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吻合口狭窄

吻合口狭窄

吻合口狭窄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95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9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11051篇;相关期刊385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中国内镜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甘肃省第五届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年会、第12届全国消化道恶性病变介入诊疗研讨会暨2012消化介入/内镜/放射/肿瘤微创外科新技术国际论坛、2010年北京胸外科年会等;吻合口狭窄的相关文献由2609位作者贡献,包括吕毅、王强、张诚等。

吻合口狭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9 占比:7.58%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33%

专利文献>

论文:11051 占比:92.10%

总计:11999篇

吻合口狭窄—发文趋势图

吻合口狭窄

-研究学者

  • 吕毅
  • 王强
  • 张诚
  • 匡裕康
  • 吴九发
  • 曾来铎
  • 杨玉龙
  • 林群
  • 王东升
  • 王兆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海明; 温小葱; 吴杰楠; 陈林
    • 摘要: 目的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实施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7月—11月兴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行内镜下扩张棒扩张治疗的2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DSA下腔内球囊扩张术的2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狭窄部位直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以及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生存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下腔内球囊扩张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能够有效增加吻合口狭窄部直径,改善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利于预后提高。
    • 孙云; 汤平; 王兰; 孙秀云
    • 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整合营养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食管癌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建立营养管理档案、发放多元化健康宣教资料、建立微信平台等整合营养管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饮食知识掌握程度、营养状态、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饮食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84.40±1.98)分,高于对照组的(70.60±2.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低于对照组,蛋白质摄入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血清白蛋白、体质量指数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营养管理可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降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徐小燕; 吕张红
    • 摘要: 总结4例肺移植术后支气管吻合口狭窄患者行支气管镜下治疗的经验。针对本组患者支气管镜下治疗并发症多且危急、低氧血症反复发作、居家期间自我症状监测能力缺失,康复缺乏连续性等问题,成立多学科协作管理团队;制订支气管镜下治疗围手术期安全护理计划;个体化氧疗策略精准实施;个案管理模式的自我症状监测与康复锻炼。4例患者经支气管镜下治疗及精心护理,随访6~12个月,移植肺功能良好,6 min步行试验>300 m,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评分90分。
    • 李志强; 周炎; 徐俊; 陈继贵; 施源
    • 摘要: 覆膜支架应用于肠道起步较晚,由于能够解除肠梗阻症状,使原本需要改道的急诊手术转变为能够行肠吻合的择期手术,是目前肛肠外科的治疗热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困难等肠道出口梗阻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部分医生尝试将覆膜支架用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我院收治1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多次行覆膜支架置入失败,总结病例资料报道如下,并对支架置入适应证进行探讨。
    • 刘栋; 胡德升; 高磊
    • 摘要: 目的分析进展期远端胃癌(GC)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的47例进展期远端GC患者,纳为发生组;另选取同期腹腔镜根治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狭窄的47例进展期远端GC患者,纳为未发生组。全部患者病历资料、实验室相关检查资料等均完整;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阅读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导致进展期远端GC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初步比较发生、未发生吻合口狭窄进展期远端GC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层吻合、吻合口水肿、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表达均可能是进展期远端GC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进展期远端GC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可能与患者多层吻合、吻合口水肿、IL-6与TNF-α过表达有关,临床可据此提出针对性干预方案。
    • 鲜渝斌
