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古乐府

古乐府

古乐府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汉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北方论丛、学术论坛、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新世纪中华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等;古乐府的相关文献由13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辉斌、梁海燕、孙尚勇等。

古乐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 占比:97.9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68%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1.36%

总计:147篇

古乐府—发文趋势图

古乐府

-研究学者

  • 王辉斌
  • 梁海燕
  • 孙尚勇
  • 孫尚勇
  • 梁实秋
  • 齐天举
  • 丁放
  • 丁身玮
  • 任群
  • 何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晨诚; 石平飞
    • 摘要: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是本单元最后一课,也是初中语文的最后一课。这_课选编了五首反映战争生活的诗词曲,包括古乐府(《十五从军征》)、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律诗(《过零丁洋》)、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曲(《山坡羊·潼关怀古》),意在引导学生从多元的文学形式中感受作者或哀伤或豪迈的咏唱,理解作者对战争的思考,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串联起以往所学诗歌类型,丰富相关的古诗歌知识。
    • 王利民
    • 摘要: 张载"苦心力索"的学术气象,表现出希腊式的不断求索的知性精神.其诗中充溢着的观念、道德和理致可以和他的生活及其他著述互相参证.张载对历史、文化的思索及其人生考量在其《八翁吟》等诗歌中有鲜明的呈现.而其《古东府》的写作是被规定了具体内容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反映,它与庙堂空间的表演仪式相联系.张载具有北方文人的乐府观念,他选择古体杂言句式创作《古东府》,是想以北方文学的慷慨声韵改变六朝以来南风熏染出的"卒卑"意调,以北方的拙重深厚、质直贞刚革除南方的绮艳清举与浮浅鄙俗.张载及其弟子蓝田吕氏和李复等形成了一个关中理学诗人群体.这个群体诗歌创作的着眼点落实在性情和德器上,具有尚理致、尚实用的特点.
    • 郭丽
    • 摘要: 隋前乐府习称古乐府,隋唐以来古乐府地位日高,甚至成为与《诗经》相提并论的经典。从经学化、学理化、高格化、楷式化四个方面可以清晰揭示古乐府的经典化过程:隋代王通《续诗》开启了古乐府经学化历程;唐代李白古乐府学从学理化、经学化、楷式化三个方面推进了古乐府经典化;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和郑樵《通志二十略·乐略》使古乐府经典地位获得了学理支撑;元代左克明《古乐府》为文人创作古乐府提供了简明读本,对古乐府的楷式化有所助益,杨维桢大量拟作古乐府彰显了古乐府的楷式地位;明代复古思潮兴盛,对古乐府经学化、学理化、高格化、楷式化四个方面均有推进,在揭示古乐府艺术成就、推尊古乐府体式方面均达到顶峰;清代朱嘉征《乐府广序》将古乐府经学化推向极致,朱乾《乐府正义》在义理阐发的同时兼顾史实考证,对朱嘉征的极端经学化又有所纠正。
    • 丁放
    • 摘要: 文学史家通常将元代诗歌史分为三期,元初摹仿晚唐与季宋,元中期以"四大诗人"为代表的主流诗人推尊盛唐,杨维桢为后期之代表,其诗论的核心,是反对晚唐晚宋,提倡六朝与唐代二李(李白、李贺),同时又推崇陶、韦、柳之诗风,间及杜甫、李商隐与韩偓。如果说,以"元诗四大家"为代表的元中期诗人活跃于朝廷,诗风主要是盛唐之音,是舂容大雅之音;那么,以杨维桢为代表的"铁崖(雅)体"诗人,则主要活动在元后期,地域则在东南地区,主要是一批在野诗人,诗风则接近中唐,是"变风""变雅"。在诗体上,杨维桢倡导古乐府,轻视律诗;在写作方法上,他提倡《春秋》笔法,主张诗歌有言外之意,反对简单的历史记录体("诗史")。杨维桢的同道与诸门弟子,论诗均与维桢较为接近,又有所发展。
    • 陈志平
    • 摘要: 与苏轼不太一样,黄庭坚(1045—1105)除了经常书写自作诗文,还曾经有意识地大量书写他人的文学篇章。仅以先秦两汉为例,他选择书写的篇章有:《尔雅》《大戴礼·践阼篇·太公丹书》《韩非子》十六篇、《九歌》、刘向《说苑》、扬雄《长杨赋》、汉成帝时《童谣》、班固《两都赋》、祢衡《鹦鹉赋》以及《古乐府》(猛士冒锋镝)《梁甫吟》等,这些见于著录,惜不传世。传世书迹有《廉颇蔺相如列传》及《阴长生诗并跋》等。魏晋隋唐宋的文学名篇基本上成为黄庭坚书写的对象,书迹多有存世。
    • 摘要: 刘因(约1249年-约1293年),字梦吉,号静修。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人,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诗歌见解虽不执学唐学宋之见,但近体佳作沉郁顿挫,大有唐风,歌行、古乐府深受李贺诗风的影响。至晚年,又学陶成癖,所作与陶诗中的若干作品几乎无法分辨。七律诗具有沉郁豪迈之气,如著名的《渡白沟》。写景诗想象丰富,结尾处构思奇特,往往出人意料,如《泛舟西溪》。有不少题画咏物诗,大多寄托自我感慨和抱负,如《采菊图》。散文反映的世乱时难更为直接明朗,流传下来的词作虽不多,但不乏佳篇。
    • 王辉斌
    • 摘要: “演变”是推动乐府诗发展的一股重要的驱动力.拟乐府即拟古乐府,是后人对汉乐府的一种模拟之作,其始于汉魏之际的曹操父子,后经唐代李白、李贺、韩愈等人的努力,而大放异彩于乐府诗坛.由元而明而清,拟乐府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长河中,既诗人众多,又成就卓著,而成为乐府诗史上的一支劲旅.但拟乐府在其发展的约1600年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是由元而明的拟古乐府,更是如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