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十三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第十三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11-04

主办单位: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会议文集:第十三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Herrick在1912首次提出心肌缺血时可没有胸痛等症状,1961年Holter采用其发明的动态心电图观察到无症状时缺血性ST改变,1979年Cohn将这种疾病命名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或隐匿型冠心病(asymptomatic isclaemia or Silent:myocardial isclaemia,SMI),定义为存在客观的心肌缺血证据,但临床上缺乏心肌缺血典型的胸痛或相关症状。SMI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冠心病的病程中,1986年Cohn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Ⅰ型:临床上完全没有症状和冠心病病史的心肌缺血;Ⅱ型: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Ⅲ型:心绞痛患者伴有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
  • 摘要:右心室(RV)在心血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一般认为用于左心室(LV)的概念和法则也适用于RV,但这种假定是不安全的。与LV相比,RV的胚胎起源不同,从胎儿转变到成年人的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常是工作在低阻力的动脉系统中。因此,与LV相比,成年人RV重量较低且有不同的心肌代谢。
  • 摘要: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指各种原因致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心脏前、后负荷突然加重,使心脏舒缩功能急剧恶化,引起心排血量迅速降低,短期内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AHF不仅见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也可见于既往无心脏病史者。即既可以新发,也可由慢性心力衰竭恶化所致,若不及时抢救,可在几天甚至数小时内死亡。根据欧美统计,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3年内死亡率高达50%,仅美国,过去10年中,因急性心力衰竭而就医者高达1千万例次,其中15%~20%为首诊心力衰竭,大部分患者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急性心力衰竭病死率更高。急性肺水肿患者院内病死率为12%,1年病死率达30%。心力衰竭患者占所有65岁以上住院病人的20%,每年仅用在心力衰竭的费用高达500多亿美元,尽管如此,每年仍有70万人死于心力衰竭。根据我国42家医院1980年、1990年、2000年3个时段住院病例的回顾分析,因心力衰竭住院占住院心血管病患者的16.3%~17.9%,60岁以上超过60%。近年来虽然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呈逐年上升趋势。
  • 摘要:可疑冠心病是指临床症状不典型,同时缺乏具有确诊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但又不能明确排除冠心病的患者。对此类患者的评估实际就是明确或排除冠心病诊断的过程。其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摘要:心血管疾病目前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公共卫生与经济问题,预计中国2030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将增加73%。但我们对其病生理机制还未充分理解,近年来,人们对甲状腺激素(TH)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感兴趣,甲状腺功能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谱变化、高血凝状态、血流动力学异常、内皮功能损伤和一些非传统危险因素(如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颗粒、颈动脉内膜厚度、内皮功能等)的变化,从而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下面将就甲状腺激素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激素补充治疗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进行阐述。
  • 摘要: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可导致脑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事件,特别是脑卒中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房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症状和预防严重的并发症,预防血栓形成变得极为重要。
  •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t-ID)的发病率占每年活产新生儿总数的5‰~8‰,是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也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过去的数十年中,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围术期相关诊治的改善,CHD患儿的存活率不断上升,但是一些患儿神经系统的功能状况不容忽视,有近50%的儿童幸存者存在广泛性的神经系统发育缺陷。虽然这些缺陷常归咎于外科手术造成的脑损伤所致,但是既往有研究表明50%以上的C}tD婴儿在新生儿期接受手术前就已经有神经系统的异常,这些异常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可能与基因异常,缺氧损伤或者栓塞等有关。因此,本文就CHD对胎儿期以及婴儿期患儿脑发育的影响,包括胎儿宫内的脑发育障碍、脑血流异常,基因异常,婴幼儿先天性神经系统功能和组织结构异常、后天性脑损伤等方面进行综述。
  • 摘要:仅30年来对于动脉导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机制和临床意义的认识以及研究有着显著进展,从而极大推进了对动脉导管的恰当处理使许多严重心脏异常患儿得到成功治疗。对导管开放和关闭机制的应用研究,促进了应用相应的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在早产儿关闭动脉导管,也可对依赖动脉导管而生存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维持动脉导管的开放,并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的帮助下应用外科各种技术以及经导管介入治疗均可早期安全地关闭动脉导管,使PDA可能合并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率大大下降。
  • 摘要:浸润性心脏病是因异常物质沉积导致心室壁进行性僵硬从而使心室充盈受阻的一组疾病。部分浸润性心脏病表现为室壁肥厚,部分则表现为心腔扩大并伴有继发的室壁变薄。心室壁肥厚,心室腔容量小,偶尔伴有动力性的左室流出道梗阻(如淀粉样变性),与心肌细胞肥大性疾病类似(如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另外一些浸润性心脏病表现为左室扩张伴有弥漫性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以及室壁瘤形成(如心脏结节病),这类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类似。QRS波低电压是心肌淀粉样变性的重要表现但并不是所有浸润性心肌病都有此种表现。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并结合心脏形态及功能特点通常能够作出浸润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很多时候还需要进一步的组织学和实验窒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帮助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摘要:心肌重构(myocardial remodeling)是指正常心肌细胞的重整。心肌细胞凋亡、心脏压力及容量负荷过重、心肌自身的老化等均可对心肌造成损伤,引起心肌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的过量集聚、胶原含量的过度增高或胶原交联的改变,以上变化继而造成心脏各腔室形状、大小和功能的改变。心肌重构主要包括向心性和离心性肥厚两种方式。正常情况下,心脏功能未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然而在病理状态下,性别差异成为心肌重构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心脏高压力负荷、高容量负荷以及心肌缺血引起心肌重构的过程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 摘要:在当今社会,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发病率正在快速的增长。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发展为心脏病,其中大多数患者发展成为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和高血压。然而,心肌病却可以独立于升高的血压或者冠心病而发展,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尿病心肌病。这一紊乱是一个与饮食相关的复杂的过程,其特征性表现为心脏的生理学、结构和机械性能显著的改变。为此,我们就最近关于参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机制及其分子事件所派生的观点做一综述如下。
  • 摘要:心力衰竭发病率高,在美国每年可导致250000名患者死亡。美国人群中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尽管目前医疗水平得到明显升高,但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仍较差,大约20%患者在诊断的第1年死亡,8年病死率高达80%。50%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猝死或意料之外的死亡;心力衰竭患者猝死风险是一般人群的6~9倍。
  • 摘要:心力衰竭是一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据文献报道,美国每年因心力衰竭死亡超过29万人。目前,国内外指南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出了一些普遍的易于接受的策略,目的在于协助医务人员做出正确、适当的临床决策,这些原则是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包括戒烟、降脂、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利尿药、硝酸盐类药物、肼屈嗪、置入式心脏除颤器以及双心室起搏器等,且已被临床实践证明能够降低心力衰竭发病率和病死率。最近,两种特殊的治疗方案:姑息治疗和自我护理在心力衰竭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指南中并未予充分的描述。姑息治疗主要是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注重的是疾病的躯体症状和社会心理方面。自我护理的目的在于使疾病维持在稳定状态,通过多种以病人为基础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预防临床症状的恶化。
