素。伤后常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判断骨折的受伤机制、骨折类型、局部稳定状态。AO胸腰椎骨折分类可以精准描述骨折病理形态特点,用来判断骨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并可以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A型骨折只涉及脊柱前柱的损伤,短节段固定即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固定结果。本组所有A型骨折均采用短节段固定,且不行后外侧植骨术。B型骨折累及脊柱的前柱和后柱结构,脊柱的稳定性不同程度丧失;而C型骨折在多种损伤形式的基础上,出现旋转或剪切暴力,使脊柱的前柱和后柱产生骨折,脊柱的序列产生严重的破坏。对于B型,C型骨折,多数学者认为需要长节段固定,同时植骨融合是必须的治疗手段。
  • 摘要:目的:根据KMC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来探讨其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评估.方法: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7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接受KMC椎体成形术,其中男28例,女44例;平均61.3岁(55-72岁).所选患者均为单椎体骨折,其中T11椎11例,T12椎29例,L1椎24例,L2椎8例.测量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X线片椎体前缘丢失高度及Cobb角;术后X线及CT扫描判断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随访12~ 18个月,平均15.8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丢失比值由术前平均(45.8±9.8)%恢复至术后(21.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为(24.2±5.5)%,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术前平均(28.1±2.8)°恢复至术后(19.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为(21.2±2.7)°,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VAS及ODI评分术前分别为8.9±0.8、37.4±4.9,术后3d分别为2.3±0.6、28.2±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分别为2.2±0.6、27.4±4.2,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应证主要以BMD值及椎体压缩形态判定,注射剂量及再骨折风险为并发症评估的重要指标.结论:KMC椎体成形术安全,近期疗效满意,适用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应特别注意其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评估.
  • 摘要:目的:总结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翻修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再手术患者87例,对再手术原因及术式的选择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87例患者,男55例,女32例.年龄18 ~ 57岁,平均36.7岁.其中外院手术62例,本院手术15例.骨折部位T11 19例,T12 27例,L1 26例,L(2) 15例.根据ASIA标准,完全性脊髓损伤31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56例.再次入院时间为首次术后1~34个月,再次入院时患者出现腰背疼痛,脊柱明显畸形,脊柱不稳定,站立或行走时双下肢麻木无力,内固定断裂、松动等.每一位患者可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情况.87例患者入院后行X线片和CT检查,35例行屈、伸位动态X线片检查,30例行脊髓造影检查,76例行MRI检查.再次处理后随访1年3个月至5年1个月,平均2年8个月.29例次脊柱不稳定患者重建了脊柱稳定性,34例次腰痛患者中33例腰痛消失或基本消失,1例次残存轻度腰痛,需应用止痛药物对日常活动无影响.36例次脊柱畸形患者矫正后重建了平衡和脊柱稳定性.因椎弓根钉位置失误、内固定断裂、松动或过长等因素者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神经功能按ASLA分级提高了Ⅱ~Ⅲ个级别.结论: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较为常见,恰当的手术方法可减少翻修率.
  • 摘要:目的:评价腰椎后路内固定系统BioFlex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治疗中,采用单侧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共11例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47-69岁,平均58.5岁,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有侧隐窝狭窄,其中L4/5间隙7例,L5/S1间隙4例,摘除突出的髓核及侧隐窝扩大后应用BioFlex进行单侧弹性固定,对其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节段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进行评价.结果:术后经18个月随访,平均13月.术前VAS为(7.9±1.2)分,术后为(2.4±0.7)分,末次随访为(2.2±0.8)分,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ROM:整个腰椎和非手术节段活动度明显减低,临近节段有所增加.结论:下腰椎术后行弹性固定,具有一定的安全、有效性,但仍需进一步的长期随访.
  • 摘要:后路经伤椎内固定,理论上应该有更加好的临床疗效,生物力学以及临床的研究报告也证实了经伤椎置钉的可能性。根据短期的临床随访及国内外的学者通过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胸腰段骨折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与我院的临床效果相当但是远期的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的观察新鲜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是完全可靠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对骨折直接或间接复位撑开满意提高复位。
  •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经伤椎置钉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6例胸腰段骨折分别采用经伤椎置钉椎弓根螺钉固定和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分析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Cobb角、后凸比率、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随访6~ 12周,术后6周、12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比,经伤椎置钉可以减少后凸畸形以及内固定断裂、术后腰背痛等并发症.
