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五届青年海洋科学研讨会
第五届青年海洋科学研讨会

第五届青年海洋科学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1-04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会议文集:第五届青年海洋科学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原油水溶性组分(WSF)暴露对黑鲷、黄鳍鲷和褐菖鮋肝微粒体EROD活性的剂量-效应,时间-效应和恢复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剂量诱导实验中,褐菖鮋肝EROD活性在原油WSF浓度为50μg/L时呈现生物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而黑鲷和黄鳍鲷肝EROD活性在75 μg/L时才呈现生物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褐菖鮋肝EROD活性诱导倍数最高,但黑鲷的诱导浓度范围较广。在时间诱导实验中, 在40μg/L原油WSF暴露下黄鳍鲷肝EROD活性在2 d时首先呈现显著差异;三种鱼肝EROD活性均在第4 d达到最高,并呈现显著性变化,此后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并接近对照组水平。在恢复实验中三种鱼肝EROD活性下降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石油污染物,黑鲷、黄鳍鲷和褐菖鮋肝EROD活性都可以作为污染生化效应监测指标;然而,就三种鱼类比较而言,褐菖鮋最为敏感,更适合于作为石油类污染及其生化效应,尤其是低剂量效应的监测生物。
  • 摘要:通过传统的TCBS培养基计数、16S-rDNA-RFLP(16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多样性分析)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深圳海域水体和九龙江河口沉积物中弧菌数量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CBS菌群数中弧菌所占的比例因不同采样地点、不同季节而呈现较大差异。深圳西海域及九龙江口上游盐度较低(低于11)的区域,TCBS菌群中孤菌所占的比例为0%,TCBS菌群数与弧菌总数不相关;河口下游盐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弧菌占TCBS菌群数的6%-92%,TCBS菌群数与弧菌总数不相关或相关性不大;高盐度的海水区域弧菌占TCBS菌群数的37%-100%,TCBS菌群数与弧菌数量显著相关(p<0.05)。因此环境监测过程中利用TCBS培养基检测海洋弧菌数量时,应该通过分子鉴定或生理生化鉴定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数据的科学性。
  • 摘要:本文利用2006年夏季福建沿岸4个海洋站和福建近海5个潜标站的水位观测资料,分析4个热带气旋影响下的台湾海峡西部风暴潮特征。结果表明,福建沿岸的台风风暴潮大小不完全取决于台风强弱,与大风半径关系密切,若台风大风区覆盖整个台湾海峡,福建沿海增水都较大;福建近海潜标站增水比沿岸海洋站小40%左右;台湾海峡地形和福建沿岸地形容易出现双(多)增水峰现象;热带气旋容易引起各测站增水出现周期为12.0h的震荡。
  • 摘要:本文利用2006年夏季粤东及闽南沿岸水文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分析了该海区的上升流现象,结果表明:上升流主要分布于汕头至东山一带海域,地形对上升流的分布结构起着一定的作用。上升流主要存在于7、8月份,在此期间,其强度和影响范围存在变动。上升流强度变化经历了强-弱-强-弱四个阶段。7月初至7月中旬,7月28日至8月上旬,上升流强度较大;7月19—27日期间、8月中旬以后,上升流强度较弱。
  • 摘要:福建东山被认为是西太平洋大陆沿岸造礁珊瑚分布的北缘,但是笔者于2010年4月在平潭海域进行海底采样过程中采集到了少量活体造礁珊瑚和柳珊瑚,把造礁珊瑚生存的海域北部边界又向高纬度地区推进了约200公里。平潭珊瑚礁体较小,尚未形成大片的珊瑚礁。本文对平潭海域自然环境条件与造礁珊瑚所需环境条件进行了较详细的对比分析,平潭海域海水温度低,严格来说并不适合造礁珊瑚的生存,具体缘由还需作进一步研究。珊瑚发现海域,礁石分布广泛,通过对比分析造礁珊瑚和柳珊瑚在该海域基底条件的异同,推断表层沉积物中的粘土含量可能是限制造礁珊瑚生长的主要因素。
  • 摘要:海岸湿地是反应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较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利用PVC管在泉州湾不同类型湿地获取了4个短柱状样,对柱状沉积物样品利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分析,利用ICP-AES进行痕量金属元素分析。粒度分析结果表明,泉州湾海岸湿地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和粘土,沉积物的中值粒径分布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显著。痕量金属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洛阳江河口的痕量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受产业转型的影响,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在1984-2004年之间降低,但受晋江流域工业污水的和泉州湾沿岸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自2004年开始重金属含量又上升;在水头地区,沉积物中的痕量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周边小河流排放的污染物,大量的痕量金属元素被圈闭在互花米草盐沼内。
