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
201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

201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04-19

主办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会议文集:2014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地名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它背后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地名能够体现出某个地域文化的特征,地名的变化也可以反映这个地域历史的变迁.栾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脉东麓,地理位置优越,地形主要为平原,明初大量山西移民迁入栾城,为栾城发展带来大量劳动力,增加了栾城人口的数量,建立了新的村镇.本文主要从移民村的角度,从地名的由来和意义两个方面,挖掘当时山西移民的心态特征,探讨河北省栾城县移民村的地名,考察它背后的文化内涵.
  • 摘要:俐侎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俐侎语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之一.一个民族的母语是民族文化传承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族际交往频繁,族际通婚增多,现代文明持续发展,民族语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主流语言对少数民族语言冲击日益强烈的今天,民族语的保持和发展面临危机.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永德县乌木龙乡彝族支系俐侎人的母语保持情况,母语态度的相关特征做了探讨研究,希望能引起各民族语言研究者和语言工作者的关注,为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乌木龙乡彝族俐侎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周围的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良好的民族心态。对其他民族持接纳和包容态度,对族际通婚并不排斥。但这种开放的姿态从另一方面来说对母语的传承和发展会带来负面影响,通常在族际通婚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学习母方或者父方的母语难度增大,极易受到另一种语言的影响,导致母语的弱化,从而给民族语言的保持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 摘要:本文以澜沧县拉祜族聚居村寨为例,对位于云南省边境地区的拉祜族新、老拉祜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老拉祜文的传承和新拉祜文的适应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拉祜族语言文字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拉祜族多以民族聚居的形式建立村寨,和谐生活,高度的聚居使得母语能很好地保存,但拉祜文字却走向衰退,面临着危机。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这里的民族通用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汉语的兼用现象比较多,本民族的文字往往被汉字所代替,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拉祜文字。电子信息产品的匮乏、互联网的不通,使得拉祜族的信息化水平偏低。在120名调查对象中,仅有几名外出打工的青年人使用手机,电子信息产品在拉祜族地区并未大规模普及,民族文字无法迅速流通。国家及当地政府应该加大教育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重视澜沧地区的民族语文教学,提高师资力量,培养一批“民汉兼通”的双语教师。编写贴近民族生活、体现民族特色的民族语文教材,努力保留民族文字,从而改变拉祜族的教育面貌。