  • 摘要:在冠心病患者中,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是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而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在某种程度上又可反映心肌缺血或评价预后。已有研究表明,许多心脏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早于收缩功能异常或以舒张功能异常为主,且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所致的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正常/保留的心力衰竭)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40%~50%,此类患者即使存在收缩功能障碍,其症状和预后亦主要取决于舒张功能障碍的程度。近期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无创超声检测进展迅猛,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与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 摘要: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所有的系统性炎症因子中,被广泛地认为是一个能独立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危险预测因子。CRP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用已经在大型的观察性研究和Meta分析中得到证实。研究结果显示升高的CRP能预测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病死率,而降低CRP与心血管危险的下降有关。这些发现结合实验性的研究使人们逐渐认识到CRP不单单是标志物,而是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有望成为心血管病的干预靶点。
  • 摘要:过去的30年来有关C反应蛋白(CRP)在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作为预测心血管病预后的危险因素等诸多方面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研究资料表明,至少有15%~20%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在具有较少或完全没有任何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相对健康的个体,因此近年来人们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与动脉硬化形成相关的其他危险因素尤其是炎症反应的作用上。显然,筛选有价值的炎症标志物用于预测心血管病的危险以及判断冠心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CRP是目前公认最有价值的炎症标志物,许多研究证实CRP可以作为心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子。最新的临床试验更显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着血清中高敏CRP(}IsCRP)水平的降低而降低。那么CRP是否可以成为心血管病干预的新靶点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问题。
  • 摘要:本文首先复习尿素、水在肾转运中的生理学机制,然后阐述神经激素的激活过程及其组份在肾的尿素转运中相互独立的、对肾功能改变的影响。最后,将讨论在心力衰竭中作为神经激素激活生物标记物发挥独特作用的BUN,并将强调BUN这种新概念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综述了BUN这个被视为心力衰竭生物标记物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 摘要:对患有主动脉瓣膜疾病的患者来说,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新的治疗方法,它可能为一些老年患者和危重患者带来福音。EdwardsSapien瓣膜和Medtronic核心瓣膜系统是目前可用的两种治疗装置。对于Medtronic核心瓣膜系统,我们将详细地描述它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技巧以及心内科和心外科医生团队合作力学,并且对伴有肺心病、周围动脉疾病、低梯度主动脉狭窄和以前做过生物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了特殊考虑。我们在心外科医生和心内科医生的团队组合下,认真选择合适的病例,相信本篇综述能够体现出这些装置相对于传统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优越性,为一些患者开辟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 摘要:吸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心血管病患者戒烟的获益优于控制血压和胆固醇,对心血管病患者院内外戒烟干预是效价比最高的减少心血管风险策略。目前心血管医生对帮助患者戒烟的态度令人担忧,对心血管医生戒烟问题“知、信、行”的调查显示,戒烟这一重要的预防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相当一部分心血管医生并没有把戒烟纳入核心临床实践中,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患者戒烟过程中应该起到的重要作用,很多心血管医生从来未推荐吸烟患者求助于专业的戒烟中心以得到适当的帮助。要实现心血管患者戒烟,需要心血管医生的积极参与,帮助患者戒烟也是在心血管预防领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摘要: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而且死亡率也不断增加。虽然冠心病的许多重要临床危险因素已经得到认识或正在得到认识,但仍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冠心病患者有临床症状,有些则没有,除了不同的患者对临床症状存在感觉差异外,冠状动脉之间侧支循环的存在与否、丰富与否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目前关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功能相关的研究很少,主要与没有充分的手段来评价和研究人群例数较少有关。在个例患者中,即使存在冠状动脉近段的晚期闭塞,但侧支循环充分的患者可以有良好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而且没有室壁运动异常。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存在充分侧支循环的患者10年累积死亡率要比没有的患者显著低,侧支循环除了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之外,另一个作用是可以作为一种手段来进行治疗。因为目前冠心病治疗中,冠状动脉血供重建的主要方法是介入治疗和外科的搭桥治疗,但这只能对20%~30%严重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其他患者则无法采用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再血管化治疗,除此之外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血管生成治疗,就是给予一些生长因子、基因、细胞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开放、扩张,从而达到改善缺血心肌血供的作用,这种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作用。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要认识心脏侧支循环的情况。
  • 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总体人群的发病率为0.4%~1%。据流行病学估计美国心房颤动患者有250万,欧洲有450万,中国有800万,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心房颤动的治疗手段可谓纷繁复杂,包括药物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外科迷宫术、置入型心房除颤仪、起搏治疗等。药物治疗仍然是当前治疗心房颤动最主要的手段,包括频率控制和节律控制两种策略。大量的随机临床试验表明,节律控制与频率控制相比并不能降低心房颤动相关的发病率和发病终点,这主要是因为抗心律失常药维持窦律的效果不佳,不良反应大。患者依从性差。AFFIRM等研究已经证实,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并不是最佳治疗手段,而控制心室率仅能改善症状,必须同时抗凝治疗。近10年来,经导管射频消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是最有希望根治心房颤动的方法。
  • 摘要:“J型曲线效应”的概念已经提出了近30年,该概念通常指降压治疗中在血压降至某一特定血压值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随之下降,但进一步降压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反而有所增加的一种临床现象。随着越来越多相关临床研究的发表及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加深,逐渐对目前降压治疗中“越低越好”的高血压治疗策略提出了质疑与挑战。这一效应是否真的存在?对于面临不同临床风险的患者应如何调整临床降压治疗方案?降压治疗预防脑卒中和冠状动脉事件有区别吗?都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加之近来许多数相关研究提示患者并不能从过于积极的降压治疗中获益,如此前后不一致的临床研究结论更加突出了揭示该效应对于制定合理而安全的降压治疗策略的临床意义。因此笔者试图通过近年来的相关临床研究与荟萃分析进行汇总及解析,试图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及诠释。
  • 摘要:临床实践中很早就发现,许多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这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及预后等都与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tlrewith redue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HEREF)既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
  • 摘要:心力衰竭和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尤其低T3综合征(LT3S)目前仍未被大家很好地理解。心力衰竭,一种“不安综合征”,是大多数心脏疾病最后共同的转归。最初仅表现为单器官病变,随着病情的进展,演变成一种全身性疾病。在心力衰竭的最初阶段,心排血量的减少、心房压力的增加和(或)循环血容量的不足,机体通过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S)和交感神经系统(SNS)进行代偿,导致外周血管收缩,调整保持水钠以维持血容量和主要器官、组织血压的稳定。这些改变基于两种模式,即所谓的血流一动力模式和心一肾模式,过去一直用这两种模式描述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为正性肌力药、扩张血管药及利尿药等药物作为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其合理性。虽然这些治疗能降低心力衰竭的症状和指标,但是对于防止疾病进展及改善预后作用很小。最近提出的神经内分泌模式能更恰当地解释心力衰竭时全身系统的参与,因为它支持在激素、免疫和促进炎症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如RAS、SNS、利钠肽、神经肽、血管加压素、细胞因子和内皮素等。最初作为代偿机制中的神经内分泌激活,最终会引起毒性效应,包括钙超载、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和心脏重构,导致相关器官功能进行性恶化。
