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rB基因
gyrB基因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1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基础医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6735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海洋科学、海洋与湖沼、生物技术通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研讨会、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等;gyrB基因的相关文献由42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晓君、阎斌伦、毕可然等。
gyrB基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6735篇
占比:99.88%
总计:86838篇
gyrB基因
-研究学者
- 张晓君
- 阎斌伦
- 毕可然
- 秦蕾
- 秦国民
- 侯晓丽
- 邴旭文
- 陈智
- 周光朋
- 尹小毛
- 曹勃阳
- 王磊
- 丁君
- 伍辉军
- 吴淑勤
- 喻国辉
- 封妮莎
- 常亚青
- 曹清毅
- 梁利国
- 王爱军
- 王轶南
- 石存斌
- 邱冠周
- 陈燕红
- 高健
- 高学文
- 丁建南
- 于新友
- 余晓峰
- 侯兵兵
- 冯涛
- 刘志刚
- 刘志敏
- 刘春
- 刘智超
- 刘衍伟
- 叶星
- 吕侠影
- 周敏
- 夏金兰
- 姚东瑞
- 姚志贤
- 孙娟娟
- 孙成飞
- 宗凯
- 尤征合
- 常建波
- 廖梅杰
- 张成桂
-
-
杨超;
董浚键;
刘志刚;
孙成飞;
赵飞;
叶星
-
-
摘要:
为查明2020年春季广东省佛山市某养殖场人工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鱼苗出现暴发性死亡的病因,该研究对患病大口黑鲈鱼苗肝脏组织中分离的一株细菌GZXR2020进行了分子鉴定,PCR扩增获得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和gyrB基因全长序列,BLAST显示其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相应序列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高于99.5%和98.3%。根据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45个理化项目的鉴定结果、羊血琼脂平板溶血实验呈β-溶血的结果,进一步通过毒力基因检测并结合补充理化鉴定结果,可判断此分离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veronii bv.sobria)。人工回归感染实验采用低、中、高3种菌液浓度(3×10^(7)、1.5×10^(8)和3×10^(8)CFU·mL^(−1))进行腹腔注射攻毒,可分别导致7%、40%和100%的死亡率,证实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是引起此次大口黑鲈暴发性死亡的致病原。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在所检测的17种抗菌药物中,该菌株对大观霉素、氟罗沙星、氟苯尼考等7种药物敏感。
-
-
杨超;
董浚键;
刘志刚;
孙成飞;
赵飞;
叶星
-
-
摘要:
为查明2020年春季广东省佛山市某养殖场人工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鱼苗出现暴发性死亡的病因,该研究对患病大口黑鲈鱼苗肝脏组织中分离的一株细菌GZXR2020进行了分子鉴定,PCR扩增获得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和gyrB基因全长序列,BLAST显示其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相应序列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高于99.5%和98.3%.根据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45个理化项目的鉴定结果、羊血琼脂平板溶血实验呈β-溶血的结果,进一步通过毒力基因检测并结合补充理化鉴定结果,可判断此分离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veronii bv.sobria).人工回归感染实验采用低、中、高3种菌液浓度(3×107、1.5×108和3×108CFU·mL-1)进行腹腔注射攻毒,可分别导致7%、40%和100%的死亡率,证实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是引起此次大口黑鲈暴发性死亡的致病原.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在所检测的17种抗菌药物中,该菌株对大观霉素、氟罗沙星、氟苯尼考等7种药物敏感.
-
-
曹毅;
李娟;
曾陨涛;
陆宁;
杨冬梅;
商胜华
-
-
摘要:
为探究分离自烟草根际的2株芽孢杆菌的种类及其抑菌促生特性,利用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法,将菌株YC2006和YC2008分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对烟草赤星病病原(Alternaria alternata)、烟草黑胫病病原(Phytophthora parasitica)和烟草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病原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烟草立枯病病原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0.35%和68.08%.菌液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烟草种子发芽势,在育苗基质中添加菌剂可显著提高烟苗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2株芽孢杆菌对烟草主要真菌病原具有拮抗活性,同时兼具促进种子萌发和烟苗生长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研究开发应用前景.
