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贵阳
  • 出版时间: 2006-06-21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贵州省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分化抑制因子,又称DNA结合抑制因子(inhibitors of differentiation/DNA binding,Id),属于螺旋-环-螺旋(helix-loop-helix,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分子量约13~20kD,它们主要通过与A类碱性HLH(bHLH)蛋白(如E蛋白)结合而发挥作用,因其本身缺乏DNA结合必需的碱性氨基酸序列,Id蛋白和E蛋白结合形成异二聚体后能够阻止E蛋白之间以及E蛋白和其他bHLH蛋白聚合,对bHLH转录因子活性起负调节作用,从而抑制细胞分化.现已在人和啮齿动物中发现四个Id基因,即Id1,Id2,Id3和Id4.近几年的研究表明,Id蛋白除了具有传统上认为的抑制分化这一功能外,还具有更广泛的细胞生物学功能.Id基因在不同来源及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中有不同表达模式,同种细胞内不同的Id蛋白作为E蛋白的负调控因子,在细胞发育的多个阶段,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由此决定了Id蛋白对细胞周期的调控具有细胞种类和阶段特异性. Id3,作为血清诱导的立即早期基因第一次在小鼠成纤维细胞系中被发现.与Id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Id3的表达在细胞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呈动态调控状态,Id3的组织细胞表达模式与其他Id基因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例如Id1基因和蛋白在多种人体肿瘤(胰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甲状腺癌、宫颈癌、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肝细胞癌等)中均呈高表达趋势[8-12],但Id3在不同的肿瘤中的表达却呈现不一致性;Id3在甲状腺癌、卵巢癌中呈下降表达趋势[13];在分化良好的肝癌细胞中的表达要高于分化不良的肝癌细胞,提示Id3在不同组织种类的肿瘤中具有截然不同的表达谱. 为探讨Id3在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调控中的作用,本文在克隆人Id3基因的基础上,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与Id3的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Id3/EGFP-N1,使Id3-EGFP融合蛋白在人肺癌细胞A549中得到表达。
  • 摘要:卵巢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死亡率上升到最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卵巢癌的病因至今还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内分泌的变化与其关系密切.目前促性腺激素、甾体激素与卵巢癌的关系正引起重视.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细胞所分泌的糖蛋白激素,研究表明,hCG可能具有生长因子的作用,hCG及其受体通过刺激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抑制癌细胞的凋亡影响着卵巢癌的发展.本研究选择LH/hCG受体表达阳性的卵巢浆液性上皮癌细胞株3AO,探讨了hCG对人卵巢癌细胞内凋亡基因的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hCG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初步的实验依据。
  • 摘要: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是典型的分泌型蛋白,分子量为13343-13359Da,由有核细胞分泌,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Ⅱ的成员,成熟、有活性的人类Cys C是由12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链非糖基化的多肽链,可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如CatB、H和L)的活性,能保护细胞免受不适当的内源或者外源蛋白酶水解,并参与细胞内外蛋白水解的调控.有文献报道,组织内蛋白酶抑制剂表达量的变化与某些肿瘤向外浸润与转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Cys C在胃肠道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 摘要:重症肌无力(MG)是神经肌肉接头(NMJ)处乙酸胆碱受体(AChR)自身致敏和破坏所致的以抗体为媒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患者体内存在抗AChR抗体.近年发现在血清阴性(无抗AChR抗体)的部分患者体内可检测出抗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muscle-specific kinase)抗体.研究显示MuSK在神经肌肉接头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就是突触后膜上AChR的成簇,这一过程主要是由神经末梢分泌的聚集蛋白agrin磷酸化其受体MuSK并进一步磷酸化其下游蛋白而介导的,最终引起AChR磷酸化并连接成簇.相反,与酪氨酸激酶相对抗、相平衡的酪氨酸磷酸酶所调控的去磷酸过程在突触后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却所知甚少.同样,在神经末梢接触突触后膜、分泌Agrin之前,突触后膜已自发形成的AChR簇(称之为hot spot)的产生机制又如何呢?本文通过培养小鼠成肌细胞C2C12,运用显微荧光、免疫沉淀、免疫印记、RNA阻断(RNAi)等技术研究酪氨酸磷酸酶在神经肌肉接头形成过程中的信号传导机制,揭示Shp-2是肌肉细胞中主要表达的酪氨酸磷酸酶,并在使MuSK活化、AChR成簇方面的调控回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 摘要: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高发而且死亡率极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在HCC发生过程中,多种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发生质和量的改变,从而引起细胞癌变.有报道认为,相对于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失活在肝癌发生过程中起着更重要作用,对抑癌基因的研究在探索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病理机制方面有重大意义. p33ING1b是新发现的获选肿瘤抑制基因,生物学功能主要表现为负调控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及促进细胞凋亡等.目前,有关p33ING1b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而对于基因的表达则研究得较少.研究发现,p33ING1b在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表达降低或缺失,并且与淋巴结转移、远隔转移和分化程度相关,提示p33ING1b与这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3-5].目前有关肝癌p33ING1b的表达研究不多,尤其是mRNA水平,还未见有相关报道.本文首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33ING1b基因mRNA在肝癌的表达,探讨p33ING1b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阐述肝癌发病的分子机制。
  • 摘要:在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中估计每年腹泻人数超过15亿,死亡人群为300万.这些地区的儿童社区研究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最常见的肠道病原菌,位于致腹泻性大肠杆菌之首,每年可发生21万起腹泻近38万人死亡[1].对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旅行者(包括调度的军队)的研究表明:从工业化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短暂旅行,腹泻危险率约为50%,到达目的地后的第一周会有多起腹泻发生.从这些腹泻的35%分离到ETEC,ETEC是旅行者腹泻的最常见病因[2].因此,ETEC的检测对ETEC性腹泻的诊断与治疗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ETEC的致病因素包括粘附聚集因子,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迄今,国内外报道的ETEC性腹泻中ETEC肠毒素的检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不能满足检测方法快速、高效、简便的要求,本课题应用基因工程方法克隆LT-B及ST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目的是进行蛋白表达并免疫动物产生抗体用于ETEC的检测。