  • 摘要: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定义为新发生或恶化的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肺水肿和(或)周围水肿,伴或不伴外周低血压等以肺和(或)周围循环淤血的症状,通常需要在医院紧急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通常在住院期间会明显改善,但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仍然很高,从5%/到15%或更高。许多患者通常是由非心血管专业医生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有一个或多个严重的伴发疾病,进而导致较差的预后,在临床试验研究中大多排除了这些患者。在存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10%~15%在随后的6~12周死亡,约1/3由于各种原因(往往是心力衰竭)将再度住院接受治疗。
  • 摘要:碎裂QRS波(fQRS)是指在静息状态常规12导联心电图所记录到的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呈现各种RSR’波形,QRS时限<120ms,可伴也可不伴病理性Q波,而需排除左束支和右束支传导阻滞。此RSR’波形态多样,可表现为附加R’波、凹陷S波、两个或两个以上R波。新近也有碎裂宽QRS波(f-wQRS)的报道。近来的研究认为fQRS的形成主要是心肌细胞坏死或瘢痕中存活的岛状心肌细胞除极活动产生的碎裂电位。碎裂QRS波和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乃至原发性的心电疾病均有密切的关系,是上述群体中预测心脏事件发生的重要的无创手段。
  • 摘要: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心理社会因素对于女性冠心病发展的显著作用,考虑到传统的心理社会因素(如抑郁症)以及对于女性尤其重要的因素(如家庭或多种角色所承担责任相关的压力)可能会提高对女性高风险的识别以及对于已患冠心病或者存在冠心病高危因素的女性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 摘要:许多研究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即有神经发育不全。虽然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但是在婴幼儿时期评价神经发育的预测指标的可靠性是有限的,儿童生长发育的第一阶段亦不能评价晚熟的一些能力,如执行能力、高级别的语言能力,或者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当孩子年长些后必须用到这些能力时这种潜在的功能障碍就会越明显。这些研究结果意味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神经发育情况的评估需要在学龄期(及以后)长期进行。在一项对60名D-大动脉转位以儿童的纵向研究中发现,年龄在7.9—14.3岁的儿童55%在以下一个或更多个领域有缺陷:运动、认知、学习、语言和言语,以及神经精神方面,6.7%则在以上所有方面都有缺陷。这个比例是平均年龄5.4岁的儿童的2倍(26%有缺陷)。
  • 摘要: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慢性心力衰竭终末期引起的进行性肾衰竭,治疗过程中血肌酐水平进行性升高和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表现为难治性心力衰竭、肾衰竭、尿量显著减少以及顽固的水肿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发展到终末期与肾关系最为紧密。此外CRS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依肾功能的情况而不同,受到肾功能不全或进展的制约。因此,心力衰竭时,肾功能的减退或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导致心肾综合征的不佳预后。然而,心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不全同时存在的情况并不只限在原发病是心功能不全,原发病为肾功能不全同样可以导致心功能不全。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将肾功能不全作为原发病引起心功能不全的情况称为肾心综合征(Renocardiac Syndrome)。广义CRS的定义:心脏和肾的病理生理异常,其中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会导致另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目前,关于心肾综合征和肾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 摘要:运动试验是冠心病负荷试验中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许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最大储备能力已下降,通常静息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尚可维持正常,而无心肌缺血现象,心电图、ECT显像可以完全正常。为揭示已减少或相对固定的冠状动脉血流量,可通过运动或其他方法给心脏以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辅助临床对心肌缺血作出诊断。运动试验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如下:①协助确诊冠心病,并对无症状者筛选有无隐性冠心病;②估计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筛选高危病人以便进行手术治疗;③测定冠心病病人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以便客观地安排病人的活动范围和劳动强度,为康复锻炼提供可靠的依据;④观察冠心病患者治疗(药物或手术)的效果。尽管常规的运动试验可以帮助诊断冠心病,判断预后,但近期的研究发现,大量的长时间运动后,健康的个体也会出现伴随生物标记物、尤其是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升高的心肌损伤。
  • 摘要:大量证据表明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过程的始动因子。动物实验显示,致炎细胞因子激活与AS相关的细胞。如,细胞因子刺激使内皮表面白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增强,从而促使单核细胞与内皮表面结合。晚近发现,高胆固醇血症外周血中一种特有的致炎单核细胞亚群积聚,并选择性向初始的粥样斑块募集。趋化因子驱使这些被束缚的血细胞进入动脉内膜。进而,炎症蛋白调节因子,如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SCF),介导动脉壁内的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并诱导修饰脂蛋白清道夫受体表达,促进脂质聚积和加速泡沫细胞形成。
  • 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静脉血管中的血栓形成以及血栓(或部分血栓)脱落后导致的栓塞,它是临床三大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和静脉血栓)之一。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据NIC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技术研究所)保守估计英国每年约有25 000多名住院患者死于各种原因导致的VTE。另有研究表明约1/3的VTE是发生在住院后3个月内的,且VTE死亡人数占医院内死亡的10%。在临床实践中,80%的VTE为亚临床型,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目前对住院患者采取何种预防性策略的意见高度不统一。虽然近30年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证实了VTE预防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低出血风险的优点,但实际上VTE预防措施的应用率仅仅15%~49%。英国另一项研究显示,被评估为VTE中、高风险的患者中有71%的患者并未接受任何VTE预防措施。可能有以下原因:对外科住院患者的VTE预防受手术操作的影响;而内科住院患者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VTE风险评估较为复杂;缺乏相关确切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针对目前令人担忧的VTE防治状况,NICE于2010年3月发布了《静脉血栓栓塞症:降低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风险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更新2007年发布的《指南》。
  • 摘要: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最常见的是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PE和DVT是VTE同一疾病过程的两种表现。VTE及其并发症给美国卫生组织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刊于2008年的《关于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的专家共识》中指出:在美国,每年有10万~18万患者因VTE而失去生命,其并发症如血栓后综合征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或使患者致残、或使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丧失相应生理功能。因此认识VTE形成的危险因素并且做到提早预防非常重要。
  • 摘要:心力衰竭是一种发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均高的临床综合征,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最后通道。尽管在心力衰竭的一级预防和疾病管理方面进行了改进,其高病死率、高再住院率和高医疗费用仍使临床医师面临严峻的挑战。利尿药是改善心力衰竭症状的主要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肾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而遏制心力衰竭时的钠水潴留、减少静脉回流而减轻肺淤血,降低心室充盈压(即前负荷)改善心功能,延缓心腔扩大的进展。
  • 摘要:许多大规模人群和干预研究已经证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冠心病的一个关键危险因子。在此基础之上,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的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指南(ATP-Ⅲ)建议血脂异常的一线治疗主要是降低LDL-C。
  • 摘要: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高血压重要的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是引起猝死、冠心病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的常见危险因素。通常降压治疗可以逆转LVH并减少其后的不良事件,而且这种益处独立于血压之外,但作为临床上可以干预和逆转的LVH有时其处理比高血压的处理还要复杂。本文就目前对于LVH的认识如诊断、发病机制、治疗做一简述,以提高大家对LVH这一容易被忽略的危险因素的重视和正确处理。
