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5丝绸之路与泾川文化学术研讨会
2015丝绸之路与泾川文化学术研讨会

2015丝绸之路与泾川文化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甘肃平凉
  • 出版时间: 2015-08-28

主办单位:中共泾川县委

会议文集:2015丝绸之路与泾川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2013年泾川县出土的佛像是一次较大规模的"窖藏"式佛像考古事件.这种类型的佛像出土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所发生,它们之间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这种"窖藏"式瘗埋佛像的行为主要集中在北宋的前期,不是历史上灭佛时所为,而是一次做功德的护法佛教行为.由于北宋时期舍利供奉思想的发展,许多残损的佛像被视为"舍利"进行了建塔安葬和瘗埋.泾川这次出土的"窖藏"佛像,正是这种行为方式的体现.
  • 摘要:本文尽可能先从已有一定研究基础,或是作者自己对其年代有过深入考虑的几种道教资料入手,希望以这些六朝道经中的西王母资料为基础,再旁及其它一些不太容易定年的资料,尝试勾勒出西王母这一神格在六朝道教中的形象和地位。最终为以西王母为例,考察从汉魏的“仙道传统”向六朝的“经教道教”转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某些有益的思考。
  • 摘要:《庄子·在宥篇》的记载中崆峒山就以"黄帝问道"之地而闻名,后世更有"道源圣地"之美誉.然而直到唐代崆峒山才有宫观出现,也因此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崆峒之争.从唐宋时期对崆峒山的重视,以及当时各地的崆峒山营建,可以看出此时崆峒山文化特点呈"仙道"与"问道"主题而展开.
  • 摘要:本次研讨会以丝绸之路与泾川历史文化为主题,集中讨论丝绸之路与泾川历史文化研究、泾川佛教与舍利崇拜、泾川道教研究、泾川民族民俗与考古研究、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等五大专题.不仅探讨了丝绸之路背景下的泾川历史文化内涵、地位及其意义,而且对泾川富有特色的佛教与道教等宗教文化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整理,并且探讨了泾川的民族民俗与考古研究,还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文化交流。将泾川的历史文化放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中进行研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摘要:目前的西王母研究主要集中在上古神话、历史地理、信仰流变、图像艺术等几个方面.本文则从泾川西王母信仰的一个侧面,关注西王母信仰流变中的诠释与附会问题,发现汉武帝会见西王母的神话并不是泾川西王母信仰流行的原因,泾川的信仰来源于至少汉代已有的传统,因此把泾川王母宫的创建归因于汉武帝,是基于文献能够诠释信仰,却忽略了文献对信仰的附会.
  • 摘要:组织了骨干力量和有关专家对唐代建筑进行研究,同时多次征求泾川当地的佛教文化专家和领导的意见,就依舍利地宫为基点进行规划设计。规划了一座唐代风格的完整佛寺。并对建筑的布局结构,主要功能以及工程进展进行了介绍。
  • 摘要:1987年洛阳市吉利区唐墓出土一件唐三彩"灯",是一件祆教圣火坛.通过这件三彩灯,结合洛阳地区历年出土的带有祆教元素的各类文物可以看出,唐代的洛阳地区有大量祆教信众存在,其教义和文化在这里流传并发生转变,带有本土化色彩,却抹不掉其固有的印记.