  • 摘要:线粒体肌病是由于线粒体基因(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引起线粒体代谢酶的缺陷导致ATP合成障碍、能量来源不足而引起,临床上多累及骨骼肌,常以轻度活动后即感到极度疲乏为主要症状.在已报道的mtDNA致病性突变中,以tRNA基因的点突变最为常见.筛查mtDNA基因突变需要对该基因全部22个tRNA基因进行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点突变的单链构象多态分析(single-strande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analysis,SSCP),程序烦琐且费时费力.本试验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结合核苷酸序列分析对4例线粒体肌病进行基因突变研究,试图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检测基因突变的高效、灵敏、快速、可靠、简便的新方法。
  • 摘要: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Thalassemia,简称地贫、Thal)是我国长江以南发病率最高、影响最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所减少的珠蛋白类型,可分为α-、β-、δ-、δβ-、γδβ地中海贫血等.α-地贫(α-Thal)是最要的地贫类型之一.也是全世界热带地区及亚热带地区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 α-Thal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病.α-Thal主要是由于α-珠蛋白基因合成的减少或缺失所致.分有基因缺失和点突变两类,即缺失型和非缺失型突变两大类.我国的α-Thal主要是以缺失型为主,且其中以东南亚缺失型(-SEA)、右侧缺失(-α3.7)和左侧缺失(-α4.2)常见.检测α-Thal的方法中Southern印迹杂交诊断(DNA印迹杂交法)是最早发明的方法,其灵敏度高、准确性高,但非常烦,贵,且需要同位素,耗时10天.所以目前很少利用.RDB法PCR产物仍需杂交,费用较贵;gap-PCR技术需一份DNA多次PCR反应.现在刘敬忠教授报导了单管多重PCR(mPCR)技术能快速检测缺失型α-Thal.在此我们介绍用单管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缺失型α-Thal基因。
  • 摘要: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其中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样品制备方面的不足:即通常为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需针对各检测对象分别设计引物,甚至建立不同的扩增体系、扩增方法和扩增条件,来进行多重的PCR扩增.这显然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芯片技术的高通量、高速度的发挥,严重制约了病原微生物的芯片检测在临床及其他环境的广泛应用. 本研究针对多重PCR法芯片检测样品制备方法的不足,在我们自行研制的专利技术--纳米金新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细菌rDNA的基因分型技术构建了通用引物一次PCR法的样品制备技术,进行临床病原性细菌的芯片检测分析.即期望通过一次PCR扩增,就可以完成对所有检测样本的处理制备,从而大大减少临床微生物芯片检测的步骤和复杂性,节省检测时间,为今后建立高通量、高速度的临床微生物检测芯片及其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 摘要: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病毒是一种亲上皮的DNA病毒,感染后可促使上皮增生,最终可导致肿瘤形成.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的报道较多,与鼻喉疾病关系的报道较少.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法,采用HPV6,11,16,18,31,33,42,51,52,56,58混合抗体,对鼻喉几种常见疾病同时进行测定.这11种HPV混合抗体,基本包含了鼻喉黏膜易感的HPV类,故可减少多次检测及遗漏.目前,检测HPV的方法有免疫组化、原位杂交、PCR、原位PCR等方法.免疫组化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如直观性,能确定病毒在组织中的分布及感染强度和病变之间的关系等,且操作简单。
  • 摘要:代谢综合征(the metabolism syndrome,MS)是以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糖耐量减退)、中心性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临床表现为特征,以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为中心环节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显示,脂肪堆积可能是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重要诱因,以血清瘦素、抵抗素和脂联素为代表的脂肪因子在代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我们通过血清瘦素、抵抗素和脂联素的测定,探讨脂肪因子与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关系。
  • 摘要: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M3型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占全部AML的10%-15%.在大多数的APL患者中可检测到t(15;17)(q22;q21)染色体易位所致的PML-RAR?融合基因,其产物PML-RAR?融合蛋白干扰了维甲酸信号传导通路,使细胞分化停滞在早幼粒细胞阶段.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治疗APL是第一个用诱导分化治疗肿瘤取得成功的范例,也是第一个用分子靶向治疗取得成功的范例,它已成为研究APL和其它肿瘤发生极好的模型.在药理浓度的ATRA作用下,通过与PML-RAR?中RAR?部分结合,使融合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导致共抑制复合物从PML-RAR?上解离,并进而与共激活复合物结合,解除PML-RAR?对分化相关靶基因的转录抑制效应,促进APL细胞的分化[2].虽然ATRA在诱导分化中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有许多问题仍未解决,比如维甲酸受体在髓系分化及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是什么?维甲酸受体下游基因间是如何协同作用的?除已知的信号通路外,是否还有其它途径参与分化?为了进一步研究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的机制,我们采用cDNA基因芯片,二维电泳结合质谱鉴定,同时结合计算生物学的方法,对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谱进行动态观察,希望筛选出诱导分化的主要调变基因和参与的信号通路,这将有助于阐明ATRA诱导分化的机制,为发展APL的新型药物/生物治疗提供可能的靶标,同时也将为在系统水平研究其它造血系统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 摘要:急性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是早期移植物功能不良以及之后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应用免疫抑制剂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减退,严重感染、肿瘤发病率不断增加.为了预防不可逆的移植物损害,早期诊断与治疗急性排斥是非常重要的.在当前临床实践中,血清肌酐的测量、尿量的评估以及移植物穿刺活检是诊断急性排斥的标准检查技术.对于早期排斥的诊断,穿刺活检是一个比较准确的检查,但是一种侵入性检查、并存在潜在的并发症和取样误差,而各种非侵入性的检查由于其较低的可靠性至今仍无法将其代替.这就迫切需要实验室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检测方法.我们课题组以往的工作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白细胞抗原-I(HLA-I),主要是HLA-A,-B的第四、五外显子可以代表宿主的免疫状态.因此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分析宿主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表面HLA-A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机体免疫状态的评估,从而能够早期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