  • 摘要:目的:了解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方法:对16例患有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病人进行随访,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并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此病发病年龄较轻,临床表现为腰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的症状,根据突出的范围和类型可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手术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46例,同时行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34例获得随访,时间10-32个月,复位良好,固定稳定,脊柱融合成功.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能重建脊柱稳定性,复位满意、固定坚强、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者可早期下床锻炼等优点.
  • 摘要:本文通过某院分别采用联合前后入路减压、固定两种方法治疗的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44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针对严重腰椎爆裂性骨折,单纯的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或单纯的前路减压、固定均不能同时满足治疗要求,而且有较高的内固定失败率和矫正度丢失的风险。
  • 摘要:为了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椎体Ⅱ°或以上滑脱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某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42例病例。对手术治疗过程中主体复位的重要性和方法,融合方式的选择及融合器的应用,固定节段的选择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
  • 摘要:本文从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急性感染的时间界定、发生率、发生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手段、预后及预防等几方面进行了总结。
  • 摘要:目的:观察盘内注射亚甲蓝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椎间盘造影术选择疼痛椎间盘,对疼痛椎间盘行盘内注射亚甲蓝,共治疗患者43例.结果:经6个月-3年随访,疗效满意.结论:盘内注射亚甲蓝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近期疗效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后路腰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腰椎减压,Dynesys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应用PLIF技术进行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固定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37例和后路腰椎管减压,Dynesys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5例.结果:患者随访9-39个月,平均26个月,腰痛VAS评分术前8.7,随访2.1,腿痛VAS评分术前7.6,随访2.3,术前ODI评分58.2%,随访ODI评分21.2%,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滑脱椎体完全复位或者基本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无融合器移位,螺钉松动断裂.Dynesys内固定手术病例无螺钉松动.结论:后路腰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和后路腰椎管减压,Dynesys内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磁刺激5Hz组、10Hz组和20Hz组,每组13只.用Allens重物坠落法将模型组和磁刺激组制作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术后24h开始对磁刺激组实施rTMS治疗,刺激频率分别为5Hz、10Hz、20Hz,刺激强度均为90%运动阈值,刺激5s,间歇10s,共500个脉冲.每天1次,每周5天,连续4周,对照组不给予刺激.于术后第4周分别给予BBB行为学评分;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记录潜伏时及波幅;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损伤处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情况.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20Hz组大鼠分值最高,10Hz组次之,两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0Hz组大鼠的MEP潜伏时最长,20Hz组次之,两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10Hz组GAP-43表达量最高,20Hz组次之,两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高频rTMS可促进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以10Hz频率为佳.
  • 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单节段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经行后路切开复位、单节段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对手术患者行术后随访,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随访时间年平均3.8(1-5)年,对46例患者行临床Denis疼痛评分、手术的满意度、工作恢复状况评估及X线检查,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内固定取出术前、术后、末次隧访时拍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X线检查包括:测定术前、术后、随访时椎体高度、伤椎后凸畸形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按照Denis疼痛分级,P1有38例患者无疼痛,P2有8例有轻度疼痛,无需服药治疗;所有的患者对手术都表示满意.8例术前按Franck分级D级均恢复至E级,伤椎前缘高度平均矫正率91%,Cobb角平均矫正5.2度.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平均丢失1.6%,,中部丢失平均4.8%,伤椎高度丢失和塌陷以椎体中部最重,伤椎上方椎间隙较术前退变狭窄,甚至消失;但腰椎间隙变狭窄并没有导致腰痛,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腰部疼痛.结论:选择好适应症,经后路短节段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较满意恢复伤椎高度和生理曲度,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并不影响临床疗效.
