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磺酸钠
木质素磺酸钠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7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4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4270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林产化学与工业、广东化工、化工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七届全国农药创新技术成果交流会、2013染料用木质素分散剂专题研讨会、中国工程院第121场科技论坛——轻工节能减排和生物质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等;木质素磺酸钠的相关文献由927位作者贡献,包括邱学青、杨东杰、刘明华等。
木质素磺酸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270篇
占比:99.47%
总计:44507篇
木质素磺酸钠
-研究学者
- 邱学青
- 杨东杰
- 刘明华
- 周家辉
- 周明松
- 李刚
- 李银干
- 石光利
- 石进军
- 崔俊峰
- 王俊
- 庞煜霞
- 唐启
- 张富强
- 楼宏铭
- 欧阳新平
- 刘志明
- 邵国标
- 侯益民
- 刘欣
- 卢燕祥
- 叶冬
- 吕建洲
- 周海峰
- 孙莉莉
- 宋靖怡
- 张冉冉
- 张宇平
- 张毅
- 张铜锋
- 张雪锋
- 徐继红
- 曹继红
- 杨坤武
- 柯泽华
- 洪思明
- 王卫星
- 甘卫星
- 田晨
- 穆新科
- 邓永红
- 邱华凤
- 郭睿
- 郭艳玲
- 黄琼安
- 何边阳
- 侯志兵
- 刘剑锋
- 刘淑萍
- 刘金盾
-
-
陈永强;
雷然;
李向红
-
-
摘要: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系统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木质素磺酸钠(SLS)对1060工业纯铝在盐酸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SLS对铝在HCl中的腐蚀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并且缓蚀率随SLS浓度的增加而升高。25°C时,1.0 g/L SLS的最高缓蚀率可达83.0%,温度升高后抑制腐蚀作用有所降低。SLS在铝表面的吸附行为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标准吸附Gibbs自由能(ΔG_(ads))绝对值在20~28 kJ/mol范围内,表明吸附作用方式为包含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混合型吸附。极化曲线表明SLS为阴极型缓蚀剂。Nyquist图谱在高频区呈现弥散容抗弧,在低频区域呈现大段感抗弧,添加少量SLS后铝腐蚀的电荷转移电阻增大,且电化学腐蚀过程由两个时间常数控制。SEM和AFM表明SLS有效抑制了铝表面在HCl溶液中的腐蚀,均方根粗糙度(R_(q))降低了277 nm。
-
-
孙浩;
于林玉;
严家江;
方正
-
-
摘要:
为实现木质素磺酸钠的资源化利用,本文通过木质素磺酸钠接枝聚羧酸减水剂,合成了新型高性能减水剂(M-PCE),研究了其对水泥净浆流动性以及高石粉含量机制砂制备的C30混凝土和高含泥量河砂制备的C5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市售聚羧酸减水剂(PCE)和未接枝木质磺酸钠聚羧酸减水剂(PCE-CK),M-PCE明显降低了聚羧酸减水剂的敏感性,能够有效改善C30和C50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同时,进一步通过M-PCE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体现出了其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为木质素磺酸钠接枝聚羧酸减水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
-
崔涵;
侯科旭;
姜炜坤;
周昊;
吕高金
-
-
摘要:
【目的】由木质素加工制备高分子复合材料,可以提高可再生木质素资源的高附加利用价值。若将木质素引入水凝胶中,不仅可以实现水凝胶中化石原料的有效替代,还可以提高水凝胶的强度,并赋予水凝胶多种优异性能。【方法】在碱性条件下,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结合单宁酸,通过Fe^(3+)的原位还原作用,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一种多功能木质素磺酸钠@单宁酸–聚丙烯酸(TA@SL-PAA)水凝胶。通过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证明了单宁酸成功包覆在木质素磺酸钠的表面,并采用质构仪、固体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导率仪等对水凝胶的机械性能、抗紫外性、导电性和自愈合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单宁酸成功负载在木质素磺酸钠上,形成木质素磺酸钠@单宁酸(TA@SL)复合物,以此为原料制备的木质素磺酸钠@单宁酸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最佳条件下,其断裂伸长率可达约1 700%,抗压强度可达275 kPa。