  •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由于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的高发病率和低控制率以及医疗水平提高使大量心肌梗死患者得以生存等原因,老年人心衰的发生率日益提高.美国统计资料显示,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而65岁以上人群可达6%~10%;在50~89岁人群中,年龄每增加10岁,其患病率升高1倍[1].同时心衰也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常见原因,其猝死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2].因此,如何正确识别老年人心衰,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一个重要的医学问题.多项临床研究证实,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对于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是一项很好的指标[3,4].然而另一方面,由于NT-proBNP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其体内水平必然受到肾功能的影响.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NT-proB-NP是否适用于肾功能异常心衰的诊断,这些问题都还不清楚.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们研究了肾功能对老年心衰患者及正常人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肾功能水平NT-proB-NP诊断心衰的应用价值。.
  • 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 mellitus,GDM)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大约占糖尿病孕妇的80%以上,近年的研究资料表明,GDM的总体发病率逐年升高[1].并且,曾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后来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3].临床观察显示,GDM具有与2型糖尿病相似的代谢紊乱,均以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的高血糖为特征,而且GDM患者远期发生的糖尿病多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提示二者可能存在相同的遗传基础.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GDM和NIDDM均为多基因、多因素的疾病,但其基因位置还未能确定.因此,寻找在致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对该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2002年,孙红霞等经连锁研究发现,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末段的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基因中的rs28648(G-A)与2型糖尿病相关.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是现今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最强的血管收缩肽,是一种具有环状结构的血管活性肽.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研究报道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及NIDDM有关. 迄今为止,还未见有关尾加压素Ⅱ基因多态性与GDM遗传易感性的相关研究报道.本文作者对中国北方人群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基因rs28648(G-A)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研究,试图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与环境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细胞粘附分子因介导了血管内皮细胞(VEC)、白细胞和血小板之间以及与血管内皮基质间的相互粘附作用,促进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因而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作为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和可信的炎症标志物,是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外研究显示,ICAM-1基因第4和第6外显子分别存在G/A和A/G转换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7-8],分别导致G241R和K469E的氨基酸改变,并且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相关.因此,本课题采用PCR-SSP和PCR-RFLP技术,对我国汉族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调查,并结合冠心病的其它环境暴露因素就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汉族人群冠心病的影响进行探讨。
  • 摘要:2型糖尿病预计2025年全球将有3亿患者,其中大多数分布在印度和亚洲.我国的糖尿病发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其中90%为T2DM,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尽管T2DM的原发病因尚不清楚,但诸多研究表明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缺陷可促进高血糖进程,参与发病[1-4].线粒体的tRNA leu(UUR)基因(np3 230~3 304)及其相邻的ND1基因(np3 307~4 263)是T2DM的突变高发区,也是研究的热点,报道最多的是A3 243G突变,其次是G3 316A和T3 394C突变,其它位点研究相对较少,且报道的突变率因地域和人种而异.本研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和DNA测序方法对位于这2个基因的28个突变位点进行研究。
  • 摘要:胃癌是对我国人民构成严重威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20/10万左右,死亡率在我国居癌症死亡率的第2位.胃癌患者不良预后主要是由于不能早期诊断,中晚期胃癌治疗的局限性等因素所致.目前依靠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有效手段,但胃镜检查存在诸多不便,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早期胃癌诊断方法是当务之急.血清学指标筛选是较为理想的手段,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仍未找到可靠有效的早期胃癌血清学标志分子.进来,表面增强激光解吸附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分析(SELDI/TOF-MS)与蛋白质芯片技术结合使用的技术广泛用于肿瘤标志物的筛选。本研究拟应用SELDI/TOF-MS和蛋白质芯片技术外加模式匹配运算法则探讨该技术用于早期胃癌诊断的可行性。
  • 摘要: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属钠尿肽家族(natriuretic peptide,NP),是Maekawa等[1]于1988年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又称脑钠素或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主要由心室细胞合成,BNP-32为其主要储存形式,我们采用针对BNP-32的环状结构和针对BNP-32的C端部分的双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测定血浆BNP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并对正常人和心衰患者血浆中BNP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 摘要:精神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质量和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活竞争及其他因素,全球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许多精神疾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因此,某些精神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而抗精神病药物(APS)可导致多种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其中,体重增加一直是抗精神病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体重增加可合并其他并发症,影响治疗的继续进行.为此,我们对住院服用APS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血清瘦素、脂联素、胰岛素的含量测定及其体重指标的观察研究。