  • 摘要:为了观察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TLICS)在治疗胸腰椎损伤中作用及临床效果.本文选择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共收治胸腰椎损伤患者115例,男88例,女27例.年龄16~65岁,平均36.5岁.损伤节段:上胸椎6例,中胸椎10例,胸腰段79例,腰椎20例.致伤原因:交通伤65例,高处坠落34例,重物砸伤9例,其他7例.脊髓损伤程度按ASIA标准评定:A级29例,B级9例,C级11例,D级34例,E级32例.根据TLICS评分系统,12例TLICS评分<4分选择非手术治疗;等于4分6例,其中1例选择非手术治疗,5例选择手术治疗,≥5分97例选择手术治疗.根据TLICS分类系统胸腰椎损伤形态不同结合PLC和神经功能损伤状况选择前路后路或联合前后路手术治疗,随访并对TLICS分类评分系统指导胸腰椎损伤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TLICS分类评分系统指导熊腰锥损伤治疗,可取的较满意的疗效,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观察人雪旺细胞(hSCs)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脊髓损伤(SCI)体内存活、分化的影响,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磷脂碱性蛋白(MBP)与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F-H)的表达,描述其变化的时间特征.方法:分离、培养及纯化hUC-MSCs和hSCs.取8周龄雌性Wistar大鼠60只,以Impactor Model-Ⅱ型打击器制作脊髓胸10(T10)损伤模型.实验随机均分为4组:DMEM对照组(A),hSCs移植组(B),hUC-MSCs移植组(C),hUC-MSCs与hSCs联合移植组(D),各组分别于移植后1、2、3、4周取材.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在人细胞核特异性抗体(MAB1281)染色阳性基础上,D组可见MBP与NF-H染色阳性细胞,其它各组为阴性.分子生物学检测显示,A组3种神经标志物在蛋白与mRNA水平的表达量随时间延长均逐渐增高,且GFAP在移植后2周明显增高,而MBP与NF-H在移植后3周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移植组MBP、NF-H的表达量较高而GFAP的表达量较低,其中D组的MBP、NF-H的表达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GFAP各时间点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s可促进hUC-MSCs向神经元与少突胶质细胞方向分化并增强其对胶质瘢痕的抑制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患者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对腰椎椎体矢状位力线及椎间盘形态变化的影响情况.方法: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纳入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收住的老龄患者46例,排除脊柱侧凸、腰椎滑脱、峡部裂、腰椎椎体骨折、骨关节结核、椎体恶性肿瘤、胸腰段后凸畸形的患者,根据患者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骨密度正常组17例、骨量减少组19例和骨质疏松组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腰椎MR1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资料完整.从腰椎矢状位MRI上分别测量每位患者各个腰椎椎体前高、中高、后高,及各个椎间盘前高、中高、后高,并记录患者各个椎间盘退变情况(采用Pfirrmann分级).运用方差分析分别统计比较各组间患者腰椎各椎体高度、各椎间盘高度有无统计学差异,并比较各组间椎间盘退变差异.结果: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间腰椎各椎体高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都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其中椎体前高、中高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患者的骨量情况不仅对腰椎椎体矢状位形态产生影响,而且还对患者椎间盘矢状位形态和退变产生影响,骨质疏松症患者有椎间盘退变缓慢的趋势。
  • 摘要:对于脊柱多节段的严重结核患者病灶清除手术,通过单一入路难以达到彻底清除病灶或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效果,本研究将观察多节段脊柱结核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为多节段脊柱结核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结果表明对于多节段脊柱结核病例,采用前、后联合一期病灶清除及稳定性重建手术,可以达到结核病灶的彻底清除及稳妥的固定,手术疗效肯定,并发症少,但该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应该仅作为特殊类垫严重结核手术治疗的补充方法。
  • 摘要:本文探讨了腰椎间盘极外侧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影像学诊断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腰椎间盘极外侧突出症除了少数神经走行变异外,每一个腰椎间盘极外侧突出病变累及特定的的走出根,引起相应神经根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因此诊断腰椎间盘极外侧突出症须具备相应神经根的定位特征,这是判断目标病变部位的最重要证据。
  • 摘要:为了探讨胸腰段椎体先天性畸形致脊柱后凸的手术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12月,胸腰段椎体先天性畸形致脊柱后凸11例,年龄7~48岁,男9例,女2例,先天性畸形椎体1例位于胸8,其余均位于胸10~腰2之间,后凸畸形78° ~152°,其中有神经症状3例,1例双下肢肌力Ⅲ,1例双下肢肌力Ⅲ强,1例双下肢肌力Ⅳ.采用VCR截骨2例,采用截多节段PSO截骨6例,采用单节段PSO截骨3例,截骨处植入钛网1例.术中出血600ml~1500ml,输血400ml~1000ml,手术均采用自体血回输.结果显示,胸腰段先天性椎体畸形致脊柱后凸一经发现,均需手术,手术大多可采取后路手术一次完成。根据后凸的严重程度,手术可采用不同的截骨方式,后凸800以上者,可行VCR截骨,后凸80°以下者,可选择PSO或SPO截骨,后凸严重者,截骨后需行前方的支撑融合,以减少钉棒所受负荷。
  •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收集本科2008年7月至2012年4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1例,男性9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70.2岁,(57-90).其中单椎体骨折21例,双椎体骨折8例,三椎体骨折2例;共43个椎体,其中T61个,T82个,T91个,T102个,T112个,T12 15个,L1 9个,L26个,L33个,L41个,L51个.手术均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进行经皮经椎弓根向椎体内穿刺,注入骨水泥.结果:3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每节椎体手术时间平均为35分钟,术后1-2小时疼痛症状明显缓解,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1分,降低至术后一天的平均2.0分.有3例患者出现少量骨水泥外溢,但无脊髓神经损伤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创伤小,可迅速有效缓解疼痛症状,维持椎体高度.但是,该手术有一定的骨水泥渗漏率,应积极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目的:从临床评价Soils椎间融合器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经颈前路Solis椎间融合器植入治疗Ⅱ型及Ⅱa型Hangman骨折患者17例,对术前及末次随访的创伤后颈椎临床评分、颈部疼痛的VAS评分、枢椎移位及成角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平均随访25.1个月(6~48个月),手术节段及骨折部位均于3个月骨性融合.