  • 摘要:随着年龄增长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累积,心房颤动发生率呈指数增长。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较常人显著增高,并有证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卒中风险呈不同级别的增长。口服抗凝药(OAC)远较抗血小板药物能更有效地降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因此,有更多的老年人应使用OAC,然而现状是患有心房颤动的老年人很少应用OAC。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服用OAC将面临较高的出血风险,同时由于老年人始终没有被充分纳入到一些有关OAC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因而无法获知OAC在老年人中的具体价值。然而,现有数据分析表明,对于存在卒中高风险的患者(包括高龄在内),使用华法林治疗所预期的临床获益是最大的。因而,单独年龄的因素不能成为不给予老年人OAC治疗的理由,而应给出一个恰当的卒中和出血风险的评估。
  • 摘要: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dysplasia,ARVC/D)是主要影响右心室的遗传性疾病,以源于右心室的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为特征,是年轻人和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该病在美国的发病率约为1/5oOO,在意大利和希腊的某些地区可高达0.4%~0.8%,国内未见相关的数据报道。ARVC/D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右心室心肌细胞被脂肪和纤维组织细胞代替,但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提示左心室也可受累。
  • 摘要:在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小儿的围术期中营养失调很常见。营养失调明显增加了病残率和病死率,同时造成生理不稳定,延长住院时间,影响生长发育,增加花费,特别在婴幼儿尤为突出。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后即刻期,由于免疫一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和炎性因子的大量释放,主要表现为应激反应;同时伴有底物分解路径改变,代谢亢进,分解代谢过度,从而增加营养的需求;如果加上液体限制,消化耐受差以及术后并发症,则会使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在治疗上主要针对调节代谢和免疫反应所引起的相关应激改变,将可能改善病人的结局。
  • 摘要: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给病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直是全世界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做好卒中的一级、二级预防已成为降低其对人类健康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普及预防医学和身心医学教育,保持乐观的心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同时要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这些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属于卒中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共同内容,同时仍然是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 摘要:随着外科技术和围术期管理的提高,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外科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显著下降。人们越来越关注术后患儿的生活质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神经系统并发症。随着存活病人的增长,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婴幼儿时期进行开胸心脏手术的病人,在发育和成熟过程中,很多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有报道高达50%患儿在学龄期时出现神经发育迟缓问题,主要表现在注意力和学习方面。这些将对病人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
  • 摘要:当前,利尿药已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疗法,2008年欧洲和2009年美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都把利尿药作为现有水钠潴留或曾有水钠潴留心力衰竭患者的推荐用药(I类C级)。实际应用中,ADHERE注册研究也显示,88%的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了利尿药。可见,无论理论还是实践上,利尿药都成为了当今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基石。然而,一些大型心力衰竭治疗临床试验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却显示,无论是全因死亡还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静脉利尿药使用组均明显增高,而且随利尿药用量的递增而递增。因此,静脉应用利尿药对心力衰竭病人而言有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 摘要:在中国中药的使用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医中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药使用的几千年时间里,中药的安全性一直被历代医家所重视。从较早的《神农本草经》里对中药进行了上、中、下三品分类,到最完善的《本草纲目》里提到的所有中药的毒性,可以说中药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实践积累。人们对中药的毒性有着一定的认识。在药物方剂的配伍方面,提出了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等原则,总结出了十八反、十九畏歌,对提高药效和减少毒副作用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 摘要:大量的资料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是冠心病一级及二级预防的关键用药。他汀类药物除可改善冠心病的预后外,还可降低卒中的风险,因此,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被广泛应用。近来的卒中预防及强化降脂治疗研究(Stroke Preventionby Aggressive Reduction in Cholesterol L,evels,SPARCL)进一步证实了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致死及非致死性卒中的风险,但同时SPARCL研究也发现,强化他汀降脂治疗可导致脑出血发病的增加,所以强化他汀药物治疗是否会导致脑出血增加值得关注。
  • 摘要:20世纪80年代4S、CARE、LIPID、WOSCOPS、HPS等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大规模临床研究相继证明: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在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随着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应用他汀类药物产生的获益大于降脂作用本身,并且观察到使用他汀类药物后,在其降脂作用尚未显现时即可产生获益,提示他汀类药物有着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其他作用,称之为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pleiotropic effects),包括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斑块、降低血压、减少神经内分泌的激活、改善心肌重构、抗凝、抗血小板、刺激内皮祖细胞分化、免疫调节、抗肿瘤、减少骨质吸收等。最近的大型他汀类药物研究主要注重在“多效性”这一主题上,是目前探索和争论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汀的降血压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现有研究中,他汀降血压的疗效是有争议的,本文总结了他汀类药物降低血压的相关资料,并对其降血压的可能机制作简要探讨。
  • 摘要:直立性低血压常和一些诸如糖尿病神经病变、帕金森病的神经系统病变同时出现。在老年人,尤其是那些在养老院中生活且服用多种药物的老年人中常见。该病治疗较为困难,神经源性的则困难更大。病因不能根治,症状表现为非特异性且随环境变化而不同,过于积极的治疗会导致显著的平卧位高血压。
  • 摘要:肥胖、2型糖尿病(diabetes millitus,DM)和心血管疾病是影响全球健康的主要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到2005年,全世界约有16亿成年人超重(BMI≥25),至少有4亿人肥胖(BMI≥30)。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约2.46亿人患糖尿病,2007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为3980万,仅次于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第二大国,美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约2400万,为全球第三,糖尿病患者中绝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而根据WHO报道,发达国家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将由2000年的500万例增加到2020年的600万例,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在此期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将由1000万例增加到1900万例。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现患脑卒中700万人,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心肌梗死200万人,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达250万。为了应对肥胖及与其相关的慢性病的流行蔓延,最近,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科学声明:建议大多数美国人应减少加糖食物的摄入,其热量不应超过100~150kcal/d。