  • 摘要:结核病仍然位于全球传染病首位,特别是随着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吸毒、贫困等原因,各国发病率、死亡率都有上升趋势.我国属于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而且结核病人80%在农村.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TB)细菌学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但由于结核菌生长周期长,影响因素多,不易标准化等,使细菌学诊断发展缓慢,无法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随着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其快速、敏感、特异的优点提高了结核病的诊断效率.荧光定量PCR的定量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本研究利用二聚体蝎型探针(duplex scorpionprimer)技术进行了建立新型结核分枝杆菌DNA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探讨。
  • 摘要:AmpC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所产生的头孢菌素酶,产AmpC酶的细菌常见于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摩根菌属、粘质沙雷菌等,AmpC酶由ampC基因所编码,受ampD、ampE、ampR、ampG调节.临床AmpC酶分离株用表型筛选法可分为高度诱导型和去阻遏高产型.ampR基因变化对AmpC酶表达的影响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外对AmpC酶引起耐药及调节机制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ampR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以探讨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耐药与ampR调节基因的关系。
  • 摘要:在临床实验室已广泛地开展了方法学评价研究,但是,许多临床检验工作者难以对方法性能的可接受性作出客观的判断. 从历史上看,关于方法性能决定是基于统计显著性检验(如t-检验和F-检验)以及相关系数.在70年代,Westgard[1]研究了这些统计量的应用,及发现它们对于估计随机、比例和系统误差的有限价值.Westgard建立了获得误差更可靠估计的指南,并推荐这些估计值与试验的允许误差量进行比较.建议允许误差以试验结果不精密度和不准确度联合效果的总误差(TE)形式进行规定. 在方法评价研究中应用总误差标准,一方面的问题是采取哪一种标准.在1974年有学者首次推荐由不准确度(偏倚,bias)加两倍不精密度(标准差)(bias+2s)来估计总误差.在1990年,有学者推荐总误差为偏倚加3倍标准差(bias+3s),以及本作者推荐偏倚(bias)加4倍标准差(bias+4s).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将方法性能与总误差标准进行比较.操作过程规范图[3]是从以分析总误差和临床决策区间模式导出的,因此这种方法允许基于分析和临床质量要求评价方法性能.此外,操作过程规范图允许实验室同时验证方法性能和质量控制性能两者适合于试验所要求的质量,其可改进分析质量的技术管理.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1)引入简单的方法评价决策图用于改进方法比较研究中的决策;(2)在方法决策图上显示判断标准之间的关系,以及适当质量控制检测过程期望的操作规范,(3)使用此图的简单应用实例。
  • 摘要: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PT),已被绝大多数临床实验室广泛接受并开展,同时越来越受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重视.它是通过提供能力验证的外部机构将同一份标本分发给多家实验室进行检测,然后收集实验室上报结果并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比较、评估各实验室的校准/检测能力,80年代初,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在国内组织临床化学能力验证活动,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对实验室间的测定结果一致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准确度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1988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CLIA'88)出台以后,要求所有开展中度和高度复杂检验项目的临床实验室都必须获得满意的PT成绩,我室从2002年开始参加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 CAP)PT活动,它是用相对偏差、标准差指数(SDI)和百分允许差值图表示参加者的能力验证结果,同时因其提供了五份不同浓度的测定标本,相对室内质量控制采用的两份质控品,CAP PT数据对误差的分析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为了更充分利用PT回报数据,为实验室质量改进提供客观依据,本文运用质量控制多规&150%EA、1SDI、R3SDI规则)进%EA、5则(1.5SDI、R4SDI、175一步分析评价能力验证结果是否存在有显著的偏差(bias)或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分析实验室分析方法的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服务质量。
  • 摘要:选择素家族是一类细胞粘附分子,包括E-选择素(E-se-lectin)、P-选择素(P-selectin)和L-选择素(L-selectin),均为单链跨膜的受体糖蛋白,参与白细胞粘附和聚集,在免疫、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E-selectin基因第2和第4外显子分别存在G/T和S/R多态性,P-selectin基因启动子上游C-2123G、T-1817C位点存在多态性,L-selectin基因第六外显子中存在碱基C→T的突变,并导致氨基酸(Pro→Ser)的替换.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联.由于不同民族和地域在遗传和表型上有异质性,目前国内有关选择素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病例-对照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研究我国湖北地区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选择素基因多态性分布,试图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探讨该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揭示选择素在冠心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 摘要:研究显示TGF-β1是很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它可作用于多种细胞,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巨噬细胞的活化,以及作用于内皮细胞影响前炎性因子的效应.树突状细胞是非常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启动初始的免疫应答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关于TGF-β1对DCs成熟,分化和功能方面影响的报道还很罕见,我们应用一体外诱导DCs的模型对此进行了研究。