颈椎临床评分:术前:为48分(45~63分),末次随访:92分(83 ~97分);颈部疼痛的VAS评分:术前:6.9分(6~9分),术后:1.1分(0~2分);枢椎成角:术前:-8.6°(-20~6°),术后:+3.5°,(0~+8°):枢椎移位:术前:3.4mm(1~5.5mm),术后:1.2 mm (0~ 2.0mm).手术前后两组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Solis椎间融合器用于治疗Hangman骨折是可行的,其不但稳定性好、融合率佳,而且简化了手术操作的程序,易于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椎间盘镜在X-Tube通道下行腰椎减压、融合及内固定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例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着,采用椎间盘镜引导下通过X-Tube通道分别行减压、融合及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经8-2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和缓解,按Nakai分级,优5例,良2例,可1例,4例拍片示已完全骨性融合,2例大部分融合,2例融合不明显,无椎间移位及内固定松动断裂.近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尚在随访中.结论:MED结合X-TUBE技术,能够提供最理想的显露,增强了术野,将一些以往只有开放手术才能完成的如椎体滑脱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等,以最小创伤完成.降低了因手术造成的副损伤,本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刨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有效的脊柱微刨手术方法.但本术式只能应用于单间隙病变,且滑脱在I°以内,手术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 摘要:本文介绍了颈源性疾病的概念,重点总结了颈椎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咽部综合症、失眠、眩晕、末梢神经炎、脊髓空洞症等疾病的关系及其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损伤机制、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1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X线片、MRI等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总结手术和保守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中在X线片上有改变的为86例,主要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颈椎后纵韧带钙化、颈椎椎体骨质增生、椎体前缘软组织肿胀、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所有病例MRI均有改变,以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硬膜囊受压及脊髓水肿、出血为突出特点.121例患者中,保守治疗22例,手术治疗99例.有4例人院时即表现为完全瘫的病人,一例行保守治疗,三例行手术治疗无明显恢复外,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颈椎的原发病变的存在是导致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基础;MRI是颈椎过伸性损伤早期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保守和手术治疗均有助于损伤的恢复.
  •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同手术治疗的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327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ACDF法(A组)、ACCF法(B组)和前路“杂交式”减压技术(C组)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其中男性181例,女性146例;平均年龄为55.7岁(32岁-76岁),平均随访时间3.5年(1.5-5年).结果:三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增加,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共有69例在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1%,包括植骨未融合、声音嘶哑、吞咽困难、C5神经根麻痹、脑脊液漏和切口感染;前路“杂交式”减压技术组3例术后出现植骨块愈合不良、内固定移位,ACCF组8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植骨不愈合情况;共有12例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其中A组5例,B组3例,C组4例;共有26例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困难,其中A组11例,B组7例,C组8例;术后共有12例患者(3.67%)出现c5神经根麻痹,其中ACDF组2例,ACCF组5例,“杂交式”减压技术组5例:共有5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其中ACDF组3例,杂交式”减压技术组2例;还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结论:三种术式术后并发症大多可在保守治疗后自然缓解,无患者需要再次手术.多节段ACDF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但术后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由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治疗中ACCF法应谨慎选择.
  •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单开门+双弯迷你钢板内固定术对脊髓型颈椎病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1年2月,对15例一期行前路手术后效果不佳或加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双弯迷你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随访.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80min(120min~2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50ml(300 ml ~1100 ml),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神经、血管、脊髓损伤等并发症,无切口感染.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半个月~ 10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JOA评分改善率良好.结论:二期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双弯迷你钢板内固定术对—期行前路手术后效果不佳或加重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应用各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从而为齿状突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本院近年来所有的齿状突骨折患者应用保守治疗,前路单枚空心加压螺钉及后路颈枕融合术的进行系统的回顾随访.结论:后路颈枕融合组生存质量评分较保守治疗组及前路单枚空心加压螺钉组明显下降.