  • 摘要:在参考ISO 19115-2003遥感影像元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利用覆盖福建全境的海岛、海岸带的Landsat 7和SPOT 5的原始影像、校正影像以及融合影像,构建基于SQL Server 2005的福建省海岛、海岸带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实现了遥感影像元数据与影像数据的一体化存储与管理。同时,使用VB语言的可视化特性,实现了基于用户的可视化查询与下载。本系统的研发,将为福建省海岛、海岸带研究提供一个可以共享的基础数据平台。
  • 摘要:氧化亚氮(N2O)因其强温室效应和潜在的臭氧破坏作用备受关注。大量研究显示河口区域,特别是人为氮源输入影响严重的区域是N2O的重要源区。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快速增加,中国大陆河口区域对全球N2O收支势必有较大的贡献。本文研究了2009年冬季九龙江河口表层水体N2O浓度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评估了其海气通量。研究结果显示,冬季九龙江河口表层水体N2O浓度从盐度低至0-3时的81.7±1.7nmol/dm3下降至盐度为27.2时的14.1±0.2nmol/dm3,相应盐度下其饱和度分别为754%和138%,九龙江河口为大气N2O的强源区。与NO3-N、NO2-N、NH4-N等营养盐浓度的分布特征相比较可推测,2009年冬季N2O在九龙江河口的混合过程中呈不保守状态,部分N2O可能通过海气混合过程从水体迁移出。即时N2O的海气通量呈由高盐处向低盐处递增的趋势,变化范围在3~94μmol/(m2.d)之间。
  • 摘要:本文从时域角度分析了方箱-水平板浮式防波堤的水动力特性。在线性化势流理论范围内求解浮式防波堤的波浪绕射和辐射问题。流体运动理想化为线性二维势流,防波堤的运动假定为二维的,分别作横荡、垂荡和横摇运动。采用格林函数法将速度势定解问题的控制微分方程变换成边界上的积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浮式防波堤运动方程采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数值计算给出了不同层数水平板浮式防波堤的波浪透射系数、运动响应和锚链力结果。
  • 摘要:众多海洋观测数据表明,在真光层深度范围内,海水固有光学特性和光学有效组分的剖面分层分布是广泛存在的,而很多遥感反演模型的建立基于均一分布假设,尤其是在经验模型的建立中,往往只利用某一深度或各深度平均的光学有效组分浓度与水体光谱的统计关系。本文通过模拟平静水面水下光的辐射传输,分别研究了叶绿素、无机悬浮物浓度垂直分布结构对水下辐照度比的影响,并对比了两类分层水体权重函数等效浓度计算式及相应水下辐照度比,结果表明,对于分层水体,透射深度和层化强度是影响等效浓度值计算误差的主要因素,透射越深,表层层化越强,水体层化对水下辐照度比的影响就越大,但其计算误差也越大。Gondon等效浓度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值,而Zaneveld计算式则高估了分层水体的等效浓度值。
  •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0-2008年福建赤潮数据及区域环境特征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福建沿海赤潮分布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沿海赤潮发生呈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福建的赤潮多发区与近岸的污染带具有一定的关联,海域的污染与富营养化加剧了赤潮的爆发。福建沿海的赤潮受多种环境因子的交互影响,明显受到陆源污染影响,如营养盐、粪大肠菌群数(Ecoli)且与藻类繁殖生长相关指标关联性强,如细胞数(Dn)、叶绿素α(Chl)、3pH值、溶解氧(DO)、DO%。COD和盐度(Sal)影响较明显,但与其它指标的关联性较差,表层水温的影响相对较小。
  • 摘要:本文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罗源湾2005年四季微微型光合自养生物的组成分布、季节变化、调控因子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微微型光合自养生物由微微型真核藻和原核生物中的聚球藻组成,微微型真核藻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聚球藻港顶部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港中部、港口则为冬季最高,秋季最低。微微型真核藻和聚球藻丰度四季分布各有不同。分析表明,影响罗源湾海域聚球藻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分布的关键因子在春季、夏季、秋季主要是盐度,在冬季则主要是温度和光照条件。
  • 摘要:本文通过沉积物柱孔隙水中甲烷、SO42-、Cl-、δ34S-SO42-、δ13C-CH4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了硫酸盐还原和甲烷厌氧氧化过程在九龙江河口沉积物中的分布规律。测定结果显示两个站位(J-A和J-E)间隙水中SO42-随深度增加快速减小,分别在55cm和130cm深度附近消耗殆尽;而惰性Cl-浓度随深度没有减小的趋势;孔隙水中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随着深度增加明显偏重。这些结果表明两个站位沉积物上部(55cm和130cm)存在明显的硫酸盐还原作用。孔隙水中甲烷浓度在硫酸盐-甲烷过渡带随着深度减小急剧增大,与此同时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也相应的偏重,表明两个站位沉积物下部产生的大量甲烷在SMT附近被AOM消耗。沉积物中SMT分布深度与上覆水盐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反映了研究区上覆水盐度变化所导的致硫酸盐浓度改变是控制九龙江河口沉积物中SMT深度的关键因素。
