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
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

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哈尔滨
  • 出版时间: 2016-07-26

主办单位:;教育部;;全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

会议文集:2016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研究目的:构建一般化的理论框架,探讨新型城镇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市场化供给程度、非国有工业企业占比及高科技产业企业占比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2)工业发展规模遵循着规模经济的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规模并非越大越好.(3)从短期来看,工业研发投入未能有效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增加.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更能刺激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 摘要:研究目的:从中国耕地整治投资实施的主体、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中国耕地整治投资实施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方法:将目前中国耕地整治的投资实施主体政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的投资意愿、实施方式、投资实施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从主导产业、耕地质量、整治潜力和投资实施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耕地整治投资实施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将中国耕地整治投资实施模式划分了政府主导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型和和农户主导型三种类型,并分析了不同投资实施模式的适应区域及优劣势.研究结论:研究可以指导区域耕地整治投资与实施,促进土地整治和资金利用效率,指导区域土地整治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并根据结果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DEA投入产出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 研究结果:(1)集约利用效率显示:南京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效率一般,纯技术效率达到最优的年份最多,规模效率偏低;进一步的区域差异发现,南京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区域差异明显,纯技术效率各行政区都很高;投入的冗余主要表现在土地和资本的投入.(2)效率变化研究显示:综合效率变化、技术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和生产率变化总体上呈现出改善趋势,而规模效率有逐渐恶化的趋势;进一步的区域差异发现,综合效率趋势是主城区有一定的提高,郊区有一定程度下降,生产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研究结论:南京市应通过土地利用分区来使产业集聚,共享各种资源,从而提高规模集聚水平;充分利用各种投入要素,尤其是土地资源要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 摘要:研究目标:探索土地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土地科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研究方法:以CNKI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为检索来源,获取2006年-2010年土地科学相关文献,以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为研究方法,运用Bicomb2.0共词软件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0进行数据分类与分析. 研究结果:2006年-2015年土地科学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10年来我国土地科学相关文献的关键词网络中的个体相通,关键词之间呈现紧密的联系性,研究主题广泛且主题之间具有交叉性;“土地整治”、“土地整理”、“耕地保护”、等与社会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主题成为我国土地科学领域的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农地流转”、“土地征收”、“土地生态”、等将成为将来土地科学继续研究的方向,研究热点具有“现势性”;土地科学研究领域的作者群体之间合作次数较多,合作关系密切,学科交叉联合研究逐渐成为趋势;土地科学研究的发文机构,大体呈一个机构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势态,相互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合作的区域跨度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 研究结论:对10年内土地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发现土地资源中存在的问题、实际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土地问题,对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紧缺的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发展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研究目的:在集约节约用地背景下,探索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引入经济效益评价手段.研究方法:应用案例分析法,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过程加以分析和评价,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规划方案科学性、可实践性,增加其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研究结果:提出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济效益评价的技术思路、评价流程与评价方法选择依据.研究结论: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案或调整方案引入第三方经济效益评价,控规方案与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同时公示,增强控规编制与调整的科学性与控规实施的可操作性.
  • 摘要:研究目的: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剖析电商化农地流转运营过程,探究多主体视角下的模式形成机理,提出模式现存问题和优化思路.研究方法:采用嵌入式单案例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电商化农地流转是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经典模式的升级版,各利益主体参与意愿强,利益联结紧密,模式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应当从内部设计和外延发展着手进行优化.研究结论:该模式是具有较强推广价值的农业新型业态.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与生态环境变化响应,为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优化合理性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信息熵理论方法,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指标及响应指标定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研究区1996-2013年土地利用结构有序性呈现下降的趋势,空间上城市中部熵值较大,土地利用结构趋向均衡化,用地优势度低.研究结论: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显示时空分异特征,时间上虽然能使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提高,但土地生态服务功能却持续下降,空间上引起少部分乡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而大部分生态服务功能改善的差别.
