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
多学科协作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104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3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0820篇;相关期刊449种,包括中国卫生质量管理、齐鲁护理杂志、护理研究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十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微创学术交流会、第二届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第一届山东省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第十三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等;多学科协作的相关文献由316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立、汪晓东、曹霖等。
多学科协作—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820篇
占比:91.22%
总计:11861篇
多学科协作
-研究学者
- 李立
- 汪晓东
- 曹霖
- 邱萌
- 刘静
- 本刊编辑部
- 彭贵凌
- 吕东昊
- 周燕
- 周钰淞
- 张思森
- 张敏
- 张菁
- 曾天芳
- 李燕
- 王家祥
- 王芳
- 许樟荣
- 冯洁惠
- 刘婷
- 刘萍
- 刘霞
- 唐玉平
- 宫晨
- 崔嬿嬿
- 庞春
- 张丽
- 张伟
- 张娟
- 张玲
- 张磊
- 张超
- 张超杰
- 张静
- 徐敏
- 徐春艳
- 施雁
- 李丽
- 李亚伦
- 李定宇
- 李建军
- 李玮
- 李玲
- 李艳秀
- 李芳
- 李蓉蓉
- 李静
- 杨平
- 林梅
- 沈宏亮
-
-
杨辉
-
-
摘要: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将于2023年开设“中国全科科研能力建设”专栏,这是《中国全科医学》杂志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学科研质量、为读者提供学术支援的重要举措。专栏的目的是:通过系列文章,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在全科科研中可能用到的科研方法进行梳理、归纳和提领,形成供学术型全科医生使用的参考资源。期望以此为契机,提升我国全科医学科研的能力建设,促进全科科研的伙伴关系,发挥中国全科科研在学界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促进全科医学服务质量提升。以下是目前全科科研中的常见问题,也可能是学术型全科医生面临的困惑与瓶颈。
-
-
杨旸;
焦晓兰;
陈亚娟;
王文琼
-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对心脏外科围术期患者心肺康复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80例接受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多学科协作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肺功能.结果 两组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2 min踏步次数、最大摄氧量(VO2 max)、代谢当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高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准备总分、自身状况、疾病知识、出院后应对能力、得到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护理可有效改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心肺功能,调整不良心态,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
-
-
刘海英;
高亚婷;
陈瑶
-
-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全程管理在肝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肝癌术后患者126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全程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症状困扰程度评分、生命意义感及康复指标.结果 术后6 h、24 h、72 h及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困扰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癌症患者生命意义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首次排气、首次排便、首次下床、肠鸣音恢复、首次进食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全程管理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症状困扰情况,提升其生命意义感,促进患者康复.
-
-
李璐;
邹扬丹;
温志强
-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在基层医院救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赣西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治疗的31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流程;2020年2月—12月治疗的31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MDT。观察比较2组平均入院至球囊扩张(D2B)时间、STEMI症状到首次医疗接触(S2FMC)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首份ECG(FMC2ECG)时间及住院时间;院内发生相关心脏不良事件的比率;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平均D2B时间、S2FMC时间、FMC2ECG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院内发生相关心脏不良事件的比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对STEMI患者进行救治时应用MDT,可显著缩短D2B时间、FMC2ECG时间、S2FMC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院内发生相关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提高满意率。
-
-
-
印凡;
张东
-
-
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医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老年科患者中肿瘤患者占据了较大比例,亟需专业的老年肿瘤学医生来保障老年肿瘤患者的健康。我国老年学专科化起步较晚,老年肿瘤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同时具备扎实的肿瘤学以及老年医学专科知识及丰富实践经验的医生非常少。重视老年肿瘤学青年医师的培养对于老年肿瘤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培养过程中,应当施行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培养模式,鼓励青年医生参加多学科合作讨论。强化整合医疗思维,扎实共病管理,实践缓和医疗。制定合理的培训制度,注重培养过程及结果考核,全面提高老年肿瘤学青年医生的综合素质。
-
-
杨思雨;
樊溶榕;
谌永毅;
王英;
洪源;
李旭英
-
-
摘要:
目的组建安宁疗护病房团队会议团队,为多学科团队交流提供重要途径,提升多学科团队协作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方法我院借鉴国内外多学科会议实践指南,立足专科特色,通过建章建制,对会议制度、流程、成员职责分工等进行规定,保证多学科团队会议的顺利进行。结果2018—2020年,安宁疗护病房共计340例个案被纳入讨论。其中发生爆发痛的患者181例,经过多学科会诊后使用规范止痛处理,160例患者疼痛降至3分及以下,且爆发痛次数明显减少;患者拒绝心肺复苏签署率由2018年14.8%上升至2020年28.9%。结论团队会议在医患沟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平稳、症状控制较好,实现了医患间零纠纷零争议。