-
-
-
宗凯;
盛旋;
尤征合;
吕侠影;
孙娟娟;
李云飞;
张萍;
余晓峰
-
-
摘要:
本试验从一批药品中分离到11株疑似芽孢杆菌菌株,采用VITEK 2 systems compact生化鉴定系统和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除2株株菌(6号菌株鉴定为Microbacterium oleivorans,8号菌株鉴定为Moraxella osloensis),其他9株株菌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但仅通过VITEK 2 systems compact鉴定和16S rDNA测序比对,均不能鉴定到种。因此,进一步选择gyrB基因以及其blast分析结果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将1~5号菌株分别鉴定为B.oceanisediminis(99.08%),B.korlensis(90.71%),B.licheniformis(100%),B.marisflavi(97.26%),B.oceanisediminis(99.22%),9~12号菌株分别鉴定为B.megaterium(99.83%),B.boroniphilus(81.20%),B.jeotgali(90.70%),B.humi(81.39%)。实验表明,利用16S rDNA与gyrB基因结合的方式能较好地将芽孢杆菌属鉴定到种,是一种快速准确的芽孢杆菌种间鉴定方法,适合于药品中分离菌株的种属及近缘种的鉴定与区分。
-
-
宗凯;
盛旋;
尤征合;
吕侠影;
孙娟娟;
李云飞;
张萍;
余晓峰
-
-
摘要:
本试验从一批药品中分离到11株疑似芽孢杆菌菌株,采用VITEK 2 systems compact生化鉴定系统和16S rDNA基因测序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显示,除2株株菌(6号菌株鉴定为Microbacterium oleivorans,8号菌株鉴定为Moraxella osloensis),其他9株株菌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但仅通过VITEK 2 systems compact鉴定和16S rDNA测序比对,均不能鉴定到种.因此,进一步选择gyrB基因以及其blast分析结果构建系统发育树,最终将1~5号菌株分别鉴定为B.oceanisediminis(99.08%),B.korlensis(90.71%),B.licheniformis(100%),B.marisflavi(97.26%),B.oceanisediminis(99.22%),9~12号菌株分别鉴定为B.megaterium(99.83%),B.boroniphilus(81.20%),B.jeotgali(90.70%),B.humi(81.39%).实验表明,利用16S rDNA与gyrB基因结合的方式能较好地将芽孢杆菌属鉴定到种,是一种快速准确的芽孢杆菌种间鉴定方法,适合于药品中分离菌株的种属及近缘种的鉴定与区分.
-
-
闵可;
张政;
周雨蕾;
侯温甫;
王宏勋;
周敏
-
-
摘要:
针对荧光假单胞菌分子检测靶点gyrB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制备标准质粒,绘制标准曲线,建立荧光假单胞菌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体系.特异性评价表明该体系能够特异性检测荧光假单胞菌,其他细菌均无检出.灵敏性检测结果表明纯DNA水平灵敏度可达14.3 fg/μL,纯培养物水平上检测灵敏度为3.0× 102 CFU/mL.抗干扰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加入低浓度背景干扰菌时,对上述体系检测灵敏度没有影响.人工污染样品检测表明适当增菌可检测到荧光假单胞菌,说明TaqMan探针real-time PCR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抗干扰性能力强.
-
-
白明焕;
谌冰洁;
耿毅;
邓龙君;
甘维熊;
周剑;
黄小丽;
陈德芳;
欧阳萍;
赵若璇
-
-
摘要:
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是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可感染两栖类、鱼类和甲壳类等多种水生动物.2017年8月,四川省西昌市某养殖场的长薄鳅出现一种以体表溃烂、鳍条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为探究其病因,本研究进行了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分离菌表型特征测定、16 S rRNA与gyrB基因序列分析.从病鱼肝、脾、肾中分离到优势菌株(BMH170820),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了其病原性.根据其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与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为恶臭假单胞菌.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其感染长薄鳅对鳃、肾、肝、心、脾与消化道等多处组织器官造成损伤,表现出明显的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致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该菌对新霉素、氧氟沙星以及强力霉素等敏感,而对阿莫西林、头孢氨苄与氟苯尼考等耐药.