  • 摘要:文章叙述了泾川经过战乱和历史变迁,很多佛像和舍利流落民间,几十年后,泾州龙兴寺里的两位僧人:云江和智明决定收集洒落在民间的佛舍利,续佛慧命,以供佛教信徒膜拜。从三次出土佛舍利,从泾州隋文帝救造大兴国寺分封舍利、到武则天建大云寺供养舍利,再到大宋龙兴寺,泾川佛教寺院的前世今生,见证了泾州从古到今都是佛教圣地。
  • 摘要:从整个泾川历史文化史上来看,宗教文化只是泾川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并不能代表整个泾川历史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讲,在打造泾川现代文化活动时,宗教文化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地清理与挖掘所有泾川文化,让泾川历史文化整体地凸现在国人面前,泾川佛教特点不在于宗派理论不同的佛学,而是在于共同信仰的维系,佛舍利就是聚焦信仰的中心,也成为促进各民族团结的精神目标,这就是泾川佛舍利的独特性所在,也是今天重新审视泾川佛教在历史上的作用,发挥其为现代社会服务之基础。泾川县政府认为用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建设,充分发挥佛教在历史文化中发挥的正能量,必将起到很好的效益和深厚的影响。
  • 摘要:文章就皇甫一姓人物的生平事迹,来看泾川地区不俗的历史文化,指出历代安定皇甫氏出了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对国家和地方的治理及史学、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提出泾川在兴修庙宇的同时,不妨也建立乡贤纪念馆乃至皇甫氏等的宗祠,展示本地的名人事迹和他们的抱负品德,尤其是先人的价值观,和以生命殉理想的精神,联络全中国全世界皇甫宗亲的感情,共同为建设泾川,建设甘肃,建设中国出力。价值观是文明积累的精粹。
  • 摘要:商和周王朝时西北有几个小国,位于泾川中游,大体当相于今陕西岐山县以西,彬县以东.其中姑姓密国较大,中心地域在今甘肃灵台县.共国较小,位于今甘肃泾川县北,阮国在今泾川县东南,均为密国的依附小国.这两个小国的历史简单,文献记载甚少。周共王(前922-前920年)讨伐密国时,提到原因之一就是密常侵犯共、阮二国。密(密须)国亡后,遗民以国为姓,表示对先人和国家的怀念。密、密须、密贵、密革等,均为密国亡后陆续形成的姓氏。
  • 摘要:泾州官员的人选,是唐后期历代皇帝所不能忽视的。关于唐代泾州官员,最重要的研究是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中关于泾州刺史的研究。本文搜集一些节度使和刺史之外的唐代泾州官员的资料加以分析,纵观45位唐代泾州官员,可以明显看到,以开元后期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一时期内,泾州官员多是司马、长史,司功、司法、司户参军,县令、县尉、县丞等,总之都是州县的文职官员;而在其后的时期内,泾州官员多是果毅、别将、都尉等,总之多是折冲府的武官。虽然唐后期所谓折冲府官员已经失去了实际职务,但作为武职则是确凿无疑的。不仅如此,在前期的泾州官员中,有学问有文采的官员不在少数。
  • 摘要:本文从毁马璘豪宅事件入手,围绕毁马璘宅的背后、泾原兵变的深层原因、历任泾原节度使人选等问题深入探讨泾原节度使与中央关系.泾原节度使的设立是唐后期中央与藩镇、唐朝与吐蕃、中央内部各势力重新布局的结果;在西北防线内缩的形势下,泾原军与神策军京西行营互为表里,成为京畿西北重要的屏障(防御吐蕃为主);包括泾原在内的西北边镇,离心倾向也有酝酿和增长的可能,中央对其既倚重也防范,几经调整走向相对稳定.马璘豪宅的毁拆,只是中央与泾原关系在磨合期和调整期的插曲.马璘身前死后荣辱兴衰的巨大反差以及此后泾原的走向也是唐后期藩镇与中央错综复杂、跌宕起伏关系的真实写照.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仍然坚守长安近一百五十年,泾原节度使及其所辖地区发挥的重要作用,功不可没.
  • 摘要:据考证,生活在泾川一带的女真后裔的祖先是分三批来到这里的。对于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来说,中原地区的汉文化是强大的,它就像一个大熔炉。凡是移居中原的少数民族,无论怎样尽力保持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最终总要被中原文化同化或融合。让人惊叹的是,生活在泾川的完颜族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本家族的生活习俗。到现在,完颜村人依然严格格守着三大族规,守护着完颜民族的文化符号和民间信仰,指出每当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推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交流,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这种碰撞又使得汉民族不断得到磨砺,增长了自身的生机与活力。在中华民族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从金源入主中原的女真人无疑做出了极为出色的贡献。落花逝去,碧水空流,昔日女真人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那些遗迹、遗址还在诉说着那一时间的辉煌。
  • 摘要:中唐以后,唐朝京西北军事防御发生变化,泾州的军事地位日益重要,既因为其承担关键的边防责任,也由于其作为京西北防边州特征明显,具有典型的样本价值,值得专题分析.与京西北其他州比较,泾州城堡众多,守望相助,体现出京西北边防战略中典型的城守堡御之法;泾州驻军制度的多元格局代表性显著,即关东防秋兵、神策外镇兵、四镇、北庭行营兵和边兵联防群守;行军制度、行营制度、行州制度和行镇制度交叉迭加;这些特征正是京西北有别于其他地区之处,也是泾州对于京西北类型的样本价值所在.