  • 摘要: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在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2005年至2011年治疗的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患者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2-62岁,平均38.6±4.3岁.根据Levine-Edward分型Ⅱ型19例,Ⅱa型7例,Ⅲ型9例.所有患者术前行X线片、三维CT和MRI检查,测量C2,3椎体移位及成角,手术前后JOA评分,术后行颈椎活动度测量.所有患者(Ⅱa型除外)均行术前颅骨牵引.11例行单纯前路C2-C3椎间融合,钛板固定.21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其中前路C2-C3椎间融合,Ⅰ期后路C2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11例;前路C2-C3椎间融合+后路C2-C3钉棒系统联合固定10例.3例严重骨折脱位患者行前-后-前入路,先行切除C2/3椎间盘,Ⅰ期后路提拉复位钉棒固定,再行前路Ⅰ期C2-C3椎间融合钛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复位良好,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平均术后4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JOA评分明显改善(术前9.3±2.1,术后14.3±1.1,P<0.05);无内固定并发症.结论:对于不稳定性Hangman骨折,牵引复位前路融合后如后方椎弓根骨折线残留较大间隙,可行Ⅰ期后路联合复位固定以促进骨折愈合,有助于重建上颈椎稳定性及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性力学载荷分布.前后联合C2-C3复位固定是治疗严重不稳Hangman骨折重建上颈椎稳定性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 摘要:目的:①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颈椎创伤、退变、肿瘤及畸形等疾病,最大限度的恢复神经功能,重建颈椎的稳定性.②以非融合技术为理念,研制新型人工颈椎体及椎间关节复合体,通过关节置换的方式在重建节段稳定性的基础上,保留术区颈椎活动功能.方法:依据正常颈椎标本解剖学参数,仿生设计并制造具有表面生物涂层的人工寰齿关节和人工颈椎体及椎间关节复合体;在尸体标本上通过强度试验、疲劳试验及稳定性试验对该假体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系统分析,同时通过尸体标本上的模拟手术探讨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置换术的可行性;分别选择犬和山羊行假体置换手术,通过影像学技术,组织学技术和生物力学分析技术,在活体内对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长期放置的运动功能、稳定性、内植物的磨损与松动及其组织相容性进行深入评价.结果:人工颈椎体及椎间关节复合体能够同时替代椎体和椎间盘,即刻发挥支撑及运动功能;生物力学测试表明其在各个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和中性区接近正常;山羊假体置换手术能够即刻稳定颈椎,并同时保留了下颈椎的运动功能,与融合手术相比,能够明显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并可在体内长期放置;结论:本文所研制的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能够同时替代椎体和椎间盘,即刻发挥支撑及运动功能,而且安全、有效。
  • 摘要:目的:观察颈椎病患者行颈椎间盘置换术后负性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探讨颈椎病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行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的85例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抑郁、焦虑心理状态发生情况.其中男性42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43.52岁(33-58岁)°于术前、术后1周、2月、6月、1年及2年等节点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负性心理状态情况进行评估量化,采用颈部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法(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估,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Logsitic回归及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负性心理状态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时间为3-26月,平均18.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12例(14.12%)患者术前出现了明显的抑郁症状,21例(24.70%)患者出现了焦虑症状;术后1周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术前术后抑郁改善程度无统计学意义,焦虑改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患者抑郁和焦虑评分与VAS评分和SF-36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但与年龄和JOA评分并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部分颈椎病患者术前存在明显抑郁及焦虑心理状态,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患者抑郁及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程度的负性作用.