  • 摘要:锌指蛋白A20(zinc finger protein A20,简称A20)是细胞凋亡研究中发现的一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应答基因的编码产物,具有抑制细胞凋亡和下调NF-κB活性的双重功效.我们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在LPS所致内毒素血症小鼠动物模型中,A20在外周血白细胞、肝、肺等组织中均存在高水平表达,且伴随动物体内过度炎症反应的平息,A20的表达逐渐降低,甚至消失.那么,A20在LPS攻击时这种瞬时高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何在?为了研究A20在内毒素血症过度炎症反应中所呈现的瞬时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我们拟采用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ing technique,简称RNAi)使体内细胞A20基因沉默,为此设计并构建了2种A20基因沉默载体并对所构建载体的生物效力进行了鉴定,同时初步观察了A20基因沉默对细胞炎症应答的影响情况。
  • 摘要: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是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在超广谱β内酰胺酶家族中,CTX-M型ESBLs(即头孢噻肟酶)是一类由质粒介导产生并有着广泛地域分布的酶,特点为对头孢噻肟的水解活性远高于头孢他啶;随着报道地区日益增多,该酶已成为研究细菌耐药机制的新热点.研究报道,我国ESBLs种类与国外不同,主要是CTX-M型,其次是SHV型,而国外常见的TEM型在我国则很少见.为了解湖北地区临床肺炎克雷伯菌中CTX-M型ESBLs的分布、流行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本文对湖北地区部分医院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研究。
  • 摘要: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泛指机体针对自身组织或细胞产生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由自身免疫参与发病机制,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的一大类疾病.近年来AID发病率明显上升,其总体发病率占世界人口的3%~5%,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自身抗体是AID最重要的特征,有相当一部分AID患者血清或其它体液中可以检测到一种或多种特异性或相关性自身抗体,疾病特征性自身抗体(谱)对AID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以及疗效和预后判断提供非常重要的价值.目前临床使用的自身抗体检测方法,多为繁琐的手工操作,检测程序复杂(分筛选实验和确认实验),多数检测方法不能同时检测多种临床需求的自身抗体,而且存在很多难以控制的影响质量的因素[1].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操作简便,快速可靠,能同时检测多种自身抗体谱的新方法.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临床常见的AID,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s)对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系统性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及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PM/DM)等CTD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建立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抗核抗体谱自身抗体方法,可同时检测的自身抗体为抗SSA-52抗体、抗SSA-60抗体、抗SSB抗体、抗Sm抗体、抗U1RNP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抗dsDNA抗体、抗rRNP抗体、抗着丝点抗体和抗核抗体共11项.我们选择732份抗核抗体谱阳性CTD患者血清和294份核抗体谱阴性健康献血员血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抗核抗体谱检测蛋白芯片在自身抗体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 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病原体.国外报道大多数病人从感染HIV到发展为AIDS,典型病程为8~10年,但也有少数感染者(~5%)经过10年的长潜伏期后,CD4+T淋巴细胞仍>500/mm3,未经抗病毒治疗,无艾滋病指针性症状,疾病呈现长期不进展状态[1-3](long-term nonprogressor,LTNP).国外研究发现,HIV感染后疾病进展主要受宿主和病毒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感染病毒调节基因突变现象,病毒载量水平,CD8+T淋巴细胞抗病毒活性,宿主体内抗Gag,Pol及Env蛋白抗体水平等,其中抗体是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因子,HIV感染众多抗体类型中,中和抗体是发挥抗病毒作用最为重要的保护性抗体,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Karpas等就发现HIV感染的LTNPS血清能够中和HIV-1的实验室病毒株,而AIDS患者血清则无此作用,随后,Ljunggren K和Scarlatti G等也证实了这一点,并进一步发现中和抗体与HIV感染后疾病长期不进展有关.上述发现主要来自对欧美人群的研究,中国HIV-1感染人群中和抗体水平如何,中和抗体滴度对疾病进程是否有影响,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美国NIH开发设计的Single-Round PBMC中和试验],测定了23例中国HIV感染者、AIDS患者及LTNPs血浆中和抗体滴度,首次明确了中国HIV感染不同疾病进程中和抗体水平的变化特点及疾病进展与中和抗体水平的关系。
  • 摘要:在细胞和生物组织中,由于自由基(Free Radical,FR)随龄累积,基因损伤水平升高.除此以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亦可致基因损伤,从而诱导细胞周期停滞、细胞转化、端区缩短速度加快,并引起基因表达变化.组织细胞中由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组成的损伤修复系统可修复上述因素诱导的基因损伤,其修复能力随龄下降.如何定性/定量检测基因损伤水平与修复能力在临床及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凸显重要,彗星试验(Comet Assay)又称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试验,其可定性或定量测定DNA单链断裂水平,准确反映DNA损伤水平与修复的能力,该方法目前在国际上较为流行,本文意在介绍彗星试验方法,并简述其初步应用结果。
  • 摘要: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基因是1991年从家族遗传性结肠息肉病中克隆到的一个新抑癌基因,位于染色体5q21,表达APC蛋白,这种蛋白可以抑制上皮细胞过度增殖;而启动子部位的高甲基化会导致APC基因失活,不表达或低表达APC蛋白,从而增加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启动子甲基化的改变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早期事件,被认为是肺癌早期诊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目前最常用的甲基化检测技术,如亚硫酸氢钠/测序法、甲基化特异性PCR、原位-MSP杂交、单链核苷酸引物延伸法、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都无法进行甲基化水平的定量检测.本实验建立了以微阵列技术为基础的APC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定量检测芯片,并对肺癌组织标本进行了检测,探讨了APC基因的甲基化模式及甲基化杂合型状态。
  • 摘要:ABO血型系统是输血医学中最为重要的,到目前为止在各个人种中已报导了56个不同的O等位基因.ABO基因的第6和第7外显子编码多数序列(1062bp中823bp),96%以上突变发生在这些位子上,它们编码了糖基转移酶的91%催化区域.其中超过40个的O等位基因是定义在ABO基因第6、7外显子的序列上的,而其它外显子或内含子6的序列研究的研究不是太多.所有O基因遗传机制分为两类:基因内交换与点突变.大多数的O型等位基因都是在广泛分布的O01或O02等位基因的基础上,发生个别点突变产生的. 在ABO血型中,中国人群O表型是很普遍,但是没有系统地研究等位基因的分布与特征.本文针对100例血型血清学为O型的志愿捐血者的ABO基因进行Exon6,Exon7外显子序列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基因汉族人群O基因的规律。