    • 摘要: 目的:探讨探条扩张联合激素局部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1年6月94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探条扩张联合生理盐水治疗)与观察组(给予探条扩张联合激素局部注射治疗),每组47例。观察两组吞咽功能与扩张直径、随访结果、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吞咽功能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扩张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探条扩张联合激素局部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可通过提高吞咽功能,缩小扩张直径,从而改善随访结果,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陈环; 单丽宇; 马涛; 王越; 冯哲; 吕毅
    •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城垛状磁吻合装置(magnetic compression device,MCD),并验证其在消化道重建术后实现吻合口长期通畅的可行性。方法:城垛状MCD由母环和子环组成。母环为城垛状结构,吻合面采用纯铁加工,并雕刻8个放射状凹槽;子环为圆形磁体,采用N54钕铁硼加工。采用0.6、0.8、1.0、1.2 mm 4种凹槽宽度的城垛状MCD对成年家兔行小肠吻合术(城垛状MCD组),并与等尺寸的传统圆形MCD进行对照(对照组),观察实验动物的磁体排出情况、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粘连评分及吻合口形态、爆破压和周长等。结果:城垛状MCD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粘连评分及吻合口形态、爆破压没有差异。城垛状MCD的凹槽宽度为0.8 mm时,吻合口周长大于对照组,且长期稳定未见狭窄。而城垛状MCD的凹槽宽度为1.0 mm和1.2 mm时,发生磁体未排现象,无法形成完整的吻合口。结论:城垛状MCD可实现术后吻合口长期通畅,能够满足以较小尺寸预防吻合口狭窄的临床需求。
    • 王海东; 许亚梅; 何平; 杨婉容; 王鸿旻
    • 摘要: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联合小剂量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内镜扩张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老年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90例,患者ASAⅡ~Ⅲ级,选择静脉麻醉或达克罗宁联合静脉麻醉,每组3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10min含服达克罗宁胶浆0.1g(10mL),B组麻醉诱导前5min静脉滴注纳布啡0.1mg/kg,C组在检查治疗前10min含服达克罗宁胶浆0.1g(10mL)并在检查治疗前5min静脉滴注纳布啡0.05mg/kg。三组均在患者摆好体位后给予丙泊酚诱导剂量为1.5mg/kg(4mL/10s)静脉缓慢推注,直至患者的意识和睫毛反射完全消失。比较三组患者入室时(T0)、镜检时(T1)、扩张时(T2)、苏醒时(T3)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的循环体征、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及药物用量。若患者术中出现呛咳、体动反应等麻醉深度不够的情况,静脉追加丙泊酚0.5mg/kg,可多次追加。结果: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的基本生命体征,MAP、HR、SpO_(2)变化均较平稳,且三组患者术后30分钟的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种麻醉方法均可满足老年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行内镜扩张术;但B、C组术中丙泊酚追加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呼吸抑制、呛咳、体动反应发生均明显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且从清醒时间观察,C组所需时间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组较A、B两组可控性较好。结论:三组药物配比均可让手术患者在老年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内镜扩张术中取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但达克罗宁联合小剂量(0.05mg/kg)纳布啡比其他两组对自主呼吸抑制较轻微,不良反应更少,更为安全,更适用于老年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内镜扩张术。
    • 王新颖; 杨丽斐; 任璐; 万永; 吕毅; 王善佩; 卢强
    •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大鼠肝下下腔静脉的磁性吻合装置并验证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大鼠下腔静脉解剖特点,设计并加工了一种适用于大鼠肝下下腔静脉端端吻合的磁性装置,该装置分为内环和外环两个部分,内环为具有镀层的钕铁硼磁环,外环由聚醚醚酮经3D打印制成,其上均匀分布10个细孔,其中5个细孔用于加载细针,另外5个细孔在吻合时与对侧吻合环的细针相互嵌合。将外环上均匀加载细针后与内环粘接在一起组成磁性吻合环,将两侧血管断端穿过吻合环后外翻固定至细针上,再将两侧磁性吻合环相吸便完成血管吻合。选取20只SD大鼠利用磁性吻合装置进行肝下下腔静脉端端磁吻合,分析大鼠术中血管阻断时间、术后存活情况、术后吻合口通畅情况和术后吻合口大体观及组织学检查情况。结果所有大鼠均顺利完成大鼠肝下下腔静脉端端磁吻合,血管阻断时间为4~6 min。其中1只大鼠在术后10 d死亡,其余大鼠均存活至术后2个月。存活大鼠术后1 d、3 d、1个月及2个月血管吻合口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5%及95%。术后2个月时血管吻合装置未发现明显移位、成角,血管吻合环未发现明显腐蚀、裂解迹象,周围组织未见明显增生及水肿,两侧血管断端已完全愈合,吻合口未见明显狭窄及血栓形成。组织学检查发现吻合口两侧血管管壁连续性良好,吻合口内面可见内皮细胞覆盖,未见血栓及纤维组织附着。结论利用本研究设计的磁性吻合装置施行大鼠肝下下腔静脉端端磁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 陈诗伟; 甘国莲; 陈向文
    • 摘要: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新近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约有70.44万例新发直肠癌患者,占所有癌症新发人数的3.9%,死亡人数约为31.04万例,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3.2%[1]。外科手术仍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手段,而吻合口漏(anastomotic leakage,AL)是直肠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严重的AL需再次手术干预,甚至还可能增加肿瘤局部复发的风险,导致远期生存率下降[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