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APC基因

APC基因

APC基因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86914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遗传、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等;APC基因的相关文献由388位作者贡献,包括潘世扬、张寄南、杨银学等。

APC基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6914 占比:99.85%

总计:87045篇

APC基因—发文趋势图

APC基因

-研究学者

  • 潘世扬
  • 张寄南
  • 杨银学
  • 张丽霞
  • 董坚
  • 陈丹
  • 魏源华
  • 李海
  • 兰风华
  • 吕有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昭明; 袁捷; 赵子夜; 于恩达
    • 摘要: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APC基因胚系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的结直肠癌综合征,既往认为FAP是结直肠疾病,但目前诸多研究结果表明,FAP是以结直肠腺瘤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综合征,除结直肠息肉外,FAP的结直肠外表现呈多样化,遍布全身各器官及组织,发病率参差不齐;其中一些病变具有较高的危险性,需密切监测,如硬纤维瘤、十二指肠癌;一些病变发生率高,检查方式简单,敏感度较高,有成为FAP筛查手段的潜在可能,如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骨瘤等。对FAP患者仅进行结直肠检查和治疗是远远不足的,需要对患者全身各系统都进行定期监测。FAP的肠外表现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此类综合征的定义、性质等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 方媛; 张宇; 刘伟臻; 张夏青; 朱勇
    • 摘要: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临床表现为结肠、直肠出现数百至数千枚腺瘤性息肉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FAP终生患癌率近100%,需尽早干预与治疗。由于其极低的患病率,临床专科医生对FAP的最新诊疗进展认知受限。文章梳理了FAP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学、临床表现、诊断,重点论述了该疾病的治疗、预防以及中医药治疗思路,为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疗提供依据。
    • 林锐; 孔祥东; 李晓丽
    • 摘要: 目的:对4个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家系进行腺瘤性结肠息肉(APC)基因突变筛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的4个FAP家系的临床资料.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FAP基因突变检测,并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4例先证者均携带APC基因杂合变异,分别为c.4348C>T(p.Arg1450Ter)、c.3629_3630delAT(p.Met1211Valfs?5)、c.4384_4385delAA(p.Lys1462Glufs?6)、c.3594_3595delAA(p.Lys1199Glufs?8),均判定为致病性变异.其中c.3629_3630delAT(p.Met1211Valfs?5)和c.3594_3595delAA(p.Lys1199Glufs?8)为首次发现的APC基因突变.结论:本研究拓展了FAP的APC基因变异谱,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技术结合可以高效准确地对FAP患者进行基因诊断.
    • 丛妍; 胡林; 吴轲
    • 摘要: 目的 对1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成员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 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检测,应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变异验证.结果 先证者及其母亲和哥哥APC基因存在c.532-1G>A杂合变异,该变异为剪接位点变异,会导致APC基因mRNA的异常剪接,造成APC蛋白截短,影响正常功能发挥,促进肿瘤发生.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APC基因c.532-1G>A变异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P1+ PP4+ PP5).结论 APC基因c.532-1G>A变异可能是本家系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遗传学病因.
    • 王涛; 王庆泊; 岳浩洋; 张贵东; 苑昭奖; 连晓华; 李恩君; 刘博
    • 摘要: 目的 探究地西他滨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地西他滨处理购自于中国科学院细胞库的胃癌AGS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亚硫酸氢钠转化测序法检测APC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PC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APC蛋白表达,细胞锚定非依赖性生长分析法和Transwell细胞侵袭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AGS细胞中,APC基因启动子高度甲基化((85.7±5.4)%);地西他滨处理AGS细胞后,细胞活力受到抑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APC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5μM升高(2.3±0.1)倍,10μM升高(3.6±0.2)倍,25μM升高(4.1±0.1)倍,50μM升高(3.9±0.2)倍),增殖和侵袭能力均减弱(P<0.05),AGS组(290.3±5.7)个细胞,5μM为(213.2±6.7)个细胞,10μM为(160.4±7.3)个细胞,25μM为(145.8±6.2)个细胞,50μM为(119.2±8.6)个细胞).结论 地西他滨可以抑制AGS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其相关机制可能为去除AGS细胞中APC基因的甲基化,恢复APC基因的表达.
    • 薛惠; 丁丽; 江燕; 孙淑珍
    • 摘要: 目的 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的两个SNP位点E1317Q(rs1801166,G>C)和D1822V(rs45952,A>T)多态性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374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103例)、骨量减少组(114例)和骨质疏松组(157例).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28排螺旋CT机测量骨密度;记录临床和骨代谢指标;应用毛细管电泳和片段分析(SNaPshot)技术对2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在定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系统中测定APC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APC基因rs1801166和rs4595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rs1801166位点,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的基因型分布与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在不同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于rs45952位点,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骨质疏松组与骨量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801166位点野生型和突变型间的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和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s45952位点野生型和突变型间血钙、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和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的AP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s1801166和rs45952位点位点野生型的APC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突变型(P均<0.05).结论 APC基因变异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及骨代谢指标显著相关,并可能影响基因的表达水平.