  • 摘要:随着心血管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均较前显著提高,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多种药物及方式的联合治疗。即使在心脏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方面要想使患者长期获益,也需要围术期和出院后服用相关药物。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与其预后息息相关,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效识别依从性差的患者并加以改进在各级心血管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 摘要:维生素D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维生素,人们对维生素D作用的传统认识往往仅局限于维持骨骼健康及钙磷平衡。随着医学科学对维生素D的深入研究,维生素D的生物学作用不断被发掘,尤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
  • 摘要:利尿药应用于心力衰竭治疗已有40多年的历史,是有效缓解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利尿药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可产生各种不良反应,这种情况不容忽视。此外,利尿药也广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国际上几个重要的高血压指南均推荐噻嗪类利尿药作为初始治疗的一线药物,并作为联合降压治疗方案的基础用药。然而,随着新型降压药物的出现以及使用噻嗪类利尿药引起的糖脂代谢异常和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利尿药治疗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的地位正受到质疑和冲击。
  • 摘要: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e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严重并发症,COPD患者出现严重的气流受阻时,肺泡低通气导致肺泡性低氧,是肺动脉高压产生的主要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定义为:静息状态下,mPAP≥25mmHg。在COPD的疾病进程中,PH的发生并不少见,在轻型者,静息时症状较轻,而活动时明显加重。在COPD,PH通常是轻到中等程度升高并进展缓慢,mPAP多在35~40mmHg,大多数没有右心功能不全。然而,1%~3%的病人,会表现为不成比例的(out ofproportion)PH,也就是说,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大大超过了气道损伤气流受阻的严重程度。这部分患者合并有显著的低氧血症、低二氧化碳血症、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降低、并且病死率相当高。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随着时间的进展而进展,并且,与气流的受阻程度密切相关,但肺动脉高压进展缓慢,平均每年的增长约为0.6mmHg。
  • 摘要:空气污染能带来显著的健康问题,一系列长短期研究清晰地显示,在周围空气的颗粒物质中相当少量的暴露即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升高相关。人类吸人被颗粒物污染的空气能降低心率变异性,使ST段压低和内皮功能受损,导致血压升高和血液凝固,最终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空气污染致心血管毒性的机制包括活性氧生成的增多及其随之对促炎症反应过程和促血栓形成过程的激活。在实验中可看到,直接滴人极其微细的空气污染物到心血管系统中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并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而上述两种作用均能被空气净化器削弱。研究表明:空气污染物致心血管系统损伤的活性氧族机制解说为旨在降低暴露于过量空气污染物(如火灾、地震、工业事故、恐怖行为等情况下)所带来不良反应的新的药理学研究指明了有价值的方向。而对患者及普通人群加强关于空气污染损伤心血管系统的教育则很有可能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污染相关性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 摘要: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疾病,在死因构成中占到35%~40%。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脑卒中现患人数逾700万,其中2/3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或丧失劳动力;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心肌梗死现患人数200万,其中1/2丧失劳动能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加重,心血管疾病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威胁以及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 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肥胖人群数量均显著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以体重指数(BMI)为评价标准,美国20岁以上的女性约62%为体重超重,33%为肥胖,其中6.9%为三级肥胖(BMI>40);约有11%的美国儿童属于肥胖;北美及欧洲新生儿体重显著增高。亚洲人群肥胖/超重比例也显著增加,由于身体结构与其他人种不同,亚洲人种与代谢相关的BMI水平也有所不同,BMI为23~27.5,代谢障碍(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风险明显增加,>27.5则为高风险。
  • 摘要:心脏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会显著增加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增加了住院时间和再住院率,也显著增加花费。据国外报道,心脏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4%~6%,在年龄>75岁的患者则可达9%,合并危险因素的高龄患者更可高达16%。心脏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可使手术死亡率增加3~4倍。如果发生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如脑卒中或者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则死亡率更可增加10倍左右,同时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也相应增加,只有31%的患者经历了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后可以出院。
  • 摘要: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交感神经系统(SNS)活性亢进、肾性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3种机制,以及代谢综合征和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等方面。长期以来人们几乎只关注交感神经对短期血压控制的影响,而对血压的长期调控认识有限。近20年来对于交感神经系统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作用的认识,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要得益于方法学的进步,目前对交感神经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有了更进一步的明确。本文简要介绍交感神经兴奋在高血压及相关领域内近20年来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 摘要:近年来,全球冠心病发病率仍在持续增加,冠心病引起猝死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治疗策略颇有争议的一种类型。目前国内外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指南有多个: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1999、2002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美国内科医师学院(ACP)2004年指南、200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以及ACC/AHA 2007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的更新报道。在参照国外的各种指南和各种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我国也于2007年3月公布了第1个自行制定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除了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指南外,其他的相关指南如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指南、JNC-Ⅶ高血压治疗指南、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等以及近年来大量的循证医学数据都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但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如何根据指南的推荐,为每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是每一位临床医师面临的严峻考验。
  • 摘要:冠状动脉微栓塞是一类重要的临床现象,尤其在PCI技术得到广泛开展的今天,从早期的实验观察到现在的临床研究,对于冠状动脉微栓塞发生、发展、结局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已逐渐有了一定的认识。
  • 摘要:狭义的“溶栓后介入”是指溶栓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这一术语常常不甚准确。广义的“溶栓后介入”是指溶栓后行冠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决定是否PCI,这一策略下并非所有患者都接受了PCI。目前多数文献和临床研究使用广义的“溶栓后介入”。
  • 摘要: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全球所有死亡的近1/3(1999年是1 700万,预计到2020年将是2 500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见证了防治心血管病所带来的明显收益和死亡率的显著下降。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以及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病率的不断增长,我们迄今所取得的收益可能会在未来几十年内被逆转。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猝死和卒中)的预防仍然是医务人员的主要努力方向。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中动脉和大动脉的慢性免疫性炎症疾病。通常在儿童和青春期开始,在斑块破裂或侵蚀导致突发的血栓形成,进而触发急性临床事件之前往往保持在临床静止期。新闻界传奇人物’rim Rus—sert在2008年突发心源性死亡,这引起了人们对目前预防未确诊的无症状患者心血管事件策略的重要性和局限性的关注。有40%~60%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猝死)是初发的临床表现,是无法预知的事件,美国每年的发生例数超过70万。如果能识别出这些患者,将会使相关的防治措施得到更好的贯彻。那么,如何去识别这些处于事件风险的患者呢?
