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考辨

考辨

考辨的相关文献在1947年到2023年内共计228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6篇、专利文献2441篇;相关期刊917种,包括江汉论坛、江海学刊、齐鲁学刊等; 考辨的相关文献由2110位作者贡献,包括尤炜祥、朱则杰、柳建钰等。

考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86 占比:48.36%

专利文献>

论文:2441 占比:51.64%

总计:4727篇

考辨—发文趋势图

考辨

-研究学者

  • 尤炜祥
  • 朱则杰
  • 柳建钰
  • 熊加全
  • 孙建伟
  • 李强
  • 李斌
  • 俞绍宏
  • 张新朋
  • 陆维承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黄剑华
    • 摘要: 贺西林教授的新作《读图观史:考古发现与汉唐视觉文化研究》收录了作者近20年来发表的十篇有关汉唐视觉文化研究的论文,展现了他在学术视野与研究方面的开拓创新。作者将图像与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拓展了美术研究的范围。
    • 温永选
    • 摘要: 古代诗论指涉的实字,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实词,而只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实字,以“象”性字思维同构了诗思维,不仅是能够脱胎出诗歌意象的原始意象,更是以健起之势和留白之效,强力支撑着诗意的表达。但实字使用也应该适度得法,只有做到意若贯珠、显隐搭配、虚实互补,才能发挥实字的巨大表现力。
    • 郭殿忱
    • 摘要: 作为大唐才子、平叛功臣、封疆大吏的元结,诸多文献记载其姓氏、名号、年寿、里籍、登第年代、文章著录等,皆有异文歧说,今逐一予以考辨。作为关心民瘼的诗人、敢于担当的长官,他彪炳中国文学史的名篇《舂陵行(有序)》《贼退示官吏(有序)》等道州任上所作诗(依今人整理本《元次山集》录出),与《唐诗纪事》《乐府诗集》《唐诗品汇》《唐贤三昧集》《唐诗别裁集》《全唐诗》等所收诗比勘,发现异文若干。今依名物制度变化、历史地理因革、语言文字发展等诸多因素,对异文之间的是非优劣给出“宜各从长”之按断,借以求教于方家。
    • 朱腾云
    • 摘要: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是篇幅最多的中国古典诗歌总集,是20世纪古籍文献整理的代表性成果,但其重出、误收、重见的诗歌数量较多,笔者在使用中发现《全宋诗》《全唐诗》重出、误收、重见的诗歌有300余组,分为作者两收诗歌重录、《全唐诗》误收、《全宋诗》误收、诗歌重见不能考订时代四种情况,这些重出误收诗歌的考辨对于《全宋诗》《全唐诗》的整理研究及别集编纂与作家作品的研究都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文章对其中《全宋诗》误收唐诗的部分进行缘例释证、甄别真伪、考订作者归属,供研究者参考、批评。
    • 刘泽琳
    • 摘要: “五侯九伯”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关于“五侯九伯”的含义,共有五种见解,然而直至当代仍然没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借助传世文献和考古发现,对“五侯九伯”的含义进行分列及辨正,可以反驳诸家观点,得出“五侯九伯”是管仲在特殊语境下所使用的外交辞令,泛指齐国疆界附近被齐国安抚的东夷诸国总称的结论。
    • 胡玉花
    • 摘要: 泰山天街石厂南,有避风崖,多宋人题名石刻,偶于天街角落发现宋宣和年间题刻数条,对比传世文献,有一条未见记载。此外,传世文献中对“补之”此人说法有异,一为晁补之,一为杨补之,却未曾有人对此进行过对比探究。通过实地考察以及文献查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传世文献未有之文加以补充,二是考证此处“补之”实为杨补之,这对研究宋代历史文化以及完善泰山石刻文献具有一定的意义。
    • 石一民
    • 摘要: 南宋理宗朝参知政事应,《宋史》有传,但《宋史》本传有疏漏舛讹之处。文章依据相关史料,对应若干史实进行考辨
    • 谢文乾; 史光辉
    • 摘要: 以清水江文书为考察对象,辑录并考辨清水江文书同形字14则,除《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字海》已收义项外,“艮”又为“银”的俗字,“圤”又为“盐”的俗字,“■”又为“断”的俗字,“敉”又为“数”的俗字,“■”又为“添”的俗字,“抎”又为“擅”的俗字,“伝”又为“价”的俗字,“圴”又为“均”的俗字,“徃”又为“生”的俗字,“徙”又为“從”的俗字,“■”又为“批”的俗字,“膄”又为“腴”的俗字,“斦”又为“所”的俗字,“[艹禾]”又为“菜”的俗字,《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可据清水江文书增收音义。
    • 黑维强; 罗易潼
    • 摘要: 敦煌变文“勃笼宛转”有不少解释,却未尽其意。文章认为将“勃笼”看作“蓬”的分音词是合适的,在“勃笼宛转”中当分析为名词作状语,像蓬草一样,“勃笼宛转”是为躬着腰向前快走的一种比喻之言,这样解读更符合作品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展示。
    • 臧菊妍
    • 摘要: 苏轼在《与程秀才书》中提到“冬无炭”的居儋境况,恐有虚实相间之嫌。岭南气候偏热,并不需“炭”取暖。儋州气候虽决定了“炭”的不必要性,但诗人对医药及养生的精通,加之自身祛湿除瘴的需求,使得“炭”对诗人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儋州本土无炭,临海之域又使得“炭”的获取成为奢侈。加之诗人自身的穷困,“炭”的拥有似成无望。综上所述,“冬无炭”的确是苏轼居儋的真实境况,诗人的描述真实可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