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平事迹

生平事迹

生平事迹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43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共产党、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74篇、会议论文227篇、专利文献261篇;相关期刊1332种,包括党史文汇、党史文苑(纪实版)、党史纵横等; 相关会议135种,包括对接京津——新时代奠基 国体法治论坛、第十三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年会、浙江省地质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生平事迹的相关文献由3959位作者贡献,包括海庆、K.雅斯贝尔斯、刘南燕等。

生平事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74 占比:89.30%

会议论文>

论文:227 占比:4.98%

专利文献>

论文:261 占比:5.72%

总计:4562篇

生平事迹—发文趋势图

生平事迹

-研究学者

  • 海庆
  • K.雅斯贝尔斯
  • 刘南燕
  • 梦海
  • 何立波
  • 王兆鹏
  • 王辉斌
  • 明红
  • 徐珠琴
  • 柯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甘小虎
    • 摘要: 丁佑君是重庆市委党校前身之一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简称西干校)第一期学员,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西昌工作。1950年9月,她在土匪暴乱中不幸被俘,受尽酷刑,壮烈牺牲,年仅19岁。除丁佑君外,还有20多位西干校毕业生为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这在新中国的干部教育史上是罕见的。笔者利用编修《重庆市志·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志·党校工作卷》的机会,到乐山和西昌的丁佑君烈士纪念馆搜集了她的生平材料,通过档案、书信、地方志、地方党史文献、同学回忆录等,考证了她和20多位同学的生平事迹及牺牲经过。
    • 李冬梅
    • 摘要: 张慎仪(1846—1921),字淑威,号芋圃,又号园,晚年号厩叟,四川成都人,原籍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生平事迹史籍载之甚少,与宋育仁、吴之英交谊笃厚,曾参与二人创办的蜀学会。另与当时文士名流,如赵熙、崔志道、方旭、江子愚、邓华溪、王咏斋、张子高、余诠卿等,交往颇多,互相题赠书画、酬唱诗词。张慎仪博通经史,尤精于小学,著有《诗经异文补释》《广释亲》《续方言新校补》《蜀方言》《方言别录》等书,今收入《园丛书》;另有《厩叟摭笔》《今悔庵诗》《今悔庵文》《今悔庵词》等。
    • 吴凌杰
    • 摘要: 周应期,永嘉人,家世望族,一生曲折。他早年因门荫担任巡按御史,后因科举中第得以任职于礼部、吏部,又因得罪魏忠贤被外放于福建,此后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福建、江西、山东等地迁转,并最终获任佥都御史。除任官外,周应期一生笔耕不辍,但现今其绝大部分著述已佚。现存的诗歌题序显示,他交友广泛,既有如何白、柯荣这样的文学之友,又有如林增志、李光春这样的具有相似人生经历的官宦之友。不管为官还是归隐,周应期都不忘百姓,“清节先生”之谓实至名归。
    • 李明海
    • 摘要: 九年前,我读完刘增人先生所著的《叶圣陶传》,写了篇文章《春风---品读叶圣陶》,主要是借由这本书,梳理了一些个人印象深刻、感触较多的叶老生平事迹和教育情怀。此文发表在2012年的《师道》杂志上,也是想着帮助忙碌的一线老师们(那些杂志读者),对这位通过教材所熟知的作家,有更多一些了解。而这个过程,从个人来讲,感觉与这位语文泰斗走得更近了,面容看得更清楚了一些,也平添许多亲切之感。后来,叶圣陶长子叶至善先生,应出版社邀请,以八十六岁的老迈之躯,亲自操笔,写就一部新的叶圣陶传记---《父亲长长的一生》。
    • 唐微
    • 摘要: 袁涤庵是近代知名实业家,也是鲜为人知的藏书家,为新中国文化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通过方志、家谱、相关人物诗文、信札、手稿、档案等文献资料的梳理考证,就其生平事迹特别是藏书方面的成就作一述略。
    • 李怀宇
    • 摘要: 【编剧之始】太史公江孔殷的儿子中,以南海十三郎名气最大。南海十三郎为一代编剧奇才,杜国威为编舞台剧及电影剧本《南海十三郎》,以艺术加工结合事实,搬演其生平事迹,一演再演,均轰动满座,大获好评。江誉镠,生于1910年3月3日,即农历庚戌年一月二十二日,又以巳时生,巳时属蛇,故家中大凡以蛇宴客,均由江誉镠侍侧。名“誉镠”,取“百忍作金,始可交友”之意;一作“誉球”,取“誉世之显达,毋择东西半球”之意。
    • 张志初
    • 摘要: 2022年是雷锋牺牲60周年,湖南雷锋纪念馆编写了《雷锋年谱》一书。这是一本真实记述雷锋从1940年12月18日在湖南望城出生,到1962年8月15日在辽宁抚顺因公殉职,22年间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的编年体著作。合上这本真切感人的著作,心潮久久不能平静,深感这是一本含着泪才能读完、还要含着泪反复研读的别样青春年谱。
    • 袁世硕
    • 摘要: 上世纪80年代,我在教学之余对《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生平事迹做过一番稽考,作了几篇解读《聊斋志异》其书的文章,即便算是研究,有所收获,那也是历史的必然、顺乎自然的事情,不必做过多表功。近闻有研究者对比《红楼梦》研究,认为《聊斋志异》的研究尚不如红学深广,这其中自然也寓有期待之良意,就阵势和热度说,也确乎如此。我却有另一种看法:《聊斋志异》研究虽不够热闹,却也少了些无谓的争议和奇谈异说,所谓研究的论著虽少,却是一直走在守正出新、由浅入深的大路上。
    • 伊纪民; 伊方
    • 摘要: “历史是由个人活动构成的,所以人们研究历史总是离不开人物的研究。”[1]基于曾纪泽在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地位,学界大多围绕其外交活动与外交思想等方面开展研究,由此形成的学术成果可谓汗牛充栋。[2]通过梳理,笔者发现有关曾氏重商思想的研究有所忽视,本文拟从曾氏重商思想产生的背景、重商思想的表达方式及重商思想的局限性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 贺伟
    • 摘要: 《建康实录》记载部分与陶渊明生平事迹相关的信息,涉及仕宦、隐居、卒世时间等方面,可补《宋书》《晋书》《南史》之缺。整体而言,《建康实录》关于陶渊明的记述得失并存:记元嘉四年(427)十一月陆子真向刘宋朝廷举荐陶渊明事,为确定陶渊明具体的卒世时间提供直接的文献依据;记陶渊明辞彭泽令在义熙三年九月,虽和《归去来兮辞·序》“乙巳岁十一月”冲突,却反映了唐代《晋书》的面貌,有别于今天通行《晋书》文本作“义熙二年”;记陶渊明因隐居彭泽山被称为“寻阳三隐”,失于考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