  • 摘要:文章对一件对于泾川古代历史文化有重大考古价值的文物——《明陕西泾州判官两河李君墓志铭》的历史文化信息进行了探讨分析.强调了墓志铭的重要历史文物之考古价值。
  • 摘要:本文从自然地理、人文、族群、宗教诸方面对泾川作为丝绸之路东西交通之重要孔道的区位优势进行了论述,指出泾川位于周秦汉唐以来的心脏-关中地区的上游,具有"拱卫关中"的战略地位,前秦、北魏、西魏、隋、唐时期的统治者推崇佛教的政策,可以迅速地进人泾川,对泾川地区佛教传播起到官方推动的作用。由此东西贯穿于西域的丝绸之路,由于不断受到周边各地域的影响,才使印度和中国的佛教文化呈现出更加灿烂辉煌的多元化融合的结果,构建出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新近发现的泾川百里佛教石窟长廊,正如实反映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原生形态,而其中的石窟、造像、器物,亦折射着二千年间欧洲人、亚洲人的智慧和汗渍。
  • 摘要:《华严经》、华严宗、康法藏,在长期的佛理探索和修行实际中,应用范畴和重要概念来分析本体和现象、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籍以构筑重重无尽的宇宙图景和诸佛境界,力图让人们认知、实行而实现佛国世界的目标。泾川为丝绸之路重镇,泾川大云寺是中国王朝安奉佛祖舍利的圣地。一千多年前,佛教的华严海为世间展示了佛国世界的景像,敦煌、龙门等地都有呈献,传承至今。
  • 摘要:文章对泾川窖藏佛像与巴基斯坦博物馆的佛像照片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泾川窖藏的佛头像与犍陀罗留存的佛头像比较,两者在相貌上非常接近,都达到了神似,庄重与肃穆的神圣被完全表现出来,一见就会让人不由地起信。佛的脸部比例分割恰当,五官位置摆得恰到好处,线条分明,隆起的螺髻整齐排列,层次清楚,又不显繁缛。窖藏佛像身上所显露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风格影响,彰显了泾川佛教艺术与其它石窟有相同的经历与共同性。
  • 摘要:文章举例分析了佛经中、唐代以及两宋时期等有关金襕袈裟的记载,指出金襕袈裟叫“金缕织成衣”,为释迎牟尼姨母大爱道专为释迎牟尼所织。世尊如来在行将涅槃之际,将金襕袈裟传给阿难,再由阿难传递给未来佛弥勒,弥勒传送给佛、法、僧。其他弟子亦可以金襕袈裟奉佛。北宋初期,朝鲜王室曾向中国高僧赠送金襕袈裟;有中国高僧西行印度,并向金刚座奉献金襕袈裟;亦有向印度传来佛像奉献金襕袈裟的例子。但尚未发现皇帝赐中国高僧金襕袈裟的资料。也许当时人们认为只有佛才配享用金襕袈裟北宋末年,才有皇帝赐外国高僧金襕袈裟的例子。南宋时期,皇帝赐高僧金襕袈裟的例子渐多。说明金襕袈裟的价值有所贬低。
  • 摘要:笔者以杜斗城先生校正的《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为文本,就泾州大云寺舍利的供养瘗埋与相关制度以及供养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舍利供养和座埋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活动是高僧行道,发露忏悔,使得僧俗信众清净身心,灭苦消业。《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是武周时期地方佛事活动的重要历史见证,特别是折射出了唐代舍利瘗埋制度的一些侧面,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文章指出法显的“老而取经”不但为中国佛教取得了许多“新经”,为中国佛教带来了新元素增添了新血液,而且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或茫茫戈壁滩中的生命实践为“老”这一人生的最后阶段作出了精彩的诊释,而且这种诊释还迥异于或者说超越了印度佛教对“老”的看法。法显到印度去求取戒律,结果却是阴差阳错,歪打正着,不是他所带回来的并且他自己也对其有着很高期待的戒律,而是他所翻译的一本不是讲戒律而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谈佛性因而谈得不是很透切的《泥沮经》,推动了中国佛教的发展,促成了中国“新佛教”的产生。
  • 摘要:自古以来,泾州即为金关锁钥之地.泾州位处弹筝峡东口,自然是东西大道上重要的商贸重镇,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要冲.隋唐时期途经泾州之东西驿道,较南道秦州道大约短二百里,至少要少走三五天的路程;隋唐时期,北方突厥、回鹘历次南下所取之泾原道,重要一段即经其地;回中宫、回中道,多见于秦汉史籍.回中宫的位置应该就在自然环境比较好的泾水河流域,而今泾川县又地当十字路口,秦回中宫应该就在其境内或稍南.到了中晚唐,唐与吐蕃在陇山一带抗衡之际,回中道就成了吐蕃东进、南下的长取之道.