  • 摘要:在《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后,海岛管理的任务繁重,迫切需要微型海岛的遥感影像,对其现势性和潮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受制于现有遥感技术的水平、天气和欧美出口技术的限制,目前遥感影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因此寻找一种适合海岛管理的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非常迫切。本文在比较现有遥感技术的优缺点、无人飞行器遥感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介绍一种适合海岛管理使用的无人机遥感技术.该技术具有操控性好、作业选择性强、精准度高、作业周期短、时效性好、维护使用费低、经济实用、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
  • 摘要:在2008-2009年中国大洋科考20航次中,利用电视抓斗(TVG)对2007年于西南印度洋中脊49°39′E地区发现的新热液区(A区)及其附近三个热液调查区(B、C、D区)进行了底栖生物调查,获得了大量的热液沉积物和底栖生物样品。本文利用此航次采集的22个站位的样品,初步分析了该新热液区及其附近三个热液调查区样品中个体大小介于250μm~1000μm的底栖生物的体积密度(DS)、类群组成和生物量组成,并进行CLUSTER等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新热液区底栖生物的平均DS为57.42±49.42 ind/10L;以线虫和桡足类为优势类群,个体数比例分别为47.15%和44.25%;桡足类的生物量比例最高,达35.03%,其次为端足类和原足类;等级聚类分析表明,新热液区与B、C调查区的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相似,初步推测这两个热液调查区周边很可能有热液活动存在,可以作为热液活动调查的重点海区。
  • 摘要:本文以潮间带沉积物这一典型的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带为对象,研究了沉积物中汞向海水的释放动力学。结果表明,汞的释放量较低,在微克/千克量级(×10-9),释放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前8h为快速释放阶段,之后为慢速释放阶段,大约在24h达释放平衡;用Elovich方程和Freundlich修正式对汞的释放动力学进行拟合,前者更优。通过污染实验吸附到沉积物上的汞的各形态大小顺序为:HgS为主的惰性汞>单质汞>盐酸溶无机汞及甲基汞>有机结合、螯合态汞>水溶态、交换态等活性汞。
  • 摘要:2009年3月28-29日在九龙江河口区采用自制沉积物物捕获器分层收集沉降颗粒物,分别进行了激光粒度、X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分析了沉降颗粒物的粒度特征和粘土矿物组成特征,并探讨了九龙江河口沉降颗粒物类型及其絮凝沉积作用。结果表明:各站各层沉降颗粒物有不同的粒度组成和粘土矿物组成特征,单颗粒沉降颗粒物类型有生物颗粒、矿物颗粒和其他颗粒等3种类型;沉降颗粒物絮凝体类型包括住囊类、硅藻絮凝体、矿物碎屑絮凝体、混杂絮凝体和粪球絮凝体等5种类型。研究区沉降颗粒物的类型受到地形、径流、潮流及陆源输入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陆源物质的输入和人类活动的干预是影响研究区沉积颗粒物分布的主要原因。颗粒物絮凝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河口区水体的盐度、有机物的吸附及网捕作用是沉降颗粒物聚集的主要原因。
  • 摘要:本文利用国家“908”专项和各省“908”专项近海海洋化学调查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4季的调查资料,聚类分析了研究海区的水团分类及浙闽沿岸流的季节变化和环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海区主要存在长江口冲淡水、浙闽沿岸水、混合水(为南海暖流,黑潮分支、台湾暖流和对马暖流等多个外海水系混合而成)、福建沿岸水、苏北沿岸水、苏北沿岸水混合区、长江口东向混合水、黑潮分支等多个水系,其水系组成随季节变化;低温低盐高营养盐的浙闽沿岸水在春季表层影响可至三都湾附近海域,南向的浙闽沿岸水在夏季由于西南季风的影响逐渐消失,秋季在东北季风作用下,浙闽沿岸水南下影响逐渐加强,其表层影响可达泉州湾一带,底层可达东山岛邻近海域,冬季影响范围可达汕头邻近海域。浙闽沿岸水具有低温、低盐、高悬浮物和高营养盐的普遍环境特征。
  • 摘要:本研究对洛阳江红树林保护区中不同生境的断面进行了调查,就红树植物群落对潮间带生物空间分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共获得潮间带生物125种,隶属于8门86科。4务断面的生物种数比较结果显示:米草区(Qch4)(74种)>曾垵红树林(Qch3)(72种)>屿头红树林(Qch2)(54种)>光滩(Qch1)(48种)。平均密度为597个/m2,平均生物量为51.95g/m2,4条断面潮间带生物密度、生物量差异悬殊,与各断面潮间带生物群落组成有关。三种生境下,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潮间带生物群落的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显示,潮间带生物分带与红树植物群落类型相一致。潮间带生物分带受红树植物群落类型影响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红树植物群落间的群落特征和所处潮位线存在差异。与我国其它红树林如深圳福田、香港东部、广西山口、海南东寨港和福建九龙江口比较,洛阳江红树林保护区潮间带生物的物种数量、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以及优势种都有所不同。底质、盐度、潮汐和红树林植物群落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取样的方法、物种鉴定水平等人为因素也不可忽视。