该水凝胶在具有较高透明度的同时还具有有效的紫外屏蔽效果,紫外吸收能力可达100%。此外,由于木质素磺酸钠和金属离子的存在,使得该水凝胶还具有优异的黏附性、自愈合能力、导电性能和高灵敏度等。值得一提的是,利用该水凝胶的传感特性来制备水凝胶电极,可以有效地捕捉到稳定的肌电图与心电图信号。【结论】由于木质素磺酸钠@单宁酸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导电性和自愈合性等特征,使其在传感器、商业电极和可穿戴电极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
-
况培培;
张一静;
陈莹;
刘玉鹏;
王基夫;
储富祥
-
-
摘要:
生物质基新型导电水凝胶材料在生物电子应用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经典的双网络水凝胶构建策略,通过“一锅煮”的方法,引入具有较为优异导电性能的氧化石墨烯(GO),在水溶液体系中通过聚合和交联反应设计制备具有导电性能的木质素磺酸钠/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烯(LS/PAM/GO)复合水凝胶。由于双层高分子网络互穿作用和大分子间以及网络间氢键相互作用力,所得的复合水凝胶表现出较强的机械性能和自恢复性能,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万能试验机等对复合水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GO的添加显著影响了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和压缩性能,当GO质量分数为6.1%时,材料的最大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421 kPa,与此对应的断裂伸长率达到483%;当材料的压缩强度在其应变为90%时可达到5.82 MPa。LS/PAM/GO复合水凝胶呈明显的多孔状立体网络结构,孔分布较均匀。复合水凝胶导电性能随GO含量增加而提高,GO质量分数为6.1%时,复合水凝胶电导率为0.0317 S/m,在压缩、拉伸过程中凝胶材料的电信号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因此该水凝胶在柔性电子器件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熊智;
李玉龙;
冯鑫鑫;
张明星;
邢哲;
杨国恩;
李荣;
吴国忠
-
-
摘要:
本文采用γ射线辐照制备木质素磺酸钠(LS)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复合超级吸水材料。研究了不同吸收剂量、LS含量对LS/CMC超级吸水材料吸水性能和凝胶含量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LS/CMC超级吸水材料的抗紫外辐照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失重分析(TGA)分别对LS/CMC超级吸水材料表面形貌、官能团结构和热分解行为进行了表征分析。最佳制备条件:在100 g水中添加20 g CMC、1 g LS,当吸收剂量为15 k Gy时,制备的LS/CMC超级吸水材料吸液倍率能达到316.1 g/g(去离子水)和97.1 g/g(0.9%NaCl溶液),表明添加LS有利于提高LS/CMC超级吸水材料的吸水性能;在365 nm紫外灯(功率6 W)照射15 d之后吸水倍率能达到276 g/g,而未添加LS的吸水倍率从259.3 g/g下降到176.7 g/g。添加LS能显著提高超级吸水材料的抗紫外辐照性能。
-
-
侯路遥;
周长阳;
陈岩;
张怀静;
衣昊鑫;
宰学荣;
付玉彬
-
-
摘要:
沉积物有机质种类对海泥电池阳极和输出功率具有重要影响。腐殖酸和木质素磺酸钠是海洋天然存在的有机质和海泥细菌营养底物,本文通过向500g沉积物中分别添加2g腐殖酸(HA组)和木质素磺酸钠(Lignin组)比较二者对海底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A组和Lignin组阳极附近微生物数量分别提高到空白组的11.6和17.0倍。其循环伏安电容分别从70.455F/m^(2)(空白组)提高到265.152F/m^(2)(HA组)和704.199F/m^(2)(Lignin组);交换电流密度分别是0.411×10^(-3) mA/cm^(2)(HA组)和0.585×10^(-3) mA/cm^(2)(Lignin组)较空白组(0.385×10^(-3) mA/cm^(2))分别提高1.1和1.5倍;最大功率密度提高了1.6和1.9倍,分别达到438.578mW/m^(2)(HA组)和520.722mW/m^(2)(Lignin组)。上述结果表明腐殖酸和木质素磺酸钠均提高了海泥电池的阳极性能和输出功率,且木质素磺酸钠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将为海泥电池应用的海域选择和性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
-
沈轲;