  • 摘要:营州由于地理优势的明显与多民族的共同开发,使其一度成为辽西地区乃至中国东北最重要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的中心,对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佛教的传播、社会的进步、民族的融合,以及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四条通道之一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其东端的中心地带就在营州及周边地区,这里北接东蒙草原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东连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是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地,也是中西文化和南北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显示出浓郁的多元文化特征。在北方草原地带,游牧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并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与我国的中原地区和西方国家进行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对开通和繁荣草原丝绸之路作出了很大贡献。
  • 摘要:文章围绕泾川是否在丝绸之路上、泾川在唐大云寺遗址发现的舍利、泾川出土残破佛像与唐武宗灭佛的关系,通过考察和研究,对泾川佛教文化及其历史地位提出很多富有价值的见解。
  • 摘要:泾川三次发现佛教塔基舍利,而且都有铭文,埋葬年代准确,是研究中国佛教舍利瘗埋制度的珍贵资料.泾川发现的三次舍利瘗埋,均用玻璃瓶作为直接盛放舍利的容器,放置在一套舍利容器的最内层.建塔安奉舍利的制度是从印度传入到中国的,但玻璃舍利瓶的采用,还是中国的创造.在北朝至唐代逐渐形成的中国化的舍利瘗埋制度中,玻璃舍利瓶器通常是一套石、铜、银、金、玻璃容器中的最内层,直接盛放舍利.玻璃瓶壁薄透明,耐腐蚀,适于作舍利瓶.瓶内的舍利子如果发生神奇变化,可以透过瓶壁清楚地看到.玻璃瓶透明的特殊性能是被选作舍利瓶的原因之一.北魏时期玻璃吹制技术传入中国,生产出薄壁透明的玻璃器,舍利瘗埋采用玻璃瓶才成为可能.玻璃舍利瓶的制作和应用,在中国玻璃史上、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及舍利瘗埋制度东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有重要意义.
  • 摘要:文章叙述了与大兴善寺有关的隋文帝分舍利事件,隋代在大兴善寺译出的佛经以及对大兴善寺活动的高僧的介绍,指出这些活动中大兴善寺的高僧大多数是从原先的北齐、南陈召至长安的,这些高僧均为当时的硕学大德,在译经、讲法、宣律、坐禅、唱导等方面别有专长,隋统一后,把这些高僧网罗于长安大兴善寺,实际上是统一南北佛教各派、加强对高僧控制所采用的强力措施。总之,无论从隋代的佛经翻译,还是活动于大兴善寺的僧人、大兴善寺在隋文帝第一次分舍利时的功用,均可看出隋代大兴善寺的特殊地位,其无疑是大隋王朝的“首寺”,隋代的重要佛事活动都在大兴善寺举行,是名符其实的“佛教政治”基地,是隋朝的佛教中心。
  • 摘要:本文通过搜检《华严经传记》、《景德传灯录》、《佛祖统纪》等史籍,对史上泾川地区的相关佛教人物试做整理并略做考索.
  • 摘要:泾川古称泾州,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到陇右的重镇,佛教发展较早.北朝以来即有佛教寺院及石窟寺的开凿,隋唐时期更为重要的佛教圣地,大云寺即为重要的佛教遗存,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多次发现瘗埋舍利的地宫及佛教造像,2012年更发现了较大的佛教造像窖藏.其中造像碑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像碑多以反映北朝时期北方地区极为流行的大乘佛教思想的《法华经》及《维摩诘经》内容,雕刻风格既有该地区的地域特点,又与长安地区有密切的关系.