-
-
冯涛;
何纪元;
薛原
-
-
摘要:
为分析鸡源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使用PCR技术从对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耐药性的大肠杆菌中扩增出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基因.通过对所测序列结果的分析,得到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基因(gyrA、gyrB、parC、parE)的突变位点及其氨基酸的表达情况.根据基因型研究QRDR的流行病学情况,可指导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
-
-
-
陈素婷;
聂文娟;
尚媛媛;
梁倩;
付育红;
马异峰;
初乃惠;
黄海荣
- 《2015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rn 分析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及其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的相关性.rn 方法:rn 纳入对象为2008至201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分离的,且经16SrRNA、rpoB基因、hsp65和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测序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株.用微孔板Alamar Blue(阿尔玛蓝)染色的方法测定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PCR扩增临床分离株的gyrA和gyrB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rn 结果:rn 70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包括45株脓肿亚种和25株马赛亚种,其中68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0株对莫西沙星耐药),交叉耐药率为14.3%(10株/68株).不论是脓肿亚种还是马赛亚种,所有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序列第83位为丙氨酸,而gyrB基因QRDR第447位和464位分别是精氨酸和天冬酰胺.马赛亚种临床株的gyrB基因的第541位氨基酸不同于脓肿亚种临床株,存在Thr-541 → Ser的亚种间氨基酸多态性,可用于脓肿分枝杆菌亚种鉴定,但未发现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相关的氨基酸突变.rn 结论:rn 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
-
陈素婷;
聂文娟;
尚媛媛;
梁倩;
付育红;
马异峰;
初乃惠;
黄海荣
- 《2015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rn 分析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及其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的相关性.rn 方法:rn 纳入对象为2008至201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分离的,且经16SrRNA、rpoB基因、hsp65和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测序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株.用微孔板Alamar Blue(阿尔玛蓝)染色的方法测定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PCR扩增临床分离株的gyrA和gyrB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rn 结果:rn 70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包括45株脓肿亚种和25株马赛亚种,其中68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0株对莫西沙星耐药),交叉耐药率为14.3%(10株/68株).不论是脓肿亚种还是马赛亚种,所有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序列第83位为丙氨酸,而gyrB基因QRDR第447位和464位分别是精氨酸和天冬酰胺.马赛亚种临床株的gyrB基因的第541位氨基酸不同于脓肿亚种临床株,存在Thr-541 → Ser的亚种间氨基酸多态性,可用于脓肿分枝杆菌亚种鉴定,但未发现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相关的氨基酸突变.rn 结论:rn 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
-
陈素婷;
聂文娟;
尚媛媛;
梁倩;
付育红;
马异峰;
初乃惠;
黄海荣
- 《2015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rn 分析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及其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的相关性.rn 方法:rn 纳入对象为2008至201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分离的,且经16SrRNA、rpoB基因、hsp65和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测序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株.用微孔板Alamar Blue(阿尔玛蓝)染色的方法测定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PCR扩增临床分离株的gyrA和gyrB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rn 结果:rn 70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包括45株脓肿亚种和25株马赛亚种,其中68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0株对莫西沙星耐药),交叉耐药率为14.3%(10株/68株).不论是脓肿亚种还是马赛亚种,所有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序列第83位为丙氨酸,而gyrB基因QRDR第447位和464位分别是精氨酸和天冬酰胺.马赛亚种临床株的gyrB基因的第541位氨基酸不同于脓肿亚种临床株,存在Thr-541 → Ser的亚种间氨基酸多态性,可用于脓肿分枝杆菌亚种鉴定,但未发现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相关的氨基酸突变.rn 结论:rn 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