  • 摘要:对自然环境下圈养在网箱内的瓶鼻海豚的发声及信号特性进行研究,利用实验室构建的宽频信号记录系统,获取大量的海豚原始发声信号,借助Matlab软件对这些信号进行时域、频谱分析。结果表明,瓶鼻海豚的发声信号复杂多样,主要分为的答声,哨叫声和爆裂脉冲等三类。重点研究的的答声属于高频窄脉冲,频率分布范围广,集中在2~160kHz,峰值频率在110kHz附近,高于室内环境下瓶鼻海豚的答声信号的峰值频率;并且不同的声行为下,瓶鼻海豚发出的答声的次数有明显不同,喂食和训练时,发声次数较多,但频谱特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摘要:利用2008年5月和10月在泉州湾进行的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探讨了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两次拖网调查共鉴定鱼类54种,隶属于2纲13目32科。其中中上层鱼类12种,近底层鱼类19种,底层鱼类23种;暖水种40种,暖温种14种,未发现冷温性和冷水性种类;杂食性鱼类4种,低级肉食性鱼类37种,中级肉食性鱼类8种,高级肉食性鱼类5种。白姑鱼和叫姑鱼是5月份的优势种,凤鲚是10月份的优势种。泉州湾鱼类多样性指数为2.32,均匀度指数为O.58,丰富度指数为7.62,营养级指数为2.54。与1985年的调查资料相比,泉州湾鱼类组成和优势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样性指数和平均营养级明显降低。泉州湾鱼类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过度捕捞、水域污染和栖息地丧失等。
  • 摘要:研究了深圳海域2008年4月、9月的水体弧菌数量、种类组成及其分布,探讨了弧菌总数及各优势类群的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弧菌总数分布具有季节性,东部海域弧菌数量春季(4月)高于秋季(9月),其均值分别为1.50×104 CFUs/mL、8.89×102 CFUs/mL;西部海域则秋季略高于春季,其均值分别为5.09×102 CFUs/mL、2.66×102CFUs/mL;弧菌数量最高值出现于大亚湾(4.40×104CFus/mL)。弧菌的优势类群具有季节性分布特征:春季特有的优势类群有V.gigantis类似种和V.splendidus类似种,秋季特有的优势类群有V.natriegens类似种;V.alginolyticus类似种是两个季节共有的优势类群,其数量分布春季高于秋季。弧菌种类、数量与海水温度、盐度及细菌总数、Chl-α等环境因子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盐度为弧菌种类及数量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
  • 摘要:采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及2216E平板计数法对深圳海域水体细菌数量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细菌总数普遍高于可培养细菌总数1~2个数量级,可培养细菌所占的比例为0.13%~88.65%。清洁水域YMK001站位及污染严重的深圳湾GDN053站位始终是细菌总数的高发区。可培养细菌总数与细菌总数、CODMn,及BOD5相关关系不显著,不能准确反应细菌总数的变化趋势及环境水体有机物的存在状态;而细菌总数与CODMn及BODs相关关系显著且相对稳定,与环境水体有机物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可见细菌总数相对于可培养细菌总数更适合于大范围海域的水质监测及不同海域的比较分析。
  • 摘要:台湾海峡闽江河口地区一只高分辨率的台湾海峡沉积柱记录了公元1660年至今约350年左右的沉积历史。表征陆源物质和海源物质输入比例的烷烃组分C31/C17在1877年和1969年左右的层位出现了两个高峰,指示陆源物质的大量输入,历史文献记录表明1876年和1968年闽江遭遇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是造成C31/C17峰值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河口沉积中C31/C17很可能和洪水记录有一定的关联,可应用于历史气候的研究。
  • 摘要:根据2008年在泉州湾开展20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与沉积物中硫化物、油类、总氮、总磷、汞、砷、铜、铅、锌、镉等化学因素同步监测结果,将沉积物化学监测数据与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泉州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富营养污染对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 摘要:根据2008年5月15日在泉州湾监测的浮游动物数据,计算浮游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及优势种的数量,以及同步海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污染因子与浮游动物多样性相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浮游动物个体数量与水深显著正相关,生物多样性指数与水温,pH以及浮游植物个体数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显著负相关,而水体透明度与盐度对浮游动物的分布影响不大。浮游动物的分布受营养盐、油类等污染因子一定程度的影响。
  • 摘要:根据2008年5月15日在泉州湾监测的浮游植物数据,计算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及优势种的数量,以及同步海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污染因子与浮游植物多样性相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浮游植物中的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浮游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大多显示显著相关.近岸海域富营养化对表底层浮游植物的物种多样性都是不利的.低浓度的油类污染对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但对于底层浮游植物的数量却是有益的,这可能与低浓度的石油烃可促进一些藻类繁殖生长有关.