  • 摘要:作者同日本西域学术考察团赴甘肃敦煌莫高窟调研,颇有兴趣地参观了藏经洞,并对洞中张大千先生的题文进行了分析,指出先生题字,字径尽皆逾寸,直行,共成五行,均颇具北朝碑版文字余韵,笔力不凡,于此可见一斑。
  • 摘要:文章研讨了有关汉武帝与西王母会见的历史传说的产生和流变。汉武帝六次到回中,一次登崆峒山、七次到雍地,与他的神仙信仰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相关。汉代西王母信仰的传播构成其神仙信仰的重要内容。汉武帝亲临两地的求仙动机对于平凉—泾川的西王母信仰起了推动作用。汉武帝亲临回中和在王母宫发现汉瓦的资料以及各位学者的前期研究的碑帖文献文物等综合考虑,泾川王母宫庙在汉代的建立也成为可能。
  • 摘要:杜光庭对西王母传说的总结是较全面的。从文献记载来看,有唐一代二百八十九年间,唐人的西王母信仰没有超出这个范围,只不过内容更加充实,故事更加生动,神话更加离奇,历史的投影与宗教的元素更加亲揉,既充满了道教气息浓厚的仙味,又深深地打上了唐人特有的浪漫主义时代气息。唐诗和其他文献中留下的难以数计的奇闻轶事,令人神往,发人深省。
  • 摘要:本文对回中山王母宫的历史沿革及明代韩王重修王母宫之事进行了论述。相关文献记载与文物考古资料表明,历代韩王及韩府宗室成员大多崇信佛教、道教,他们在平凉府城周围先后创立了十余座佛寺道观;长期支持崆峒山营建,奠定了崆峒山寺观群落的主体格局;明代庄浪云崖寺等石窟的开凿、天水仙人崖的营修也与韩王关系密切。可以说,明代甘肃东部地区佛教、道教以及民间信仰的发展,都深刻地打上了韩王家族的历史印记,须要重视。
  • 摘要: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尊神,笔者从大量有关资料中梳理了她演变的巫、仙、神三个阶段.指出西王母演变的过程实质是古代民众心理及造神运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王母形象从不食人间烟火的狞厉,不断贴近底层民众精神心理,越来越具备德性力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的文化符号编码沉积为文化文本,形成庞大的"文化生态群落",影响到后来的民俗、节日、地名、水名等.
  • 摘要:文章叙述了2015丝绸之路与泾川文化学术研讨会的筹备工作,在充分考虑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与当下国家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宏观政策,探讨泾川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作用和未来发展潜力,通过一次有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对丝路上民族、语言、宗教等古代文明的深入探究,有助于解决当下存在的民族、宗教问题,更能对宏观的国家安全战略做出有益贡献。
  • 摘要: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的产物,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和群众性的社会特征。宗教并不是和人类同时产生的,一般认为,它的产生约在距今10万年至4万年前,有它自身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既有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原因,更有人类自身的心理需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宗教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的一种进步。“一带一路”的倡议,是党和国家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构想,为中亚欧一带各国发展贸易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对“丝绸之路”一带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是造福于千百万人民的大好事。
  • 摘要:那些本来就是在西部这块只生长贫穷与苦难的土地上、从诗人的血肉灵魂里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的人创作的诗歌,才是正真意义上的西部诗歌。与之相反,早年的西部诗首先是在一种概念、一种尚未回归到人、自然和生命本身的理性意识指导下的“西部诗”,被时光的呼吸轻轻吹去,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复活西部精神,触摸西部灵魂,在西部历史与现实的锋刃上,再现当代人面对西部之际的那种复杂、敏感的内心感受,(而不仅仅是肤浅的赞美与歌唱),这就是当下西部诗歌与过去西部诗的最本质的区别。从实力上讲,西部诗人的诚实与扎实,早已被当代诗坛所公认。过去西部诗宿将昌耀、周涛、杨牧、章德益、老乡、何来、林染、李云鹏等人,已经为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创作留下了不息的光芒,现在更有一大批诗人,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诗坛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