    • 黎华丽; 程煌荣; 杨超; 黄朔阳; 郑勇斌
    • 摘要: 目的 构建ApckP/l“P+ SMAD同源物4(Smad4)loxP/loxP双转基因小鼠模拟人散发性结直肠癌,观察Smad4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将Apctm1Tyj/J小鼠、Smad4tm2.1Cxd/J小鼠与C57BL/6J小鼠(均购自美国杰克逊实验室)杂交和回交转换遗传背景形成杂合子小鼠C57BL/6-ApcloxP/-/J(记为ApcloxP/-)、C57BL/6-Smad4loxP/-(记为Smad4loxP/-),将ApcloxP/-和Smad41oxP/-小鼠杂交建系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筛选出ApcloxPP/loxP+ Smad4loxP/loxP小鼠.通过小鼠结肠镜分别向ApcloxP/loxP+ Smad4lnxP/loxP小鼠和C57BL/6J小鼠(各12只)结直肠黏膜下注射前期构建好慢病毒LentivirusCre-IRES-Luciferase,腹腔注射荧光素酶D(D-luciferase)后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IS)下成像并通过结肠镜动态观察成瘤情况.最后对小鼠瘤灶取材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成功培育出ApcloxP/loxP+ Smad41oxP/loxP双转基因小鼠22只.在LentivirusCre-IRES-Luciferase诱导下发生突变并形成散发性结直肠肿瘤病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腺癌,可通过IVIS系统及小鼠结肠镜动态观察其情况,至12周末成瘤率33% (4/12),C57BL/6J小鼠未观察到瘤变.两组体重分别为(22.58±1.21)、(21.36±1.01)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892,P>0.05);日龄分别为(63±1)、(62±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1,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ApcloxP/loxP+Smad4loxP/loxP双转基因小鼠结肠组织在LentivirusCre-IRES-Luciferase诱导下发生癌变,成功模拟人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证实Smad4抑癌基因的条件性敲除可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
    • 生物探索
    • 摘要: 根据美国贝勒医学院、Weill Cornell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新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doi:10.1126/science.aat8515)结果显示,含糖饮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结肠癌及乳腺癌的风险。JihyeYun研究团队创建了早期结肠癌的小鼠模型,它们的APC基因被删除了。
    • 尚晨光; 刘林枝; 王小慧; 董颖; 张岩
    • 摘要: 目的 探讨一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家系APC和MLH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通过临床表现、家族史及组织病理学等诊断1例FAP女性患者.患者两年后出现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而后者是Ⅱ型Lynch综合征的病变之一.提取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采用Sanger测序的方法筛查APC和MLH1基因突变.结果 该家系同时存在APC基因第7外显子的杂合性突变c.637C>T(p.R213X)和MLH1基因第12外显子的杂合性突变c.1153C>T(p.R385C).两种突变同时出现的情况既往未见报道.前者突变造成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后者突变了造成氨基酸的改变.结论 同时出现的APC基因c.637C>T (p.R213X)和MLH1基因c.1153C>T(p.R385C)突变是该家系的致病性突变,其出现临床表现的年龄较晚,且严重程度存在差异.对于FAP患者,应询问其家族史并对APC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同时关注其是否存在肠外病变.对于出现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可进行MMR基因的筛查,以确定是否同时存在Lynch综合征.%Objective To report on concurrent mutations of APC and MLH1 genes identified in a family affected with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Methods The proband was diagnosed with FAP based on her clinical manifestation,family history and histopathology examination.She developed endometrial epithelial neoplasia(EIN) two years later.With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from her and members of her family,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and mutations of the APC and MLH1 genes were analyzed by Sanger sequencing.Results Two novel heterozygous mutations were identified respectively in the APC gene(c.637C>T,p.R213X) and the MLH1 gene(c.1153C>T,p.R385C) in the proband.The former has resulted in a truncated protein,while the latter has led to substitution of Arginine by Cystine.Conclusion The concurrent mutations of the APC and MLH1 genes probably underline the FAP and Lynch syndrome(LS) in this pedigree.As the first female identified with such mutations,the proband manifested later onset of symptoms with certain degree of variation.For patient with FAP,a detailed family history should be taken.Potential mutation of the APC gene should be screened.Non-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should be searched.For those who have developed endometrial lesion such as EIN,mutation of the MMR gene (associated with LS) should also be screened.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