-
-
刘卯
-
-
摘要: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在颅内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以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3、4.17、16.04,P<0.05)。观察组总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33.33%比较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与对照组的73.33%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协作干预在颅内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能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
杨佳;
曹丹凤;
刘宗花;
张国翔
-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学科快速反应(MDRRT)教学模式在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名本科护生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MDRRT教学模式,评价两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研究得出观察组护生的应急反应能力、急救护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临床胜任力等综合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Mini-CEX评分中在护理问诊(t=3.70,P=0.00<0.05)、护理查体(t=7.87,P=0.00<0.05)、护理计划(t=6.77,P=0.00<0.05)、护理技能(t=6.45,P<0.05)、健康教育(t=3.09,P=0.00<0.05)、组织效能(t=8.59,P=0.00<0.05)和人文关怀(t=12.72,P=0.00<0.0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整体表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21.84,P<0.05)。结论MDRRT教学模式能够培养护生早期识别患者的病情变化,快速做出反应,并联合多学科对患者进行救治护理,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护生的应急反应和协助能力。
-
-
姜翠杰
-
-
摘要:
目的:研究多学科协作在直肠癌化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教学质量。方法:在本文研究中将100例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教学时间在2019年3月~2019年6月,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采取多学科协作教学方式、常规教学教学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基础教学操作(90.15±5.12)分、评判性思维能力(90.15±10.15)分、组织管理能力(45.15±4.25)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在直肠癌化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
-
-
范银莹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温州怡宁老年医院是温州市首家老年专科医院,从2016年4月成立至2018年,在短短的2年时间里从100名病人增长到500名老年病人,因老年病的特殊性,具有多因素致病,多病共存,多系统功能障碍或多脏器衰竭、多种老年综合征表现或多种老年问题出现等患病特点,所以老年病的管理不同于普通疾病管理,需要由多学科成员组成的整合管理团队为老年患者服务.特别在庞大的500名老年病人环境之下,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尤其显得重要.
-
-
-
孟丽媛;
邵兵
- 《2020中国医学装备大会》
| 2020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哑铃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在多学科协作模式(MDT)下一站式切除的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8例哑铃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例.观察组采用MDT模式下西门子Artis Zeego系统联合Davinci机器人系统联合切除肿瘤,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肿瘤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预后良好,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的缓解. 结论:MDT模式下一站式切除哑铃型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
孙平波;
王亚玉;
骆敏霞;
司国灿;
李晓玲
- 《海峡两岸专科护理论坛》
| 2018年
-
摘要:
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已成为国际医学领域的重要模式,其目的是使传统的个体式、经验式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决策模式,最终以质量控制系统来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并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MDT模式现已广泛应用于患者的治疗、护理床以及临教学等多个领域,但很少应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方面.
-
-
毛世芳
- 《第六届华西急诊国际学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目的:借鉴意大利急诊护理管理的先进经验,提高中国急诊护理质量.方法:通过赴意大利佩鲁甲医院交流学习,吸取其先进经验.结果:意大利建立了较完善的急救体系与保健制度,急诊护理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候诊分区管理、全程整体护理、人文关怀、多学科协作,保障了急诊护理优质、高效运行.结论:借鉴意大利急诊护理的预检分诊制度、急诊候诊分区管理、多学科协作、全程整体护理与人文关怀服务将有利于提高中国急诊护理的整体质量.
-
-
姜战胜;
潘战宇;
张新伟;
赵路军;
肖建宇;
刘方;
史业辉;
邢文阁;
欧阳华强;
孙海燕;
刘艳华;
任秀宝;
谢广茹
- 《第十三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797例参加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患者的诊疗信息,总结姑息治疗MDT在肿瘤领域应用中的成功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参加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的7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基本特征及MDT的决策建议,并对建议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全组患者涉及到所有恶性肿瘤,其中肺癌最多(39.5%),其次是消化道肿瘤(25.2%),其中包括了部分多原发癌(5%).早期(Ⅰ/Ⅱ期)患者的比例有12.4%.根治性治疗建议的比例有28.7%,姑息性治疗建议比例为71.3%.有完整随访资料的757项MDT决策中执行率为85%,其中667项治疗性建议中的总体执行率为76.8%.根治性治疗的执行率明显优于姑息性治疗的执行(89.9%vs.69.9%,P<0.01).具体方案的执行情况方面,最佳支持治疗的执行率最低(55.7%),其他治疗方案的执行率均在75%以上,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肿瘤姑息治疗MDT能为包括早期患者在内的所有恶性肿瘤提供个体化治疗建议,并被患者和临床医师所接受,对于姑息治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尽早参与有重大意义,可作为推广模式之一.姑息性治疗建议执行率偏低提示仍需向肿瘤医师和患者推广姑息治疗的概念和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