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方治理

地方治理

地方治理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8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政治理论、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4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28078篇;相关期刊451种,包括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第三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法制论坛——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司社会责任高层论坛等;地方治理的相关文献由830位作者贡献,包括郁建兴、方雷、杨宏山等。

地方治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4 占比:2.75%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8078 占比:97.20%

总计:28888篇

地方治理—发文趋势图

地方治理

-研究学者

  • 郁建兴
  • 方雷
  • 杨宏山
  • 于飞
  • 李媛媛
  • 杨志军
  • 杨雪冬
  • 胡萧力
  • 陈朋
  • 高新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开峰; 杜亚斌
    • 摘要: 政府透明是提升政府质量、实现政府善治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研究者们对中国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政府透明问题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从公众感知角度进行的研究还不深入,对地方政府透明感知的刻画和解释也不全面。本文采用2018年中国地方治理综合调查的数据,从公众感知的角度对中国地方政府的透明状况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层模型实证分析政府透明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公众对地方政府透明状况的评价整体上是积极的,但对政府财政和绩效信息公开的评价相对较低,相关信息公开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公众的政府透明感知在不同地区和城市层级之间存在差异,其水平高低也受客观政府透明度和个体特征变量的显著影响,是宏微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的研究需要继续探寻对政府透明感知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制度变量,厘清这些变量对政府透明感知产生影响的机制和边界条件。
    • 江子照
    • 摘要: 地方治理关系国家的未来发展,国家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每个地方的良好治理。一方官吏在地方治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责任重大。泰安历代良吏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自身到社会、从阶段到全局,他们有着广泛而独特的治理理念和绩效。文章以泰安历代良吏群体的廉政做法为切入点,分析其廉政作用机制,总结系统性、体系性廉政建设机制,为当今廉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 申树欣
    • 摘要: 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地方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治理理念转向服务导向、治理主体趋向多元化、治理手段日益多样化、治理模式协同化制度化等。与此同时,我国地方治理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理念转变不彻底、公民参与度不足、缺乏制度支持、治理模式亟待创新、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极大阻碍了治理效能的发挥。立足当下治理现状,结合党和国家相关远景规划的要求,应积极探索我国地方治理创新,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加强法治化建设、加快建设高效的协商民主治理结构、强化权力划分制度化建设、推进治理模式向现代化转型、完善监督体系做文章,从而显著提升治理效能。
    • 李豫杰
    • 摘要: 贫困与反贫困作为全球热点话题,长期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低保人口自2009年2345万人的高点逐年降低,城镇人口中城市低保人口比重自2003年高点以来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19年已降至0.01%。本文在福利经济学的视角下,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最小二乘法模型,对西北五省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影响城市低保福利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城市低保支出和覆盖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对城市低保支出和覆盖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教育水平也是影响城市低保政策的重要原因。
    • 黄琬然
    • 摘要: 地方法治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关系到基层社会的规范形态和秩序运作,而且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构建和深度实践。然而,混乱的主体观念、错置的角色定位以及匮乏的制度供给分别构成地方法治建设的观念困境、角色困境和制度困境。地方法治建设应当遵循“观念—角色—制度”的逻辑路径。驱使地方社会主体观念向现代法治规范性转换应当成为克服地方法治困境的前置性选择。基于法治主体观念的历史性变革,地方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身份认同得以深层次塑造。同时,经由对地方治理偏差的矫正和基层秩序缺陷的弥补,最终实现地方治理领域的规范化供给和地方法治建设的制度性均衡。
    • 王亚利; 岳雪峰
    • 摘要: 地方立法在夯实地方治理的法治基石、延伸国家立法的治理触角、促进多样化地方治理格局的形成和推动国家治理顶层设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实践中,地方立法治理功能的发挥存在如下困境:地方性立法事务难以明确;立法重复、缺乏特色;地方人大的立法主导地位弱化。究其原因,在于地方立法权限不明、立法观念保守和人大立法能力不足。明确地方性立法事务的范围,提升地方立法质量,强化地方人大立法职能是地方立法治理功能发挥的有效进路。
    • 王玉玲; 胡瑞华
    • 摘要: 地方税是地方治理的制度重心与核心工具,健全地方税体系可实现地方政府税收权力和义务、纳税人税收权利与义务的双统一。民族地区地方税体系在分税制改革及其后调整刻画出的“集中税权、统一税制”轨迹中演变,并对地方治理产生深刻影响。民族地区地方有效治理的“本道”在于健全地方税体系,实现由转移支付依赖型向地方税依赖型的转变。健全地方税体系,以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为原则;充实地方税权,奠定有效治理的税收权力基础;完善地方税制,提供有效治理的财力保障。
    • 徐建卫
    • 摘要: 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技术对中国商会治理研究的历史演进、机构作者、合作网络、热点主题及高被引文献等情况进行全景式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国内商会治理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在若干方向上产生了高质量文献,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对商会治理的学术关注度还不高、研究机构和作者分布极不均衡、期刊支持有限、跨学科和机构的合作网络没有形成。内部治理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强,外部治理的分析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商会参与地方治理研究主要体现在经济治理和政治参与上,对社会治理和文化融合等问题缺乏关注。加强商会内外部治理研究,探索商会组织参与地方治理的有效路径是未来一个时期商会治理研究的重要任务。
    • 雍蕹; 瞿州莲
    • 摘要: 万历六年(1578)地方和土司彭永年合作抓捕逃犯,将教乱平定。这一案件表明土司出于与地方官员建立良好关系、维持自身政治优势、获取中央信任的原因,在“子孙永享”国家赏赐和升官晋爵的巨大利益驱动下,通过中央指派、与地方官合作、主动请缨等方式参与地方治理,从而达到获得国家认同、维持政治优势和保证家族事业长盛不衰的目的。
    • 肖欣悦
    •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区块链政务服务赋能地方治理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前沿领域,旨在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全新着力点与支撑点。基于对区块链核心技术与基本特性的分析应用,在政务服务体系中创新结合区块链防篡改、可追溯、去中心等技术优势,使得地方治理职能部门数据调取实时准确、数据权责边界清晰、数据记录防止篡改、政务服务便捷智能以及数据共享稳定安全,并通过政务服务权力格局的“去中心化”,破除了数据割据造成的行政壁垒,避免了数据权力格局的重复建设,保障了组织行政权力重构的转变与推行,继而为地方治理提供服务精准透明的价值范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