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切除率

切除率

切除率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677556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国际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五届全军肝胆外科、第二届全军器官移植、第一届全军实验外科联合学术会议、2007先进制造与数据共享国际研讨会、第二届全国食管外科并发症防治研讨会等;切除率的相关文献由52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松男、金星林、令狐恩强等。

切除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77556 占比:99.97%

总计:677731篇

切除率—发文趋势图

切除率

-研究学者

  • 张松男
  • 金星林
  • 令狐恩强
  • 刘平
  • 刘明明
  • 刘现伟
  • 千昌石
  • 单礼成
  • 卢忠生
  • 叶利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敬成; 肖小梅
    • 摘要: 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早期胃癌(EGC)患者肿瘤切除率、血清胃蛋白酶原(PG)、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1年6月于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EG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采用EMR治疗,对照组采用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肿瘤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基底病灶残余率);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30 d时的血清PGⅠ、PGⅡ、PGⅠ与PGⅡ比值(PGR)及CA125水平;比较两组术前1 d及术后6个月时的营养状况指标[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记录两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时两组血清PGⅠ、PGR水平较术前1 d均显著升高,血清PGⅡ、CA125水平较术前1 d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BMI、Hb及TP水平较术前1 d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餐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术和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治疗EGC均可有效切除病灶,但前者在降低术中出血,调节血清PG及CA125水平、改善术后营养状况方面优势显著。
    • 王慕蕴; 李智; 卢先枝; 柳冉冉; 樊海燕
    • 摘要: 目的 研究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与常规外科肿瘤切除术对早期胃癌患者术中肿瘤切除率、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2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64例采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分为观察组,58例患者采用常规外科肿瘤切除术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术中肿瘤切除情况,术前、术后24 h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及随访1年复发率,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为92.19%,高于对照组72.41%(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病灶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IL-6、IL-8、IL-12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有效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降低了术后复发率。
    • 于飞; 李强; 王开宇; 张琪佳; 肖鸣; 王良; 雷建军; 崔贵医; 徐光勋; 项灿宏
    • 摘要: 与围肝门切除联合S4、5、6、7、8段切除一样,围肝门切除联合S2、3、4段切除也是针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最定型的术式之一[1,2]。由于肝实质切除率低且离断面容易控制,这一术式受到初学者的喜爱,但是右侧肝管、动脉的走行存在诸多解剖变异且患者的肝右动脉容易受累,联合S2、3、4段切除的手术过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术者团队需要具备相应的血管重建能力[3,4]。
    • 黄兴; 王行环; 罗仪; 訾豪; 熊晶; 郑航; 刘同族; 龚侃; 贺大林; 曾宪涛
    •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短期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方法,共27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行TUPKP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比较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与手术时间、血红蛋白(Hb)下降值、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等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与手术时间、Hb下降值和膀胱冲洗时间呈正相关.术后3个月Qmax与前列腺组织切除率呈正相关(r=0.1984,P=0.0010).前列腺组织切除率在50% ~75% 的患者其术后3个月Qmax明显大于切除率在75% 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术后3个月Qmax>20 mL/s的患者其前列腺组织切除率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Qmax≤20 mL/s的患者(60.2% ±18.0%v s.43.5% ±19.1%,P90 mL),结果显示前列腺体积较大的患者术后倾向于获得更好的Qmax和IPSS.结论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及切除率会影响TUPKP的短期临床疗效,前列腺体积较大的患者可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于秀春
    •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选取98例结直肠息肉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其中49例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作为对照组,49例采用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作为观察组,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结论 采用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贺军; 吴汉平; 董勤勇; 林琪
    •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大肠癌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早期大肠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应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研究组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炎性指标水平、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病变直径≥2cm患者的手术时间较之病变直径<2cm患者更长,且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P<0.05);研究组病变完全及整块切除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术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感染、穿孔、吻合口瘘、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大肠癌患者应用ESD治疗应激反应小,病变组织切除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黄克华; 袁胜春; 张震
    • 摘要: 目的:探索内镜全层切除术(EFR)、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及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对切除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胃固有肌层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61例EFR组采用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63例ESE组采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并对比三组手术时间、术后3d平均体温、术后1d白细胞总数、术后通气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切除率.结果:三组对比手术时间、术后1d白细胞总数、术后3d平均体温、切除率、并发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而EFR组和ESE组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腹腔镜组,住院费用少于腹腔镜组(P<0.05).组间对比中,EFR组住院费用短于ESE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ESE、EFR手术均能够完整切除胃固有肌层间质瘤患者病变组织,但内镜相比于腹腔镜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小,但内镜相比于腹腔镜并发症处理方式更为繁琐,为此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术式.
    • 赵祥禄; 陈融; 姜相君
    •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因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187例手术病例,统计术后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进一步分析病变特点、术后病理,完整切除率,术后复发情况。结果:1) 187例患者术后患者病灶整块切除率为100%,完整切除率97.3%,2) 发生术后出血9例,发生术后发热2例,发生术后穿孔例数为0。3) 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187例患者1年内至少进行了至少一次的内镜下复查,术后2年复发率0.53% (1例)。结论:ESD在治疗早期胃癌患者中具有安全有效性,及时处理病变,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 毕亭亭; 裴雪霞
    • 摘要: 目的:研究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接诊的EGC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15例/组).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ESD、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病灶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切下病灶组织的最大径、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病灶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切下病灶组织的最大径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EMR相比,用ESD治疗EGC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病灶的整块切除率和完整切除率,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住院的时间,且安全性较高.但进行此手术的时间较长.
    • 黄水通; 陈光明
    • 摘要: 目的 分析并评价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一次切除率、手术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切除率(100.00%)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治疗膀胱肿瘤患者时,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一次切除肿瘤的成功率较高,还能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较高,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