  • 摘要:选择九龙江河口水域的沉积物为对象,以地质累计指数法、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水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其可能的来源。结果表明,(1)地质累积指数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域沉积物中Zn、Cr均属无污染,大部分站位的Cu、Pb、Hg、As为无污染或轻度污染,大部分站位的Cd则为轻度或中度污染;(2)生态危害指数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水域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顺序为Cd>Hg>As>Pb>Cu>Cr>Zn;总体上九龙江河口水域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属于中等生态危害;(3)该水域重金属可能来源于有机质的降解以及工业排污和生活污水对沉积物的污染,其中前者为主要的可能来源。
  • 摘要:使用海豚声音记录仪AQUAclick100,对自然环境下圈养的三只宽吻海豚 Tursiops truncatus的发声进行长期监测,分析讨论了宽吻海豚的发声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设置合适的记录仪参数,连续记录了宽吻海豚5个月的click声数据,并对click声信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lick信号长度分布在20-80μs之间,65.6%集中在20~43μs之问,符合泊松分布;同时发声间隔不固定,发声次数随着目标物的出现而急剧增加。受水温、外界人为活动、周边海域环境的影响,宽吻海豚昼夜发声存在显著差异(u=9.38>2.58,P<0.01),白天高于夜间,日间发声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1~4月份,月发声次数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4~6月份,每月发声变化不明显。
  • 摘要:应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南海北部319个表层沉积物<2μm的粘土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粘土矿物有伊利石、绿泥石、蒙脱石和高岭石,其组合特征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结合伊利石的结晶度和化学指数、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分布情况和周围河流供给的主要粘土成分,发现台湾岛为研究区伊利石和绿泥石的主要物源区,冬季西向的广东沿岸流把台湾的伊利石和绿泥石输送到珠江口外大陆架地区,南海北部的深水流把台湾的伊利石和绿泥石搬运到海南岛东南陆架陆坡区以及西沙群岛附近海域;研究区蒙脱石的主要物源区为吕宋岛弧,南海的黑潮分支和南海暖流把吕宋岛弧的蒙脱石输送到研究区;珠江为研究区高岭石的主要物源区,广东沿岸流把珠江的高岭石输送到研究区。
  • 摘要: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908专项)”项目在台湾海峡实施的冬季航次获取的大面CTD温盐数据以及由北向南分别布放在平潭岛、泉州、漳浦和汕头外海附近的4个海床基获取的海流、水位和近海底水温资料,结合同期卫星遥感风场、海表温度场等数据,对浙闽沿岸流的时空分布、特别是平潭岛外海浙闽沿岸流对冬季风松弛的响应特征与机理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冬季浙闽沿岸流主体(<14℃)位于平潭岛外海附近,垂向水体混合均一;浙闽沿岸水与海峡混合水(>14℃,由海峡暖流水和黑潮分支水构成)形成了南北走向的由表至底的温度锋结构。rn 当冬季风松弛时,浙闽沿岸流南侵减弱,暖成的海峡混合水北移;而当冬季风回复时,浙闽沿岸流的南侵显著增强。浙闽沿岸水与海峡混合水构成的温度锋面在冬季风强迫下呈西北-东南走向平移,导致该海域近海底水温出现周期性的的冷暖交替现象。通过对大尺度风场的EOF分析,结合针对海表水位、海流和近海底水温的小波谱分析,可以发现,平潭岛外海浙闽沿岸流对冬季风松弛的响应主要是由于冬季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大气锋面系统过境激发的沿岸向南传播的陆架截获波引起的,导致该海域海流、近海底水温等呈现准5 d和准10 d的亚潮频周期波动;局地风场驱动的埃克曼平流及其产生的向(离)岸水体堆积效应的贡献次之。