  • 摘要: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区人民之间共同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代表我国在世界上的唯一正规语言.但在实际生活中,处在不同方言片区的普通话具有当地方言的性质和特征,是一种不标准的普通话,即地方普通话.地方普通话是方言区人们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语言现象.邯郸位于河北南部,属于北方方言区的冀鲁官话.它在词汇上与普通话的差异,体现了邯郸地方普通话的特点.对比分析邯郸地方普通话与普通话的词汇差别,解释方言对习得普通话的干扰作用提供依据.“的”词缀在邯郸市民中的知晓率和使用率均较高,所有被试均知晓邯郸普通话的这一用法。从使用分布看,“的”词缀的使用具有复杂的社会差异。总体来看,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当地方言是影响“的”词缀使用率高低的重要因素。邯郸普通话中的“的”词缀有一定生命力,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并使用下去。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话为基础的,但邯郸地方普通话在词汇方面与普通话仍在构词语素、词类的各个方面及具体运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学习普通话不仅仅是单纯地纠正方言语音,地方普通话中方言词语运用的存在不仅影响说话人的语言面貌,也给人们的交际和沟通带来诸多麻烦。通过对邯郸地方普通话词汇的描述,希望能够对其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同时可以帮助其使用者提高普通话水平。
  • 摘要:"是"字句是汉语重要句式,也是非母语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很多语言学家对"是"字句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既包括本体研究也包括习得研究.本文旨在对前人的观点进行梳理,找到对维吾尔族学生"是"字句习得研究的突破口.笔者认为对“是”字句的研究应引进焦点和信息结构来进行说明,因为“是”在表强调时,正是在引出焦点,传达语义表达的重点,所以从焦点角度分析“是”字句,将会在本体和习得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 摘要:商城话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本文以商城话的副词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较常用且与普通话明显不同的程度、时间、范围、否定、语气副词,分析它们在语义、语法方面的特点,旨在丰富商城话副词研究,为信阳地区普通话教学提供参考.商城话中不少副词同时有几种不同的意义。例如“勺”既能作程度副词,又能作情状副词。商城话副词具有混合方言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有些副词是其他官话方言也使用的。例如“死”在武汉话中也存在;“光”、“净”、“莫”在长沙方言中也使用;四川彭州方言中也有“独独”、“怪”、“净”、“光”、“才将”、“再”、“紧”等,形式和用法都相同。有些商城话副词和普通话副词同形,但意义比普通话多样;有些同形但意义完全不同。
  • 摘要:话题是一个来自语篇的概念,在世界语言中普遍存在.在当代各语言的研究中,话题成为重要的关注点之一.这是因为它不仅与语篇或句子中信息传递有关,与句子结构的组织有关,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些话题优先语言中,它会对句法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彝语是彝缅语中一种重要的孤立语,被看作是一种话题凸显的语言.但在彝语中,话题是何种程度的凸显,它有什么样的表现,对句法结构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还没有专门的讨论.本文拟在前人关于话题优先语言特点研究的基础上,从充当话题成分的多样性、话题结构的多样性、话题位置和话题结构层次性以及话题标记等角度,探讨彝语的话题优先性特点.在彝语诺苏话中,能充当话题的词类成分和句法成分丰富多样,基本没有限制;彝语中的话题结构也非常丰富,并且有体现话题优先型语言特征的分裂式话题和同一性话题结构,其中同一性话题体现了话题结构的形态化特点。同时,话题和述题的关联也是多样的,话题可以和述题中的一个空位或代词同指,也可以与一个完整的名词短语本身同指,也可以是部分或全部地重复话题本身,还可以是话题在语义上与述题相关,但不与任何一个空位、代词或名词短语同指。彝语通过强制性的语序限制,将施事或受事置于句首充当话题成分。除此之外,还通过常用的话题标记,作为构词语素,构成复合词。这些都体现了彝语的话题优先型特点。话题优先型语言中的话题结构往往会对句法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
  •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传统英美语调标注理论和ToBI韵律标注系统,并在此基础构建了河南口音英语学习者语音库(HELSCOM)的韵律标注系统,包括语调层(intonation tier)、音高事件层(pitch events tier)、停顿指数层(break-index tier)、杂类层(miscellaneous tier)等四个层面,可以全面客观地描述语料的语调信息、音高事件、焦点信息、停顿情况和副语言信息等.在标注内容的设计和标注操作过程实施方面,HELSCOM的韵律标注系统实现了将传统英美语调标注体系和ToBI韵律标注系统的有机融合.