-
陈素婷;
聂文娟;
尚媛媛;
梁倩;
付育红;
马异峰;
初乃惠;
黄海荣
- 《2015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rn 分析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及其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的相关性.rn 方法:rn 纳入对象为2008至201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分离的,且经16SrRNA、rpoB基因、hsp65和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测序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株.用微孔板Alamar Blue(阿尔玛蓝)染色的方法测定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PCR扩增临床分离株的gyrA和gyrB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rn 结果:rn 70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包括45株脓肿亚种和25株马赛亚种,其中68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0株对莫西沙星耐药),交叉耐药率为14.3%(10株/68株).不论是脓肿亚种还是马赛亚种,所有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序列第83位为丙氨酸,而gyrB基因QRDR第447位和464位分别是精氨酸和天冬酰胺.马赛亚种临床株的gyrB基因的第541位氨基酸不同于脓肿亚种临床株,存在Thr-541 → Ser的亚种间氨基酸多态性,可用于脓肿分枝杆菌亚种鉴定,但未发现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相关的氨基酸突变.rn 结论:rn 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
-
陈素婷;
聂文娟;
尚媛媛;
梁倩;
付育红;
马异峰;
初乃惠;
黄海荣
- 《2015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rn 分析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及其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的相关性.rn 方法:rn 纳入对象为2008至201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分离的,且经16SrRNA、rpoB基因、hsp65和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测序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株.用微孔板Alamar Blue(阿尔玛蓝)染色的方法测定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PCR扩增临床分离株的gyrA和gyrB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rn 结果:rn 70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包括45株脓肿亚种和25株马赛亚种,其中68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0株对莫西沙星耐药),交叉耐药率为14.3%(10株/68株).不论是脓肿亚种还是马赛亚种,所有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序列第83位为丙氨酸,而gyrB基因QRDR第447位和464位分别是精氨酸和天冬酰胺.马赛亚种临床株的gyrB基因的第541位氨基酸不同于脓肿亚种临床株,存在Thr-541 → Ser的亚种间氨基酸多态性,可用于脓肿分枝杆菌亚种鉴定,但未发现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相关的氨基酸突变.rn 结论:rn 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
-
陈素婷;
聂文娟;
尚媛媛;
梁倩;
付育红;
马异峰;
初乃惠;
黄海荣
- 《2015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rn 分析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及其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的相关性.rn 方法:rn 纳入对象为2008至201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分离的,且经16SrRNA、rpoB基因、hsp65和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测序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株.用微孔板Alamar Blue(阿尔玛蓝)染色的方法测定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PCR扩增临床分离株的gyrA和gyrB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rn 结果:rn 70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包括45株脓肿亚种和25株马赛亚种,其中68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0株对莫西沙星耐药),交叉耐药率为14.3%(10株/68株).不论是脓肿亚种还是马赛亚种,所有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序列第83位为丙氨酸,而gyrB基因QRDR第447位和464位分别是精氨酸和天冬酰胺.马赛亚种临床株的gyrB基因的第541位氨基酸不同于脓肿亚种临床株,存在Thr-541 → Ser的亚种间氨基酸多态性,可用于脓肿分枝杆菌亚种鉴定,但未发现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相关的氨基酸突变.rn 结论:rn 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
