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征收
农地征收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法律、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89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行政论坛、长江论坛、浙江学刊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年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中国法学家论坛等;农地征收的相关文献由16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爱军、文晓波、朱晓刚等。
农地征收
-研究学者
- 刘爱军
- 文晓波
- 朱晓刚
- 金成波
- 刘小锋
- 叶晓芸
- 周学荣
- 周建国
- 强真
- 徐凤真
- 徐济益
- 杨远舟
- 林卿
- 林延斌
- 林杭锋
- 章彦英
- 艾丹
- 赵旭
- 陈莉
- 黄涛珍
- BAO Hai-jun
- FANG Yan
- JIANG Hai
- XU Yi-dan
- 丁猛
- 丁继财
- 乔志敏1
- 于龙刚
- 付坚强
- 任大廷
- 何桂仪
- 佘超
- 侯巧莲
- 傅蔚冈
- 党国英
- 农丰收
- 刘丽霞
- 刘国凤
- 刘姿伶
- 刘威
- 刘安华
- 刘清
- 古丽
- 史平平
- 叶建平
- 吴亮亮
- 吴志刚
- 吴秀兰
- 吴越
- 周元
-
-
孔凡文;
郑文博;
金英
-
-
摘要:
梳理了中国城乡土地要素流动的政策改革历程,分析了城乡土地要素流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目前相关文献研究的不足和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解决土地要素配置问题的有效方法和未来学术研究的方向,旨在为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城乡产业健康发展以及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供建议与参考。
-
-
赵刘洋
-
-
摘要:
由于土地征收纠纷持续出现以及可利用耕地迅速减少,国家十分重视对地方政府土地征收行为的监督.因"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意义,以及现有农地征收制度下行政的主导地位,不少基层法院对农地征收纠纷案件是直接驳回的.法院在土地征收中主要发挥辅助行政措施的功能,既防止土地征收中出现过度专横的行为,实质上又给予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政策一定的正当性依据.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需要更加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共享之间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需要基层法院认真对待农民合理诉求,提高基层法院判决公信力.
-
-
吴越;
宋雨;
赖虹宇
-
-
摘要:
《土地管理法》修订后,征地中的公私利益平衡和相关的救济程序成为热议话题.首先,征地往往伴随着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的交织,如何判定公共利益的存在是征地的前提条件.其次,如何建立公平合理补偿的标准和公平的征地程序则是平衡公私利益的法治保障手段.再次,如何界定征地中的法律主体则是如何分配征地利益的关键因素.
-
-
-
肖新喜
-
-
摘要:
在共享发展成果的新时期,中央提出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以此检视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可发现其有以下不足:补偿标准低,国家与集体、农民利益分配失衡;宅基地使用权与承包经营权的补偿路径不明导致其主体的损失填补不充分;归属集体的征收补偿款如何分配缺乏示范法的系统规范.为实现"三方兼顾"的政策要求,我国农地征收补偿制度革新必须坚持新时期"利益兼顾"与"发挥集体产权治理优势"的价值理念,进一步提升成员集体与集体成员的土地征收补偿额;不应将宅基地使用权与承包经营权损失作为独立的补偿客体;制定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款分配示范规则.
-
-
-
-
杨远舟
-
-
摘要:
目次一、土地经营权的权属困惑二、农地征收中土地经营权的权属选择三、土地经营权物权属性下的权利救济路径四、结语一、土地经营权的权属困惑(一)土地经营权权属争议之现状1.债权说关于土地经营权之属性,主要存在债权说与物权说的博弈。债权说认为土地经营权不能定义为物权,物权属性会导致逻辑破绽和自相矛盾。[1]而债权说亦有细节上的差异,有学者主张经营权是具有债权性质的不动产租赁权;[2]而有学者主张从流转方式出发,权属之争是政策选择,二者均可,宜定义为债权,但需要登记制度予以保障。[3]债权说的主要论点在于,认为新设土地经营权是债权性流转的效果之一。
-
-
洪开荣;
刘清
-
-
摘要:
将利他偏好理论与演化博弈理论相结合,构建利他偏好视角下农地征收利益主体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农地征收利益主体当地政府和农民的利他偏好强度对农地征收策略选择的影响状况.结果显示:双方利他偏好强度的大小能够影响农地征收策略选择的演化方向,当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体同时具有较大的利他偏好强度时,策略组合演化趋向于(合法征收,配合征收).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双方利他偏好强度的增大可以加快合法征收和配合征收策略选择的演化速度,减缓违法征收和抵制征收策略选择的演化速度.最后,针对征地冲突治理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
-
贾艳杰;
宋洋;
侯巧莲
-
-
摘要:
农地征收是在中国城乡发展过程中关系到农民利益的重要问题.探索创新农地非农化征收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协调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障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土地增值收益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农地征收补偿主要通过财产补偿、安置补助和土地补偿三种形式进行.但征地补偿安置方式不同,参与分配的份额、分配的途径及其效果也具有显著的差别.可通过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按其功能细化、将政府投入的征地成本内部化等措施显化征地补偿费中的土地增值收益份额,以及通过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并将其法定化,分离社会保障费用和对失地农民实行“即征即保”等途径实现征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
-
-
-
-
-
-
-
BAO Hai-jun;
鲍海君;
FANG Yan;
方妍
- 《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研究目的:构建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在农地征收过程中的行为选择机制,为征地利益冲突的缓解提供规制策略.研究方法:博弈论、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降低失地农民维权成本,增加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加大对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的惩罚力度,能有效增加失地农民的征地收益,控制地方政府的违法征地冲动,使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博弈模型中的纳什均衡得以实现并更加合理化.研究结论:从博弈论角度能有效阐述农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的行为选择机制,该行为选择机制可为今后处理征地利益冲突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
-
XU Yi-dan;
徐一丹;
JIANG Hai;
姜海
- 《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研究目的:运用制度经济学和交易费用理论,从治理结构层面比较分析不同征地合作模式的社会成本,剖析现行征地制度的效率难题,探索征地制度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研究结果:(1)政府-农民的合作方式决定了征地活动的社会成本内容与发生阶段;(2)强势政府模式与弱势政府模式的社会成本较大,地位平等合作模式的社会成本较小;(3)政府-农民地位不对等加大征地的社会成本.研究结论:(1)社会成本上升将倒逼征地制度改革;(2)提升政府-农民地位平等性是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
-
-
XU Yi-dan;
徐一丹;
JIANG Hai;
姜海
- 《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研究目的:运用制度经济学和交易费用理论,从治理结构层面比较分析不同征地合作模式的社会成本,剖析现行征地制度的效率难题,探索征地制度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研究结果:(1)政府-农民的合作方式决定了征地活动的社会成本内容与发生阶段;(2)强势政府模式与弱势政府模式的社会成本较大,地位平等合作模式的社会成本较小;(3)政府-农民地位不对等加大征地的社会成本.研究结论:(1)社会成本上升将倒逼征地制度改革;(2)提升政府-农民地位平等性是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
-
-
XU Yi-dan;
徐一丹;
JIANG Hai;
姜海
- 《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研究目的:运用制度经济学和交易费用理论,从治理结构层面比较分析不同征地合作模式的社会成本,剖析现行征地制度的效率难题,探索征地制度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研究结果:(1)政府-农民的合作方式决定了征地活动的社会成本内容与发生阶段;(2)强势政府模式与弱势政府模式的社会成本较大,地位平等合作模式的社会成本较小;(3)政府-农民地位不对等加大征地的社会成本.研究结论:(1)社会成本上升将倒逼征地制度改革;(2)提升政府-农民地位平等性是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
-
-
XU Yi-dan;
徐一丹;
JIANG Hai;
姜海
- 《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研究目的:运用制度经济学和交易费用理论,从治理结构层面比较分析不同征地合作模式的社会成本,剖析现行征地制度的效率难题,探索征地制度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研究结果:(1)政府-农民的合作方式决定了征地活动的社会成本内容与发生阶段;(2)强势政府模式与弱势政府模式的社会成本较大,地位平等合作模式的社会成本较小;(3)政府-农民地位不对等加大征地的社会成本.研究结论:(1)社会成本上升将倒逼征地制度改革;(2)提升政府-农民地位平等性是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
-
-
-
-
-
-
-
-
-
-
- 重庆市联发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1-21
-
摘要: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生物降解性农地膜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干料与第一溶液混合得到混合物,干料与第一溶液质量比为25:46;干料包括:对苯二甲酸和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与己二酸的质量比为2:3;第一溶液包括:1,4‑丁二醇和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2、将第二溶液加热到73°C,将混合物和第二溶液在反应器中混合;S3、混合物和第二溶液在反应器中反应得到低聚物;S4、在180°C环境下,将低聚物与HDI扩链剂均匀混合,造粒,得到共聚脂;S5、将抗氧剂168、二氧化硅、UV‑531与共聚脂均匀混合,吹出得到生物降解性农地膜。生物降解性农地膜生产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农地膜无法降解而导致土地种植困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