  • 摘要: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随着对哮喘病因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定位于人染色体5q31-33的多种细胞因子都与哮喘的发生有关,尤其是IL-13在哮喘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Zhu等通过转基因技术发现IL-13转基因阳性小鼠可出现显著的气道炎症、气道阻塞及气道高反应性现象,提示IL-13可独立参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哮喘的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IL-13生物学功能是通过与其受体(IL-13α1/IL——4Rα)结合,活化JAK-STAT6信号转到途径来实现的,鉴于IL-4Rα在IL-13信号转到途径中的关键地位,IL-4Rα基因也成为哮喘的一个重要候选基因之一. 我们以黑龙江地区哮喘儿童及其一级亲属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信标和毛细管电泳相结合的技术对IL-13及IL-4Rα几个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进行研究,分别为:IL-13启动子区的-1055C/T,第4外显子的2044A/G及IL-4Rα第12外显子的R551Q。
  • 摘要: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自1961年首次报道以来,其感染率不断上升[1],现已成为目前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由于该类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造成临床治疗困难,已引起临床普遍关注与重视.我们收集了2003年2月至2005年2月本院临床分离的47株MRSA,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mecA)、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aac(6')/aph(2")、apb(3')-Ⅲ、ant(4',4")]、耐消毒剂基因[qac(A/B)]等耐药基因的检测。
  • 摘要: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是双链RNA(double-strand RNA,dsRNA)介导的、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现象,广泛存在于线虫、果蝇、植物、真菌及哺乳动物等多种生物体中,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目前,RNAi已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的实验技术,广泛用于新基因筛选、基因功能鉴定以及基因治疗等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持续感染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现有的干扰素及核苷类似物药物等抗病毒治疗手段存在着疗效不够满意、治疗后复发率高、药物毒副作用较大等不足.为探索RNAi对HBV基因表达和复制的抑制作用,我们选择HBVX蛋白基因为靶序列,构建了表达小干涉RNA (short interferingRNA,siRNA)的载体,通过与pTK-Hyg质粒共转染稳定表达HBV的HepG2 2.2.15细胞,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稳定细胞克隆,检测siRNA对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HBV DNA以及HBV mRNA的抑制作用。
  • 摘要:神经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50%,胶质瘤细胞多为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一般不发生颅外转移.由于胶质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且多为高级别时才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至获得诊断时肿瘤多已变成恶性,故手术难以完全切除. 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al Derived Factor,PEDF)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由RPE细胞分泌至视网膜光感受器基质中,玻璃体和房水中浓度也较高.多年的研究表明,PED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具有促神经元生存、抗神经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免受神经毒性侵害及"胶质细胞静息"特性.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PEDF又是一种内源性的高效的新生血管抑制剂,直接作用于形成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通过抑制内皮细胞有丝分裂、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来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既然PEDF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内源性新生血管的抑制因子之一,那么在PEDF存在的情况下,脑胶质瘤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因子会产生什么变化呢?它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会有影响吗?因此,本研究选取A172胶质瘤细胞系为研究目标,在体外观察rPEDF对与胶质瘤有关的血管活性因子、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 摘要: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PBPs)是催化细菌细胞壁合成终末阶段的酶,是青霉素的作用靶位.PBPs发生变异,与抗生素的亲和力下降是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主要机制,其中,PBP1a、PBP2b和PBP2x的变异起主要作用.PBPs由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 genes,pbps)编码.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地区儿童鼻咽部分离的132株肺炎链球菌pbp2b、pbp2x和pbp1a基因多态性的分析,探讨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pbps变异与青霉素敏感性变化的联系。
  • 摘要:不动杆菌属是一种非发酵糖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和土壤)及健康人的皮肤表面.根据美国院内感染监测数据(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NNIS)以及中国院感资料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在院内感染中占第四位,成为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又一个重要的非发酵糖菌.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中,可以引起严重的、甚至致死性的感染,如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败血症、泌尿系统感染、脑膜炎等。本文研究碳青霉烯类耐药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及其泛耐药的机制。
  • 摘要:近年来,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引发的新生儿感染及由此导致的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死亡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主要由母体垂直传播而来,因此美国CDC提出针对泌尿生殖道携带GBS的孕妇作出快速筛查后给以产期药物治疗,以预防围产期胎儿及新生儿GBS感染,自此美国新生儿GBS感染的病死率已有大幅度下降.但我国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的防治工作尚未起步,亟待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筛查方法,为此,本研究建立了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用于孕妇生殖道GBS携带者的筛查,并评估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近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通过改良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试剂盒,检测到乳酸脱氢酶同工酶6(LDH6)条带的出现,通过对出现LDH6的患者进行追踪检测,发现出现血清LDH6的患者,其LDH总活性都很高,均大于520 U/L.同时,当血清LDH6所占总活性比例大于7.9%,患者二周内即死亡.因此,我们通过改良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试剂的配方,建立了乳酸脱氢酶同工酶6的检测方法.可以尽快检测出患者肝损伤的情况,能及时给患者治疗。
