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南海北部

南海北部

南海北部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799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1篇、会议论文55篇、专利文献144篇;相关期刊215种,包括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海洋学研究、热带海洋学报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第十三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南海北部的相关文献由178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功成、陈作志、吴时国等。

南海北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1 占比:78.83%

会议论文>

论文:55 占比:5.85%

专利文献>

论文:144 占比:15.32%

总计:940篇

南海北部—发文趋势图

南海北部

-研究学者

  • 张功成
  • 陈作志
  • 吴时国
  • 梁金强
  • 何家雄
  • 吴能友
  • 庞雄
  • 孙军
  • 许友伟
  • 贾晓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志刚; 张培震; 惠格格; 胡立天; 李冠华; 张逸鹏; 梁浩; 李琳琳; 王伟涛; 闫永刚; 代向明
    • 摘要: 南海北部滨海断裂带不仅是华南次级板块和南海次级板块的分界断裂,同时是南海北部陆缘区域的主要控震和孕震构造,也是珠江口盆地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控盆断裂,因此,厘清其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演化和最新活动性,对理解南海北部陆缘的构造和含油气盆地演化过程、动力学机制以及地震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特殊的构造位置及研究的重要性,不同学者对其开展过大量地球物理探测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对该断裂带的认识。本文总结了滨海断裂带深部结构探测、构造属性、活动性和孕震构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基本认识,阐明了该断裂带的深部地壳结构和活动特征存在分段性,指出了该断裂带与NW向断裂带和上地壳低速层三者结合位置为区域强震发生提供了深部动力学环境。加强不同位置的深-浅结构和海底变形综合探测研究,结合周边区域已知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数据,解决滨海断裂带的深-浅构造耦合及其与NW向断裂带之间关系问题,探讨其最新活动性与地震-海啸灾害的关系,可能是滨海断裂带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 李越; 李波; 李涛
    • 摘要: 有孔虫在海洋环境指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现代环境中有孔虫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利用有孔虫对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进行还原。我国南海海域辽阔,南海有孔虫的相关研究很早便有报道。对我国南海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底栖有孔虫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研究区以玻璃质壳底栖有孔虫占主导,胶结壳其次,瓷质壳最少。根据底栖有孔虫的分布特征划分了4个底栖有孔虫组合,组合1为Heterolepa subpraecincta-Hanzawaia mantaensis-Rotalinoides gaimardii;组合2为Bulimina marginate-Lagena substriata;组合3为Elphidium advenum-Pararotalia nipponica;组合4为Recurvoides contortus-Ammodisus cretaceous-Bulimina aculeata。对影响该区域底栖有孔虫分布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温度、盐度、底质类型等对底栖有孔虫的分布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海流对研究区底栖有孔虫时空分布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
    • 莫奇龙; 胡世森; 谢君君; 罗进辉; 冯波
    • 摘要: 实施限额捕捞制度,需要对渔业资源的可捕量加以评估。根据2008—2019年南海北部17个渔港的渔业生产抽样调查数据,开展了海鳗资源的可捕量评估,统计发现南海北部的海鳗主要来自于钓具、刺网和拖网3种作业方式,其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46.20%、30.50%和21.55%。基于这3种作业方式的CPUE数据,采用6种剩余产量模型评估出南海北部海域海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在80366.15~122500.29t,平均为100963.70t。根据Kobe图分析认为,自2017年实施史上最严休渔制度以来,捕捞压力得到缓解,海鳗产量出现下降,已低于最大可持续产量水平,未发生资源过度利用的情形,当前南海北部海鳗的总允许渔获量可设定为7.6×10^(4)t。