  • 摘要:光阴荏苒,转瞬又是一年,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一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这一年,有两篇文章最让人印象深刻,一篇是顾东风、赵冬教授与Goldman Lee教授等合作完成的《应用中国冠心病政策模型预测中国未来心血管病流行趋势》,该文章预测,2010-2030年,由于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增长,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生数上升幅度将超过50%,高血压、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的增长趋势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数将额外增长23%。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在2030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将增加2 130万,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另一篇则是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证实在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男女性的患病率已分别达10.6%和8.8%,总体糖尿病患病率为9.7%,由此,推算出全国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约为9 200万人。而更为严重的是,该调查中显示,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已高达15.5%,推算出全国糖尿病前期的患病人数约1.48亿人。此外,目前中国有超过25%的成年人属于超重或者肥胖,而且其增长步伐还在加快。中国成年人超重的增长速度仅次于墨西哥,早已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甩在身后。
  • 摘要:本文旨在阐述FPE的临床和病理生理机制,以及FPE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在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面的不同之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是急性呼吸窘迫的常见原因,具有潜在致命危险。ADHF发作时,心脏充盈压力急剧增高。因此,其特征表现为,大量的液体在肺间质和肺泡积聚,呼吸困难伴发而来。FPE常用于描述.ADHF中病情变化特别剧烈的一型。FPE常见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或是孤立肾的单侧肾动脉狭窄。1988年Pickering等首先描述了这种相关性。从那时起,大量的个案报道证实FPE是一独特的临床疾病。因此,FPE可以认为是ADHF结合肾素血管紧张素过度激活所致。然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不是造成FPE的唯一病理生理机制。任何引起肺内液体失衡的因素,以及损坏肺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因素,如继发于急性心肌缺血的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等都会加速液体进入肺间质和肺泡。以下是对FPE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特点的综述,同时阐明它与ADHF的区别。
  • 摘要: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任何原因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泵血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或心脏仅在心室充盈压升高的情况下才能泵血正常的病理生理状态。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acute heart failuresyndrome,AHFS)是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定义为HF症状或体征渐进或突然改变,需要住院治疗或至急诊科就诊的临床综合征。美国2004年的数据显示,AHFS发病率为1百万/年,住院病死率3%~4%,出院60~90d的病死率为10%;欧洲也有类似的数据。美国过去10年中,因AHFS而急诊就医者达1千万例次,每年增加近2万人。AHFS患者中15%~20%为首诊HF,大部分则为原有的HF加重。所有引起慢性HF(chronic heartfailure,CHF)的疾病都可导致AHF发作。AHFS的远期预后亦很差,3年和5年病死率分别高达30%和60%。诊治AHFS的费用巨大,美国每年约花费280亿美元,其中60%为住院费用,约150亿美元。
  • 摘要:心源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泵功能急剧减退,导致心排血量显著减少,无法满足外周组织、器官有效灌注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以急性心肌梗死(AMI)最为多见,占所有心源性休克的90%以上;而终末期心肌病、重症心肌炎、心脏压塞、心肌挫伤、长时间体外循环、严重心律失常、感染性休克所致心肌功能损伤和瓣膜疾病等原因也可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临床对休克早期识别困难以及目前有限的药物治疗手段,心源性休克很快发展进入失代偿、恶性循环衰竭阶段,患者预后很差,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近年来,机械辅助装置通过对循环系统的有效支持,能够纠正失代偿期休克患者急转直下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状态,改善组织灌注,提高患者生存率。本文就心源性休克高危患者识别以及机械辅助装置的策略性早期应用、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摘要: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由18~25个核苷酸所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小核糖核酸(RNA)分子。既往研究认为miRNA只是一些不具有功能特性的小RNA片段,但近年来研究证实,miRNA作为基因表达的负性调控因素,对靶信使核糖核酸(tuRNA)的稳定及翻译效率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哺乳动物的miRNA参与调控大约30%蛋白的表达。2005年,Zhao等首先对mi.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目前,已经证实mi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不稳定,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坏死、凋亡,心肌保护,缺血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的血管再生、心肌重构等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相关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摘要: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DNA可编码线粒体氧化磷酸化酶复合体的关键亚基以控制三磷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合成,并同时产生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specjes,ROS),对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等重要过程有调控作用。线粒体功能完整、合成ATP和生成ROS两者动态平衡,对决定生物的生存、发育、衰老、疾病、死亡有重要意义,多种损伤机制可通过引起线粒体功能损伤致细胞凋亡或死亡,研究发现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开放是引起线粒体死亡的关键事件,多种因素可引起MPTP开放导致线粒体损伤,其中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chodrialATP-sensitive K+ channels,mitoKATP)与MPTP存在相互作用,现就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摘要:目前已有多个临床研究对吸氧后的心血管效应进行了广泛探讨。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并且这些研究大多是没有随机、非双盲和无对照的研究。但是氧气的使用在心脏病患者普遍存在。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过度的吸氧存在对心血管系统不利的影响。高浓度的吸氧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CBF),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和指数。同时导致血压上升,增加全身血管阻力和造成大血管弹性减低。
  • 摘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之一,目前还不清楚AVNRT相关的解剖学和传导径路特征。一些研究证实,AVNRT发生可能与心脏解剖和心肌的各向异质性相关。许多证据表明,人类的房室结存在左下、右下后延伸,这种心房和房室结之间(简称房一结)的传人径路可能是慢径区形成的解剖基质,由此提出了一种涵盖各型AVNRT心动过速折返环的模型。尽管如此,AVNRT折返环仍然难以理解。近来,证据的研究进展在某种程度上驳斥了各种心律失常的传统诊断和分类标准。正确地鉴别和诊断各型AVNRT对适当的消融并避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AVNRT的新进展,特别是鉴别规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指标进行综述。
  • 摘要:继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率先更新房颤指南(欧版)后仅几个月,ACCF/AHA/HRS也联合发布了2011房颤指南(美版),对于今后房颤患者的临床治疗给出了最新的推荐意见。本文将通过对欧美两个版本指南的解读和比较。重点在以下几方面简要阐述二者的异同之处。
  • 摘要:近年来,随着小儿心脏介入和外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危重症儿科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脏病患者得到了根治或姑息治疗。为了适应危重症儿科心脏疾病患者的救治,小儿心脏ICU(pediatric cardiac intensive care unit,PCICU)的建设就提到了日程上。然而国内外许多心脏中心对于PCICU的概念还不统一,关于PCICU的人员、组织、设备、配置等还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系统阐述。
  • 摘要:淀粉样变性为病理学名词,有毒的具有糖蛋白性质的纤维物质大量在组织中沉积,在刚果红染色偏振光下呈现苹果绿色的双折射,在电子显微镜下以8_皱褶结构排列。淀粉样纤维在组织中沉积可为全身性也可以为局灶性,同时伴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是一种常常累及多器官的系统性疾病。心肌淀粉样变是淀粉样物质在心脏中沉积、浸润所引起的心肌疾病,是多脏器损害的表现形式之一。
  • 摘要:心包是包绕在心脏和大血管根部的相对性无血管结构的纤维囊,由壁层和脏层心包构成,壁层心包为纤维结构,厚度<2mm,主要由胶原纤维和少量的弹性纤维构成。脏层心包由间皮细胞组成,黏在心外膜上(图65-1)。心包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大多数患者能在一般的医疗机构进行处理,对于反复发作的和特定类型的病例,可能需要多学科协作处理或需要在特定的中心进行治疗。临床上心包疾病一系列争议的问题如下:①病因和分类;②诊断与鉴别诊断;③抗炎药物的使用;④复发与难治病例的处理;⑤心包穿刺和活检;⑥心包切除术、心包开窗术和其他干预技术。
  • 摘要:肝硬化心肌病是肝硬化患者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特点是对生理、病理和药理的应答异常和迟钝。但对心排血量增加和静息时心收缩力应答正常。多达50%接受肝移植术肝硬化患者出现心功能障碍体征。原位肝移植术后,7%~20%患者死于明显心力衰竭。本综述据现存文献肝硬化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含意作一审慎评价。
  • 摘要:在因急性心力衰竭(AHFS)住院的患者中,呼吸困难是最常见同时也是最难以解释的症状。缓解呼吸困难日益成为诊治AFHS的焦点,同时也是治疗终点。那么如何去评估这种主观的症状,本文将综述评估AHFS中呼吸困难的研究进展。
