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形字
同形字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篇,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3186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中国藏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汉字文化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文字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第七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第五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等;同形字的相关文献由118位作者贡献,包括毛远明、章红梅、郑贤章等。
同形字—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186篇
占比:99.49%
总计:23306篇
同形字
-研究学者
- 毛远明
- 章红梅
- 郑贤章
- 陈践
- 韩小荆
- 刘晔
- 刘玉玲
- 劉會龍
- 吴国升
- 周效凰
- 周艳红
- 张书岩
- 张文冠
- 张雨
- 李军
- 洪飏
- 王晓岚
- 王靖
- 蒙元耀
- 袁艺珈
- 谈维
- 鄧福禄
- 金国泰
- 韦亮节
- 马乾
- 丁若峰
- 于雪
- 何华珍
- 何慕之
- 倪怀庆
- 刘刚
- 刘恒友
- 刘悦
- 刘珏
- 劉寶俊
- 史光辉
- 叶正渤
- 吴一鸣
- 吴继刚
- 周晓丹
- 周有光
- 商艳涛
- 姜鸿斌
- 孟媛媛
- 孫玉文
- 宋芳彦
- 屈玉辉
- 左晋
- 师修武
- 庄红红
-
-
韩金玲敬;
吴一鸣
-
-
摘要:
《新撰字镜》为日本平安时代昌泰年间问世的一部辞书。该书保存了不少同形字,这些同形字频繁出现在字头、反切、释义、字际关系的解说中。同形字会干扰对原来文字音和义的判断,因而阅读、校理《新撰字镜》时经常产生误解。虽然从汉字规范角度看同形字有很多负面影响,但是从汉字发展演变的角度看同形字可以丰富汉字的职用内涵。《新撰字镜》为日本辞书,可以将同形字研究扩大到“东亚汉籍文献同形字”研究范畴之内。而且,《新撰字镜》中保存着《原本玉篇》《切韵》等已失文献的原貌,文献学的价值也不低。对《新撰字镜》的同形字进行辨析,校阅释文,阐明《新撰字镜》的正确语言信息,有利于正确理解该书,发挥其价值。
-
-
谢文乾;
史光辉
-
-
摘要:
以清水江文书为考察对象,辑录并考辨清水江文书同形字14则,除《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字海》已收义项外,“艮”又为“银”的俗字,“圤”又为“盐”的俗字,“■”又为“断”的俗字,“敉”又为“数”的俗字,“■”又为“添”的俗字,“抎”又为“擅”的俗字,“伝”又为“价”的俗字,“圴”又为“均”的俗字,“徃”又为“生”的俗字,“徙”又为“從”的俗字,“■”又为“批”的俗字,“膄”又为“腴”的俗字,“斦”又为“所”的俗字,“[艹禾]”又为“菜”的俗字,《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可据清水江文书增收音义。
-
-
屈玉辉
-
-
摘要: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是研究文字的宝贵材料,其中有许多俗字的用法与字韵书已收录的字的用法不同,代表不同的词,构成同形字的关系,特别是有一些用法是《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大型字典没有收录的。以《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第46册为材料,旁及相关佛经文献,辑录、考释其中20则同形字,以期有利于佛经文献的整理与释读,沟通相关字际关系,对《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大型字典的编撰与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
袁艺珈
-
-
摘要:
许多学者已深入研究了"辰"字的本义,形成了一些非常有见地的结论.笔者通过梳理,发现主要有"房星、龙星""振动""震动"以及"蜃的本字"等观点.我们认为"辰"的本义就是大蛤,它是蜃的本字."辰"引申出"农具"的意义,并衍生出"?""曟""晨"三字.从形体结构上看,"辰"是"?""曟""晨"的重要构件,文章从三者的形音义入手,分析它们的关系.
-
-
袁艺珈
-
-
摘要:
许多学者已深入研究了"辰"字的本义,形成了一些非常有见地的结论。笔者通过梳理,发现主要有"房星、龙星""振动""震动"以及"蜃的本字"等观点。我们认为"辰"的本义就是大蛤,它是蜃的本字。"辰"引申出"农具"的意义,并衍生出"■""曟""晨"三字。从形体结构上看,"辰"是"■""曟""晨"的重要构件,文章从三者的形音义入手,分析它们的关系。
-
-
姜鸿斌
-
-
摘要:
历史上"忐忑"至少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是分别用为人名的"忐""忑",二字不连言;第二个是表心神不定的"忐忑",亦可写作"憳忒",更古老的写法是"憛悇"和"悇憛",本字应为"惮怛",且"惮""怛"具有同源关系,本义为畏惧、害怕;第三个是道经中分别读为口梗切和端讨切的"忐忑",应该是"恳祷"的俗体.
-
-
柳洋
-
-
摘要:
目前高校书法专业多开设"古文字学"课程,笔者认为改为"书法文字学"课程更为妥当。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结合技法课的学习,梳理异体字的使用方法,重视文字使用的时域性,以避免在创作中出现用字的相关问题。本文试以"幸""霸""桼""■""刺""芋""华""贵"等字为例,以说明文字在使用时由于时域不同造成的诸多复杂性。
-
-
-
-
赵庸
-
-
摘要:
《广韵》有些异读关系是由俗字参与而衍生的,属于假性异读.本文考察了"趍""墤""痳""?"四例的情况.这类现象的本质是同形字本自有不同的读音,所以严格来说,异读关系不能成立.中古韵书异读研究需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对汉字的形音关系有所辨析.
-
-
张文冠
- 《第五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汉字在被创造和使用的过程中,有的字会跟其他字的形体重合,但二者的音义不同,且无引申或派生关系,这一类字可以称之为同形字(或者称为"异字同形").在近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形字,例如:"头(頭、貫)"、"脑(腦、胸)"、"归(歸、婦)"、"仸(佛、妖)"等.由于同形字字形完全相同,“欺骗性”和“迷惑性”非常强,因而在人们阅读古籍或整理古籍时极易因之产生误解或误校。如将本同“頭”的“头”改为“貫”、本同“胸”的“脑”改作“腦”、本同“婦”的“妇”改成“歸”等。凡此都提醒在文献整理过程中,应当对同形字予以充分的重视。
-
-
-
-
-
-
-
-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02-10-16
-
摘要:
公开一种用于将二进制源信号数据比特流编码为二进制信道信号数据比特流的设备。该设备包括一个用于在二进制源信号串行数据流中的等距离位置合并一个1-比特字的合并单元(4’),以便获得一个合成二进制源信号。在重列单元(8’)对合成二进制源信号进行重列。在转换器单元(10’)进行下一个变换,从而产生信道信号(图2)。另外,公开一种用于解码使用编码设备获得的信道信号的解码设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