  • 摘要:同素逆序词是汉语构词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主要通过颠倒语素的位置,或者使其读音顺序随之改变,以满足韵文韵律的需要,或者改变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改变原先的词义,以满足交际的需要.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005)收录的同素逆序词作了穷尽的统计,总共选取940组同素逆序词为语料,对其词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归纳了同素逆序词的词性变化和规律.《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2005)中,共有940组同素逆序词。本文把940组同素逆序词分为同词性非兼类词、同词性兼类词、异词性非兼类词、异词性兼类词等四个大类。其中非兼类词组较多,大部分词组的词性不变,而且63.7%以上的词组是同词性非兼类词。同词性词组中有599组同词性非兼类词和6组同词性兼类词。同词性非兼类词中同为名词和动词的较多,并且其构词方式大多数为并列式结构。如,“兄弟-弟兄”是“名+名的并列组合”、“查询-询查”是“动+动的并列组合”、“朴质-质朴”是“形+形的并列组合”、“从打-打从”是“介+介的并列组合”等。异词性词组中有185组异词性非兼类词和150组异词性兼类词。异词性非兼类词中“名词-动词”和“名词-形容词”类型较多,占异词性非兼类词词组的77.3%。异词性兼类词分为“一词兼类”和“两词兼类”两个类型。其中“一词兼类”的类型较多,占异词性兼类词的97.3%。同素逆序词的词性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和同素逆序词的正确使用有很大的帮助,意义重大。
  • 摘要:彝语作为分析型的语言,重叠是彝语常见的一种语言手段.彝语的重叠现象、重叠形式相当丰富,其中形容词、动词的重叠最多.本文在从词类及构词的角度详细描写彝语重叠现象的基础上,简要对彝语重叠的语法意义和量性特征进行分析描写.彝语重叠现象的研究对彝语的认识及对彝语语法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主要从构词方面来分析彝语支语言形容词的超量表达形式.从构词方式来看,彝语支形容词的超量表达主要通过添加词缀和重叠词根。彝语支语言中,大多数状态形容词都是在性质形容词的基础上派生而来,带有一定的量性特征。形容词词干通过重叠和附加词缀的方式派生出新的表达形式,有强调或者程度加深的意思,其量值高于形容词原级(或称为恒量式)。通过添加词缀和重叠的构词方式造出的新词,比词根的程度更高,更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力更强.
  • 摘要:副词研究一直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方言副词研究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辽宁海城方言中具有代表性的16个单音节程度副词,研究其语音、句法、词义特点,总结其使用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以期促进东北方言更精确的区域调查和深入研究.海城方言单音节程度副词在语音的声调和儿化方面有比较突出的特点。海城方言单音节程度副词在句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搭配对象、形态变化和分布情况三方面。语义上具有理性意义与附加色彩。
  • 摘要:随着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社会各个方面交流的深入,海峡两岸词汇的差异也在逐渐地减小,因此两者之间词汇的融合成为研究者可以切入的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阐述了大陆词汇和台湾词汇在改革开放以后,相互了解、渗透形成了在书面语和口语上融合的局面,尤其是台湾词汇的“北上”及其带给大陆词汇的影响,同时也总结了两岸词汇融合的原因。本研究,使海峡两岸能够更加正确适宜地理解彼此,减少用语上的摩擦,达到语言上相对的统一,而且这种趋势也是符合汉语自身发展的趋势的.所以普通话对吸收台湾地区词汇所应该持有的态度是“兼收并蓄”,允许两岸词汇中的差异,在差异中寻求两岸之间的大同。只有这样才能既保存了双方语言词汇的特色,同时也能促进两岸的语言词汇发展,使汉语成为世界上多样化、有竞争力的语言。
  • 摘要:2014年3月22 El由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形势、目标、能力、策略——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做了“积极稳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旨报告,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文秋芳教授做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旨报告。两位报告人都指出“在大学外语教学实践中,要有机结合输入和输出,以输人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随着国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输出驱动”必将引发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深刻变化。本文探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下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输出驱动假设"为"双主"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引导、监测辅导、评测指导并要注意主导的策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他们是学习者学习内容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学习效果的促进者,学习结果的评价者,学习动力的激发者。