  • 摘要: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带来的患者存活时间延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心血管疾病不断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毫不夸张地说,心力衰竭是21世纪流行病,是目前最严重的医学问题之一。令人担心的是,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和介入封堵等治疗相比,心力衰竭的治疗却相对比较落后。目前,人们对心力衰竭已进行基本用药的规范化治疗,但仍有较高的病死率,并且药物疗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随着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个体化医学有望成为心力衰竭防治的新方向。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完全可以依据心力衰竭病人个体的基因型和遗传学信息,制定针对心力衰竭诊断、治疗及预防的“量体裁衣”式策略,从而可以更多地挽救患者生命,节约医药成本。
  • 摘要: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共同通路。其发病率、患病率和病死率都呈上升趋势。我国成年人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以此统计35—74岁成年人中约有400万心力衰竭患者,由此造成了严重社会和经济负担,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研究热点。
  • 摘要:心肌细胞的组织成分,或称生物标志物释放到血液中的量较平常增加,检测到血液中心肌细胞标志物的浓度较平常增加,说明可能存在导致心肌细胞损害的病理生理学的改变;心肌损害的原因可能与血流供需失衡、中毒反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有关。临床医生需要确定最可能的致病原因、适当的治疗方法,以及后续的可能风险的防范。生物标记物的检测结果应该密切结合临床实际,生物标记物的种类繁多,可以分为坏死、炎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血栓所致等四类。近年来对心肌生物标记物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肌钙蛋白的变化情况。
  • 摘要: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与体征通常因出现较晚而难以完全反映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肌钙蛋白(cTn)可以定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对急、慢性心力衰竭都有一定的病情评估和预后意义。cTn是反映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对急性心肌梗死有明确的诊断价值。肌钙蛋白T(cTnT)在心肌梗死后4~6h反映心肌损伤的敏感性近100%,肌钙蛋白I(cTnI)在心肌梗死后6h反映心肌损伤的敏感性近100%。由于cTn的敏感性较高,多种无明显心肌缺血的急、慢性心血管疾病(如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cTn浓度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 摘要: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现有的干预措施多集中于二级预防,虽然“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是随着心血管疾病防治阵线的前移,“防患于未然”的一级预防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西方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已经出现下降的拐点。而我国却呈现持续飙升的状态。如何对无症状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危险评估,从而早期干预对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 摘要:2010年我国心血管外科工作者不论在临床工作、新技术应用,还是在国际交流、科研工作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一、多篇学术论文在国际心血管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杂志发表继2009年在《循环》(Circulation,影响因子14.8)杂志发表“外科手术和药物支架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对比研究”论文后,2010年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再次发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增加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医疗花费”研究论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完成的“升主动脉置换联合开放三分叉支架血管置人手术治疗急性A性夹层早期结果”的研究也发表于《循环》。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另一研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静脉桥的早期通畅率”,在《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影响因子12.5)刊发。
  • 摘要:近期美国心脏学会(AHA)公布了2010年版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和心血管急救(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ECC)指南,指南最重要的更新是强调有效而高质量的CPR,包括足够的按压频率和深度、尽可能地减少按压中断、充分的胸廓回弹和避免过度通气。
  • 摘要:过去的30年中,许多心脏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均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这些治疗进展,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级预防取得的成绩,很快使大家注意到老年群体心脏病患病模式的变化。这些“新”的疾病包括显著的非收缩性(舒张性)心力衰竭,其与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易感性、主动脉狭窄和糖尿病心脏病相关。而且,慢性心肌缺血和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使得“悲哀的幸存者”(sadsurvivor)明显增加:患者活着但有明显症状,生活质量严重受限。再血管化对减轻症状、改善预后的预期,特别是“绝望”的再血管化尤其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医学治疗的观念。
  • 摘要: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或再住院的主要原因与肺及全身的充血状态有关,而不是因为低心排血量。目前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了解仍不充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最常见表现为呼吸困难或气促,并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诱因或病因的病理生理机制可以是单一的或多种合并存在如高血压、神经内分泌激活、心肌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瓣膜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等,结果造成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升高和(或)心排血量降低。对于大多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尽可能保存和改善心脏的功能,即心脏重建对改善预后和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 摘要: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由编码心脏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所致的离子通道性疾病。临床上以体表心电图QT间期延长,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抽搐和心源性猝死为特征。按病因可分为先天遗传性长QT综合征(congenitalor inherited long QTsyndrome,CLQTS)和后天获得性长QT综合征(acquired long QTsyndrome,ALQTS)2类。这两者间的主要区别在于:①病因不同,前者为先天遗传,而后者则为后天获得或某些疾病及其他因素如药物、发热等诱发;②诱因不同,前者常见于交感神经兴奋、恐吓、激动、游泳和运动或者肾上腺能药物等诱发,故又称为儿茶酚胺依赖性长QT综合征。而后者的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较常见于长短RR间期诱发,通常由停搏或期前收缩所诱发,故又称为停搏依赖性长QT综合征。
  • 摘要: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社会问题,2005年WHO的数据表明,全球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约1 700万人群中,40%~50%是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death,SCD)。虽然心源性猝死的绝对人数仍出现于LVEF正常范围的人群,但是SCD的发生率随着危险因子的增多而逐渐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转归,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美国心力衰竭患者约有500万人,每年新增55万例,根据2003年我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推算,35~74岁人群中心力衰竭患者约为400万人。
  • 摘要:炎症反应已被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的机制。最近几年我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发现炎症反应在斑块形成的每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不再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看作是单纯的胆固醇聚集,从而导致血管阻塞的过程。免疫细胞在斑块的早期形成过程中占主导作用,而免疫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炎症反应的激活可诱发缺血性心肌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短暂缺血发作及猝死。
  • 摘要:心力衰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约有1/5的人有心力衰竭的风险。心力衰竭也是一种花费很高的疾病,每年约占美国卫生保健开支中的250亿美金。针对神经激素系统的靶向药物的使用和特殊治疗装置的应用,使心力衰竭的治疗得到显著的发展。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接受最优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年病死率只是稍稍高于无心力衰竭的同龄人的预期死亡率。但是,这些研究通常不包括有明显合并症,例如贫血的病人。因此,对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病人的合理管理,是进一步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 摘要: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Hippocrates(公元前460一公元前370年)记述心力衰竭以来,人类对心力衰竭的研究就从未曾中断。其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无数学者从基础到临床各个角度对其进行了不懈探索,在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和治疗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人类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认识和研究的历史,伴随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不同层次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心力衰竭研究与医学整体发展协同进步、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大师级的杰出学者,堪称医学发展史的一个生动案例。