  • 摘要: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在四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配置下,模拟了中国华南地区2004年-2008年的夏季和全年逐月的降水,并采用TRMM的降水资料对比。结果表明:1)四种参数化方案的集合平均对华南地区夏季平均降水的空间分布模拟效果最好;2)四种方案均可模拟华南地区多年平均的年循环降水和降水中心的变动特征,但以仍以四种方案的集合平均效果最优,而对年循环降水特征的模拟优于对降水空间结构的模拟;3)对降水异常偏少的模拟优于对降水异常偏多的模拟,对汛期6、7月份降水的模拟效果以集合平均的结果最好,而8月份降水的模拟则以FC80-Grell方案最好;4)四种方案均可模拟出华南地区平均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包括降水的双峰型季节分布特点,其中,MIT-Emanuel方案的效果最好,四种方案的集合平均次之。总体而言,这表明对该地区降水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集合平均是提高模式对降水模拟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此外,分析结果还表明,模式对陆地区域降水的模拟能力远优于对海洋区域降水的模拟能力,这可能是由于RegCM3模式未充分考虑海气耦合过程,因此,在今后对华南地区降水的数值模拟试验中应进一步考虑海气耦合机制,以检验和提高模式的适用性。
  •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HadISST资料和相关、回归、合成等统计方法比较分析了El Nino和El Nino Modoki与当年各季节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海表温度(SST)的关系。结果表明:(1)夏季El Nino除了与当年冬季西北太平洋海域SST有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外,与当年其他季节并无显著关系;(2)夏季El Nino Modoki主要与同年秋季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的SST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显著相关区域主要分布于黑潮以东的大片海域;(3)El Nino Modoki发生期间,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上空盛行异常偏北风,这不利于热带西太平洋地区暖水向中纬度地区的输送。考虑到海洋对大气风场响应的滞后效应,因此夏季El Nino Modoki有利于秋季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海温的偏冷,而黑潮可能是El Nino Modoki向中国近海等中纬度地区传递信号的重要途径之一。
  • 摘要:利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了台风“凤凰(Fung—wong)”登陆后泉州湾6个13h连续站悬浮颗粒物及1个13h连续站(Q4站)表层沉积物的样品中Cr、Ni、Cu、Zn、As、Pb和Cd等元素的含量。表层沉积物中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0.4,50.3,26.5,101.7,3.36,40.0和0.180μg/g;悬浮颗粒物中其平均含量分别在1.108~7.408,0.476~3.394,0.809~5.046,3.190~19.337,0.087~0.595,2.621~10.073μg/L和4.160~50.828ng/L之间,从内湾向外湾逐渐降低。与平静海况下相同站位和潮时中相同元素含量及分布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台风过境后在1个潮周期内的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和分布特征较正常海况下的均有显著变化:Q4站表层沉积物中除Ni元素显著增加外,其他元素含量明显降低,分布特征与正常海况下类似,但变化幅度增加;悬浮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其分布特征与正常海况下的有显著差异,因地理位置而异。台风期间的强动力过程导致的重金属“二次污染”,以及伴随的强降雨增加了入海物质量及其扩散范围是影响重金属含量和分布的直接原因。本研究结果将为泉州湾重金属污染的准确评价和科学治理提供依据,为评估台风对重金属污染的综合影响提供直接佐证。
  • 摘要:根据2005年夏季航次观测的沉积物中有机碳(OC)、无机碳(CaCO3)、总氮(TN)、悬浮体颗粒有机碳(POC)、沉积物粒度数据,台湾海峡西部表层沉积物OC质量分数的范围为0.009×10-3~1.79,平均值为0.37±0.24,略高于20多年前台湾海峡南部海区,而低于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区;OC的质量分数湾内比湾外高,近岸比远岸高,且由北向南呈斑状分布的特征。CaCO3质量分数变化0.11~23.00之间,其质量分数呈明显斑状分布,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湾外的海域。表层沉积物C/N比值范围6.70~27.54,平均值为10.12,表明有机质来源的混合性。OC与TN间的本底关系极为密切。表层沉积物中OC与粒径大小呈显著的幂数关系,粒径的差异对OC的含量影响明显,而粒级不是CaCO3含量分布的制约因子。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区及附近海域沉积物OC与上层初级生产力分布并不耦合。台湾海峡西部每年埋藏于沉积物中的碳的通量为105tC。河流陆源输入、北向的沿岸流、南澳-东山外上升流以及平潭岛附近上升流对沉积物中碳的埋藏有重要影响。