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获得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否则学生自主学习就有流于自由学习的风险。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与学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必然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强化主动辅导意识,丰富评测形式。除了从宏观角度制定关于教改及教学模式转变的理论框架指导教学外,对微观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视同样不可或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有赖于教师在整个教学中担当多重角色,同时,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语言专业素质和综合学科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摘要:统计方法在语言学中的应用已很常见.由于统计方法涉及软件的操作及方法背后的数学原理,这样难免会有使用不当的情况出现.目前市面上没有专门的研究语言学具体应该采用哪些分析方法的文章和书籍.基于此,本文就目前语言学界对统计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一个全面整体的描述,指出了一些误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案例.目前语言学界对统计方法的使用常见于描述统计中的基本的百分比、标准差等描述统计及推断统计中的t检验和方差分析。针对此,本文提出加强常用统计方法的使用、可使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的建议。
  • 摘要:本文试图对汉语和布依语中的形容词重叠形式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主要从AA式、ABB式、AABB式、ABAB式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经过对比初步得出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对布依语的研究和学习.AA重叠形式中,布依语和汉语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对基式A进行重叠,变成AA式。汉语和布依语AA形容词重叠形式的描述功能都很强,也形成了某种状态的语法意义。布依语和汉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之后往往表示程度的加深。在汉语和布依语中,AA形容词重叠式都可以作状语,且作状语的情况最多。还可以作定语、谓语和补语。布依语中AABB式重叠式与汉语AABB式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基本相同,都可以表示程度的加深以及数量繁多。布依语的基式A重叠之后变为AA式不需要再加助词“的”,而汉语一般要在基式A重叠为AA后加助词“的”构成“AA的”形式,并且常常伴有变调现象。汉语中,AA式重叠词放在被修饰语的前面,布依语中,大多数AA式重叠词要放在被修饰语的后面。ABAB形容词重叠形式中,汉语分为AB可不可以单说,布依语分为由双音节词重叠而成,由两个近义或者反义的单音节词联合重叠构成和借自汉语。
  • 摘要:布依语属于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汉语相比有着独特的构词方法.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两种语言中共同存在的词缀,从词缀的结构形式、语法功能、语义功能及语音变化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探寻布依语与汉语词缀的异同.布依语只有前缀和后缀,并且前缀数量多、能产性高,汉语有前缀、中缀和后缀,中缀数量非常少,后缀数量比前缀多,能产性高;布依语以单音节词缀居多,有部分双音节词缀,汉语单音节、双音节词缀丰富,还有多音节词缀;功能上,汉语和布依语词缀都没有改变词根意义的功能,都可以标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的功能,此外汉语词缀还具有标明量词、介词、连词、助词的功能;布依语的语义功能丰富,可以表示人、动物、植物、工具等,汉语的语义功能不及布依语;从语音变化上看,布依语与汉语词缀的语音都或多或少弱化了。
  • 摘要:沈阳方言语音研究成果较少,运用社会语言学调查方法研究其语音特征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本文选取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代表点沈阳方言为研究对象,以《汉语方言词汇》为基础,从语音角度在905条词项中总结53个与普通话字形、意义相同而语音不同的沈阳方言词,按声母异读、韵母异读、音节异读、音调异读四个方面采用田野调查方法考察沈阳市老、中、青三代人的语音差异.笔者认为现在的沈阳方言仍然具有《汉语方言词汇》中记录的部分方言特征,但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代际差异.青年人由于受学校教育以及电视传媒等因素的影响,沈阳方言语音向普通话靠拢;中年人由于受到方言与普通话的双重影响,发音较为随意,系统性较差;老年人沈阳方言语音特征较为明显.
  •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越布依语亲属称谓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两者异同,使两者相互补充,最大限度还原布依族本民族亲属称谓系统原貌.同时通过对其文化内涵的研究,发现中越布依语亲属称谓系统透视出布依族曾经经历过的血缘群婚、伙婚和对偶婚三种婚姻形态,并反映出布依族长幼有序、尊敬老人、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家庭文化规约.
