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元结

元结

元结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237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158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湖南行政学院学报、船山学刊、湖湘论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第七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世纪中国与欧洲的社会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元结的相关文献由4430位作者贡献,包括顾学强、康晓旭、刘若鹏等。

元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5 占比:9.0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2158 占比:90.82%

总计:2376篇

元结—发文趋势图

元结

-研究学者

  • 顾学强
  • 康晓旭
  • 刘若鹏
  • 刘斌
  • 季春霖
  • 赵宇航
  • 刘峻
  • 刘国柱
  • 周伟
  • 宋志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殿忱
    • 摘要: 作为大唐才子、平叛功臣、封疆大吏的元结,诸多文献记载其姓氏、名号、年寿、里籍、登第年代、文章著录等,皆有异文歧说,今逐一予以考辨。作为关心民瘼的诗人、敢于担当的长官,他彪炳中国文学史的名篇《舂陵行(有序)》《贼退示官吏(有序)》等道州任上所作诗(依今人整理本《元次山集》录出),与《唐诗纪事》《乐府诗集》《唐诗品汇》《唐贤三昧集》《唐诗别裁集》《全唐诗》等所收诗比勘,发现异文若干。今依名物制度变化、历史地理因革、语言文字发展等诸多因素,对异文之间的是非优劣给出“宜各从长”之按断,借以求教于方家。
    • 龚木
    • 摘要: 唐代诗人元结生逢乱世而"知民疾苦",有心济时。他在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所写的《舂陵行并序》《贼退示官吏并序》二篇,是在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任上目睹民不聊生而违抗诏命,采取了救世安民之策后的述职述志之作,反映出诗人的忧时忧国,关心民瘼,不惜牺牲仕途的高尚胸怀。他在《贼退示官吏并序》里表示说:"今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策船。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 肖献军
    • 摘要: 唐代文人元结思想不同于“九流十家”,他在《漫论》中标举自己为“漫家”,因其鲜卑后裔身份而表现出鲜明特性。元结的思想与其家世相关,也与其人生经历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相关。元结的思想包涵四个维度,他以“漫”为形式,以“道”为核心,以“纯”“朴”为根本,以“全德”“全行”为终极目标。元结的漫家思想打破了士人功成身退的人生模式,融合了诸子百家的优长,尝试着把具有一定对立性的儒、道思想进行融合,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元结漫家思想对以周敦颐为代表的理学及以湛若水为代表的心学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漫为”更是引起苏轼等后世文人纷纷效法。
    • 肖献军
    • 摘要: 元结为盛、中唐之际的文学家。孙望先生与杨承祖先生钩沉稽古,均编订有《元次山年谱》,并成书出版,对于了解元结生平与诗文创作颇多助益。然由于此二年谱编订时间较早,部分文史材料尚未发现,故尚存遗缺。如元结自称河南人,并非称其出生地,而是称姓氏发源地;元结并非无兄弟,而是有兄妹五人;元结曾有两次东吴之行,且在天宝五载参与孙吴科考;元结广德元年前往蜀地,与杜甫相会,杜甫《送元二适江左》即送别元结之作;元结大历二年有郴州之行,《橘井》为其作品;元结大历三年曾摄连州刺史,并留下十四篇诗文等。文章结合新发现的文学史料,对孙、杨编订的《元结年谱》进行了部分修订,并对元结家世及生平经历进行了详细考订,以期能对研究有所裨益。
    • 彭小乐
    • 摘要: “论”最初用来阐述经书,后来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可用来陈述政事、辨正史事、评议文章等。鉴于骈文的华丽不实文风,唐代元结主张文体变革,倡导作古文,提倡文学发挥政教功能。他创作了一系列论辨文,按照内容可分为讽论、史论、政论、理论,其中讽论以寓言形式为主,重在批判时政,陈说社会弊病;史论重在以史为鉴,借古喻今;政论创作师法贾谊,秉笔直书,针砭时弊;理论主要表达他的个性思想,多真淳之语。在政论文的创作手法上,元结对孟子和贾谊等论辨名家多有继承。总之,元结的论辨文如锋芒利刃,多刺时嫉邪,以真淳之语表现他的忧国情怀。
    • 霍存福
    • 摘要: 元结《县令箴》是历史上首篇以县令为规箴对象的官箴,唐宣宗时曾被收入法典汇纂.其所阐发的宽猛、简繁适中的政策原则,以及明、直、清、惠等德目,既针对当时县政的现实问题与倾向,也来自于他对牧守、县令为政状况的长期观察,是元结为官理念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展,对后世影响很大.元结不仅是官箴的提炼、总结者,也是真诚的践行者.《县令箴》所概括的诸德目,并不局限于县令,而具有通行于守令甚至整个官僚集团的品质,它们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基本共识和崇尚.
    • 李昌浩
    • 摘要: 提及牛,立刻想到它是勤劳的化身,它吃苦耐劳,默默奉献。人们爱牛敬牛,古代咏牛的诗,都反映了古人对牛的深厚感情,牛是动物中最光荣的。牛性情温顺,没有马的暴躁,驴的倔强。唐朝元结的《将牛何处去》中写道:“将牛何处去,耕彼故城东。相伴有田父,相欢惟牧童。”牛是老人、儿童、妇女皆可放牧役使的家畜,可见牛是温顺的。
    • 韩梦圆
    • 摘要: 元结在生活于唐代由盛转衰之际,是中国文学史上高举复古主义大旗的重要作家。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反对流于形式的雕琢与时俗污流,追求风雅复古。在生活方式方面,元结追求自得其乐,渴望回到躬耕自娱、自由自在的太古时期。元结追求复古的主张与态度,对新乐府运动及古文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从心自适的人生态度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崇尚独立人格的真实写照。
    • 刘志强
    • 摘要: "中道"是原始儒家和唐代政治思想的核心."中道"的关键是将适宜的方法和手段用于实践,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以元结为例,元结在调和儒、释、道方面,一准"中道".在具体为政实践上,元结一方面以"清廉"为自我要求,一方面以"慈惠"为目标追求.元结修身、为政能够坚守"中道",原因有四:戒惧、憎恶"人欲",克己与自省,基于仕途实践的"守正",忠厚淳朴的鲜卑民族性格.元结频繁上表辞官,原因有三:畏惧"污辱"、奉养亲人、追求"精神自由".既追求事功,也怀有超然通达的心态,均是"中道"的体现.
    • 刘志强
    • 摘要: "中道"是原始儒家和唐代政治思想的核心。"中道"的关键是将适宜的方法和手段用于实践,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以元结为例,元结在调和儒、释、道方面,一准"中道"。在具体为政实践上,元结一方面以"清廉"为自我要求,一方面以"慈惠"为目标追求。元结修身、为政能够坚守"中道",原因有四:戒惧、憎恶"人欲",克己与自省,基于仕途实践的"守正",忠厚淳朴的鲜卑民族性格。元结频繁上表辞官,原因有三:畏惧"污辱"、奉养亲人、追求"精神自由"。既追求事功,也怀有超然通达的心态,均是"中道"的体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