  • 摘要:本文将2000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矫形手术的2348例脊柱畸形患者,对发生以损害脊髓为主,引起双下肢全瘫、一侧或双侧下肢不全瘫(运动或感觉缺失)的严重神经并发症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对这部分病人平均4.5年(1-8年)的随访资料,评估严重神经并发症的自然转归.结果显示截骨手术是脊柱矫形手术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多数严重神经并发症患者可以在术后3月内基本恢复正常功能。对于此类患者尤其是伴有截骨手术的患者而言,如无影像学依据急诊取出内固定是没有必要的。此外,此类患者术后深感觉及健反射早期恢复是预后良好的指征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LICS系统在胸腰段椎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胸腰段骨折患者376例,均行腰椎X线、CT、MRI检查,通过骨折形态,神经损伤状态(ASLA评分),及后纵韧带复合体损伤情况,进行TLICS评分;其中采用MRI检查作为术前后纵韧带复合体损伤(PLC)状态评估的主要方法,将后纵韧带复合体损伤分为:无损伤型、不确定型、断裂型.将术中探查和术前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明确MRI对PLC诊断的准确率.评分≤3分者6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评分=4者91例,根据患者是否有合并伤、合并伤的严重程度、及其全身情况,其中采用手术治疗者54例,保守治疗37例;评分≥5分者217例,均选择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7月(17~ 29月). MRI检查对诊断PLC损伤的诊断准确度达84.9%.保守治疗中8例因顽固性腰背痛,5例因伤椎节段进行性后凸加重(其中2例并发迟发型神经损伤)而行手术治疗,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恢复劳动能力,考虑和MRI检查没有明确PLC损伤有关.手术治疗中:5例伤椎节段后凸增加,内固定松动移位,二次行后路手术延长固定节段及融合术,分析原因:该5例患者术前均存在PLC损伤,可能与术中未行融合术有关.4例行后路固定后伤椎出现明显的空洞现象,而二次行前路稳定性重建.15例术后患者术后明显腰背部不适,VAS评分平均为5.4分,给与对症支持后均有缓解,VAS评分为2.1分.120例神经损伤患者中,均有明显好转,提高1~3个评分等级,没有1例发生神经症状的恶化.结论:胸腰椎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LICS)在胸腰段骨折的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其中PLC损伤的明确尤为重要,单纯依靠MRI检查不能完全准确的判定PLC的状态,尚需结和局部查体,其他影像学检查.
  • 摘要:本文通过观察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其疗效变化.脊柱结核合并截瘫患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其神经功能可部分或完全恢复至正常,患者亦可完全恢复独立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 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同步踏车训练对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和皮质脊髓束功能重塑的影响,并评价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30例不完全性T10~T12脊髓损伤患者,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均为C级,病程3~4个月,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理疗和梯度气压助动等),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仅增加重复经颅磁刺激同步踏车训练1个项目.治疗时间为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ASLA运动评分、ASLA感觉评分、脊髓损伤步行指数Ⅱ(WISCI Ⅱ)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并进行神经电生理(SEP和MEP)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开始前各临床评价指标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周后两组间比较,训练组ASLA运动评分、WISCIⅡ,MEP中枢神经运动时间(CMCT)和波幅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LA感觉评分、FIM评分,SEP潜伏期及波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治疗后ASIA运动评分、WISCIⅡ、FI评分,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和波幅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A感觉评分,SEP潜伏期和波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FIM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评价指标治疗后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P CMCT值与WISCIⅡ指数进行spearman’s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842(P<0.05),提示二者之间具有相关性,且呈负相关关系.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同步踏车训练对不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皮质脊髓束传导功能恢复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且二者间具有相关性,皮质脊髓束功能重塑可能是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38例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男29例,女9例;C7椎体爆裂性骨折10例,C7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脊柱后凸6例,C6,7椎体爆裂性骨折7例,C6,7椎体骨折脱位10例,C7、T1骨折脱位2例,T1椎体爆裂性骨折3例.所有患者均行前路减压、植骨、Zephir钛板内固定.结果: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通常表现为C8、T1或T2相应节段脊髓神经根症状,其中7例出现Horner征.所有患者随访1~10年,术后3~4个月全部患者获得融合.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AISA分级平均改善1.8级别.7例Horner征术后症状消失.结论:颈胸段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Zephir钛板有助于植骨节段融合很好的重建了颈胸段脊柱稳定的稳定性.
  • 摘要:目的:评估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和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6月至2011年2月,对66例寰枢椎失稳的患者随机选择一侧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和一侧经寰椎侧块螺钉固定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治疗.通过寰椎螺钉置钉操作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并发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术后内固定稳定情况评定疗效.结果:6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置入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66枚,寰椎侧块螺钉66枚,枢椎椎弓根螺钉132枚.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长度28~32mm;置钉操作的手术时间11~24min,平均(15±4) min;失血量50~200ml,平均(120±40)ml.寰椎侧块螺钉长度28~30mm;置钉操作的手术时间28~50min,平均(34±7) min;失血量120~1300ml,平均(240±70),ml.两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70个月,平均49个月.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2~16分,平均13.5分(与术前相比,P<0.05),术后改善率为76.8%~94.6%,平均88.2%;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2~3.6,平均1.9分(与术前相比,P<0.05).术后CT检查示3例患者左侧寰椎后弓下壁破裂,4例患者一侧枢椎椎弓根螺钉部分进入椎动脉孔,2例患者枢椎椎弓根螺钉偏内致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均无神经症状.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未发现螺钉松动、移位,螺钉断裂,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寰椎侧块螺钉置入过程中有6例患者出现C1-2间静脉丛损伤导致术中大出血,其中一例失血量达9000ml,给予明胶海绵压迫后止血.寰椎侧块螺钉置入一侧有5例患者术后即刻出现同侧颈枕区的麻木和顽固性疼痛,并向枕顶部放射,给予局部理疗后,2例疼痛消失,但仍伴有局部麻木,3例缓解不明显.结论: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技术显露范围小,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并发症,简化了操作程序,减少了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因此,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前提下,应优先选择寰椎经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技术.