    • 舒梁锋; 张丽丽; 雷胜兰; 高中亮; 韩霄; 于飒
    • 摘要: 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揭示白云南洼珠海组发育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深水扇沉积体系,之前尚未精细研究珠海组演化特征,一直未厘清珠海组由浅水陆架沉积环境向深水陆坡转变过程中陆架坡折带的演化规律及其与深水沉积之间的关系。为此,基于研究区超2000km;的新三维地震资料和二十余条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成果,结合陆架坡折带最新研究进展,通过精细分析陆架坡折带在各沉积期的沉积体系结构,明确各期次的演化特征,总结其形成模式和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白云南洼陆架坡折带平面呈NE-SW向展布,各个时期坡折带推进范围不一。从珠海组四段至一段沉积期坡折带宽度由大变小,逐渐向SE向推进;陆架坡折带平均坡度为0.96°~4.76°,向海推进距离为21~28km,进积速率约为0.9~10.6km/Ma;北部和西北部坡折带特征差异明显。(2)陆架坡折带演化分为初始形成期(珠海组四段沉积期)、发展期(珠海组三段沉积期)和稳定期(珠海组二段和一段沉积期)三个阶段。发展期陆架坡折带快速向海推进,形态由弯曲变平直;稳定期坡折带形态由锯齿状变光滑(珠海组二段沉积期)、并最终稳定(珠海组一段沉积期)。(3)陆架坡折带演化受沉积物差异供给、海平面变化、古隆起等共同控制。充足的物源供给是坡折带形成的关键因素;双物源差异供源造成北部和西北部坡折带形态差异;相对海平面先升后降,改造了坡折带展布形态;拗陷期整体构造活动稳定,古隆起限制坡折带范围。该研究成果对南海北部深水区的沉积演化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 麦广铭; 陈志劼; 王学锋; 肖雅元; 李纯厚
    • 摘要: 鱼类分类学多样性是鱼类多样性保护和群落稳定性分析的基础。采用2014—2017年在南海北部沿岸7处海域的渔业资源监测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分类学相异性指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鱼类的种类组成和分类学多样性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7处海域共出现鱼类1105种,以珠江口最多(958种),南澳岛最少(94种);2)研究海域可划分为2个类群:类群Ⅰ为雷州湾、珠江口、大亚湾,分类学多样性水平高;类群Ⅱ为陵水湾、南澳岛、海陵湾和防城港,多样性较低;3)总体平均分类差异指数(Average taxonomic distinctness index,Δ^(+))变化幅度较小(54.3~61.04),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大,但趋势不明显;4)陵水湾、海陵湾和防城港的Δ^(+)均落在漏斗外。综上,在较大尺度上,研究海域鱼类物种热带-亚热带特征明显,Δ^(+)总体呈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趋势;陵水湾、海陵湾和防城港有生境退化的迹象,因此定期进行渔业监测研究十分必要。
    • 杨茜; 冯秀丽; 李梦帅
    • 摘要: 南海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构造环境,其丰富充足的沉积物源、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以及广泛分布的陆坡都为浊流的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和理想场所。南海北部更是有华南大陆以及台湾岛的大量陆源沉积物搬运至陆坡,加上陆坡区合适的坡度,浊流沉积十分发育。南海北部陆坡发育有大量不同规模的海底滑坡,浊流沉积分布广泛。在南海北部莺琼陆坡的钻孔记录和地震数据中,发现多次的地层倒转,多是浊流沉积造成。本文在地质、地形和地层数据基础上,利用Sedsim软件对莺琼陆坡浊流沉积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浊流的流动和沉积特征随着浊流发育而不同。浊流形成初期,整体流速较慢,部分较粗的沉积物在陆坡中上部产生少量沉积;浊流形成中期,流体在陆坡上不断加速,在陆坡上的沉积不明显;浊流沉积后期,浊流在陆坡坡折处受到减速的作用,沉积物的主体发生沉积,剩余沉积物搬运到平坦地形沉积;沉积地形为逆流迁移状;浊流沉积基本分布在10 km范围内,沉积厚度会随流动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且会出现层状沉积。
    • 习龙; 倪玉根; 何健; 梁开; 陈科衡; 夏真; 陈梅; 薛峭
