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卤代烃
挥发性卤代烃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篇,主要集中在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化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2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70465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广东化工、工业用水与废水、环境科学与管理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六届华东地区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4年年会、第五届华东地区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等;挥发性卤代烃的相关文献由41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桂朋、何真、陆小兰等。
挥发性卤代烃—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0465篇
占比:99.77%
总计:70624篇
挥发性卤代烃
-研究学者
- 杨桂朋
- 何真
- 陆小兰
- 颜焱
- 吴向阳
- 周玉强
- 商照聪
- 宋贵生
- 李森
- 王伟华
- 王雅辉
- 罗勇
- 刘珊珊
- 向武
- 和莹
- 张亮
- 张桃芝
- 张燕
- 李云晶
- 李雅岚
- 董毛毛
- 邓南圣
- 钱晓荣
- 陈新苗
- 马文鹏
- 侯宝芹
- 倪洁
- 刘娜
- 刘斌
- 刘清
- 刘静
- 吕沈聪
- 吴小琼
- 姜达强
- 孙韶华
- 宋艳
- 尹士序
- 崔育倩
- 巢猛
- 张万峰
- 张倩
- 张吉喆
- 张宏玲
- 张平奇
- 张杨
- 张秋勉
- 张莘民
- 彭华
- 李侃
- 李冠霖
-
-
綦倩倩;
何真;
杨桂朋;
汪浩
-
-
摘要:
测定了2018年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水和大气中碘甲烷(Iodomethane,CH3 I)、二溴甲烷(Dibromometh-ane,CH2 Br2)和溴仿(Tribromomethane,CHBr3)的浓度,研究其在海水和大气中的浓度分布特征,探讨了环境因素对其源汇和浓度分布的影响.调查海域海水中CH3 I、CH2 Br2和CHBr3的浓度分别为(5.76±2.50)、(5.38±3.31)和(4.65±3.50)pmol·L-1,总体呈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趋势.调查海域CH3 I的浓度分布受浮游植物的影响显著;CH2 Br2的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输入是影响CH2 Br2浓度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CHBr3的浓度分布受人为输入和浮游植物产生释放的共同影响.垂直方向上,海水上下混合比较均匀,受长江冲淡水和沉积物释放的影响,CH3 I、CH2 Br2和CHBr3在表层和底层都观测到浓度高值.大气中CH3 I、CH2 Br2和CHBr3浓度分别是(1.06±0.77)、(1.72±1.22)和(1.97±2.12)pptv,总体上呈现近岸高于远岸的趋势,人为排放、海-气交换和气团活动共同影响了大气中挥发性卤代烃(Volatile halocarbons,VHCs)的浓度分布,大气中的CH2 Br2和CHBr3存在多种来源,不同来源之间CH2 Br2和CHBr3排放比率存在较大差异.CH3I、CH2Br2和CHBr3的海-气通量分别为(50.21±45.47)、(-1.76±77.43)和(-37.65±87.07)nmol·(m2·d)-1,表明调查期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是CH3 I的源,同时也是CHBr3和CH2 Br2的汇.
-
-
汪河伟;
覃芳敏;
原泳锶;
罗志烽;
李钦豪;
宗同强
-
-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项空-气相色谱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方法:该方法集平衡升温、自动进样、气相色谱分离于一体,在优化仪器的色谱条件的基础上对顶空进样平衡温度、平衡时间、气液体积比和氯化钠加入量进行研究.样品经HP-35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保留时间定性.结果:7种挥发性卤代烃相关系数r为0.9983~0.9997,加标回收率为81.3%~110.2%,相对标准偏差为2.0%~9.0%,检出限为0.10~0.59 μg/L.结论: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有效分离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适用于饮用水中卤代烃的准确分析测定.
-
-
赵玉敏
-
-
摘要: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试验用水与试剂纯度、顶空条件和色谱条件等因素会影响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效果.因此,有必要研究影响机理,规范水中卤代烃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结合具体情况对试验条件进行探索和调试.同时,要定期对定量仪器进行校准,对分析人员进行培训.
