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扫捕集
吹扫捕集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68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1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106410篇;相关期刊224种,包括分析仪器、广东化工、广州化工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2014第三届环渤海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福州市科协2014年学术年会、2014大气颗粒污染物监测与防护技术研讨会等;吹扫捕集的相关文献由169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春波、缪明明、陆舍铭等。
吹扫捕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6410篇
占比:99.43%
总计:107019篇
吹扫捕集
-研究学者
- 刘春波
- 缪明明
- 陆舍铭
- 董学畅
- 李丽君
- 倪朝敏
- 普学伟
- 贾静
- 华勃
- 张占恩
- 李丹
- 李哲民
- 蚁焕钿
- 陈小辉
- 饶竹
- 任敏
- 何聪聪
- 刘树萍
- 刘正聪
- 周志荣
- 和莹
- 孟昭宇
- 宋焕禄
- 彭敏
- 招云芳
- 朱文静
- 李娟
- 李少霞
- 李红莉
- 林少彬
- 林正筛
- 王娜
- 王巧利
- 王新明
- 王武林
- 王海娇
- 王秋艳
- 胡冠九
- 董毛毛
- 许瑛华
- 许雄飞
- 钱晓荣
- 陶丹
- 马文鹏
- 黄剑明
- 伍锦鸣
- 关卫平
- 刘军伟
- 刘广生
- 刘建彬
-
-
许高平;
冯在玉;
任婉璐
-
-
摘要:
根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中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1,2-二氯苯,本篇描述了方法的原理、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通过分析方法中的各个环节步骤建立了其检测结果不确定度分析的数学模型并确定其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再逐一分解各不确定度分量,算出各相对不确定度分量的数值经加和后得到最终的不确定度。通过对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确定不确定度的主要贡献。
-
-
倪和朋;
张震;
张玎婕;
王晓斌;
杨泽恩;
马俊;
邹琦
-
-
摘要:
目的 形成丝束加香滤棒质量稳定性的评价体系。方法 实验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技术(Purge&Trap-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T-GC-MS)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丝束加香滤棒中特征香味成分进行分析,以建立P&T-GC-MS指纹图谱,并利用欧氏距离法计算其相似度,以及聚类分析法评价不同批次间样品的差异性。结果 相同浓度、不同批次丝束加香滤棒的相似度均高于0.920,表明批次间、批次内样品的质量稳定性较好;各特征香味成分峰面积、保留时间的RSD值均小于1.70%,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所建的丝束加香滤棒标准指纹图谱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可将不同浓度的丝束加香滤棒进行有效甄别。结论 该方法可为评价丝束加香滤棒的质量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
-
-
宁振兴;
张玎婕;
杨龙彦;
李季刚;
黄善松;
班强;
张峻松
-
-
摘要:
目的为形成丝束加香滤棒中香味成分的监测体系。方法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丝束加香滤棒中特征香味成分的检测方法,并研究特征香味成分向主流烟气的转移行为。结果吹扫捕集最优参数条件为吹扫时间14 min、吹扫温度75°C、吹扫流量50 min/mL、解析温度215°C,此时香气成分的扫捕集效率最高;9种主要香味成分在0.2~200 ng/mL线性良好(r>0.9990),RSD为0.15%~3.97%(n=6),回收率为83.91%~103.31%,检出限为0.37~13.50 ng/mL,定量限为1.23~44.99 ng/mL;主要香味成分向主流烟气粒相物的转移率为1.04%~8.63%,由大到小依次为醛类、烯烃类、酯类;丝束加香滤棒中香味成分的滤嘴残留率为74.15%~85.71%,大部分的香味成分被截留在滤嘴中。结论该方法前检出限低、处理过程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丝束加香滤棒中香味成分的检测分析。
-
-
普学伟;
徐臻;
邓珊珊
-
-
摘要: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技术测定水中的四乙基铅,对涉及的关键操作环节及重点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避光条件下于4°C低温冷藏并密封保存,添加甲醇作为保护剂,保存时间不应超过3 d。实验选择进样口温度为220°C,顶空瓶压力为96.52 kPa,调节载气流量设置实际分流比为51,可以有效改善顶空进样测定样品时存在的不出峰、不稳定或灵敏度降低的问题。对地表水、自来水及生活污水实际样品进行四乙基铅测定和加标回收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1.0%~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7.4%,能够满足《水质四乙基铅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959—2018)的测定要求。将顶空进样法与吹扫捕集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顶空进样法稳定性更好,适合大批量四乙基铅样品的连续测定。
-
-
何欣怡
-
-
摘要:
本文系统研究了水中2,4-二氯酚、2,4,6-三氯酚和五氯酚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避开了标准分析方法中使用的衍生试剂和有机溶剂。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7.5%~97.5%,其RSD为3.27%~6.89%,三种化合物的测定下限均能满足检测要求。
-
-
张南
-
-
摘要:
建立了水中61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的检测方法,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1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出限为0.2~0.6μg/L,校准曲线相关系数0.9980~0.9999,3种浓度水平的加标实验中相对标准偏差为2.6%~9.8%,加标回收率为89%~116%,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回收率高等优点。
-
-
胡琳珊
-
-
摘要:
建立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水中59种挥发性有机物。水样品通过吹扫捕集装置进行富集,热解析后经DB-5MS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分离,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模式分析,色谱峰面积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分析时间为33 min,59种挥发性有机物的质量浓度在0.50~50.0μg/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方法检出限为0.02~0.09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5.9%~107%,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6.2%(n=7)。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满足实验室批量检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要求。