  • 摘要:历史积淀证明,尘封的泾川历史画卷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其中的佛祖舍利和道教的王母宫,是两个大世界的核心。泾川的历史遗存是丰厚的,佛道教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被这些年的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证明了的。现在,重要的问题是把历史画卷变成文化圣境。今天的泾川,必须在历史尘封中走出来,用川流不息的人流让大云寺和王母宫大放异彩。现在的形势对泾川十分有利,关键是乘势而上,打开局面。
  • 摘要:文章指出泾川是一个历史悠远,文化遗产丰厚的地方,泾川的百里石窟长廊前后延续的时间长,分布也很广,说明在南北朝时期泾川地区就已经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地方。通过历史事件阐述了泾川为唐初国家统一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对唐朝前期以及安史之乱以后泾川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叙述。
  • 摘要:文章研究中国正史,论述了昆仑邦国与昆仑山的位置,指出昆仑山在酒泉南山,是可以肯定的,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为扩大领土,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征伐西戎的战争,引发了中国古代史上一次大规模民族迁徙运动。早在夏代(前21世纪),甘青地区已成为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形成了西戎民族共同体及西戎文化,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推断,昆仑山是大夏语,意译为日月山。
  • 摘要:文章指出唐代泾州、原州设置节度使,是势所使然,只不过时间早晚而已,大历三年以前,吐蕃严重威胁唐朝安全,泾、原二州已成战场之不设节度使,难以生存。在唐与吐蕃的对峙中,泾、原二州的地理位置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节度使人事列表得出唐代泾原节度使多出自禁军和金吾卫,说明唐王朝对泾原节度使的重视,在历任泾原节度使中,绝大多数人忠于职守、朝廷,修缮防御工事、屯田积粮,安抚将士,吐蕃畏之,保护了泾原等地安全和百姓生命财产,为捍卫京城作出了贡献。也有少数人违法乱纪,甚至参与或发起叛乱。
  • 摘要:笔者认为史弘泉墓志所涉泾州有关活动的资料对泾川地方的历史文化研究或可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对《唐史弘泉墓志》中的"回山"、"元帅康公"进行了解释分析,程大昌《雍绿》倾向于接受应劭和颜师古的意见,认为秦汉时期的回中宫应在唐代的泾州,亦即认定泾州说为优。这应该说也是宋代学者的主流意见。尽管唐代对回中宫的地望有不同的认识,但指称泾州为"回中"则是主流意见。
  • 摘要:唐代中后期,广大河西和西域地区成为了一个笼统的概念,为了宣示帝国的声威及对河西和西域地区的主权,唐廷一直任命安西四镇和北庭的行军节度使,而且这个职务都是由泾原等州节度使、泾州刺史来兼任的。泾州作为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遥领安西四镇和北庭的大本营,这个特有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其在中晚唐的边塞文学创作中,成为了抒发安西想象的立足点。安史之乱以后,边塞诗的格调更多的是悲凉和哀叹,并且在这种悲凉和哀叹之中,抒发着对盛唐气象的追慕,对辽阔西疆的想象。唐前期诗文中的泾州,是从长安出发前往安西的门户,人们谈论泾州,都是由东往西去的感受。安史之乱以后,人们关注泾州,则是如何在这里抵挡吐蕃的进攻。他们忽略了其间的数千里流沙荒漠,似乎泾州就和安西连接在一起。而当泾州在人们的想象中再也不成为安西的大本营时,长安作为帝都的历史也就该结束了。
  • 摘要:在唐朝后期抗御吐蕃频繁侵犯,保卫京畿的京西、北诸军镇中,凤翔、泾原、邠宁和灵盐四镇处于"前锋线"上,属于主力大镇;鄜坊、夏绥两镇处于"后卫线"上,是阻挡吐蕃与党项等势力迂回关中的屏障;振武、天德两镇处于向北防御回纥的"侧边线"上,与河东镇一起继续发挥盛唐以来"阴山防线"的军事功能.本文选取首当敌冲的泾原军镇,对其所处军事战略地位,在旷日持久"拉锯战"中艰苦抗敌的显著功绩,作比较全面的梳理论述.回顾这一页惨烈而苦难的、浸透了血腥和眼泪的历史,不仅仅是不能忘却,更应该祝愿国家和平、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安宁幸福.