  • 摘要:研究目的:目前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地块尺度的作物分类,或是大尺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本文意在提出了一种快速、低成本、准确的区域尺度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方法. 研究方法:利用2014年250m分辨率的MOD13Q1遥感影像,采用非对称高斯函数拟合方法,对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曲线进行平滑重构处理,利用TIMESAT提取物候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耕地分区,进而利用多尺度分割的方法对每一区域进行分割,最终提取黑龙江省作物种植结构. 研究结果:1)利用MODIS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物候特征进行多尺度分割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取区域尺度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2)各类作物种植结构的精度均在89.19%以上,总体精度为95.70%;3)黑龙江省2014年共有12种作物种植类型,三江平原主要是水稻单一种植区、水稻混作区;松嫩平原以玉米单一种植区以及玉米-大豆混作区种植为主;西北部种植结构较复杂;东南部因地势等因素多种植玉米、大豆. 研究结论:利用物候数据进行多尺度分割能够高精度的提取作物种植结构,研究成果不仅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是不同区域产量预测的基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我国西部地区耕地压力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方法: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研究结果:1996-2008年间,我国西部地区除1996年耕地压力指数略小于1外,其他年份耕地压力指数均大于1;2008年我国西部地区9个省份中有8个省的耕地压力指数大于1.研究结论:我国西部地区整体和各区域耕地压力都非常明显.
  • 摘要:研究目的:对国内外已有农地城市流转生态补偿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揭示该议题的脉络演变及发展趋势,以期在农地城市流转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范式上提供思路. 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研究结果:①现有研究所使用的“人类福祉”这一术语常与“福利”这一概念相混淆,无法明确反映以外部效应存在的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对人类福祉的影响;②国内外学者在农地城市流转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需在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生态补偿方式的运用、生态补偿的主体及对象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研究结论:将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的部分剥离为“人类生态福祉”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专门研究,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角度建立农地城市流转与人类生态福祉变化的关联;并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构建农地城市流转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框架.
  • 摘要: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分割为乡镇企业和其他企业提供了不同的供地渠道,土地作为要素投入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由于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出让主体、出让客体和收益分配方式均有差异,因此在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时需要从赋予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建立统一市场交易平台、健全凭证管地用地制度、构建收益动态分配机制和协调征地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冲突等几个方面展开.本文从土地属性视角,分析了土地市场分割效应,提出了构建城乡统一市场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实现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路径.通过对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现状的比较分析,探讨城乡建设用地融合的关键与方法.研究结果认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和弥补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融合涉及主体确定、客体协调以及收益分配三大关键问题.征地是目前链接城乡建设用地的唯一合法途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融合的关键在于协调征地拆迁与城乡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内在矛盾.同时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融合需要明确市县政府和乡村集体的角色.
  • 摘要:研究目的:从综合角度探索如何科学确定农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农地流转后综合绩效的评价等级为“优”,其中经济绩效等级为“中”,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等级均为“优”.研究结论:农地流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改变了农地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户与企业的共赢.但是高效农业的种植会对粮食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制定粮食产业规划、建立粮食生产经济激励机制、强化耕地流转执法检查机制等措施,加大对农地非粮化流转的管制.
  • 摘要:研究目的:评价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并揭示其影响机制,是诊断城市开发活动引起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有效路径. 研究方法:基于生态足迹方法测算贵阳市1998-2012年土地资源承载力演变影响机制及其驱动因素. 研究结果:(1)人均生态足迹消费从1998年的1.4433hm2/人降低到1.3345hm2/人,年均降低0.002;(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8年的0.5710hm2/人到2012年的0.4147hm2/人,递减0.1562hm2/人,年均递减为0.01;(3)土地资源承载力处于生态赤字阶段,人均生态赤字由1998年的-0.9409hm2/人上升到2012年的-1.1643hm2/人;(4)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受到山地系统、地质结构、水文系统和人文社会等机制的影响,而驱动力则受到行政力、推动力和外向力的综合作用,应从国土资源综合规划、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和虚拟土地资源贸易等方面提升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 研究结论:该研究能够为促进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参考.
