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裂纹
冷裂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30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石油、天然气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3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90385篇;相关期刊189种,包括焊管、焊接技术、焊接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中国第十五届声发射学术研讨会、中国铸造协会精密铸造分会第十四届年会、第十九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等;冷裂纹的相关文献由93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军、周俊鹏、张金库等。
冷裂纹—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0385篇
占比:99.55%
总计:90796篇
冷裂纹
-研究学者
- 李军
- 周俊鹏
- 张金库
- 徐连勇
- 赵雷
- 韩永典
- 于成科
- 任振安
- 何源
- 刘聪
- 刘迎来
- 卜华全
- 孙大谦
- 孙萍
- 张颖
- 李强
- 李彬
- 李晶晶
- 牛靖
- 王学
- 王晓斌
- 王淦刚
- 聂敏
- 胡炜
- 董俊明
- 董卫鹏
- 薛金保
- 薛锦
- 赵建仓
- 郭晓疆
- 陈小艺
- 陶鹏
- 任芝兰
- 何亚元
- 余伟明
- 侯宏庆
- 冯勇
- 刘启明
- 刘斌
- 刘爱敏
- 卢征然
- 后藤茂之
- 吕志军
- 吕晓春
- 吴新丽
- 周振丰
- 孔二喜
- 孙志强
- 孙斌
- 宋立伟
-
-
贾丙中;
王芳芳;
钱俊锋;
唐志;
赵阁
-
-
摘要:
根据焦炭塔的工艺特点和结构特点,制订检验方案,包括宏观检验、壁厚测定、无损检测、硬度检测及金相分析;从设计、制造及运行方面,对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的焦炭塔在全面检验中发现的塔体鼓胀变形,内壁热疲劳裂纹、冷裂纹以及裙座角焊缝裂纹等常见缺陷进行原因分析,促进焦炭塔的安全运行。
-
-
李亮;
黄磊;
许彦;
聂向晖;
刘迎来;
丰振军;
王耀光
-
-
摘要:
对10处存在缺陷的X80钢输气管道环焊缝进行了力学性能检测和两类裂纹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0处环焊缝抗拉强度不合格率为10%,焊缝中心冲击功不合格率为21.7%,热影响区冲击功全部合格;环焊缝、母材和热影响区的维氏硬度全部合格,但热影响区存在软化。环焊缝中的缺陷以未熔合和裂纹为主,二者占比为75%。裂纹主要为冷裂纹和结晶裂纹,冷裂纹起源于焊根附近未熔合缺陷处,在拘束应力作用下发生扩展导致开裂;结晶裂纹产生原因为硫元素在打底焊焊缝中心晶界上偏析并形成低熔点共晶相,在凝固收缩拉应力作用下晶界发生开裂。
-
-
冯勇
-
-
摘要:
焊接冷裂纹的本质是氢致开裂,控制预热温度是防止冷裂纹最有效的手段。在计算预热温度时,应综合考虑碳当量、焊接接头的厚度、焊材氢含量及焊接热输入量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冷高压设备而言,采用标准EN 1011.2:2001中的方法可以得出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并由计算结果看出,焊接接头的厚度、焊材氢含量的影响比较明显。另外还讨论了一些特殊情况,约束度高的焊缝,例如焊缝修复或接管与法兰相焊等应该提高预热温度,而堆焊、焊接薄壁筋板或垫板、采用焊后立即消氢或消除应力热处理工艺时,其焊前预热的温度可以适当降低。
-
-
陈松贵;
陈阳;
乔磊;
韩虎臣;
冯增科
-
-
摘要:
大型海洋平台其主要承重梁通常设计为箱型结构,即箱型梁,箱型梁结构形式较为复杂,且施工空间狭小,再加上主要采用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生产中最容易出现冷裂纹,这也是焊接结构中最危险的焊接缺陷。本文对冷裂纹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箱型梁焊接生产中预防产生焊接冷裂纹的措施进行总结,为今后提高箱型梁的焊接质量提供施工作业指导。
-
-
刘启明;
潘甜;
韩琦
-
-
摘要:
采用一种国产药芯气保焊丝YCJ501-1对200mm厚的Q235B板进行环缝对接焊接,在进行背面清根时,正面坡口处焊缝区及母材均出现严重裂纹,根部裂纹在200°C以下发生,属于焊接冷裂纹,经分析此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焊缝区的拘束应力以及预热和后热不足导致。
-
-
石岩;
荣庆洪;
高书明;
钱冰;
杨文安
-
-
摘要:
本文以定期检验中发现裂纹的球罐为典型案例,现场进行了荧光磁粉检测、焊接接头残余应力测试和硬度检测,标定了裂纹产生的部位,结合现场检测数据和球罐安装资料,分析了Q370R的碳当量和冷裂纹敏感指数,球壳板焊接和焊后热处理情况。推断出裂纹是由于钢材的淬硬倾向、熔敷金属扩散氢及焊后残余应力共同作用产生的,在役环境下的工作应力导致了焊接裂纹的扩展,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研究结果对于预防球罐失效、保障其安全质量具有参考价值。
-
-
-
王飞;
杨超;
吴增祎;
张敏杰;
倪杰凯;
杨庆旭
-
-
摘要:
某电厂T91钢主蒸汽压力取样管的焊接接头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以及管系检查等方法,对该焊接接头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焊接接头开裂符合冷裂纹(延迟裂纹)的特征,其形成原因为焊接接头中存在未回火的马氏体,使管子膨胀受阻,焊接残余应力未消除,产生了应力集中。建议采用合适的工艺措施,合理安排支吊架的状态,以减少焊接接头的应力集中。
-
-
龚国兴;
卢立香;
陈荣林;
余维勇;
邓爽;
陆剑;
李震;
孙芸波;
张建刚;
许志嘉;
无
-
-
摘要:
获奖情况:2022年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成果研究背景大型高炉炉壳是一种特种冶金设备,常见板厚介于40mm~100mm,材质为低合金高强度钢,可焊性较差,焊接时易产生冷裂纹。在宝冶原有的炉壳焊接工艺中,横缝、立缝早期都以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为主,在长期半自动焊接推广应用中,凸显出质量不可控、焊工劳动强度大、防风措施多、生产效率低、施工工期长、安全管控难度大、施工人员多、环境污染大等问题.