-
-
-
-
-
倪洁;
刘珊珊;
陈妍;
杨桂朋;
何真
-
-
摘要:
海洋中产生的挥发性卤代烃(Volatile Halocarbons,VHCs)是氯、溴和碘进入大气的重要载体.海洋藻类能够产生损耗大气中臭氧的VHCs,尤其是海洋微藻已被证明是大气中一些VHCs的主要贡献者.环境因素对海洋微藻产生VHCs的影响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研究了光照和硝酸盐浓度对微藻释放VHCs的影响.将海洋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置于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并在不同光照条件(20μmol/(m2·s)、70μmol/(m2·s)和140μmol/(m2·s))及不同硝酸盐浓度(1 mg/L、5 mg/L、10 mg/L和50 mg/L)下进行无菌单种培养,分析碘甲烷(CH3I)、二溴甲烷(CH2Br2)、一氯二溴甲烷(CHBr2Cl)和三氯乙烯(C2HCl3)4种VHCs的生产.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技术对其中的VHCs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和硝酸盐浓度会影响两种微藻对VHCs的释放,但是对不同VHCs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CH3I的释放受光照强度和硝酸盐浓度变化的影响比较显著.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大,两种微藻对CH3I的释放量越大.适当的硝酸盐浓度(>5 mg/L)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种微藻对CH3I的释放.
-
-
魏桢元;
蔡志静;
张咪
-
-
摘要:
目的:建立自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1-二氯乙烯、二氯甲烷、反式-1,2-二氯乙烯、氯丁二烯、顺式-1,2-二氯乙烯、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一溴二氯甲烷、四氯乙烯、二溴一氯甲烷、三溴甲烷、六氯丁二烯14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含量.方法:样品经过60°C自动顶空平衡30 min后进样,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质谱法定量.结果:14种挥发性卤代烃在不同浓度下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0 ~0.9999;加标回收率为95.75% ~ 100.67%;精密度为0.41% ~3.58%.结论:本方法可以一次性完成生活饮用水中14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充分满足生活饮用水的检测要求.
-
-
黄韵竹;
隋倩;
王佳琦;
黄绍新;
王斌;
徐东炯;
孔明;
张毅敏
-
-
摘要:
分析了太湖流域典型城镇-常州市武进区地表水和5类排放源(市政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工业污水处理厂出水,分散式工业废水和水产养殖废水)中5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浓度水平,通过密集采样点设置的全年采样,揭示了地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污染特征,探讨了排放源对地表水的影响,初步识别了主要污染源.结果表明,地表水中目标卤代烃的含量在<LOQ~13.86μg/L范围,其中三氯甲烷检出浓度和频率最高,三氯乙烷最低.除水产养殖废水外,其余4类排放源废水年均浓度均高于地表水年均浓度(2.10μg/L).通过对比地表水和排放源中挥发性卤代烃季节变化规律,发现工业污水处理厂出水和分散式工业废水与地表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污染密切相关,可能是研究区域内挥发性卤代烃的主要污染源.
-
-
丁娜
-
-
摘要:
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的气相色谱仪对气相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浓度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校准曲线线性均好,相关系数均达到r>0.995;测定标准物质重现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2.5%-11.5%;对水样进行加标测定回收率,回收率范围为94.5%-112.0%;试验结果满足《水质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HJ620-2011)。
-
-
-
樊占春;
李永青;
李焕峰;
赵静
- 《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同时测定水中24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优化解析温度、解析时间、萃取温度、搅拌速度、离子强度及萃取时间等萃取条件,并对优化后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及回收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4种挥发性卤代烃在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4;检出限为0.01~85.1ng/L,其中,氯苯为1.96μg/L;样品不同浓度回收率范围为68.9%~13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方法适用于多种水体中痕量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
-
YAN Yan;
颜焱;
WANG Wei-hua;
王伟华
- 《第十二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固体废物中35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顶空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优化了色谱分离条件.结果表明,各挥发性卤代烃可以实现良好的分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为2~3μg/kg,不同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3%~19%,1.8%~17%和4.2%~1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0.8%~118%.该方法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固体废物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
-
张秋勉;
侯宝芹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4年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建立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及GC-ECD(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建立了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三溴甲烷、二氯甲烷和1,2-二氯乙烷等7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方法.结果:在所建立的实验条件下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平均回收率为:98.01%~119.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1%~16.74%.结论:该方法简化了样品处理过程,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满足水中7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同时测定.
-
-
-
-
黄毅;
饶竹;
刘晨;
郭晓晨;
宋淑玲;
黄园英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讨论了顶空压力、载气压力、样品体积、顶空加热温度等因素对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测定的影响,建立了在线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挥发性卤代烃.方法实现了水中18种卤代烃的完全分离,方法检出限在0.01~0.60μg/L,8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1.95%~4.38%,1μg/L和10μg/L两个浓度水平加标回收率为84.5%~110%,方法适用于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