  • 摘要:网络词语是社会语言中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2013年四字格网络词语数量突增,这与四字格词语的特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本文首先是对2013年具有代表性的四字格网络词语做了盘点,发现2013年是目前为止四字格网络词语出现最多、使用最频繁的一年。大范围来讲,其仍是网络语言的一部分,具有网络语言的一般特点。分析发现,四字格网络词语主要的来源有三个:歌词、社会事件和网络论坛。其中,网络论坛是这些词语流传开来的重要载体。主观色彩浓厚、富有幽默感兼吐槽色彩、经济性原则,这些网络词语所具有的特征,四字格网络词语也统统具备。本身就是一句或多句话的缩略形式,所以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但是,必须承认,它的语法规范受到质疑,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汉语的纯洁性。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也有自己的规范,其并没有过分超越大语言环境。相关部门必须在四字格网络词语的内容、传播等方面加强规范,确保其健康发展。
  • 摘要:以亲属关系远近为分类依据,对江西乐平方言的亲属称谓语进行分类,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总结出江西乐平方言亲属称谓语的特点,并试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探源.乐平方言亲属称谓语与普通话的亲属称谓语有一致的特点,也即汉语体系的共同之处: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因此在上述所列的乐平方言中亲属称谓语面称中,自己只能对比自己年幼的、辈分比自己小的亲属直呼其名;而且父母亲双方或丈夫妻子双方的亲属称谓语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亲属称谓体系。但具体看来乐平方言亲属称谓语还是明显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保留古语特征、词缀、共用亲属称谓语这三个特点。
  • 摘要:在青藏高原上,聚居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民族——撒拉族.这个民族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气质,这种民族气质对他们产生了极大影响,在语言生活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在没有民族文字的情况下,还良好地使用着自己的民族语——撒拉语.但对于撤拉族来说,独特之处不止于此,他们在使用撒拉语的同时还兼通藏语、汉语方言、汉语普通话甚至还会书写阿拉伯文字.因此,本文将依据青海省化隆县甘都镇唐寺岗村撒拉族的语言调查材料,对撒拉族形成独特民族气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其民族气质对语言生活的影响.具体介绍了撒拉族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状态,正是这两种生活状态成为影响撒拉族多语生活的两项必不可少的主客观因素。生产生活需要。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也就是为了生存在青海这样一个并不算拥有肥沃土地的地区,他们需要再次与其他民族进行贸易往来,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语言是他们交际的重要工具,使得他们不得不接纳并学习当地其他民族的语言。而唐寺岗村原又是藏族聚居区,在进行物质交换时,需要使用当地语言进行交流。因此,此地的撒拉族会藏语也就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精神生活受到汉族儒家文化的影响,吸收“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思想。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92%的地方,汉族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他各个民族。因此,汉语方言也成为唐寺岗村撒拉族普遍应用的一种语言。
  • 摘要:结合中央民族大学多民族多语言的特点,通过对在校彝族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以个案研究重点考察彝语的社会使用域,分析彝语使用状况的影响因素,同时了解彝族同学自身的母语态度,对提高彝语语言的使用活力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彝语使用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家庭方面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孩子彝语交际能力,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主动给子女营造良好的彝语语言氛围,慢慢形成一种彝语交际习惯。这不仅是对自我民族文化语言的传承,也是发扬民族文化的有益之举。保持民族特色,发扬民族传统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国家就保护民族文化出台了很多政策,作为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方开展民族教育,同时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为地方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做贡献。校园文化是重要载体,学校要积极引导各族学生表达展现自身民族文化,营造良好的多元文化氛围,提升彝族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开设彝语课程,传授或者巩固彝族学生母语;开展彝族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彝族学生举办多彩的彝族节目。彝族大学生要从自身出发,提高自我认识,在多元文化格局中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借助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努力学习彝族语言、文字,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 摘要:晋语是汉语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概述晋语区范围及其分区根据,之后以语法研究为重点,对前人的综合、专项、语法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指出排他性、方言归属、比较研究等有待加强的方面.