  • 摘要:在抗血小板药物中,抗血小板GPⅡb/Ⅲa单克隆抗体在不影响血小板的粘附、分泌等重要功能的情况下,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必经途径——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的结合,而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阻止血栓形成.本文继血小板GPⅡb/Ⅲa抗体P140基因的分离及鉴定后,为了证明该基因是否为功能性基因,我们选用噬菌体抗体表达载体p3MH,将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片段,以特定位点分别插入其中,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将其转化大肠菌进行表达,选用噬菌体抗体表达载体表达抗血小板抗体在国内报道甚少,此尝试,为治疗性抗血小板抗体的进一步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稳定和不稳定斑块两种状态.冠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是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发生的基本病理因素.动脉管壁内炎症在不稳定斑块的发生、演变及破裂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斑块内的炎性细胞及其炎性产物的近期反应活跃,可能是斑块不稳定、斑块破裂的促发因素.近些年来,血清低水平cTnI的测定在临床上开始应用,在诊断和预测ACS发生的可能性方面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我们主要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的血管炎性指标和cTnI测定,结合临床相关资料,以探讨这些指标在ACS发生的可能机制和预测性。
  • 摘要:在过敏性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在各种过敏因素作用下,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入血、迁移异常活跃,活化后的嗜酸性粒细胞迁移到支气管上皮后释放炎性介质造成支气管上皮损伤,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嗜酸粒细胞与支气管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对两种细胞的活化及炎性介质释放,进而调控过敏性炎症反应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最近的实验研究中,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联合培养为实验模型,调查两种细胞相互接触培养对细胞因子等炎性介质释放的影响.为了探明两种细胞联合培养过程中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性介质的来源,在本文研究中,我们用多聚甲醛固定一种细胞,再以此刺激另一种细胞,调查其对后者释放炎性介质的活化作用。
  • 摘要: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Ⅵ(glycoprotein Ⅵ,GPVI)是血小板直接胶原受体之一,在血小板膜上与免疫球蛋白Fc受体γ链非共价连接形成复合物而发挥作用.当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通过GPVI粘附于内皮下胶原,并把这一粘附信号通过与其相连的FcRγ链传递到血小板内部,再经过自内而外的信号传导,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整合素α2β1和αⅡbβ3(GPⅡb/Ⅲa),增强其与胶原的亲和力,从而引发血小板与胶原的牢固粘附,最终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血栓形成.由此可见,GPVI在血小板与胶原粘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心作用,它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对于正常止血功能的发挥和病理性动脉血栓形成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个体血小板对胶原、胶原相关肽及CVX(一种胶原受体诱导剂)的刺激反应有差异,这种差异与血小板GPVI含量直接相关.因此推测GPVI含量变化很可能增加出血或血栓性疾病的风险性[2].此外,GPVI多态性研究认为某些多态性位点(T13254C)可能是血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3,4].但有些学者却得出相反结论[5].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仍不十分明确.但提示多态性位点作为临床预测因子有一定局限性,最直接也是最准确的指标是实际的血小板GPVI含量.因此直接测定血小板表面GPVI分子水平对于了解GPVI在血栓性疾病中变化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制备了小鼠抗GPVI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利用该抗体建立血小板表面GPVI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并进行了初步的临床应用。
  •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变和肝癌的重要原因.研究证实,慢性肝炎、肝硬变和肝癌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细胞免疫紊乱,CD4+/CD8+比值降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严重者出现免疫无应答现象.细胞毒T淋巴细胞要发挥杀病毒作用,首先识别MHC-I类分子,以往的研究多注重病毒感染肝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即病变局部的HLA-I类抗原的表达,而对以外周血淋巴细胞HLA-I类抗原为代表的宿主全身HLA-I类抗原的表达研究较少.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BV感染后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HLA-I类抗原表达,RT-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HLA-A mRNA含量,用IL-2体外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并进行LDH杀伤试验,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HLA-I类分子在宿主细胞免疫状态中的作用。
  • 摘要:近年来肠球菌已成为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肠球菌的耐药性强,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有限,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出现,加大了肠球菌感染治疗的难度.欧美国家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率很高,我国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但VRE已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密切监测及控制VRE的播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摘要: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2002年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调查显示:PA的分离率为10.3%,仅次于大肠埃希菌而居第二位.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对3、4代头孢和亚胺培南在内的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一直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整合子是一个新的耐药基因传播元件,由5'保守区、3'保守区和两者之间的可变区构成,整合子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和多重耐药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既往的研究中,我们调查了南京地区9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及整合子的流行情况,现根据纸片扩散法的药敏检测结果,筛选出我院分离的14株多重耐药菌株.为进一步研究这1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我们检测了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7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整合酶基因和qacE△1-sulI基因,并分析了整合子可变区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
