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郑樵

郑樵

郑樵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史学理论、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5篇、相关期刊172种,包括炎黄纵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郑樵的相关文献由22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怀祺、许刚、钱亚新等。

郑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5 占比:100.00%

总计:255篇

郑樵—发文趋势图

郑樵

-研究学者

  • 吴怀祺
  • 许刚
  • 钱亚新
  • 唐黎明
  • 张固也
  • 张建会
  • 李晓花
  • 林祖泉
  • 韩伟
  • 余海峰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睦琪
    • 摘要: 《历代名画记》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贡献,作者张彦远对于图谱文献的保存意识值得后世关注。而郑樵在《通志》中设《图谱略》,将图谱资料提升至与文献史料相同的高度。该文从目录学角度出发,说明史志中的图谱著录情形,以及《历代名画记》与《通志图谱略》二者背后的史料意识和图谱学思想。
    • 林通
    • 摘要: 《通志》对图谱文献的著录,既因其主旨收入《艺文略》,又以其形式独立于《图谱略》,实现联动.《图谱略》中,《记有》虽表面类目不明,但实际分有暗类;《记无》所置二十六种,分类标准却与《艺文略》相抵牾.另外,《图谱略》中图谱的相关信息也未标注完整,且偶有望文生义的情况,"以人类书"的标目方式又未能执行.不过总体而言,《图谱略》毕竟是草创,尽管存在缺憾,但对图谱学确有定鼎之功.
    • 金静文
    • 摘要: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训诂学专著,为其作注者颇多.晋代郭璞注本集前注之大成,为后世学者所重.宋初邢昺又在郭注的基础上进一步注解,创获亦多.郑樵《尔雅注》批判性地继承了郭注、邢疏,又有所创见.郑樵重实学,对所释名物多得实践目验.其注简洁精要,特点鲜明,是南宋雅学的代表著作.
    • 李启豪
    • 摘要: 郑樵的《通志》中有诸多不同于前代史学著作的创新之处,其中《昆虫草木略》就能够很好地反映出这个特点。《昆虫草木略》第一次将动植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问编入史书之中,详细记载了多种物类的名称、性状、用途等;它在具体内容上与经籍结合,从经学的角度探索了动植物学的重要性,并超前性地意识到环境对于生物的影响;行文中还体现了郑樵的会通思想、实学学风以及科学精神,对前人观点批判继承并不断创新。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昆虫草木略》在史学著作中具有独特的理性意识,并在学术创新方面达到了一定高度。
    • 郭丽
    • 摘要: 隋前乐府习称古乐府,隋唐以来古乐府地位日高,甚至成为与《诗经》相提并论的经典。从经学化、学理化、高格化、楷式化四个方面可以清晰揭示古乐府的经典化过程:隋代王通《续诗》开启了古乐府经学化历程;唐代李白古乐府学从学理化、经学化、楷式化三个方面推进了古乐府经典化;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和郑樵《通志二十略·乐略》使古乐府经典地位获得了学理支撑;元代左克明《古乐府》为文人创作古乐府提供了简明读本,对古乐府的楷式化有所助益,杨维桢大量拟作古乐府彰显了古乐府的楷式地位;明代复古思潮兴盛,对古乐府经学化、学理化、高格化、楷式化四个方面均有推进,在揭示古乐府艺术成就、推尊古乐府体式方面均达到顶峰;清代朱嘉征《乐府广序》将古乐府经学化推向极致,朱乾《乐府正义》在义理阐发的同时兼顾史实考证,对朱嘉征的极端经学化又有所纠正。
    • 曾浩
    • 摘要: 郑樵所生活的南宋时期正值金兵南犯,国运衰微。《滌愫十首》中第二首、第九首气愤朝中不作为,一味屈辱求和,悲叹国家衰亡;《湘妃怨》《昭君怨》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时局的忧思和坚定的抗金思想。而后其又多次投书致信意图报效国家,这种民族主体思想更彰显于“会通”思想之中。此外,郑樵在《通志》总序中也表达了科举不利于选拔人才的看法,且其上书中所求也并非仕途,郑樵坚定抗金、不求高官厚禄的政治态度极为明了。
    • 韩旭灵
    • 摘要: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从建阳到泉州同安县赴任,途经莆田时,拜见了性情淡泊的史学家郑樵郑樵在草堂设宴招待朱熹,可桌子上只摆着一碟姜、一碟盐巴。朱熹的书童见了心中暗暗不乐。朱熹取出一部手稿,向郑樵请教。郑樵恭敬地接过,放在桌上。接着,他燃起一炷香,室内顿时异香扑鼻。这时,恰好窗外吹来一阵山风,把手稿一页一页地掀开。
    • 韩旭灵
    • 摘要: 理学家朱熹从建阳到泉州同安县赴任,途经莆田时,拜见了性情淡泊的史学家郑樵郑樵在草堂设宴招待朱熹,可桌子上只摆着一碟姜、一碟盐巴。朱熹的书童见了心中暗暗不乐。朱熹取出一部手稿,向郑樵请教。郑樵恭敬地接过,放在桌上。接着,他燃起一灶香,室内顿时异香扑鼻。这时,恰好窗外吹来一阵山风,把手稿一页一页地掀开。郑樵一动不动地站立着,像被清风吹醉一般。
    • 刘玥
    • 摘要: 郑樵一生致力于学问,勤于著述,是三通之一《通志》的作者.他通过对利禄奖劝下发展起来的汉学和江左声韵之学的批判,委婉地表达对宋代科举制的不满.他选择隐士的生活方式,但其人生抉择和学术思想都透露着儒家积极入世的底色.《通志》所强调"会通之义"受到"帝王学"的影响,符合《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主旨,从中可见宋代治学在总结会通基础上进一步向实学考证的方向发展的趋势.郑樵其人其学被湮没的根本原因是他实证的学风与当时唯心主义学术倾向和加强帝王专制的时代需求相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