-
-
徐井伟;
马尚国;
王丽思
-
-
摘要:
VVER-1000主管道(核电站主冷却剂回路管道连接反应堆压力容器、蒸发器、主泵,构成一回路压力边界)材料是大壁厚双金属复合管道,其焊接工艺十分复杂,焊接收缩也很难控制.本文从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工艺参数的制定等方面出发,科学的分析、制定有效合理的焊接工艺,以保证其焊接质量.
-
-
ZHANG Junming;
张峻铭;
XIONG Jiankun;
熊建坤;
CHEN Daping;
陈达平;
XU Shunxin;
徐顺鑫
- 《2019’中国核电焊接技术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1Cr11c03w3NiMovNbNB为日本进口的新型高强度马氏体耐热钢,与传统的12Cr耐热钢相比,W、Co元素含量增至3%,使得该钢具有更好的高温持久强度和抗蠕变性能,但焊接性差.对1Cr11C03w3NiMoVNbNB耐热钢的焊接性进行分析研究,并分别进行了斜Y型坡口抗裂试验和插销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其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率逐渐下降,焊前不预热插销试样断口为沿晶+穿晶断裂形貌,当预热温度达到300°C时,断口为韧性断裂形貌.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该材料的焊接冷裂纹敏感性下降.
-
-
GUO Shiling;
郭时玲;
WU Xinli;
吴新丽;
LI En;
李恩;
ZOU Jie;
邹杰;
JIANG Guoyan;
江国焱
- 《2019’中国核电焊接技术研讨会》
| 2019年
-
摘要:
层间温度的选择对低合金钢的焊接质量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多层多道焊缝中,各层道焊缝热循环交互影响,组织相变过程极为复杂.系统研究多层多道焊的层间温度对16MND5低合金高强钢HAZ的微观组织和冷裂纹的影响,共设置了4种层间温度,分别为室温、125°C、250°C和400°C.试验结果表明,仅在层间温度为室温时HAZ的粗晶区(CGHAZ)出现冷裂纹,且对应的CGHAZ硬度最高(可达400HV).4种层间温度对应的CGHAZ基体组织分别为未完全回火的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回火马氏体与下贝氏体的混合组织、粒状贝氏体;除层问温度为室温外,其他3种层间温度得到的CGHAZ,均在靠近熔合线位置出现了魏氏组织,尤其以250°C时居多.综合考虑接头的硬度、微观组织和断裂情况,认为预热温度设置为125~250°C最为合适.
-
-
-
-
吕一仕;
成鹏;
张斌;
王淦刚;
赵建仓;
吴红;
郭元蓉
- 《第十九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用插销试验法研究了用焊条CHE707Ni焊条焊接NVE550钢的冷裂纹敏感性及断口特征.结果表明,预热150°C条件下NVE550钢具有抗冷裂性,临界断裂应力为709.5MPa,高于其屈服强度.试样断裂位置都在熔合区附近,最终断裂区部位于焊缝内;断口形貌表现为解理断裂特征,最终断裂区显微组织为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
-
-
邱满元
- 《中国铸造协会精密铸造分会第十四届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以熔模铸造高裂纹产品的整改为载体,对三大裂纹缺陷——热裂纹、冷裂纹和温裂纹产生的机理进行研究分析,热裂纹原因比较复杂,一般常见裂纹均可通过圆角倒大,圆角变倒角,加防裂筋等结构微调解决。当此两种方法均达不到解决效果时,要考虑化学成分有害元素的控制,浇注系统的设计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合理性。而解决冷裂纹的主要方法是加强薄弱位置的强度及控制过程操作的规范性。温裂纹的主要解决方法是适当调整热处理工艺。
-
-
-
於杨
- 《第12届全国电站焊接学术论文讨论会》
| 2013年
-
摘要:
某电厂200MW机组大修中新购买的电动主闸门,安装前发现冷裂纹,为保证大修工期采取现场补焊的方式进行处理,先由厂家进行异质冷焊效果不理想,后经过反复论证及试验采用同质热补的方法解决了阀体缺陷,保证了设备质量满足了大修工期.
-
-
-
吴松林;
龙兴平;
张成杰
- 《2012船舶材料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大尺寸刚性试板抗裂性试验中试验钢板厚度、加强筋厚度和拘束焊缝跨距对拘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试验钢板厚度和加强筋厚度增大,拘束度呈近似正比例线性增大,其比例系数的绝对值分别为120 (N/mm·mm)/mm和18(N/mm·mm)/mm;随拘束焊缝跨距增大,拘束度呈近似反比例线性减小,其比例系数的绝对值为7 (N/mm·mm)/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