  • 摘要:2010年夏季悬浮体调查显示,台湾海峡存在三处明显的底层水上涌升形成的低温高盐区;在低温高盐区域出现悬浮体高值区,受陆源物质输入的影响,在东山岛-厦门湾近岸一线亦可见悬浮体高值区;浊度和荧光相关性在不同分区和层位表现不同,除去浅滩区域,研究区其他区域的中上层水体,荧光与浊度的相关性良好,生物活动是控制悬浮体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湄洲岛-平潭岛东部海域的中下层水体,温度和浊度共同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决定了荧光的分布特征;澎湖列岛的北侧存在明显的东北向底层海流,海流的路径上,水体底层的浊度明显高于其两侧水体,在深层水涌升强烈的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底质再悬浮可能是造成浊度增大的原因;地形和陆源物质输入也是影响研究区内悬浮体分布的因素之一。
  •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国家专项(908专项)中关于我国近海海域生物体中持久性有机物含量数据(2006年7月14日至2007年12月29),据此数据对我国近海生物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近海生物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666污染较严重地区位于渤海和东海的部分区域,其中渤海污染较严重,DDT污染较严重地区位于渤海的部分区域,多环芳烃污染较严重地区位于黄海,多氯联苯污染较严重地区位于渤海。
  • 摘要:本文于2010年8月和10月对厦门海域营养盐和水采浮游植物群落开展了两个航次的调查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厦门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性因子依然为PO4-P,而SiO4-Si含量依然比较充足。各项营养盐含量与盐度梯度都有较明显的负相关性,其中保守性最明显的是DIN。文章认为,目前厦门海域营养盐结构变化的主要压力为N/P摩尔比率失衡。随着人为输入氮源的增加,在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极易发生中肋骨条藻赤潮,而该藻的生物量与NO3-N和SiO4-Si含量相关性明显。两次调查相比,8月份鉴定到的甲藻门种类和生物量明显高于10月份,且该季有3种甲藻种类成为群落优势种(共13种)。
  • 摘要:本文分析了2009年春季(4月)在台湾海峡中北部(浙闽沿岸流区)采集的浮游桡足类样品。对调查区浮游桡足类的生态特征、种类组成、总个体数及优势种分布进行了探讨,初步鉴定浮游桡足类48种,哲水蚤目种类数最多。浮游桡足类种类数平面分布调查区的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近岸海区;浮游桡足类总个体数的平面分布呈现近岸大于外海,北部海区高于南部的趋势,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和平滑真刺水蚤。根据浮游桡足类的生态习性可将它们分为沿岸暖水,沿岸暖温和热带大洋性3个生态类群,沿岸暖水性和热带大洋性类群的种数多,沿岸暖温性类群个体密度占优势。本文讨论了浮游桡足类种类数和密度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 摘要:利用1999-2010年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航次在中国海海区CO2走航观测数据结果,对中国海表层海水的CO2分压(pCO2)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中国海CO2源汇格局总体上可清晰地分面两部分,南海的源区以及南海以北的汇区。虽然东海总体上是大气CO2的重要汇区,但其季节变化也相当显著,9月份甚至可发展成大气CO2的源区。通量计算表明,中国海CO2吸收最弱的季节是在秋季,碳吸收通量的排序结果为:夏季>春季>秋季。
  • 摘要:通过对现有标本和补充样品的整理、采集和深度加工,收录中国海域记录的胶质类浮游动物,对其种类信息和图像资源进行系统综合,研究中国海域胶质类浮游动物物种多样性和分布,为胶质类浮游动物制作黑白点线图或原色形态图,共收录了中国胶质类浮游动物672种,刺胞动物门550种、栉水母动物门62种、尾索动物门60种;其中中国首次记录5种,2008年之后发表的新种32种。中国胶质类浮游动物种类图像包括点线图和原色形态图共806幅,涵盖501个物种,占物种总数比例为75%;共列出参考文献210篇,其中可提供下载为114篇,占58%。根据以上信息资料建立中国海域胶质类浮游动物种类图像数据库,实现对胶质类浮游动物种类信息和图像资源进行存储和查询功能,以促进胶质类浮游动物的研究调查和多样性保护,为中国海洋生物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摘要:利用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在白令海的CO2走航观测数据及其相关参数,对白令海陆坡流区的CO2分压(pCO2)异常、理化性质特征以及碳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令陆坡流具有低盐、高pH值特征,并伴随较低的TA、DIC及pCO2值。其结果与白令海盆及白令海陆架区水体相比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其pCO2显著低于相邻的白令海盆区。这与白令陆坡流的高生产力有关。通量计算表明,白令陆坡流区有着最高的CO2吸收通量,陆架次之,海盆最低。其碳吸收能力可达海盆的三倍。
