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器件
光伏器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793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450801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电源技术、电力电子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第十届全国塑料光纤聚合物光子学会议、第13届中国光伏大会等;光伏器件的相关文献由143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沅民、S·D·费尔德曼-皮博迪、吴兆等。
光伏器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50801篇
占比:99.98%
总计:450902篇
光伏器件
-研究学者
- 李沅民
- S·D·费尔德曼-皮博迪
- 吴兆
- 徐琛
- 杨与胜
- 李子峰
- 罗派峰
- R·D·戈斯曼
- 谷鋆鑫
- M·W·德格鲁特
- 亨里克·林德斯特伦
- 詹姆斯·R·基尼安
- 赵志波
- 阿克列士·古普塔
- B·A·科列瓦尔
- J·R·基尼汉
- L·C·洛佩兹
- M·E·米尔斯
- 丁君
- 解俊杰
- 金志焕
- 阿列克谢·克拉斯诺夫
- 马昕
- K·L·考夫曼
- 乔瓦尼·菲利
- 于军胜
- 周宇罡
- 姚建年
- 熊刚
- 胡荣
- 詹传郎
- B·朱
- D·E·卡佐里斯
- D·沙赫莉亚迪
- J·A·兰梅德
- L·查卡拉科斯
- R.D.戈斯曼
- R·S·加斯顿
- S.D.费尔德曼-皮博迪
- 严文材
- 周圣稳
- 夏伟
- 大卫·伊格尔沙姆
- 斯蒂芬·R·弗里斯特
- 李向阳
- 李宁
- 王正佳
- 王照奎
- 瑞克·C·鲍威尔
- 辛骞骞
-
-
-
-
摘要:
近年来,得益于非富勒烯受体的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取得重大突破。然而,同时兼具高稳定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仍具挑战,成为其商业化应用的制约瓶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朱晓张课题组在n-型光伏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发展了系列高性能光伏受体材料,并构筑了系列高性能光伏器件。
-
-
肖原彬;
王立生;
赵艳芳
-
-
摘要: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硅衬底和石英玻璃衬底上制备了Al掺杂ZnO(AZO)薄膜,研究了不同衬底对AZO薄膜的结构、形貌、电学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衬底上沉积的AZO薄膜具有更好的结晶质量;同时,硅衬底上AZO薄膜电阻率和载流子浓度较玻璃衬底上的性能提高10倍以上,其霍尔迁移率提高约17倍左右,硅衬底上AZO薄膜表现出优异的电学特性;所有样品在紫外光区有弱的发光峰,在可见光区有强而宽的绿光和黄光发光峰,紫外发光峰来源于ZnO的带间跃迁。此外,样品在可见光区平均透射率达90%以上。该实验研究结果对于可控生长的AZO透明导电薄膜在光伏器件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
萧磊
-
-
摘要:
2020年,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碳达峰""碳中和"郑重承诺,业内专家预计中国对新能源的利用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增长。在此背景下,国内学界继续将目标瞄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太阳能,力求有所突破创新。山东大学物质创制与能量转换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珂主要从事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在材料设计合成、形貌机理、光伏器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被评选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
-
-
朱建军;
孙阳;
常鹏;
唐冰婕
-
-
摘要:
大量光伏装置并网运行会造成系统频率响应性能下降,而系统时变惯量的辨识有助于光伏装置参与调频参数的设置。鉴于此,通过辨识等效惯量和阻尼,给出了一种光伏调频控制参数优化策略。首先,在建立光伏并网系统等效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预报误差法(prediction error method,PEM)进行系统等效惯量和阻尼的辨识;然后,进一步建立光伏并网系统频率响应的状态空间预测模型,对光伏调频控制的一次调频系数和虚拟惯量系数进行参数优化,保证系统等效惯量和阻尼满足系统调频要求;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搭建三机九节点标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光伏调频控制优化策略可有效改善光伏并网系统的频率特性并提高光伏调频的灵活性,使频率最低点与频率最大变化率较传统一次调频提高0.1 Hz,减小约50%。
-
-
曹兆丰;
王维;
杨雷
-
-
摘要: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其生产成本低廉、质轻、易于大面积制备等明显优势,近年来已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中,活性层材料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基础和关键.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富勒烯及其衍生物一直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研究方向,但其众多缺点限制了光伏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因分子结构、能级可调,近年,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相继被开发出来,掀起了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又一个研究热潮.通过对近几年基于引达省并二噻吩(ITIC类)受体和基于苯并噻二唑(Y6类)的发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ITIC类和Y6类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及展望,以期为未来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思路.