-
-
张泽华
-
-
摘要:
文章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丙烯腈、氯丁二烯、四氢呋喃和环氧氯丙烷的方法,对吹扫捕集条件进行了优化。测得各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07-0.15g/kg,7次试验的方法精密度为2.72%-9.16%,基体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9.8%-105%。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土壤样品中丙烯腈、氯丁二烯、四氢呋喃、环氧氯丙烷含量的分析需求。
-
-
刘立锋
-
-
摘要:
为了测定饮用水中的三卤甲烷,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检测,并观察检测结果。检测得到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氯仿、溴仿浓度在0.5~25μg/L,相关系数R≥0.998;低、高浓度纯水加标后,回收率在88.7%~105.3%,相对标准偏差RSD≤2.6%。结果表明,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饮用水中的三卤甲烷,不仅灵敏度和准确性高,而且操作过程简单,是一种可行的检测方法。
-
-
湛恒乐;
杨学灵;
郑国华;
许青;
魏嘉良
-
-
摘要:
研发出一种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土壤中己醛含量的检测方法。土壤经吹扫捕集注入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以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正己醛重复性试验中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0%~7.6%(n=6),加标回收率为95.0%~102.8%(n=6),检出限为10.4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便利、稳定性与灵敏度高。
-
-
-
张厚勇;
葛璇;
孟鑫;
杜明月;
林勇;
黄岩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松节油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取样5ml,吹扫温度40°C,吹扫时间11min,吹扫流量40ml/min,解析温度180°C,解析时间1min,烘烤温度190°C,烘烤时间10min的条件下测定水中的松节油,标准曲线在0~2.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2μg/L,纯水加标回收率为89.0%~101%,地表水加标回收率为82.2%~98.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该方法操作简单快捷、节省溶剂、数据准确,适于水中松节油的测定.
-
-
ZHU Hongxia;
朱红霞;
TAN Li;
谭丽;
CHEN Ye;
陈烨;
QI Weihong;
齐炜红
- 《第二届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交流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通常状况下,黄原酸主要以黄原酸盐的形式存在.黄原酸盐主要用作泡沫浮选的捕收剂,在选矿业用量很大.研究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黄原酸总量,以丁基黄原酸计,重点将方法操作步骤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样品前处理过程中,从黄原酸种类、酸加入时间、pH、酸加入量和酸种类几个角度讨论了方法的转化效率.在方法的干扰问题中,讨论了重金属、含盐量、氧化物以及化学性质相同的共存物质,其中常见水样中氧化物的干扰较为突出,可通过加入5~20mg硫代硫酸钠去除,硫代硫酸钠的加入可延长样品的保存时间,可从1天内完成测定到两周内测定.
-
-
-
郭威;
汪双清;
赵雄虎;
黄春华;
沈斌;
杨佳佳;
康广星
- 《第十六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页岩气井经过压裂改造后,示踪剂技术在评价压裂诱导裂缝导流能力、压裂液返排效率、产油气贡献率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选取生物稳定、化学稳定、检测灵敏度高、目标地层岩石及地层水含量低的卤代烃作为油溶性示踪剂,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内标法定量检测示踪剂的方法,共筛选出油溶性示踪剂14种.结果表明:压裂返排液对示踪剂的检测定量影响较小,该测试方法灵敏度及准确度高,适合用于压裂返排液中小踪剂的分析测定。
-
-
-
赵玉妍
- 《第四届环渤海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
| 2016年
-
摘要:
吹扫捕集(Purge&Trap,P&T)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样品预处理技术.它是将等份的样品注入一个密封的玻璃样品瓶中,使用高纯氦气或者氮气以恒定的流量、温度和时间对样品进行吹扫,从样品基质中吹扫出来的挥发性物质被吹扫气体输送到捕集阱(主要由吸附管和制冷剂组成)中;吹扫气体通过捕集阱时,其中的挥发性物质被吸附管捕集浓缩,而吹扫气体流过吸附管并排空.吹扫捕集作为样品的前处理方式,其特点是取样量少,富集效率高,受基体干扰小,样品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它与气相色谱联用是一种广泛使用成熟的分析测试技术。美国和日本关于测定VOCs的标准方法已经广泛采用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联用技术;我国在对生活饮用水、土壤、空气、食品、生物材料等样品中VOCs的测定方法仍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因此,加强此项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将在环境样品中对VOCs的测定有更好的前景。
-
-
WANG Shan-shan;
王姗姗
- 《第十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选取了辽宁省11个城市56份出厂水样本,应用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法测定了水中31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含量.结果表明,31种VOCs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0.9959,测定下限为0.3~1.0μg/L,回收率为90.2%~97.1%,RSD为1.78%~3.79%.测定下限满足生活饮用水中VOCs的分析要求.56份水样中,共检出10种VOCs,分别为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三溴甲烷、甲苯、四氯乙烯、乙苯以及(对、间、邻)二甲苯.所有检出的VOCs值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10种VOCs的检出率分别为二溴一氯甲烷79.3%、一溴二氯甲烷74.1%、三氯甲烷72.4%、三溴甲烷48.3%、邻二甲苯34.5%、四氯乙烯20.7%、甲苯5.2%、乙苯3.4%、间二甲苯3.4%以及对二甲苯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