  • 摘要:研究目的:从土地概念出发建设土地科学学科体系.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经验归纳法. 研究结果:阐释了土地综合体概念的理论意义、科学内涵和研究层次,建构了由三模块六部分组成的土地科学学科体系,进而论述了土地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定位. 研究结论:(1)综合体是土地概念的科学内核,土地综合体是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2)把土地作为综合体研究、关注土地构成因素相互作用及综合效果是土地科学的学科独特性所在;(3)服务于认识、利用和改造土地综合体的实践活动,土地综合体研究和土地科学学科体系可分为基础性、应用性和工程性三大模块;(4)结合土地综合体的科学内涵和研究层次,土地科学可搭建为由六大二级学科、三十多个三级学科、百余个研究方向构成的一级学科体系.
  •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王万茂先生土地规划思想研究,厘清土地规划的若干理念和认识,为“十三五”期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以及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方法和路径.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王先生的规划理念创新思想、规划协调思想和多维规划思想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土地规划的理论宝库,尤其是王先生关于规划本质的论断,不仅为规划修改或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提出了规划修改或完善的方法论. 研究结论:王先生倡导的绿图规划理念,奠定了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模式转变的思想基础;用规划悖论点拨规划迷津,厘清了土地规划的若干认识;提出的“三规(多规)”之间“是协调关系不是替代关系”之观点,是规划理念上的一次拨乱反正;基于我国“总体规划越位,详细规划缺位”的现实,完善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提出的多维土地利用规划理念,阐明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内在机制;提出的多维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推动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由单目标向多目标转变.
  • 摘要:研究目的:构建长春市后备耕地资源自然—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空间可行性进行研究. 研究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耕地后备资源各评价因子权重值,利用空间数据库建立基于的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因子库,按照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分值,完整地评价后备耕地资源适宜性及其分布.然后,通过核函数密度制图,将长春市后备耕地资源的聚集趋势进行形象客观的可视化表达,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空间点的分布规律,观察出聚集趋势,把握其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判断其空间利用合理性. 研究结果:农安县西部的盐碱地集中区可以优先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研究结论:随着评价约束条件的增加,适宜开发利用的长春市后备耕地资源的总量在逐渐减少,其生态风险和经济成本逐渐增高;在此基础之上,针对长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长春市后备耕地资源开发的科学建议.
  • 摘要:研究目的:在提出农业环境政策效能评价研究意义基础上,系统总结农业环境政策实施效应评价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展望未来政策实施效率改进及激励效果提升应关注的方向. 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 研究结果:农业环境政策作为增强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环境物品供应的支持保护体系,是欧美国家激励农户参与优质农田及乡村适宜景观地保护的有效方式,近年在成都、上海、苏州、广东及浙江等地得到积极实践及探索创新.文献集中关注政策对参与主体(农场/农户)、实施区域所带来的异质效应、差别分化及福利影响,以及政策实施及监管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而存在的交易成本约束及滋生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等激励非兼容问题,而国内相关政策正处在探索实施阶段. 研究结论:建议探索政府主导与市场交易相融合的多元策略,界定农业环境政策参与的有效主体及实施优先序,将国内典型试点实践经验提升为制度层面,与国际补偿政策接轨.
  • 摘要:研究目的:以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为依据,从远光村的基本情况出发,评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研究方法:用特尔斐法和文献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模糊分析方法对各指标进行等级划分,确定代表值,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研究结果:远光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等级在良好以上.研究结论:说明研究区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 摘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在我国的发展已有数十年,对推进我国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起到了显著效果.然而,近年来多处地区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运行绩效受阻,甚至出现农户退社行为.为了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稳步发展与示范社的建设,有必要从社员视角考察不同类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绩效并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江苏省四个地区的社员与非社员农户调研数据为例,采用Double-Hurdle模型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社员绩效评价值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农户的自身变量、家庭特征、入社后的体验效果以及地区因素都影响着农户的入股决策行为以及对其所在类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绩效评价.研究结论:多要素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绩效评价值基本高于社员农户对单要素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综合评价.