  • 摘要:无论是在我国还是西方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都是主要的死亡原因。据美国2002年的统计数字,55岁以下人群中,死于冠心病的人数为657 054,占心血管疾病总病死率的4%,看似比例不高,但较最常见的癌症死亡人数则是高得惊人(死于结直肠的人数为50 000~60 000人,乳腺癌40 000~45 000人,前列腺癌30 000~35 000人)。冠心病不仅是病死率最高的疾病,而且致残率非常高。因此,对冠心病高危人群的筛查非常重要。据美国心脏协会对心脏危险评估的指南指出,低危人群指根据Framingham风险评分10年患冠心病的风险<10%的人群,中危人群指风险在10%~20%的人群,高危人群指风险>20%或患有糖尿病的人群。
  • 摘要:心血管疾病尤其冠心病是全球性重大疾病,在疾病谱中位居前列,根据wH0资料,2005年共有1 750万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CVD),占全球总病死率30%;冠心病在中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冠心病占城市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的22%,农村居民的13%。另一方面,精神心理疾病引起巨大的卫生经济负荷,心身疾病日益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负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IO)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心理疾病将成为社会卫生经济负荷最重的一大类疾病,占全部疾病负担的20%;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冠心病后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现代医学正处于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转变过程。重视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预防、筛查,以及规范化诊疗,无疑具有战略性重要意义。
  • 摘要: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控制血压和降低血脂能降低30%心血管事件危险性,通过全面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望进一步减低心血管风险。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除某些经典的易患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和遗传基因)之外,常常涉及内皮功能异常伴氧化亚氮生物利用障碍、氧化应激、炎症、止血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此外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常与其他代谢性危险因素(包括糖耐量异常、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同时发生。这些变化可能部分是由于内皮功能异常和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致。当无合并其他易患因素时,仅14%高血压(5%高血压女性)患者发生冠心病事件。随着这些危险因素的增加,冠心病的风险也逐渐增大。应该根据危险分层、改善多种易患因素,对高血压患者作适当的治疗。最近,一个重要的理念是,应用联合疗法控制这些易患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从而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本文将Koh等最近在“动脉粥样硬化杂志”发表的相关综述作一介绍。
  • 摘要: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cardiometabolic syndrome,CMS)患病人数的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及慢性肾病(chronickidney disease,CKD)的发病率也迅速上升。美国成年人中,有近7 000万人患有肥胖,还有7 000万人患有高血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越高,高血压患病率也越高。BMI<25kg/m2的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5%,而BMI大于30kg/m2的人中近40%患高血压。近期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胰岛素代谢信号损伤、高脂血症、微量白蛋白尿及肥胖,这些都是代谢综合征的共同特点。
  • 摘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等。AMI时,血浆中的脂蛋白会相应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及载脂蛋白B(apoB)均明显下降,而三酰甘油(TG)却显著增加。上述血脂谱的变化具有时间效应,大约在AMI发生后4~5d内达到高峰,随后血脂谱逐渐恢复,2~3个月后回到AMI前的基础水平。
  • 摘要: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胆固醇和(或)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是人体脂肪代谢异常的表现,主要分为3类: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因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高胆固醇血症的干预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内容,研究发现,血脂的有效控制可降低冠心病约30%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何时开始干预、将胆固醇控制在什么水平最佳目前仍有争议。随着多项大规模研究的公布,血脂控制的作用得到更进一步的明确,甚至有学者提出“越早越好、越低越好”,临床应用是否如此?本文就现有循证医学证据讨论高胆固醇血症:何时干预最合适。
  • 摘要:钙阻滞药(CCB)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常用的治疗心血管病的钙拮抗药主要有二氢吡啶和非二氢吡啶两大亚类。这些钙拮抗药功能相似,具有共性,均能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动脉压,但同时它们具有多方面的不同:血管选择性,对心脏传导系统、心肌收缩力、交感活性、血流动力学、电生理的影响,药效学特性,保护靶器官的能力,对不同合并症的适用性,不良反应等。近年来陆续发布的几项长效CCB临床研究结果,进一步奠定了长效CCB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基石地位。CCB广泛应用在高血压患者治疗,有研究提示应用CCB会增加未控制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但应用增加高血压患者的心力衰竭的风险吗?本文将对已发表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回答。
  • 摘要: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在深静脉血管腔内形成凝血块(即血栓)的过程,它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实际上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在不同部位的表现形式。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年发病率在美国白种人中为108/10万,根据最新资料,包括新发病例和复发病例在内,美国每年有超过90万例的VTE患者,在欧洲的发病率也大致与此相仿,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是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而一旦出现急性肺动脉栓塞(尤其是大面积肺栓塞),则有猝死的可能,据不完全估计致死性肺栓塞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0.3%~0.5%,目前VTE在美国是第三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发病率相当于脑卒中,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往对本病认识不足,以致漏诊率较高,但近年来随着国内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诊疗意识的提高以及诊疗技术的进步,其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重视DVT、对DVT高危患者进行预防及对发生DVT的患者早期诊断、早期积极地治疗将有效地降低DVT的发生和改善DVT的预后。
  • 摘要:大量的随机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可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死率和发病率。此外目前的研究已经公认,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对较低的患者中,怎样抉择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尚存在争议。对于无明确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预防,以降低心血管总体风险无疑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在为相对健康的对象开具他汀类药物处方之前,必须考虑总体的绝对风险降低和长期的成本效益问题。目前,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心血管疾病的阈值和风险水平尚未确立,就一级预防而言,制定相应的指南仍存在诸多问题。本章复习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中的相关临床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地位及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 摘要:动脉血压一直是临床医生用于评价患者身体健康与否的一项基本指标。目前的外周血压袖带测量方式只能为我们提供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数值,因此存在许多局限性。中心动脉压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更优指标,而由于压力扩增效应,外周血压并不能很好的反应中心动脉压;尽管外周降压效果相似,但不同降压药物对中心动脉压的影响不同。目前的平面压力波测量方法(applanation tonometry,AT)可以克服外周血压的影响,检测到中心动脉压的波形,并计算出外周血流对中心动脉压的影响。AT与外周血压测量可同时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信息,用于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子及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且其操作方法对人体不具伤害,重复性高,价格适中,是值得推广的检查项目。
  • 摘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29%~47%,其严重程度在ACS的几种临床谱中仅次于猝死。对在急诊再灌注时间窗内的STEMI患者采用溶栓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及时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能显著减少梗死面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目前的指南倡导对症状发作12h内的STEMI患者做积极的再灌注治疗,最近的GRACE(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全球注册)分析也表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首选的策略。然而目前仍有很大比例的STEMI患者没有得到再灌注治疗,其中自发再灌注(SR)和真正不适合再灌注者仅仅占一小部分。最近公布的资料对STEMI“就诊晚”的时间界限、对部分就诊晚患者做PCI的合理性,性别和年龄及再灌注方式选择对预后的影响等连续提出了挑战。本文综述对STEMI患者实施再灌注治疗及药物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分析目前临床实践与指南的差距及STEMI患者未获再灌注治疗的有关因素。
  • 摘要:新的成年人组胆固醇治疗指南将于2011年公布。该指南建议,修改现行指南中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两条基本原则:将LDL-C降到正常值范围内,并在疾病早期开始治疗。重新审视成年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简称ATPⅢ)中三条基本原则,治疗起始值、不同危险分层靶标和治疗达标值。鉴于现用指南未加注意考虑治疗成本和药物不良反应,新指南强调,实施治疗前应充分权衡他汀类药物的疗效、成本和不良反应。修订指南相关内容,如得到有效推广应用,动脉粥样硬化“人类头号杀手”的帽子必将能摘除。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