  • 摘要:目的:探讨前路手术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中的价值.方法:1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减压、复位、钛网或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固定.结果:完全复位151例,复位90%以上17例.平均随访80.7个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140例脊髓损伤者神经功能获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摘要: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的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介绍了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目标,康复治疗方法。本文指出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可对膀胱尿道功能进行分类外,还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机疗效评价提供更多的客观指标。
  • 摘要:目的:应用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试法进行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尿管不同时间后的膀胱压力容积测定,以观察留置尿管的时间对颈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容量的影响.方法:2011年12月1日—2012年5月31日颈脊髓损伤留置尿管且尚未进行过膀胱功能训练患者32例,平均病程>30天.根据其受伤时间分为2组:A组:受伤时间<60天,共18例,B组:受伤时间>60天,共14例,分别使用简易膀胱容量压力测试法进行其入院时的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对两组患者的平均膀胱压力容积及膀胱容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患者平均膀胧压力容积为:29±4.3cmh2o,平均容量295±73ml,B组患者平均膀胧压力容积为:30±3.8cmh2o,平均容量236±57ml。两组间膀胱容量压积均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膀胧容量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脊髓损伤后随着留置导尿管时间的延长,患者的膀胧容量明显减少,直接影响了膀胱的储尿功能。应尽可能的早期进行膀胱功能的训练,有利于维持患者膀胱容量,促进膀胱功能康复。
  • 摘要:目的:探讨功能训练互动模式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方法:对我科2011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86例患者,其中股骨颈骨折24例、臀肌挛缩症患者16例、脊柱骨折14例、颈椎病12例、脊柱侧弯6例,椎间盘突出14例,采用互动式功能训炼方法,并将功能训练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主管护士在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出院等不同时间段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知识讲解及示范,使病人了解并掌握术前、术后功能锻练方法,并能及时修正患者在功能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姿势,促进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结果:86例患者通过互动式功能训炼,使患者了解功能训练的重要性,并能在护士指导下每天积极主动配合,坚持功能训练,降低和消除了影响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均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结论:互动式功能训练模式,适用于骨科病人,能有效提高骨科病人主动参与功能锻炼的积极性,促进了功能康复.
  •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合并截肢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特点.资料与方法:对中国康复研究中心1991年至201 1年间收治的脊髓损伤病例进行筛检,脊髓损伤后因原发创伤导致的即刻或短时间(1周)内截肢者共6例.对病例的受伤情况、临床诊断、治疗、康复等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参考.结果:本组6例患者均为高能量或复合能量致伤.其中高压电击后合并高处坠落伤2例,石油管道爆炸伤1例,塔吊砸伤1例,高能量车祸伤2例(火车连续两次撞伤1例,高速大货车撞伤1例).胸腰段脊柱损伤5例,颈椎损伤1例。截瘫5例,均为完全性损伤,经过综合治疗,感觉和运动功能无明显变化;四肢瘫1例,为不完全损伤,经过治疗,患者神经功能较人院有明显改善(AIS分级由C级变为D级),但由于例数仅为1例,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截瘫合并下肢截肢者予穿戴假肢和矫形器行站立和行走训练,合并上肢截肢者予佩戴功能性假肢。经过综合康复治疗,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定似M)运动项目得分提高显著(入院得分为25.83分,出院平均得分为52.17分)(P<0.05).结论:脊翻损伤合并截肢患者在临床上需要同时考虑脊髓损伤和截肢的特点,在对残肢进行综合评估,并对下肢截肢者行坐骨结节压力测定后,积极予以佩戴相应的假肢,以帮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摘要:本文通过对住院康复的脊髓损伤患者回归家庭后生活质量的调查,探讨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方式.本文指出脊髓损伤患者回归家庭后独立生能力可以提高,患者康复治疗计划应更贴近家庭生活内容;经过康复治疗和康复教育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加强出院后随访和远期康复指导。
  • 摘要:本文为了探讨胸腰段脊髓损伤后对泌尿系统功能的影响及泌尿功能神经支配的解剖特点,尝试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带血管肋间神经及腓肠神经移植吻合骶神经根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可控性排尿功能.结果显示肋间神经纤维能够通过能神经根、盆神经丛到达支配膀胧的自主神经建立反射,重建了部分括约肌功能和感觉功能;正常周围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吻合可恢复受体神经的部分功能。
  •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早期呼吸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索有效的针对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呼吸训练方法,减少肺部感染发生,改善肺功能,以利于患者及早脱管,行进一步的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月(根据是否进行了早期的呼吸训练分为两组)颈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病例.结果:入院后1个月肺功能中通过肺活量(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及1秒钟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的比较,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情况比较(P<0.05).气管切开早期呼吸训练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气管切开早期呼吸训练患者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期呼吸训练对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提高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缩短拔管时间影响明显。
  • 摘要:目的:观察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感觉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膀胱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进行膀胱腔内电刺激治疗和经皮膀胱电治疗,对照组(20例)不给予电刺激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膀胱感觉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61.1%的患者膀胱感觉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33.3%患者初始尿意容量、强烈尿意容量明显改善,38.9%患者膀胱感觉功能没有变化;对照组膀胱感觉功能无变化.结论:综合电刺激治疗能改善大多数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感觉功能,是一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展的技术.