  • 摘要:文章指出在传统史籍之外,墓志中的个人生活记录为人们了解和还原在那个时空中的人物和事件提供了鲜活的资料,通过对墓志的分析探讨了安史之乱后的泾州。在唐蕃双方的争夺中,泾州在吐蕃东进的必经之路上。《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三四六《孟琳墓志》中,记录了发生泾原兵乱前后的节帅与当时的历史境况。
  • 摘要:文章指出牛仙客不仅是唐代前期非常重要的一位政治人物,而且还是唐代安定(泾州)牛氏中第一位出任宰相的.就牛仙客的家世、生平仕宦、主要事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牛仙客虽然出身安定牛氏,但是其父祖无官职,其家世并不显赫,其本人也是通过流外入流入仕。隋唐五代时期,旧的门阀士族势力不断下降,安定牛氏也是同样的命运。然而在婚姻关系方面,牛仙客家族与太原王氏、琅娜王氏等通婚,反映了唐代前期婚姻尚重门第的社会现实。
  • 摘要:文章在历史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利用保留遗址作证据,对临泾县城址的变迁做了考察,指出对于临径县、安定郡、原州治所的研究,可以为史学研究以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准确的地理坐标。
  • 摘要:丝绸之路是我国汉代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线,佛教从此路而传入我国,沿途形成了佛教独特的石窟文化.本文对丝绸之路上的著名石窟及摩崖进行了概述.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文化历史底蕴丰富,石窟文化也特别发达。洛阳曾为西汉之京都,故从河西走廓也有经山西而人洛阳,故山西大同及洛阳龙门也留下了著名的石窟文化。除上述之外,尚有很多闻于世的石窟,出大散关而入四川,巴蜀石窟文化灿烂无比,有广元之千佛崖、巴中石刻、安岳石刻及大足石刻,而入川南地区的仁寿大佛、夹江千佛崖,更有乐山大佛与凌云寺的混然一体寺院与摩崖造像相结的形式,沿茶马古道而人云南,剑川石刻也别具风貌,是石窟文化的一部分。河北的北晌堂寺、南晌堂,都是摩崖造像的极品。这些石窟、摩崖都因受主题之限而未能述及。
  • 摘要:泾川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虽然有过辉煌,但是随着历史变迁逐渐衰落了,新时代条件下挖掘历史沉淀,重新振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泾川有着丰富的学术资源和较高的研究价值。对泾川佛教的研究,不能仅仅限于舍利,还有石窟、金石、碑铭,其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都非常重要。对于一些新出土的新资料、新发现,要及时整理、及时公布,不但增加了陇右地区佛教考古的新资料,并且为研究古代泾州地区佛教信仰、佛教艺术的区域性特征及与关中等地的佛教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宣传它、研究它,成为学界增长的新领域。泾川佛教与其他地方佛教资源的比较、存在的关系也是学界需要关注的地方。同时,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的路线,是中外关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陆路丝绸之路的研究也正在拓展和加深。研究的领域逐步向全方位、多交叉、多视野的综合性研究发展。这就需要把泾川文化置于丝绸之路的大视野领域中去观察问题、研究问题。利用其在古丝绸之路上文化融合的鲜亮特点,切人到丝绸之路研究的大范围中去。
  • 摘要:文章从佛教文化这条脉络追寻泾川往昔的辉煌,半个世纪以来,泾川三出舍利,令世界震惊,泾川百里石窟长廊有大小石窟六百余座,其中有高大的佛窟,也有修禅的禅窟,更多的是各种形制的僧寮窟。众多石窟散落在泾川的山野中,不为外人所知。泾川大云寺遗址发现并先后出土了北魏至宋代石雕造像二百余尊,其中有些残破造像明显受到键陀罗和株冤罗造像风格的影响,说明这些造像的雕刻年代非常久远,值得深入研究。
  • 摘要:笔者试图通过对征和三年,汉武帝行幸安定,在这里接见了西胡月氏国派来的使者,接受了返魂香与伏虎兽等神奇的礼物这一事件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泾川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 摘要:笔者在研究北周佛教美术的过程中,发现丝路东段北道在北朝后期佛教美术由内地向敦煌这一逆向的传播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将西安草滩出土的白石完像以及西安地区出土的单体造像,作为研究长安造像样式特点的基本材料,以此为样本,将之与固原须弥山石窟造像进行对比,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关于莫高窟北周洞窟壁画布局形式来源的问题。指出莫高窟北周的佛传等故事画之所以移至窟顶,原壁面被千佛所占据,此布局形式主要受陇东石窟影响,而其渊源则在于洛阳。佛教石窟图像布局的变化只是表面现象,而引起这种变化的内在原因则是佛教思想的演变。
  • 摘要:香料在唐代社会生活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范围之广,风气之盛行,彰显了与大唐盛世相映衬的时代特色。先秦时期淳朴的用香风尚,经过两汉、魏晋的发展,至唐代已经广泛盛行于上层社会日常生活,并在盛唐后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和世俗化,呈现出走向下层社会的趋势。唐代时中国香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承上启下的唐一代,香料贸易的兴盛以及唐人对异国名香的追求之风必然影响后世香料贸易和使用,为香文化的在历史中的传承提供了基础。