-
陈素婷;
聂文娟;
尚媛媛;
梁倩;
付育红;
马异峰;
初乃惠;
黄海荣
- 《2015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rn 分析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及其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的相关性.rn 方法:rn 纳入对象为2008至201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分离的,且经16SrRNA、rpoB基因、hsp65和IT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测序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株.用微孔板Alamar Blue(阿尔玛蓝)染色的方法测定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PCR扩增临床分离株的gyrA和gyrB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rn 结果:rn 70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包括45株脓肿亚种和25株马赛亚种,其中68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0株对莫西沙星耐药),交叉耐药率为14.3%(10株/68株).不论是脓肿亚种还是马赛亚种,所有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序列第83位为丙氨酸,而gyrB基因QRDR第447位和464位分别是精氨酸和天冬酰胺.马赛亚种临床株的gyrB基因的第541位氨基酸不同于脓肿亚种临床株,存在Thr-541 → Ser的亚种间氨基酸多态性,可用于脓肿分枝杆菌亚种鉴定,但未发现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相关的氨基酸突变.rn 结论:rn 脓肿分枝杆菌gyrA和gyrB基因的突变形式与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耐药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
-
皇甫和平;
王川庆;
常洪涛;
赵军;
陈陆;
杨霞;
王新卫;
刘红英;
李乔晶
- 《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选用gyrB基因结合16S rRNA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河南和陕西省分离的14株鸡杆菌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在更大范围内分析我国鸡杆菌的流行种类。方法:14株鸡杆菌分离株均由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分离鉴定,并保存。PCR扩增14株分离株的gyrB、16S rRNA和rpoB三个看家基因,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运用DNA star软件中的Jotun hein算法,将鸡杆菌分离株、国外参考株的三个看家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用Phylip3.67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14株鸡杆菌与鸭源鸡杆菌模式株间的相似性为96.3%-98.0%(gyrB),97.7%-99.60%(16S rRNA)和97.7%-99.0%(rpoB);14株鸡杆菌与鸡杆菌复合群1(Gallibacterium genomosg.1)参考株间的同源性为88.8%-89.9%(gyrB)、96.2%-97.5%(16S rRNA)和92.6%-93.6%(rpoB);鸡杆菌陕西株与河南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7.3%-99.8%(gyrB),98.1%-99.9%(16S rRNA)和98.6%-100%(rpoB);鸡杆菌健康鸡分离株与发病鸡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7.1%-99.5%(gyrB)、98.0%-99.9%(16S rRNA)和98.6%-100%(rpoB);基于三个看家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均显示14株鸡杆菌和鸭源鸡杆菌模式株形成单独的一个群。结论:结果表明14株鸡杆菌分离株均属于鸭源鸡杆菌种,鸡杆菌复合群1是与鸭源鸡杆菌亲缘关系最近的一个种。gyrB基因可用于鸡杆菌种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由鸡杆菌分离株与复合群1参考株之间的同源性分析结果可知,基于gyrB基因序列比较结果明显比基于16S rRNA、rpoB基因序列比较的相似性要低,表明gyrB基因在鸡杆菌近缘种同源性分析时能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更适合于区别近缘种。陕西的3株鸡杆菌与河南的11株鸡杆菌之间的同源性非常高,介于97.3%-100%,它们在进化树中处于同一个群,没有形成各自的分支;健康鸡分离的3株鸡杆菌与输卵管炎病鸡分离的11株鸡杆菌间的同源性介于97.1%-100%之间,在进化树中处于同一个群中,没有形成各自的分支,从而表明:在gyrB,rpoB和16S rRNA三个看家基因位点,鸡杆菌河南株与陕西株之间、鸡杆菌输卵管炎病鸡分离株与健康鸡分离株之间均无明显遗传上的差异。
-
-
皇甫和平;
王川庆;
常洪涛;
赵军;
陈陆;
杨霞;
