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贲门癌

贲门癌

贲门癌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467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57篇、会议论文172篇、专利文献9038篇;相关期刊791种,包括河南外科学杂志、现代肿瘤医学、实用癌症杂志等; 相关会议69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等;贲门癌的相关文献由897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立东、等、范宗民等。

贲门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57 占比:32.61%

会议论文>

论文:172 占比:1.26%

专利文献>

论文:9038 占比:66.13%

总计:13667篇

贲门癌—发文趋势图

贲门癌

-研究学者

  • 王立东
  • 范宗民
  • 宋昕
  • 冯笑山
  • 杨捷生
  • 陈于平
  • 周福有
  • 杨卫平
  • 陈玉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爱华; 闫元; 龚云翔
    • 摘要: 目的:探究经腹和经胸贲门癌根治术治疗贲门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贲门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经腹组和经胸组,每组45例。经胸组行经胸贲门癌根治术治疗,经腹组行经腹贲门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及生存率。结果:经腹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经胸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经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贲门癌根治术治疗贲门癌效果确切,该术机体创伤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并发症少,可提高3年生存率,安全有效。
    • 周武汉; 王金桂; 陈嘉飞; 郭仪仙
    • 摘要: 目的:探讨胃窦浆肌瓣转移幽门成形术在早期贲门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LAPG)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4月在莆田市第一医院实施LAPG手术的55例早期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27)与对照组(n=28)。观察组术中行胃窦浆肌瓣转移幽门成形术,对照组术中行纵切横缝式幽门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营养相关指标及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狭窄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06±0.39)d、(9.98±1.22)d,均短于对照组的(3.58±0.70)d和(15.76±3.6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液引流量为(171.34±8.25)mL,少于对照组的(256.40±13.9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及体重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及体重分别为(114.35±4.70)g/L、(34.80±1.35)g/L和(51.60±3.54)kg,均高于对照组的(110.22±2.68)g/L、(29.14±1.75)g/L及(47.97±1.50)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反流性食管炎、胃排空障碍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7.41%、3.70%和0,均低于对照组的35.71%、25.00%及2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贲门癌患者LAPG术后行胃窦浆肌瓣转移幽门成形术能够有效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等术后并发症。
    • 王晓亮; 方欢欢; 李绍刚; 陈革; 林玄威; 殷伟杰; 王挺; 唐龙欢; 邵熠科
    •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2017—2020年宁波市奉化区不同性别人群上消化道癌筛查结果。方法分析在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进行社会性和机会性筛查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中不同性别人群的参与胃镜检查率、癌检出率、早癌检出率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结果社会性筛查中,男性参与胃镜检查率低于女性;机会性筛查中,男性参与胃镜检查率高于女性。项目组癌检出率为2.29%(55/2404),男性癌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其中男性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均P<0.05)。机会性筛查的癌检出率为3.51%(23/655),男性癌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其中男性食管癌、胃癌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均P<0.05)。社会性筛查的癌检出率为1.83%(32/1749),男性癌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其中男性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均P<0.05)。社会性筛查的男性癌前病变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应鼓励本地区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男性要积极参与胃镜检查,促进早诊早治,从癌前病变阻断癌进展,提高生存率。
    • 尤朵; 赵学科; 魏梦霞; 宋昕; 徐瑞华; 李贝; 雷玲玲; 范宗民; 郭贵周; 王献增; 高社干; 周福有; 鲍启德; 陈小兵; 王立东
    • 摘要: 目的寻找贲门癌患者新的预后标志物及可能的干预靶点,探讨术前白蛋白水平高低与贲门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00例贲门癌手术患者,比较术前白蛋白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贲门癌预后的关系。结果绝大多数贲门癌患者(83.6%)的术前白蛋白水平处于临床正常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高低与年龄密切相关(P=0.040)。术前白蛋白水平与贲门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χ^(2)=13.040,P=0.000)。术前白蛋白水平最高组的预后显著优于中(χ^(2)=5.776,P=0.016)、低水平组(χ^(2)=12.214,P=0.000);中水平组的预后也显著好于低水平组(χ^(2)=4.912,P=0.027)。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白蛋白水平(HR=0.734,P=0.002)是影响贲门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白蛋白水平是贲门癌患者简单有效的预后指标,可供患者术后长期管理和治疗参考。
    • 张利敏
    •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贲门癌术后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95例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8),其中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营养状况变化、免疫水平变化、术后恢复情况、肠粘膜屏障评价指标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w,两组患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血清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STP)水平较术后24 h均升高(P<0.05);术后1w观察组的PA、ALB、ST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术后1w,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较术后24 h明显升高(P<0.05);术后1w观察组血清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w,两组患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较术后24 h明显降低(P<0.05);术后1w观察组内毒素、DAO、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贲门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胃粘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免疫水平,改善营养状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戴科军; 刘永萍; 黄雪; 程菁; 方明明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营养干预对老年贲门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的疗效、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贲门癌根治性放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营养干预组,每组59例。两组患者均行根治性放化疗,其中对照组未进行营养教育指导及系统营养支持,营养干预组采用MDT营养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1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主观评估量表(PG-SGA)分级情况、免疫球蛋白M(IgM)、贝克抑郁量表(BDI)、健康促进生活状况评分(HPLP-Ⅱ)。结果干预前,两组PG-SG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营养干预组的PG-SGA分级优于干预前,且营养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gM、BD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营养干预组IgM、B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PLP-Ⅱ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营养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根治性放化疗的老年贲门癌患者采用MTD营养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免疫功能,且可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
    • 李立娟; 杨萍; 刘竺华
    • 摘要: 贲门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该文介绍刘竺华从调和肝胃、化痰散结、行气活血的角度治疗贲门癌验案1例,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 周汀; 周建波; 张芳芳; 蔡升; 方莹; 宋奇峰
    • 摘要: 深在性囊性胃炎(gastritis cystica profunda,GCP)是一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罕见胃部疾病,该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有研究发现其与早期胃癌可能存在潜在联系。笔者报告1例因贲门早期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的患者,术后病理意外发现并存GCP,具体如下。
    • 王想; 胡开兵
    • 摘要: 目的研究贲门癌近端胃D2根治调节性双通道连续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在治疗贲门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胃D2根治术联合食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近端胃D2根治调节性双通道连续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相关指标、胃肠道症状(Visick)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频率低于对照组,每日进食次数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营养相关指标数据高于对照组,Visick分级低级别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D2根治调节性双通道连续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可减少对贲门癌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 加雄; 季刚; 陈勇; 刘佳
    • 摘要: 目的 探究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贲门癌的效果及对胃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接收的60例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全胃切除后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观察组给予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闭锁小带蛋白(ZO-1)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DAO、内毒素、ZO-1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及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B、TRF及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饮食受限、胃部疼痛、身体外观及焦虑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饮食受限、胃部疼痛、身体外观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贲门癌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营养状态,促进机体胃肠屏障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