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1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52篇、会议论文49篇、专利文献11489篇;相关期刊826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经济研究导刊、现代经济信息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2015海峡两岸土地学术交流会、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土地财政的相关文献由214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玉波、顾书桂、李勇刚等。

土地财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52 占比:14.47%

会议论文>

论文:49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11489 占比:85.17%

总计:13490篇

土地财政—发文趋势图

土地财政

-研究学者

  • 王玉波
  • 顾书桂
  • 李勇刚
  • 叶檀
  • 赵燕菁
  • 黄小虎
  • 包宗华
  • 本刊评论员
  • 李慧
  • 杨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京滨; 夏贝贝; 李博
    • 摘要: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土地财政与金融支持对房价泡沫的影响特征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房价泡沫具有显著的正向积累效应;土地财政和金融支持对房价泡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二者对泡沫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基于房价水平的双重门槛特征,突破双重门槛后,二者的正向促进作用明显跃升;过度的金融支持通过开发商和消费者两个渠道进入房地产业,对房价泡沫产生正向影响;突破土地财政双重门槛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余地区仅突破了第一重门槛。研究结论可为精准分类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经验支持。
    • 杨飞翔
    • 摘要: 过去三十年,依靠旅游业、房地产业、产业集聚等,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降低了城镇化质量,增加了各地区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利于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依据国家“经济内循环为主”“发展县域经济”等战略要求,从旅游开发、房地产建设以及产业布局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以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 陈心妍
    • 摘要: 收集近年来地方政府多项相关数据,突出的是,目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高度依赖于“土地财政”——通过出卖土地获得土地出让金。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推动城市发展,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伴随其负面影响而来的是“房住不炒”政策的落地,以及政府土地存量的逐渐减少等,削减政府此类行为的各方压力,地方政府需要找到新的出路。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土地财政的成因、危害进行分析并据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改善当前的政府处境。
    • 龙帼琼; 徐天祥; 李冲
    • 摘要: 本文基于并行中介和调节效应的系统分析框架,研究土地财政、城市扩张对本地房价的直接影响、传导机制、调节路径和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城市空间扩张和人口集聚共同构成土地财政收入拉高本地房价的中介变量,城市用地空间扩张作为中介机制解释了总效应的9.95%,城市人口集聚解释了总效应的2.79%,东部城市空间扩张的中介效应大于中西部城市;城市人口集聚在土地财政影响房价过程中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建设用地扩张并不显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房价上涨的人口驱动力均大于空间驱动力。研究结果对土地财政生态健康和城市合理开发建设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 陈杰; 邓亚维
    • 摘要: 自“分税制”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面出现巨大的缺口,进一步导致了地方债与土地财政问题,地方债务,土地价格与房价关联密切,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对2011~2015年我国27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发现这两个因素对房价均有正向影响,并且这一机制存在明显的省级差异,地方债务对房产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加快推进“房地产税”的立法工作;根据地方特点实施差异化房地产调控政策这三点建议。
    • 王绛
    • 摘要: 自房产税试点工作推行以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通过对房产税影响机制的分析,表明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是有限的,结合我国房产税试点工作的实际情况,并进一步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提出增加配套政策、差异化推进等建议。
    • 杨博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但在目前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市场库存渐增、购房需求收缩等多重压力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方向已经从数量覆盖转向质量提升,房地产的高增长周期已经成为历史。基于此,本文运用战略分析中的宏观环境分析工具(PEST)对兰州市房地产市场现状进行研究,并初步得出“十四五”期间兰州楼市短期窄幅波动、而长期缓慢下行的结论。
    • 王玉波; 孟婉婷
    • 摘要: 依据土地财政运行模式,其存在持续性、债务违约、土地违法及社会公平风险。形成机理是:土地出让方式不合理及其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产生土地财政持续性风险,不同融资方式形成财政兜底模式导致债务违约风险,征地批租的增值收益分配不均导致社会公平风险,政绩考核制度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土地违法风险。选取2007—2017年全国31省(区、市)的相关数据,运用AHP—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利用MATLAB软件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各指标与总体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运用SPSS21.0软件聚类分析中的ward方法,以平方Euclidean距离为度量标准进行聚类分区,找出了我国土地财政风险程度的区域差异规律,并对土地财政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风险总体上呈西高东低的趋势,针对不同区域,从政策、制度、市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 马亚明; 张立乐
    • 摘要: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作为地方政府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本文利用省级政府债务数据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在中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和财政独立性低的样本中更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房地产价格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倒“U”型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传导的作用。上述结论表明,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无异于饮鸩止渴,优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罗崇佳
    • 摘要: 随着“以地谋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步显露,地方政府改革土地制度的先行探索值得关注。基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个案调查,研究发现,地方面临着“涨价归农”约束下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不足、“反公地悲剧”约束下低效存量用地难以腾退的困境。为了解决上述困境,地方政府出台了“工改工”搭配“工改商”“工改居”的联动改造政策,通过产业升级盘活低效存量用地,释放级差收益,并在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公平分配。实践证明,该政策能够部分改善地方政府跨期财政收支不平衡、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状,助力地方实现内生式发展。地方政府的先行探索为打破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推动存量用地的高效更新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可行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