王新卫;
刘红英;
李乔晶
- 《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选用gyrB基因结合16S rRNA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河南和陕西省分离的14株鸡杆菌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在更大范围内分析我国鸡杆菌的流行种类。方法:14株鸡杆菌分离株均由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分离鉴定,并保存。PCR扩增14株分离株的gyrB、16S rRNA和rpoB三个看家基因,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运用DNA star软件中的Jotun hein算法,将鸡杆菌分离株、国外参考株的三个看家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用Phylip3.67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14株鸡杆菌与鸭源鸡杆菌模式株间的相似性为96.3%-98.0%(gyrB),97.7%-99.60%(16S rRNA)和97.7%-99.0%(rpoB);14株鸡杆菌与鸡杆菌复合群1(Gallibacterium genomosg.1)参考株间的同源性为88.8%-89.9%(gyrB)、96.2%-97.5%(16S rRNA)和92.6%-93.6%(rpoB);鸡杆菌陕西株与河南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7.3%-99.8%(gyrB),98.1%-99.9%(16S rRNA)和98.6%-100%(rpoB);鸡杆菌健康鸡分离株与发病鸡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7.1%-99.5%(gyrB)、98.0%-99.9%(16S rRNA)和98.6%-100%(rpoB);基于三个看家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均显示14株鸡杆菌和鸭源鸡杆菌模式株形成单独的一个群。结论:结果表明14株鸡杆菌分离株均属于鸭源鸡杆菌种,鸡杆菌复合群1是与鸭源鸡杆菌亲缘关系最近的一个种。gyrB基因可用于鸡杆菌种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由鸡杆菌分离株与复合群1参考株之间的同源性分析结果可知,基于gyrB基因序列比较结果明显比基于16S rRNA、rpoB基因序列比较的相似性要低,表明gyrB基因在鸡杆菌近缘种同源性分析时能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更适合于区别近缘种。陕西的3株鸡杆菌与河南的11株鸡杆菌之间的同源性非常高,介于97.3%-100%,它们在进化树中处于同一个群,没有形成各自的分支;健康鸡分离的3株鸡杆菌与输卵管炎病鸡分离的11株鸡杆菌间的同源性介于97.1%-100%之间,在进化树中处于同一个群中,没有形成各自的分支,从而表明:在gyrB,rpoB和16S rRNA三个看家基因位点,鸡杆菌河南株与陕西株之间、鸡杆菌输卵管炎病鸡分离株与健康鸡分离株之间均无明显遗传上的差异。
-
-
皇甫和平;
王川庆;
常洪涛;
赵军;
陈陆;
杨霞;
王新卫;
刘红英;
李乔晶
- 《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选用gyrB基因结合16S rRNA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河南和陕西省分离的14株鸡杆菌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在更大范围内分析我国鸡杆菌的流行种类。方法:14株鸡杆菌分离株均由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分离鉴定,并保存。PCR扩增14株分离株的gyrB、16S rRNA和rpoB三个看家基因,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运用DNA star软件中的Jotun hein算法,将鸡杆菌分离株、国外参考株的三个看家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用Phylip3.67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14株鸡杆菌与鸭源鸡杆菌模式株间的相似性为96.3%-98.0%(gyrB),97.7%-99.60%(16S rRNA)和97.7%-99.0%(rpoB);14株鸡杆菌与鸡杆菌复合群1(Gallibacterium genomosg.1)参考株间的同源性为88.8%-89.9%(gyrB)、96.2%-97.5%(16S rRNA)和92.6%-93.6%(rpoB);鸡杆菌陕西株与河南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7.3%-99.8%(gyrB),98.1%-99.9%(16S rRNA)和98.6%-100%(rpoB);鸡杆菌健康鸡分离株与发病鸡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7.1%-99.5%(gyrB)、98.0%-99.9%(16S rRNA)和98.6%-100%(rpoB);基于三个看家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均显示14株鸡杆菌和鸭源鸡杆菌模式株形成单独的一个群。结论:结果表明14株鸡杆菌分离株均属于鸭源鸡杆菌种,鸡杆菌复合群1是与鸭源鸡杆菌亲缘关系最近的一个种。gyrB基因可用于鸡杆菌种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由鸡杆菌分离株与复合群1参考株之间的同源性分析结果可知,基于gyrB基因序列比较结果明显比基于16S rRNA、rpoB基因序列比较的相似性要低,表明gyrB基因在鸡杆菌近缘种同源性分析时能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更适合于区别近缘种。陕西的3株鸡杆菌与河南的11株鸡杆菌之间的同源性非常高,介于97.3%-100%,它们在进化树中处于同一个群,没有形成各自的分支;健康鸡分离的3株鸡杆菌与输卵管炎病鸡分离的11株鸡杆菌间的同源性介于97.1%-100%之间,在进化树中处于同一个群中,没有形成各自的分支,从而表明:在gyrB,rpoB和16S rRNA三个看家基因位点,鸡杆菌河南株与陕西株之间、鸡杆菌输卵管炎病鸡分离株与健康鸡分离株之间均无明显遗传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