-
-
-
-
-
摘要:
根据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已完成《半导体集成电路冲压型引线框架》等14项行业标准和《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光伏器件的要求》等26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以上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工信部日前对其进行公示,截止日期2020年10月23日。其中14项电子行业标准中涉及电子陶瓷用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锆、二氧化钛中杂质的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
-
-
-
摘要: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芬兰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黑硅光电探测器,其外部量子效率达130%,这是光伏器件这一效率首次超过100%的理论极限,有望大大提高光电探测设备的效率,而这些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手机、智能手表和医疗设备内。
-
-
-
-
摘要:
给受体材料间互补的吸收光谱、匹配的分子能级,以及良好的纳米尺寸分离形貌是实现高效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对光伏材料吸收光谱和分子能级的调控可通过许多简单易行的分子设计策略直观地实现;但由于活性层形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分子结构层面实现对共混膜形貌的有效调控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最近,苏州大学李永舫院士团队的崔超华副教授等通过聚合物给体材料上的共轭侧链工程,简单有效地实现了对共混膜形貌的优化.他们将烷硫基噻吩取代的BDT单元和烷硫基苯基取代的BDT单元分别与NTDO单元共聚,设计合成了两种聚合物给体材料PBNT S和PBNP S.PBNT S和PBNP S具有非常相似的吸收光谱和分子能级,说明BDT单元上两种不同的共轭侧基几乎不影响聚合物的吸收光谱和能级.
-
-
王晓;
王冉冉;
施良晶;
孙静
-
-
摘要:
随着光伏产业、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于透明导电材料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传统的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ITO)面临着资源不足、脆性大的问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铜纳米线透明电极导电性好、成本低、柔性好,是一种有潜力的新一代透明导电材料.近年来,铜纳米线的合成及其在透明导电领域的应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取得显著的进展.本文从铜纳米线的合成方法、合成机理,铜纳米线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后处理手段,铜纳米线透明电极在光伏器件、电加热元件、柔性可穿戴器件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铜纳米线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A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photovoltaic industry and the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s, the demand for transparent electrodes is increasing rapidly.The most commonly used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ITO, was criticized for its brittleness, which limite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up-and-coming market.Cu nanowire transparent electrodes acts as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the new generation of transparent electrodes due to their superior conductivity, low cost, easy accessibility and high flexibility.The synthesis of Cu nanowir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ransparent electrodes has drawn lots of attention.Progresses have been made in recent years.A comprehensive elaboration of the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Cu nanowires through liquid synthesis methods and the mechanism behind them, the fabrication and post-treatment methods of Cu nanowire electrodes, the application of Cu nanowire electrodes in photovoltaic devices, transparent heaters and flexible devices are given.The trends of Cu nanowire electrodes is proposed.
-
-
朱圣清;
苏丹;
单锋;
张彤
- 《第十届全国塑料光纤聚合物光子学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有机聚合物由于具有可塑性强、易加工、成本低、环境友好、兼容于柔性基底和重量轻等众多优点而广泛用于制备柔性光伏器件.然而与传统半导体光伏器件相比,有机聚合物存在着吸收率低下,光电转换效率不高等缺陷,严重阻碍了柔性有机光伏器件的发展.贵金属纳米材料具有显著的局域场增强和强散射特性,集成于柔性有机光伏器件可改善对太阳光的陷光效果,提高器件的整体光电性能.本文制备了具有独特光学增强特性的星状金纳米颗粒,研究了纳米星的光学特性和形貌特征.通过集成于柔性有机光伏器件的空穴缓冲层中,不同密度星状金纳米颗粒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光伏器件对入射光的吸收率,显著提高了柔性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rn 木文针对柔性聚合物光伏器件光电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金纳米星作为陷光结构的解决方案。探讨了金纳米星结构的制备技术,以及表征手段。最后通过在光伏器件空穴缓冲层中掺入金纳米星的方式制备了不同分布密度,具有表面等离子激元陷光效果的光伏器件。测试表明通过这种陷光技术可使器件光电转换效率相对提高17.2%。与此同时,本文还探讨了金纳米星掺入密度对光伏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基于金纳米星的增效光伏器件具有一最优纳米材料分布密度,在最优分布密度下,光电流可相对提高22.1%。
-
-
-
尹磊;
刘红忠;
丁玉成;
卢秉恒
- 《第八届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将纳米压印技术应用到三明治结构光伏器件制作.采用具有三维微结构(平行波纹、离散孤岛)软模具,通过纳米压印将定制化微三维结构转印到电子给体层和电子受体层的异质结界面上,以增大异质结界面实际面积,提高光伏效率.通过仿真计算,模拟了通过微结构界面几何改变,提高有效面积内异质结界面实际接触面积,从而增大载流子浓度的过程,优化三维微结构几何特征.典型试验结果证明了光伏器件异质结三维微结构界面对光伏效率的良好效果.
-
-
-
-
-
-
牛俊峰;
李惠;
李武;
曾翎;
杨志祥;
路胜利
-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给出了C8-PPE-BT,PCBM及它们1:4质量比的复合物的固体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谱,并分别制备了ITO/PEDOT-PSS/C8-PPE-BT+PCBM(1/4,w/w)/Ba/A1、ITO/PEDOT-PSS/C8-PPE-BT+MEH-PPV(1/1,w/w)/Ba/A1两种本体异质结光伏器件,测定了器件的电流-电压特征曲线,包括暗处及光照(78.2mW/cm2,AM1.5)条件下的曲线,测定了纯的C8-PPE-BT的光敏表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