任登辉
-
-
摘要:
以木质素磺酸钠为乳化剂,制备了一种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壁材单体,三乙醇胺为扩链剂,以艾草精油为芯材的环境友好的芳香微胶囊。优选用量为2 g的木质素磺酸钠作为乳化剂制备的艾草微胶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分别表征了芳香微胶囊的微观形貌,对比研究了不同乳化剂[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对于微胶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钠制备的微胶囊形貌更加规整。粒径分布分析(DLS)测试表明木质素磺酸钠微胶囊的D50粒径更大,但分布更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S)和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证明艾草精油被包裹在微胶囊中,木质素磺酸钠制备微胶囊包埋率可达84.20%。热重分析(TGA)显示木质素磺酸钠制备的艾草微胶囊明显提高了精油的耐热稳定性。相比以SMA为乳化剂制备的艾草微胶囊,木质素磺酸钠制备的微胶囊初始分解温度稍低(155.93°C),但第二段分解更为缓和。以木质素磺酸钠制备的艾草微胶囊应用于洗衣液中,通过感官评价,在洗涤晾干后放置72 h感官分值为3.82,120 h后感官分值为3.44,可实现香精长效缓释。木质素磺酸钠可以替代SMA作为用于艾草微胶囊制备的环境友好型乳化剂。
-
-
傅成龙;
孟霞;
高超;
刘忠明;
王守娟;
孔凡功
-
-
摘要:
以木质素磺酸钠(SL)、海藻酸钠(SA)和丙烯酸(AA)为前驱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通过简单的溶液共混方法制备了一种木质素磺酸钠水凝胶,进一步离子交联后制备双网络水凝胶(LSTH),同时制备不添加SA的单网络水凝胶(LH)及丙烯酸水凝胶(AAH),并测试了水凝胶的表面官能团、热稳定性、表面形貌、溶胀性能、力学性能及应变传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SL用量为0.2 g、SA用量为0.1 g、交联剂用量为0.02 g时,LSTH的平衡溶胀率最高,达到55.31 g/g;SL的加入有利于水凝胶热稳定性的提高和力学强度的增强,当SL用量为0.2 g、SA用量为0.1 g、交联剂用量为0.05 g时,LSTH的抗压缩强度达到了835.53 kPa,相比LH增加了200 kPa以上;在80%的高压缩形变下进行90次快速循环压缩,LSTH依然能够维持稳定的结构、良好的抗压强度和可恢复性。应变传感性能测试表明:在50%循环压缩条件下,LSTH的电阻变化率维持在260%~300%之间;随着手指弯曲角度由0°增加到135°,LSTH的电阻变化率由0增加到155%。说明水凝胶LSTH对外界压力和应变刺激能够做出快速稳定的响应,表现出良好的响应重现性和稳定性。
-
-
于泽;
李旭;
王佳楠;
刘志明
-
-
摘要:
利用木质素磺酸钠(SLS)替代部分聚醚多元醇,同时将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作为添加型阻燃剂,采用"一步发泡法"制备出甲基膦酸二甲酯/木质素磺酸钠聚氨酯泡沫材料(DMMP/SLS/PUF),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对其阻燃性能进行分析,探究了 SLS替代率及DMMP添加量对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并利用锥形量热(CONE)仪和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燃烧行为、残炭量和残炭形貌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当SLS替代率为80%时,材料80%SLS/PUF的阻燃性能最好,LOI值达到了 24.5%.在该替代率的基础上,DMMP添加量为30%时,材料30%DMMP/80%SLS/PUF的LOI值达到了 27.3%.与PUF相比,SLS和DMMP加入使得30%DMMP/80%SLS/PUF的热释放速率由245.2 kW/m2(PUF)降到了 166.8 kW/m2、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降低到12.1 MJ/m2和3.4 m2,分别降低了 0.2 MJ/m2和0.4 m2.同时阻燃剂的加入使材料的残炭量由20.3%提高到了 37.3%,促进了材料的成炭,并且炭层表面连续、致密且较光滑,使得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
-
于宝富;
王明岳;
巩曰明;
高文喜;
刘岩
-
-
摘要:
为了解决水泥和石灰等传统固化剂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新型环保的木质素磺酸盐对高液限黏土进行改良.开展了木质素磺酸钙(木钙)与木质素磺酸钠(木钠)改良高液限黏土的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木钙的最佳掺量为3%,而木钠的最佳掺量为6%;两种改良土强度前14d增长速率较快,后期强度增速变缓;养护龄期28d时,与素土相比,3%掺量木钙改良土的强度提高了70%,6%掺量木钠改良土的强度提高了49%,对于高液限黏土而言,木钙的改良效果更好.