  • 摘要:本研究对住院124例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探讨脊髓损伤患者残存功能障碍与早期综合治疗、康复训练、康复评定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完善原发性脊髓损伤早期综合治疗、康复训练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气管切开合并气道狭窄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我科2009-2011年行气管切开的35例脊髓损伤患者中并发气道狭窄的例数,对可能引发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总结相关护理措施.结果:35例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肉芽生长4例,与2次以上更换气管套管有关;套管偏移3例,与长时间气管切开有关;气管塌陷2例,与长时间气管切开和反复肺部感染有关.结论:气道狭窄是脊髓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希望从护理的角度采取预防性的气道护理,预防和减少气管切开气道狭窄的发生率,保证顺利拔管。
  • 摘要:目的:总结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转归,探讨高危人群及术后患者康复治疗重点,以便指导其进行适应性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总结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外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病例,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进行术前、术后1周及随访时患者所处时段的JOA17、COA40、MBI及SF-36评分,以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4%患者伤前有颈椎病病史,另43.5%患者虽否认颈椎病病史,但诉有颈部不适史。致伤原因以低能量创伤为主,第一位为摔伤(72.6% )。术后1周以及随访时间点的JOA17, COA40,MBI及SF-36评分都明显高于术前(P<0.01)。83.3%患者表示功能恢复在术后1年半进入平台期,运动功能恢复优于感觉功能恢复。结论:有颈椎病病史或颈部不适史的人群应加强肢体协调性和平衡功能训练,以防低能量创伤下导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应加强上肢精细功能、整体平衡功能以及感觉训练,以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高位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导致呼吸衰竭后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9例高位颈髓损伤后因呼吸功能衰竭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9例患者中,2例患者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及其他复合伤死亡,3例患者因反复的呼吸衰竭出现呼吸机依赖,其他患者经过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能够安全脱离呼吸机维持自主呼吸.结论:选择合理有效的通气模式,实施良好的人工气道护理,积极的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尽早的采取间断脱机训练,是高位颈髓损伤后度过急性期,维持有效自主呼吸的关键.
  • 摘要:本文介绍了康复护理学的内容、理论基础、操作技术等。本文重点指出在脊髓损伤临床工作中强强调多学科合作与团队工作,其中康复护理起到协调与连接的作用。康复护士应教授患者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治疗方法,照顾好患者的日常生活,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全新的生活。
  • 摘要:压疮是截瘫患者最容易并发的病症之一,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压疮的治疗仍然是较为棘手的难题,尤其对于重度的Ⅳ度压疮,特别是同时伴有大面积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重度感染和骨坏死、骨髓炎等情况时.临床上,我院应用皮肤外牵引术治疗Ⅳ度压疮病例400例,其中包括骶尾部、股骨大转子部、坐骨结节部等部位共525处压疮,结果均成功治愈,随访复发率低.较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的皮瓣转移术治疗压疮复发率高,创伤大,风险大等不足,使用皮肤牵引伸展术的方法治疗深度压疮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病程短、费用低、并发症少、病人痛苦小,愈合后形成线状瘢痕,对美观影响小,降低手术风险,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的血供,大大提高愈后组织的耐磨耐压性,真正改善压疮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优点.为预防截瘫患者发生褥疮,对截瘫患者伤后早期康复中多投入多宣传,一旦患者具备一定自理能力和自我保健知识后,配以较好的防压疮器材,压疮发生率能够得到大大降低.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