  • 摘要:文章通过对泾川留存的大量文献、文物等相关史料的研究,探讨了明代泾川在丝绸之路上的线路和走向、释站设置、城址迁徙以及文化现象等问题,旨在说明降及明代,这条从西安出发,通过关中平原、陇右地区、河西走廊直达西域和欧亚非三洲的丝绸之路,一直在发挥着积极作用,并为泾川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东段一个重要节点.提供更多一些历史依据。
  • 摘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政府在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趋势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以对外经济合作为主的综合性战略构想,涉及我国经济、外交、安全等诸多领域的战略利益,使中国突破现有制约发展的战略瓶颈.论证"丝绸之路经济带"具体内容时,需以更具有时代感和历史纵深感的多维视角,审视相关重大战略利益.因此西北丝绸之路的相关研究和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适应丝路战略的现实需要,要求人们从战略高度宏观统筹相关研究和出版工作,系统的论证和诠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全面研究"丝路"的历史兴衰,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加强城内国家历史文化研究,为国家战略决策提供智力支撑.注意研究相关社会、民族、宗教问题,规避现实风险,促进和谐发展,深化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掌握对外宣传的话语权四个方面。
  • 摘要:文章叙述了佛教初入西域及东汉以后的大发展,对新疆大地的寺庙、石窟等佛教遗存进行了研究,佛教进入新疆,发展、衰落,它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关联,对人们灵魂的塑造深刻的影响,均值得深入研究。作为考古人,行脚在历史废墟中,对佛教在这片土地上普遍、长期的存在,是随时、随处都能触摸、感受的。只是毕竟隔行,欠缺佛学素养,往往就只能止于皮毛的观察,而难洞悉表象背后深层的蕴涵。
  • 摘要:本文对玄奘回归后晚年的社会活动和思想变化进行了试论,从玄奖回国后19年中的种种活动,看到他正视现实、应付现实、超脱现实的全部历程。他虽然坚持不入仕做官,但也得依附皇权、效身朝廷;他想远避政治专心译经,但又不得不丧失自我交结王公大臣,依靠皇帝的权威来显赫于佛门;他想看破红尘把自己禁锢在佛教学术中,但又无法离开委身的帝王朝廷,还得委婉圆润,隐忍求全,否则就会财断人散。即使最后到玉华寺一心译经,还得靠皇帝恩准与朝廷接济。直至临终前,还惦念着让唐高宗再写篇序言。一个人要完全脱离红尘、断绝六根杂念,似乎永远不太可能。依照这个角度说,玄类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神般的人物,而是一个地地道道东方社会里栖身处世的佛学知识分子。
  • 摘要:大云寺由于带有极为鲜明的政治印记,因而当政治力量发生变化,革命的对象重新复辟之后,必然从各个方面进行复辟和新高度上的改革,在李唐统治的中心区域,大云寺在开元二十六年寿终正寝。虽然开元寺新建的力度比较强劲,但比起此前武则天时代的大云寺,在影响力上明显减弱,特别在边远地方,在广州和海南等同时出现开元寺和大云寺,就不足为奇。而敦煌大云寺与开元寺、兴唐寺并存的原因在于,这里的大云寺属于大唐寺院,至迟在贞观十六年就已经存在。其他各地多数大云寺均在被开元寺替代置换的行列。无独有偶,直到今天,各地大云寺、开元寺的遗址特别地下文物,是其他名号的寺院无法在数量上相比的。另外,要强调的是,泾州大云寺是上都长安以西最近的一座。作为长安西北的大门,泾州军事地位和政治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且其位置恰在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上,因而位于泾州境内的大云寺之文化和政治辐射力是全国其他大云寺不可匹敌的。
  • 摘要:尼寺是比丘尼居住修行之所,是佛教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今人对其研究不够系统明晰.本文通过对《长安志》《唐两京城坊考》等纸本资料以及今遗存的隋唐时期比丘尼相关的碑刻、墓志等出土文献的整理得出可考尼寺36座,并将以此为基础,结合时代背景,从尼寺的建寺原因、建寺方式、具体位置、寺院环境、寺院功能五方面入手,对尼寺的营造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力图还原隋唐时期尼寺原貌,完善寺院文化研究.
  • 摘要:泾川是古代丝绸之路和北方佛教发展的重镇.北朝时期是泾川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现在遗存中有很多是该时期的寺院遗址、石窟、出土佛像,甚至还有出土舍利.结合文献分析,北朝的泾川佛教与皇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南石窟寺等一批重要石窟大都是胡太后和奚康生掌权时所建.从出土的北朝"窖藏"佛像分析,它们除了有犍陀罗艺术和本地传统文化的遗风外,还接受了长安、洛阳和天水等地的造像艺术风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