  •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个角度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的程度,为今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提供有效建议. 研究方法:构建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武汉市2010—2014年武汉市人口城镇化指数和土地城镇化指数. 研究结果:武汉市2010—2014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分别为0.00、0.530、0.607、0.842、0.986,协调发展类型为极度失调衰退类型、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初级协调发展类型、良好协调发展类型、优质协调发展类型. 研究结论:提高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水平、注重促进人口转移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优化新城区城镇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都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2008-2013年重庆市各区县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基于宏观层面分别评价了地票政策在资源节约和经济促进两个方面的实施效果及其持续性,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地票市场机制对区域建设用地总体利用效率的优化作用. 研究方法:DID模型、EKC模型、C-D生产函数、案例分析. 研究结果:(1)在资源节约方面,参与地票流出对区域耕地损耗速率作用显著为负,并且效果逐年递增,表明地票政策有利于提高重庆市耕地资源节约利用程度;(2)在经济促进方面,虽然地票实施政策效果并不显著,但作用方向符合预期,从效果持续性来看,参与项目第2年后开始出现明显正效应,可能的原因在于指标从落地到项目实际建成的过程具有滞后性,因此整体而言地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重庆市的经济发展;(3)案例分析结果发现,地票政策构建的市场机制确实促使存量指标从建设用地边际收益低的地区转移到边际收益高的地区,提高了重庆市建设用地总体利用效率. 研究结论:(1)现阶段重庆市存量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基本达到政策设计目的,可以总结相应经验并进一步尝试与推广;(2)本研究结果并不意味区域可以突破规划上限无限扩张,而是鼓励在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区域存量建设用地配置效率.
  • 摘要:研究目的:差别化土地管理理论解释及政策体系建设.研究方法:理论模型法和文献综述法.研究结果:差别化土地管理能够根据区域差异,精细化、针对性、有效地管理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益;差别化土地管理是集时间、空间、地类和产业、部门等为一体的差别化国土管理模式,目标是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平.研究结论:可从建设用地差别化管理、产业供地差别化管理和土地用途差别化管制等方面构建差别化土地管理政策框架体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建立和完善差别化管理的试点、补偿、监管等政策支撑体系,能够保障差别化管理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行,兼顾区域均衡发展与社会公平.
  • 摘要:研究目的:在沈阳市2005和2015年两期TM/OLI数据支持下,提出并验证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关联理论假设和界定城乡结合部边界的新方法.研究方法:理论假设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1)由城市核心区到外围乡村,土地利用变化先低-低聚集,后不显著,但局部表现低-高、高-低或者高-高态势,至城乡结合部外缘逐渐表现低-低聚集;(2)实证分析认为,沈阳市城乡结合部内边界大致在二环和三环之间,外边界的北部、西部和南部主要分布在四环线之外,东部分布在三环和四环之间,总面积1234km2.研究结论: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空间关联理论假设成立,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关联性来界定城乡结合部具有可行性.
  • 摘要:研究目的:梳理宪法第10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若干争议,指出其问题实质及其出路所在.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 研究结果:关于宪法第10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规定,理解为“国有化”运动,并不符合文义解释和历史事实;或是强调“城市的土地可以包括集体所有”,但却没有认识到集体所有权的缺陷,则这种释宪或修宪并无多大意义. 研究结论:基于当下国情,在尚未触及土地所有制改革时,宪法第10条能够适应现有体制及其现实需要.但如果通过这种质疑,试图反映土地产权多元化的趋势,则具有现实意义.而这问题的根本在于包括集体所有权在内的土地所有制改革,而这基于中国国情,需要采取稳妥慎重的改革路径选择.这已经超出了释宪范围,而是修宪问题,这也是解决宪法第10条的根本之策.
