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修辞功能

修辞功能

修辞功能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674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汉语、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28230篇;相关期刊396种,包括文教资料、语文学刊、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第四届中华成语文化论坛等;修辞功能的相关文献由65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义云、曹津源、吴克炎等。

修辞功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2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28230 占比:99.93%

总计:1028904篇

修辞功能—发文趋势图

修辞功能

-研究学者

  • 徐义云
  • 曹津源
  • 吴克炎
  • 吴礼权
  • 赵永冠
  • 冯广艺
  • 张梅岗
  • 曹石珠
  • 路仙伟
  • 傅远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赖冠洲; 马国彦
    • 摘要: “指示代词+指人名词”结构最早见于敦煌变文中,其用法与说唱文学的发展历程深度吻合。在说唱文学及后世的叙事语篇中,叙述者对人物对象的指认行为面临着三层困境:表人词语的低可及性、互动关系的非直观性与叙事空间的模糊性、信息输入行为的局限性。其形成动因实际上是:叙述者主动地加入相应的话语标记,来提升对所指人物对象的可及性程度。这一结构的修辞功能体现在互动标记与定位标记上,它们分别具有解释补充细节、突出主观评价和聚焦所指人物、辅助听者定位的作用。
    • 李蒙蒙; 高群
    • 摘要: 老舍《月牙儿》借助儿童视角观察世界,运用大量叠词,体现出鲜明的语用特点.语篇呈现的词语重叠方式有AA式、ABB式、AAB式、ABAB式、AABB式.不同词性的重叠方式表现出迥异的修辞效果,建构出语篇的音律美,张大情感表现力,呈现口语化、抒情诗化的艺术风格.
    • 李华平
    • 摘要: 作者在写作时常常设置一定的语言标志.抓住这些语言标志能够迅速、深入地理解文本."反复"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标志,既具有修辞功能,又具有语篇功能.反复手法大致有静态反复、动态反复两大类,而且每一种类型又有多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 王文娟; 鞠玉梅
    • 摘要: "辞屏"是伴随修辞动机对现实进行遮蔽、凸显以导引受众的特定修辞性术语.基于对网络媒体新生代农民工新闻报道的检索,以辞屏效应的产生及作用机制为主要依据,采用语料库话语分析方法及辞屏效应分析框架,聚焦主题词、角色表征、隐喻、互文性4种语言策略和情感倾向性分析,对网络媒体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辞屏构建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网络媒体所用语词形成相互勾连的连续辞屏,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奋斗者、行动者、受益者等积极身份以及边缘人、弱势群体等消极身份;文本整体情感倾向分析显示网络媒体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持正面态度;辞屏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积极身份进行前景化 凸显,通过话语传播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辞屏效应导引并影响受众的态度及行为,从而实现网络媒体与受众的同一,助益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认同.因此,善用"辞屏"修辞,有助于为网络媒体构筑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体话语权提供一定的学理基础.
    • 豆格扎西
    • 摘要: 文章以藏语书面语语料为依据,修辞理论与文法研究思路相结合,搜集和整理大量具有修辞意义的各种虚词,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使藏语虚词研究更趋于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这对藏文法教学与实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李姣姣
    • 摘要: 在俄语中,通常认为词义相近或相同、可互相替换是同义词的鉴定标准,但这并非必要条件,在具体语境中同指一事物便可构成临时同义词亦或称言语同义词。如今,在动态的言语中研究同义词更具实际意义,而同义词在言语中也具有加确、使语言多样化、使语言生动形象这些修辞功能
    • 陈继红
    • 摘要: 传统语法对"X-ly+ADJ"构式中副词做出的"程度限制"解释,容易形成再无其他"新意"可以挖掘的错误印象.其实,在语法限制的思维定式之外,该构式展现着无限的修辞魅力与丰富的修辞功能.基于非范畴化理论,系统剖析构式中的X-ly副词语义功能,发掘该构式的修辞规律.研究发现,随着构式副词从典型"程度义"到非典型"原义"的过渡,其语法限制性逐渐让位于语义描述性,修辞性渐次凸显;构式副词在经历非范畴化及重新范畴化的过程中,赋予构式以更多的语义内涵及修辞功能.聚焦于该构式研究很少涉及的方面,并尝试以图形—背景的凸显观对连续统进行认知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相关研究的空白,而且通过实例分析发掘的修辞规律,对于写作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李华平
    • 摘要: 作者在写作时常常设置一定的语言标志。抓住这些语言标志能够迅速、深入地理解文本。“反复”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标志,既具有修辞功能,又具有语篇功能。反复手法大致有静态反复、动态反复两大类,而且每一种类型又有多种具体的表现形式。
    • 王丽亚
    • 摘要: 故事及其展现一直是小说叙事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核心议题。以"故事"和"话语"两分法为依据,研究者们重视事件在文本中的呈现方式,提出了富有体系的诗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相比之下,未能呈现于叙事文本的事件长期处于研究视野之外。这一现象引发关注。以实际发生但未得到展现的"未叙述之事"作为对比,杰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提出了"未发生之事"(disnarration)的概念,形容故事中可能发生但实际并未发生之事;集中于"未叙述之事"(unnarration)透露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罗宾·R.沃霍尔(Robyn R.Warhol)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细化和分类。不同于上述两位理论家的观察角度,布莱恩·理查逊(Brian Richardson)提出了"否定叙述"(denarration)概念,形容叙述行为对所述事件的抹去。"未发生""未叙述"和"否定叙述"三个概念都与故事——话语关系密切相关,但各有所指,影响读者阅读阐释。本文介绍三个概念的所指及其理论意义,并以具体例子分别阐述三种现象在修辞阅读、意识形态批评,以及"非自然叙事"研究领域的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