  • 摘要:长期以来,诊断肝癌的血清学指标为甲胎蛋白(AFP)异常升高,但据此诊断肝癌通常已经到晚期,因此,对肝癌早期诊断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数HBsAg阳性及有慢性肝病的背景,而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又是肝纤维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很多资料表明原发性肝癌有明确肝病史者占36.2%.临床实践及病理证明肝癌伴有肝硬化者占53.9%-85%,肝硬化伴有肝癌者占9.9%-16.6%[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后者能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形成细胞外局部溶解区,从而构成细胞转移的通道.uPA在体内的作用有赖于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uPAR)表达,uPAR与uPA结合后具有增强肿瘤细胞浸润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uPA可转化纤溶酶原为纤溶酶,活化MMPs,从而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肝纤维化是因为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失衡,与uPA也有关.因此,本研究检测肝硬化患者及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血浆中uPA、uPAR及其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HA,ⅣC,LN的结果,旨在探讨肝硬化的纤维化进程中uPA、uPAR表达与肝癌发生的关系。
  • 摘要: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是指那些表现变异性且遵循简单遗传方式的性状或物质,是任何遗传分析所不可缺少的工具.微卫星就是一种遗传标记物.近几年来,随着以DNA上的微卫星作为遗传性标志的微卫星技术(microsatellite approach)的兴起,使得疾病与易感基因之间以及易感因子相互关系的研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STR是第二代遗传标记,广泛分布于原核、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它存在于基因组的非编码区和染色体的近端粒区.由于核心序列重复数目的不同,因此在群体中呈现出遗传多态性.由于STR蕴含丰富多态性,所以可用于基因作图、定位克隆、亲子鉴定、疾病机理的连锁分析以及肿瘤生物学、群体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研究. 胃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外界各种不良因素持续作用以及不同个体遗传易感性不同有关.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不同个体的易感性差异在肿瘤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迄今国内外不少学者已经从多个层面研究了基因多态性与胃肠癌发生的相关性,在阐述人类某些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相关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研究收集了厦门地区无癌家族史的健康无关个体(即非亲缘关系的健康个体)血液标本123份,厦门地区胃腺癌患者血液标本39份(其中男性28例,女性11例,年龄均在50岁以上)作为试验组,选择D3S1358、TH01、D21S11、D18S51、Penta E、D5S818、D13S317、D7S820、D16S539、CSF1PO、Penta D、vWA、D8S1179、TPOX、FGA十五个多态性较高的STR基因座,采用基因扫描技术,应用PCR复合扩增结合四色荧光检测方法对血样DNA进行基因型分析.调查了本地区健康人群和胃腺癌患者人群的基因频率分布,并根据二者的上述十五个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显著性差异,推测易感连锁和抗性连锁的等位基因.本文首次将该十五个STR基因座应用于消化道肿瘤易感因子的研究,对易感基因的筛选作了有益的探索,为胃腺癌易感因子的进一步定位克隆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 摘要:代谢综合征(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为主要内涵,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临床症候群.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其影响因素有许多,本文主要检测了有、无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查体者的血清中TNF-α和游离脂肪酸的水平,探讨TNF-α、游离脂肪酸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 摘要: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是对单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新技术,它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等优排点,已广泛用于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免疫标记技术的不断发展,流式细胞术发展十分迅速,也从基础实验室逐步进入临床实验室,成为检验医学发展的一个热点. 由于FCM分析的是经荧光标记的单细胞悬液,样品制备是FCM分析的关键.Beckman Coulter公司的流式细胞仪样品制备仪(Q-Prep)及其配套的全血红细胞裂解液(ImmunoPrep)试剂系统,可精确控制每个样品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样品处理,减少了样品制备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制样误差,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用于该系统的红细胞裂解试剂盒为Beckman独家生产,价格昂贵,限制了该系统的在中国的推广应用.本文参考文献,自行研制了全血红细胞裂解液,并与进口试剂比对效果,以期大大降低试剂的成本,促进该技术在中国广泛应用。
  • 摘要:Pax5基因是一种重要的发育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调控着神经及B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它不仅是B细胞早期定性分化、发育的关键决定基因,而且对于B细胞的晚期成熟增殖、同型转换、免疫球蛋白基因转录及终末分化起着重要作用.利用基因敲除技术研究发现,PAX-5-/-的pro-B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长期的骨髓重建等这些造血祖细胞的特性.利用Pax5的敲除缺失模型研究表明,Pax5缺失表达的成熟B细胞基因表达模式发生了改变,大多数B细胞表面抗原分子表达下调,这些研究成果均表明Pax5在B细胞的晚期分化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但Pax5在B系血液恶性肿瘤细胞中的作用以及Pax5缺失表达对晚期B系血液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至今尚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利用体外转录RNAi技术阻断Pax5表达,初步探讨Pax5缺失表达的B系血液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增殖以及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Pax5在血液恶性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 摘要: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日益更新与推广,建立在传统的羊膜穿刺和绒毛吸取术基础上的产前细胞遗传学诊断虽然准确率高,但其操作的有创性,可导致宫内感染、流产、死胎等妊娠不良.因而寻找一种可靠的非侵入性产前诊断方法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从孕妇外周血中分离胎儿细胞一直是遗传病无创性产前诊断的主要思路.然而胎儿细胞的富集效率低和过高的母体背景影响了其特异性等位基因的检测,使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1997年,Lo等首次在母体血循环中发现游离胎儿DNA,证实母体血浆中的DNA是胎儿和母体DNA的嵌合物,平均每毫升血浆含25.4个基因组的胎儿DNA(167.64pg),且其浓度在孕妇血浆总DNA中所占比例较高.随后又有一些学者相继证实了母体循环中游离胎儿DNA的存在[2-3],这一发现为非侵入性产前诊断开辟了新途径.本研究拟采用QIAamp Blood DNA midi kit从孕妇血浆中提取胎儿游离DNA,并采用两种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