    • 摘要: 本文以南海北部某海域海砂矿区为例,提出了基于GMS软件的海砂矿三维地质建模和资源量估算方法。以钻孔和综合物探数据为源数据,划定了矿区内V1和V2矿体的边界,基于GMS软件系统构建了数据库,综合利用钻孔、综合物探、剖面图和海底地形控制面等资料,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有效实现了海砂矿体三维可视化和体积资源量的估算。三维地质模型法与传统地质块段法估算的海砂体积资源量相差0.769亿m^(3),差值率为2.13%。结果表明,海砂三维地质模型能更加精准地揭示地层结构、海砂矿体的空间展布和估算海砂体积资源量。因此,基于GMS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对于海砂矿体的立体显示和资源量估算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后期指导海砂资源科学开发。
    • 马梦真; 李芊; 吴正超; 陈寅超; 俞建成
    • 摘要: 最小含氧带(Oxygen Minimum Zone,OMZ)是指海洋中层水体处存在的稳定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极小值层,OMZ的分布与变化对南海生态系统和生地化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9年7-9月“海翼”号水下滑翔机(Sea-wing Glider)在南海北部陆坡区的组网观测数据,对南海北部陆坡区OMZ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垂向上,研究区域内DO极小值层出现在深度约700~900m处,其浓度约为80~100μmol·L^(-1),且700~900m深度范围内DO浓度变化不大,形成了厚度约为200m的OMZ。在水平方向上,OMZ自陆坡西南部起向东北方向延伸,厚度由西南至东北逐渐变薄,整体呈楔形分布,并在靠近吕宋海峡处逐渐消失。此外,本研究还选取了两台水下滑翔机7-8月连续两周内的观测数据,经计算显示,OMZ区域内的DO浓度在跨陆坡方向上的平均变化速率为0.023μmol·L^(-1)·d^(-1)(增加),在沿陆坡方向上为-0.034μmol·L^(-1)·d^(-1)(减少)。沿吕宋海峡入侵南海的高氧水能够解释OMZ东北部DO浓度局部升高的现象,OMZ的分布特征和形成原因与海水的平流运动、水团分布和水体层化等物理过程,以及生物呼吸、有机物分解和还原性物质的氧化等多种影响因素有关。
    • 夏少红; 林江南; 曹敬贺
    • 摘要: 南海北部沿海地区位于华南陆块与南海的交接地带,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形成了典型的板内地震活动带。本文通过收集研究区固定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数据,开展了双差走时地震重定位计算,获得了更为精确的地震震源参数。从地震活动的时空特征可知,南海北部沿海地区地震活动较为活跃,空间上主要形成了几个典型的集群型震群,如南澳岛外海地震群、阳江地震群、新丰江水库地震群以及海南岛岩浆活动地震群等。时间上,研究区每年地震活动的数量与分布模式基本稳定,主要集中在典型的震群区,其他地区零星分布较少的地震。典型震群区地震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中上地壳(<20 km),下地壳也偶有地震发生。但不同震群区地震的分布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南澳岛外海地震分布呈“L”型,以NE向地震活动为主,也存在NW走向的地震分布趋势。阳江地区地震活动主要呈现南、北两个震群,其中南部震群主要呈近E-W向展布,地震活动比北部震群更强烈;北部震群覆盖面积较小,大体以S-N走向展布。新丰江水库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贮水盆地的西北部和东南部两个峡谷区,其中约78%的地震集中在水库大坝附近的峡谷区,总体呈NW-SE走向;西北部上游峡谷的震群在2010年以前很少被观测到,而2012年以后却呈明显增加趋势。海南岛地区地震活动主要呈现4个集群,所有集群的震源深度都具有近垂直状的通道分布特征,表明海南地区地震活动与岩浆流体活动存在紧密关联。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典型震群区地壳结构和发震构造,我们发现不同震群区发震构造差异性明显,南澳岛外海与珠江口地区的地震主要受NE向和NW向交错断裂以及地壳内部薄弱层和下地壳高速侵入体的控制和影响;新丰江水库地震主要受断裂带内部流体活动和水库静水压力的影响;海南地震活动可能与地幔柱造成的浅表岩浆流体活动有紧密关联。这些结果说明南海北部沿海地区发震构造与地壳结构的强烈非均质性有关,不能用统一模式给予解释,各震群主要受当地局部构造和流体作用的影响。
    • 尹汉军; 谢波涛; 安伟; 张琪
    • 摘要: 利用南海北部某油气平台2021年的原位气象观测数据,对文昌油气田附近海域的海上风能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估。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2021年海面10 m平均风速为3.94 m/s,有2个接近相反的主风向,NE方向和S方向,2个接近相反的主风能方向NNE方向和S方向。2021年海面10 m高度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90.27 W/m;风能资源等级综合评估达到1级,年有效小时数达到5535 h,有效风速的风能占比为99.25%,风向和风能方向分布的集中度较高。以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文昌油田附近海域风力条件虽然未达到建设经济性风电场的要求,但是具备一定的可利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