-
-
-
何瑾馨;
黄骏飞;
余培培;
张志伯
- 《2013染料用木质素分散剂专题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采用二价金属络合法改善木质素磺酸钠对偶氮型分散染料的还原性,作者测定了国内常用木质素的还原性;以还原性较大的木质素作为分散剂,在与分散深蓝HGL的染色过程中加入Zn++、Ca++、Mg++、Ba++以及Na2B4O2,使之与木质素络合;分析测定了染色效果,实验表明,以加入Zn++离子后的染色效果较为满意,在染色浓度为0.5%,Zn++离子浓度为0.0625摩尔/公斤木质素时,染料的绝对上染量增加4%,染品色光偏绿,与Foron藏青S-2GL相近,染浴热稳定性基本不变,木质素对织物的沾污率下降.同时,测定了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的还原水解率,发现在染浴中,加入上述二价金属盐能提高染料的化学稳定性,降低染料的还原水解率.
-
-
-
- 《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第114次学术会议暨全国第十五次工业表面活性剂研究与开发会议》
| 2008年
-
摘要:
测定了美国Meadwestvaco公司的VSI系列的9种木质素磺酸钠(简称木钠)的纯度、相对分子质量和磺酸基含量,发现木钠的纯度很高,基本都在90%以上,以各木钠为分散剂,制备烯酰吗啉WG,并测定其热贮前后应用性能,结果发现较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磺化度的木钠有利于提高WG的悬浮率.D80木钠作分散剂的WG热贮后悬浮率最高,为95.89%.进一步研究WG的分散稳定性,结果发现在磺化度相近时,提高木钠相对分子质量有利于提高WG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而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木钠的磺酸基含量对WG分散稳定性影响较小.D80木钠的烯酰吗啉WG悬浮液静置15min才出现沉淀,沉淀层厚度为0.47mm,稳定性最好.
-
-
李倩男;
付瑜;
李兴照;
董笑驰;
孙永昌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木质素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生物质资源,是造纸工业的副产品,据统计,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木质素约有1.5-1.8亿吨,但其中只有不到2%被利用,大多数被燃烧或被随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木质素磺酸盐作为亚硫酸盐制浆的产物,具有多种丰富的功能性基团,可用于功能性材料的制备,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本研究利用马来酸酐、聚乙烯亚胺对木质素磺酸钠进行酯化胺化改性,提高其反应活性,同时,引入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得到具有磁性的功能性吸附凝胶木质素磺酸钠微球SMM.对含铬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研究表明:在最佳吸附条件pH=2,T=335K,对铬的去除率达到了96.36%.采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Elovich等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吸附过程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相关系数达到0.99,拟合程度较高,表明吸附过程较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阶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拟合程度不如准一级动力学,主要原因是准二阶动力模型能综合考虑到外部扩散,表面吸附,内部扩散复杂综合的吸附过程,表明吸附过程中吸附速率主要受到颗粒内传质阻力这一单一因素的限制.
-
-
-
王洪卫
- 《2013染料用木质素分散剂专题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绿色环保染料的开发不仅适应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染料新功能的要求.本文对环保型染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了还原染料商品化加工助剂选取和对比,对相关助剂在还原染料上的使用和性能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
阮海兴;
陈宝兴;
孟荣娟;
罗红平;
阮正梅
- 《2013染料用木质素分散剂专题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染料分散剂UF-A,是石岘纸业新开发的一类以亚硫酸盐法制得的木浆为原料研制成功的高性能木质素磺酸钠.产品经本所多次探测,其性能与美国木质素磺酸钠Reax 85A和国产国泰木质素S-28A对比,其分散性、耐热性、白度沾色和各项坚牢度等均优于或相当于后两者,是一类高性能、国产,有实用价值的环保型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其总还原物偏高,尚需改进.
-
-
-
张群彩;
杨东杰;
欧阳新平;
邱学青
- 《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第90次学术会议暨全国第十三次工业表面活性剂研究与开发会议》
| 2006年
-
摘要:
针对神华煤难以制成高浓度水煤浆的现状,采用HaakeRV-Ⅰ流变仪等研究了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水煤浆添加剂(GCL3S)对神华煤水煤浆制浆性能的影响,GCL3S的质量分数为0.8﹪、制得的煤浆中煤质量分数达到62.63﹪,黏度可低至896mPa.s,优于同等条件下萘系添加剂(FDN)的降黏效果,在接近中性条件下GCL3S的制浆性能最好,升高温度可以提高浆中煤的质量分数,对于用GCL3S制得的浆体,最佳搅拌时间是20min~40min,其抗剪切性能明显优于FDN,GCL3S对煤浆的稳定时间为10d,优于萘系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