  • 摘要:研究目的:探求煤矿开采影响下区域土地综合整治协调性分区的方法. 研究方法:现场调查、文献研究及多因素综合分析方法. 研究结果:综合考虑煤炭资源分布、土壤分布、生态功能分区、植被类型、农作物、地形地貌、水系等因素,选择塌陷、地形、水文、植被、土壤、土地利用要素作为分区因子,利用GIS分析功能,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分区:(1)太行山北部山地丘陵水土保持区;(2)长治盆地农业发展区;(3)晋城盆地生态保持区. 研究结论:针对沁水煤田的所属区域经过长时期的煤矿生产而存在资源与环境的冲突,在煤炭生产引起的区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整治目标所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之间此消彼长的用地关系中找到一个可逆性恢复和不可逆性变化之间平衡点,通过可持续协调性分区,根据区域的发展方向、路径、程度等问题,在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基础上,空间、时间上科学合理的安排各功能区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路径和模式.
  • 摘要:研究目的:评估东莞市城市化发展下土地利用的变化过程以及资源正负效应,探究城市化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粗放浪费问题提供依据,引导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研究方法:城市化土地资源正负效应评价模型构建. 研究结果:(1)2005年至2013年,东莞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指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同时东莞市建设用地规模在扩大,而农用地面积锐减,土地利用结构失衡.(2)在2005—2010年期间,东莞市土地资源正负效应持续交替变化的现象,而在2010年后,土地资源的负效应成为主导;(3)东莞市城市化与土地资源负效应存在强相关关系. 研究结论:注重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影响,避免土地资源盲目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水平.
  • 摘要:研究目的:揭示长三角城市群各业用地价格的空间分布及其关联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地价、发挥地价调控作用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 研究结果:(1)工业用地价格普遍较低,空间集聚性显著;商住用地价格较高,出现商住倒挂现象,空间分化明显,符合城市间土地级差收益规律.(2)工业用地价格分布从浙东南向苏北呈梯度递减,商住用地以省会及部分发达城市为高值,呈圈层状向四周递减.(3)城市各业地价主要受到自身及周边城市土地供求关系以及城市优势的影响,不同类型用地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 研究结论:工业、商住地价空间差异大,具有空间关联性,土地供给是影响地价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可从土地供给侧发力,通过调整土地供应数量和结构来调控地价,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化土地市场,提高土地供给效率和产出效率.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浙江省县域土地经济效益空间格局演变,揭示其演化机理和驱动机制,促进土地经济效益提高. 研究方法:耦合协调模型、空间分析法、地理探测器. 研究结果:(1)2005-2014年浙江省各县(市)土地经济效益提高,空间自相关性降低;(2)2005-2014年浙江省土地经济效益县域间差异扩大,空间分布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东-西方向上.空间分异朝多峰值演化,高值区面积缩减,低值区面积扩张;(3)浙江省土地经济效益主要驱动因素是建成区比重、非农业就业人口、地形起伏度和第三产业比重. 研究结论:要促进城镇化发展中土地和人口、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提高建成区经济要素投入,提升第三产业比重,以此提升浙江省土地经济效益.
  • 摘要:研究目的:从市域角度进行国土空间综合利用评价并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耦合协调度进行计算,为国土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四象限法.研究结果:盐城市国土空间综合利用水平和耦合协调度最高,而镇江市则排名最低,从四象限分析的结果看,国土空间综合利用水平和耦合协调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综合利用水平具有空间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土空间综合利用水平和耦合协调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国土空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各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同时关注生活与生态的发展.
  •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江西省新余市165份样本农户调查数据,研究发展家庭农场能否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意愿.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与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是否是家庭农场、家庭农业劳动力数与是否有专项经济补贴对农户的流转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2)农户个人特征和参与社会保障情况对农地流转意愿具有一定影响,而农地特征变量对农户流转意愿无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发展家庭农场能促进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意愿.