  • 摘要:在过去的100年中,北极温度升高速率几乎是全球平均速率的两倍,尽管人为长生命期的温室气体GHGs在气候系统辐射强迫中占主导地位,黑碳气溶胶和其它短生命期的污染物却能很好地解释北极气候增暖较快的原因。本研究采用2005-2008年中国北极夏季黄河站(78°55′N,11°56′E)科学考察期间对新奥尔松地区进行的连续4年的黑碳气溶胶浓度观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夏季黑碳气溶胶背景浓度为7.16ng/m3,小时浓度中位数为14.58ng/m3,且该地区黑碳气溶胶正以每年4ng/m3的速率上升;EEMD方法、后向轨迹和簇分析方法表明夏季该地区约50%~60%的黑碳气溶胶源自本地释放,10~30%源自远距离输送,其源区主要为欧洲、俄罗斯和北美。
  • 摘要:20世纪50年代至今,小黄鱼渔业经历兴盛期、衰退期、严重衰退期和恢复期,近十年来,全国渔业统计产量一直维持在历史高位。但与此同时,小黄鱼渔获物个体出现小型化、低龄化和性成熟提早等现象,资源处于生长型捕捞过度状态。种群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群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生长参数逐渐增大,而渐进体长逐渐变小;产卵亲体分布范围即小黄鱼产卵场分布较过去有所扩大,范围已经扩展到外海海域;繁殖力较过去已经提高,其中相对繁殖力提高较为显著;与过去相关研究结果相比,小黄鱼摄食习性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原因是在过度捕捞等扰动因素的影响下,小黄鱼对适应环境变化的响应。
  • 摘要:以九龙江河口区为代表区域,2004年SPOT 5融合图像、2008年ALOS融合图像及部分航空图像为数据源,开展九龙江河口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变化分析。经目视判读解译,以人工勾画为主要方式对图像分类,获取高精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并进行土地利用的总量及变化、变化速度、类型相互转换和程度及其变化研究。结果显示,2004年、2008年九龙江河口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明显,开发用地和居民地明显增加,水田、养殖水面明显减少;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平均变化速度达23.69%;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2.84%:2004年与2008年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分别为278.43和287.96。
  • 摘要:雨水落至水面上会在水中产生声音,其声音强度有时比风关噪声强度大得多,成为影响海洋环境背景噪声级的一个重要干扰源。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水面降雨观测工作,记录了实际降雨天气下的雨声谱数据,并进行了研究。经过分析统计,降雨期间产生的雨声频潜曲线在2-30kHz的整个频带上明显均高于由海面风引起的风关噪声谱。此外,降雨还产生两种典型的雨声谱特征:一是在13-25kHz频带内存在一个较宽的谱峰;二是在频谱图中2-30kHz频带内具有负斜率趋势。
  • 摘要:2009年7月份测定了九龙江河口水体和沉积物中甲烷浓度,并对其甲烷浓度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显示九龙江河口表层水中甲烷浓度在10.7~456.7nmol/L之间,饱和度远超过大气平衡甲烷浓度。表层水中甲烷浓度由河口上端向中下端快速减小,主要反映了河口下端低浓度甲烷海水和河口上端高浓度甲烷水的混合作用。沉积物孔隙水中甲烷浓度在水平分布上与水体甲烷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从河口上端淡水沉积区向海相区逐渐减小,在垂直剖面上B2和B3站位甲烷浓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由于河口上端沉积物中富含有机质和低的硫酸盐浓度,产甲烷菌降解发酵后的有机质产生大量的甲烷。河口下端海相区随着沉积物孔隙水中硫酸盐浓度增加,沉积物中产甲烷过程逐渐受到硫酸盐还原过程的抑制,同时,沉积物下部产生的甲烷在硫酸盐-甲烷过渡带中被甲烷厌氧氧化消耗,相应通过沉积物-水界面扩散进入水体的甲烷量减小。九龙江河口水体和孔隙水中甲烷浓度的空间分布暗示水体甲烷主要来自河口上端盐度相对较低且富有机质的红树林潮间带湿地和泥滩,并通过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进入上覆水体。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