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49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5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179844篇;相关期刊292种,包括鞍山师范学院学报、食品安全导刊、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七届中国粮油标准质量学术年会、《中国药学杂志》岛津杯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等;凯氏定氮法的相关文献由1169位作者贡献,包括侯冬岩、侯彩云、刘敬为等。
凯氏定氮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9844篇
占比:99.75%
总计:180291篇
凯氏定氮法
-研究学者
- 侯冬岩
- 侯彩云
- 刘敬为
- 回瑞华
- 寇云娟
- 张厚锋
- 张怡
- 张秀莲
- 李红
- 童应凯
- 许超
- 谭源
- 赵卉
- 陈婉玉
- 陈钢
- 韩起文
- 黄亮
- 黄晓东
- 于新芬
- 仲伶俐
- 何瑾馨
- 侯英涛
- 俞丹
- 俞玉忠
- 冯元琦
- 刘亚彬
- 刘小朋
- 刘效谦
- 刘曦
- 刘海静
- 刘璇
- 刘衷芳
- 卢锦斌
- 史卓维
- 向冰
- 吴刚
- 吴晓丽
- 吴雪
- 周丽珠
- 周晓配
- 周虹
- 夏道宗
- 姜开连
- 姬玉梅
- 娄峰阁
- 孙丽华
- 孟庆翔
- 宗晓庆
- 封蓉芳
- 尚瑛达
-
-
孙雪玲
-
-
摘要:
凯氏定氮法测定复混肥中总氮含量的方法用时短、操作方便、数据精确可靠,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检测,但其准确度和重现性仍需考证。采用凯氏定氮法对复混肥样品进行了精密度试验和加标回收试验,并与标准蒸馏后滴定法的测定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凯氏定氮法的重现性很好,测定结果准确度极佳。
-
-
何丽媛;
张红刚;
倪树标;
罗国浪
-
-
摘要:
基于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利用新型免水定氮仪测定肉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仪器的示值误差为0.5%,回收率为101%,重复性为0.27%,性能指标优越,稳定性好。猪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为22.7 g/100 g,RSD值为0.67%,精密度为1.7%;猪肝中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21.3 g/100 g,RSD值为0.83%,精密度为1.9%。新型免水定氮仪实现了免水冷凝,环保经济,结果准确可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蒋智林;
周圆;
徐雨生;
申科;
魏颖;
董竞成
-
-
摘要:
为检测不同地区中药材黄精(Polygonati Rhizoma)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采用凯氏定氮仪对黄精药材样品蒸馏,依据国家标准进行碘标准溶液滴定。结果显示,有8种样品存在二氧化硫残留,其中超过国家限量标准(150 mg/kg)的有4种,样品检出率为7.5%,按照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50 mg/kg)检出超标样品7种,检出率为13.2%。
-
-
樊永华
-
-
摘要:
研究凯氏定氮法测定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和计算合成。结果表明,盐酸滴定样品过程中引入的体积不确定度、数据修约引入的不确定度、取样、重复性测定以及标定盐酸标准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是引入蛋白质含量数值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当面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2.51 g/100 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16 g/100 g(k=2)。
-
-
刘曼曼;
吴宏萍;
吴丽华;
邢栋;
吴龙
-
-
摘要:
使用凯氏定氮法检测高粱中蛋白质的含量,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总结了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优化后的检测条件降低了各药品试剂的使用量,缩短了检测时间,连续6次的蛋白质含量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仅为1.1%,可用于日常高粱中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
-
王亚妮;
李莉萍;
张阳
-
-
摘要:
以蚕蛹蛋白粘胶纤维、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牛奶蛋白纤维为例,介绍目前市场上批量生产的再生蛋白质纤维的基本结构及分类,归纳总结目前再生蛋白质纤维蛋白质含量的检测方法,比如次氯酸钠法、凯氏定氮法等,首次提到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再生蛋白质纤维蛋白质含量,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为规范市场、更好更准确地检测提供依据。
-
-
王美英;
张荣荣;
曹玉朋;
郭琦;
王璐
-
-
摘要:
借助自动凯氏定氮仪,建立一种测定半固态复合调味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考察取样、消化、蒸馏等关键步骤对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凯氏定氮法测定(NH_(4))_(2)SO_(4)标准品中氮的回收率高于97%,测定3种典型半固态复合调味料蛋白质含量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5%。此方法具有误差小、准确度高、能耗低等优点,是半固态复合调味料蛋白质检测的优选方法。
-
-
刘瑞芳;
张志远;
陈球;
王艺伟;
苏利红
-
-
摘要:
为探索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质所用混合催化剂的最佳剂量和实用性,以苜蓿青贮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一变量试验和正交试验(3因素×3水平),研究使用不同水平的混合催化剂(硒粉+硫酸钾+硫酸铜)对粗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影响,从而筛选混合催化剂的最佳组合;再进一步将改进方法和国标法(0.4 g硫酸铜+6.0 g硫酸钾)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的混合催化剂(0.2 g硒粉+0.2 g硫酸铜+3.0 g硫酸钾)测定效果较理想,且与国标法对粗蛋白质测定的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筛选最佳组合的混合催化剂,有望为测定粗蛋白质建立一种高效低耗的消化模式提供参考和依据。
-
-
王丰霞;
冯骁骄
-
-
摘要:
分析凯氏定氮仪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不确定度,其来源主要包括:多次重复性测量、滴定体积、样品称量质量及硫酸标准溶液浓度等四个方面,将各来源的不确定度量化后合成牛奶蛋白测定过程中的总不确定度,最后通过扩展计算,得出试验纯牛奶蛋白质检测结果为(3.62±0.02) g/100 g。
-
-
侯玉兰;
吴银菊;
胡芳;
张昆;
李大庆;
黄慧敏;
彭利;
瞿白露
-
-
摘要:
阳离子交换量(CEC)是指土壤胶体借静电引力吸附溶液中阳离子的数量。在实际生产中,CEC可用于评价土壤保肥能力,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因而,土壤CEC测定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常见的测定土壤CEC的方法有乙酸铵交换法、氯化铵-乙酸铵交换法、乙酸钙交换法、氯化钡交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三氯化六氨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等。
-
-
冯伟娟;
陈哲;
赵鹏;
李洪龙;
齐天源;
娄峰阁;
陈本东
- 《达能营养中心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本实验通过近红外光谱法(仪器法)和凯氏定氮法(化学法)测定市售大豆及黄豆粉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两者的优缺点,为农作物快速检测、居民选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从超市、粮油市场购买到大豆(青大豆、黄大豆、黑大豆)和黄豆粉.每份样品先用DA7200型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波通perten公司;瑞典)测定,分析出样品的蛋白质含量.然后将大豆(青大豆、黄大豆和黑大豆)用佳朗GL-2008F型多功能食物搅拌机将其粉碎得到对应粉末,对样品粉末进行预处理后,用传统凯氏定氮法测定相应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分析所得实验数据,从中找到两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结果:通过近红外光谱法(near-infeared spectrometry,NIRS)和凯氏定氮法对大豆(青大豆、黄大豆和黑大豆)及豆粉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测得的青大豆、黄大豆、黑大豆和黄豆粉的蛋白质含量的p值分别为0.477、0.234、0.444、0.147,p值均大于0.05,在α=0.05的水准上用近红外光谱法与凯氏定氮法测定的大豆和黄豆粉的蛋白质含量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近红外光谱法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无污染的新型检测技术,认为在农作物育种和食品品质监测等方面可考虑替代凯氏定氮法.
-
-
-
杨玉
- 《福州市科协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随着饲料工业的飞速发展,饲料原料及其饲料产品的价格也居高不下,而粗蛋白质的检测是评定饲料原料及其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常用的是国家颁布的GB/T6432《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的凯氏定氮法,在理化分析过程中,一切测定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度,本文找出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和计算合成,并最终得出豆粕中蛋白质含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对不确定度的来源做了分析,提出了蒸馏过程必须确保系统封闭,加入碱液要缓慢,加入碱液后不可再次打开入口玻璃塞。滴定用的盐酸标准溶液浓度准确,标准溶液在使用前将溶剂瓶上下摇动几次,以便凝结到瓶壁上的水珠完全溶于溶液中,保证溶液浓度均匀一致等减小不确定度的方法.
-
-
-
宫春瑜;
梁慧光;
赵军;
乔海军;
李永娟
- 《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采用凯氏定氮法、考马斯亮蓝法和双缩脲法测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加入三聚氰胺作为干扰剂考察其对各方法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凯氏定氮法测定结果最准确,双缩脲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较为快捷简便,适用于批量样品的快速检验,且测定结果不受三聚氰胺干扰.
-
-
周勤;
吴利红;
邵泓;
陈钢
- 《《中国药学杂志》岛津杯第十一届全国药物分析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人纤维蛋白原(以下简称为人纤原)是常用的促凝血药,临床上主要用于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症,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严重肝损伤、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大出血和因大手术、外伤或内出血等引起的纤维蛋白原缺乏而造成的凝血障碍).本实验用以下两种方法对该品种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纯度是该品种重要检测项目之一,其计算公式即可凝固蛋白含量与蛋白质含量的百分比,目前,本品可凝固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较为统一,而蛋白质含量的法定检验依据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附录VIB的凯氏定氮法,与部分企业申报的方法有所不同:企业申报的方法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VIIM蛋白测定法项下收载的三氯醋酸沉淀法原理相似,通过测定总氮含量与非蛋白氮含量,计算二者差值乘以蛋白质的换算系数6.25,得到蛋白质含量.三部方法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蛋白氮含量乘以蛋白质的换算系数6.25,得到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三氯醋酸法更适用于本品。
-
-
-
陈婉玉;
蔡雪娇
- 《福州市科协2010年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本文采用双缩脲法,在540 nm处以已知粗蛋白含量的蜂王浆试样绘制标准曲线,在吸光值A≤0.3情况下,蜂王浆浓度与吸光值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y=0.2146x+0.005,决定系数R2=0.9967.用双缩脲法和经典凯氏定氮方法测定30种来源、批次不同的蜂王浆粗蛋白含量,并进行t检验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双缩脲法能够代替凯氏定氮法测定蜂王浆的粗蛋白含量.
-
-
-
周勋
- 《第七届中国粮油标准质量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粮食品质测报工作越来越重要,品质指标之一的蛋白质含量日益受到关注.蛋白质的测定方法很多,依据GB/T5511-2008《谷物和豆类氮含量测定和粗蛋白质含量计算凯氏法》,对KDN型定氮仪(2C型蒸馏装置,HYP-118孔消化装置)检测方法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对催化剂和浓硫酸的用量进行控制,对消化时间和温度进行调整,初始温度420°C±10°C,逐渐升温至460°C;滴定液由硫酸代替盐酸,硼酸浓度调整为4%。通过对消化、蒸馏和滴定过程试剂、条件的改进,仪器的回收率不仅得到保证、而且样品消化、吸收完全。在每年的玉米品质测报检验大批量样品时,使用KDN型定氮仪检验蛋白质,缩短了消化时间,提高了检验速度。如何缩短样品消化时间只是探讨了单一因素的影响,今后要进行综合因素的影响,将催化剂和硫酸的量结合进行检验,同时对混合催化剂的配比进行试验,找出最佳值。其次,回收率的值有的接近100%,探讨是否降低回收率,只要满足99%即可,这样可以减少催化剂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