  • 摘要:研究目的: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共同症结出发,以低碳视角探讨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方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低碳优化配置在现实中很难达到帕累托最优,但是在实践中能够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去不断接近这个目标.研究结论:将“低碳”理念纳入到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中,是实现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流域煤炭开发规模评价与水、土地资源承载力耦合程度.研究方法:以煤炭开采与水土资源承载力关系为基础,建立资源协调利用模式;通过建立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资源利用水平;构造煤-地-水协调利用耦合模型,分析流域煤炭开发规模评价与水、土地资源承载力耦合程度.研究结果:长河流域的煤炭开发规模与水土资源承载力两者之间有很大的时间性,其两者的协调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呈现递减的趋势.研究结论:若按此趋势发展下去,煤炭开发规模大大超过水土资源承载力而导致陷入水土资源承载力滞后煤炭开发规模的失调状态.
  • 摘要:研究目的:为康巴什新区今后的城市建设在土地利用方面提供合理意见. 研究方法:本文选取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统计分析的原理,运用文献综述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根据康巴什新区现有城市规模,土地利用结构与现状的变化,康巴什新区城市土地规模做出综合分析. 研究结果:从2009年到2014年,康巴什新区的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从3149.65hm2上升到5154.7hm2;根据对康巴什新区2040年常住人口规模预测,结合国家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标准与康巴什新区、东胜区综合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标准,预测到2040年康巴什新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4152.26hm2. 研究结论:逐步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做到产城融合发展.在今后西部地区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行城市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影响“两规协调”的因素构建两规协调性评价模型,进而对武汉市两规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为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和促进两规融合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研究结果:(1)在两规协调性评价体系中规划理念、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三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49、0.32和0.19;(2)武汉市两规协调度综合评价值为77分,协调程度较好;(3)武汉市“两规”在区域规划理念和城市化水平预测等方面协调度较高,而在社会化理念、专项规划实施和信息反馈等方面协调度较低. 研究结论:树立一致的规划理念是两规融合的根本;协调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等重要程度较高的指标是两规融合的重点;此外,还需强化规划实施信息反馈和问责制度,及时解决两规冲突,全面实现两规融合。
  • 摘要:研究目的:政府干预农地流转市场对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直接衡量政府政策的公平性.本文将政府农地流转市场干预政策划分为政府组织农地流转、行政命令、补贴3种类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江苏省4县的村级和农户调研为例,实证考察了政府不同干预政策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研究方法:理论推导,计量模型. 研究结果:政府不同市场干预政策对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存在差异,政府农地流转组织服务降低了农民收入差距,而与农地流转规模直接挂钩的补贴和以强制为特征的行政命令会加剧农民收入差距;政府干预农地流转对农民要素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方向不同,政府干预增加了土地要素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但降低了农民非农劳动力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总体而言,政府干预农地市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研究结论:从优化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关系的角度,本文建议政府农地市场干预政策应当以组织服务为主,提高农地流转的组织化程度;避免以行政方式直接推动农地流转,尊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对农地流转的直接补贴转变为对农地和农民生产技能和非农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减少直接补贴对土地市场和农民收入分配关系的扭曲.
  • 摘要:基于全国“不稳定耕地”调查评价成果,系统分析了地区“不稳定耕地”现状、成因,并以甘肃景泰县和新疆尉犁县为典型案例,从经济、社会与生态三个维度系统评估了案例区“不稳定耕地”退耕可行性.研究发现,(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存在510021.53hm2“不稳定耕地”,集中分布于新疆北部、甘肃中东部和宁夏中南部,以旱地、水浇地为主的地类结构及较低的耕地质量导致“不稳定耕地”利用状况普遍不佳;(2)土地荒漠化、沙化是地区“不稳定耕地”形成的主要原因,草原、林区和内陆河道过度开垦也是造成地区耕地不稳定的因素;(3)“不稳定耕地”退耕会导致景泰县和尉犁县作物总产量分别下降0.79%和28.66%,“不稳定耕地”涉及的农民收入减少6.24%和37.85%,但退耕能有效改善地区生态环境,两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将分别增长0.19%和0.32%.西北地区需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土地的无序开垦,尽快出台区域生态红线等管制制度,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达到协调一致.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