  • 摘要: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坛2014"于2014年4月19日在中央民族大学隆重召开.这是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举办的第三届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本次论坛,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同学踊跃参加,有40余名同学参会并提交论文,会务组先后收到40余篇稿件。论坛紧紧围绕“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博研究生的学习方向,论坛主题突出、立意鲜明、专业性较强。本次论坛共分八个专场进行研讨,和上次论坛比较,本次论坛仍然涉及印欧、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等几大语系,囊括了语言本体研究、语言比较、文化语言学、语言使用情况、修辞研究、语言信息处理等研究方向。整场论坛安排紧凑,内容丰富。与会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姚小平教授以及我校张铁山教授、刘岩教授、赵凤珠教授、阮宝嫡副教授、周国炎教授、蒋颖博士和田静博士分别为同学们的八个专场报告做了专业点评,并与同学们展开积极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 摘要:本文根据Lambrecht提出的信息结构理论关于话题的定义,结合李讷和Thompson的话题优先语言类型理论,参照徐烈炯、刘丹青提出的话题结构语义关系及其句法表现的观点,探讨彝语腊罗话的话题标记及结构类型.彝语腊罗话现代口语中专用的话题标记是ma55,传统诗歌语言中的话题标记是nα21;根据话题与述题之间的语义关系,彝语腊罗话的话题结构可分为论元共指性话题、语域式话题、拷贝式话题、分句式话题和受事类话题几种类型.
  • 摘要:白语存在"话题-述题"的话题结构,属于话题型语言.白语话题与主语是不同的,话题不仅可以是主语也可以作其他成分。白语话题结构有源生于句首和移位于句首两种表现方式,可充当话题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状语以及动词短语和小句。通过语篇话题成分出现频率的统计得到,主语作话题的频率最高,其次是状语、宾语,出现频率较低的谓语、同位语和小句。白语的话题结构类型可分为单话题结构、双话题结构、对比话题结构、话题链结构。原生话题,可加话题标记也可不加,不影响句法,话题标记往往是由语气词、助词构成,往往有转折、强调等意,加强调意味更深。
  •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X哥"结构如雨后春笋般涌入人们的视线,"X哥"结构中"哥"可以分析为一个类词缀.文章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类词缀以及语言学家一致认可的类词缀评判标准,然后深入探讨了"X哥"结构中"哥"可以分析为类词缀的可能性.这部分从四个方面展开加以论述:(语义的虚化性;构词的能产性;组合的定位性;构词的类化性.
  • 摘要:通过对勐腊克木语音节结构的分析研究,发现克木语的音节搭配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音节组合双数化;音节强弱相配;双声、叠韵、重叠、谐韵和颤音;元音和谐.以上这些不同的搭配模式在深层次上受以下几个搭配原则支配:求同原则;求异原则;整齐、对称原则.音节搭配规律在克木语中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其存在与变化对语言结构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 摘要:据历史记载,彝族在先秦时期就和汉族有密切的联系,在彝汉长期交往的过程中,彝族吸收了许多汉语借词.前人重在研究近现代汉语借词,鲜有早期汉语借词的研究.文章将以凉山彝语为研究对象,以《藏缅语族词汇》为基本语料,试图论证凉山彝语中的"牛"((η。)i33)为早期汉语借词.
  • 摘要:在以往的研究中,布依语"ni31"(这)、"te24"(那)等词被归为代词,起着指称和代替作用.但本文认为,布依语的这类词并不仅仅具有指称、代替的功能,它还可以限制、修饰其他成分,"指示代词"这个术语并不准确,因而将其界定为"指示词".本文通过分析语料、描写语言事实,从语义和语法两个角度研究布依语的指示词,归纳总结它的功能和用法,以期为布依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经过总结和归纳,笔者认为从语义功能来看,布依语指示词有六大类,分别是个体指示词、处所指示词、时间指示词、方式指示词、性状指示词以及程度指示词;从语法功能来看,有指示代词、指示限定词和指示副词三种类型,总体上来说,布依语指示词在句法功能上偏向于起到限定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指示词”这一说法更为贴切。
  • 摘要:在修辞学方面,历来都有修辞功能与修辞形式关系的探讨和争论.有人认为修辞功能重于修辞形式,有人认为修辞形式重于修辞功能.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对于修辞应该既注重功能也要注重形式,即所谓的功能和形式并重说.骆宾王的《讨武曌檄》从语用修辞艺术角度支持了修辞应当功能和形式并重的论说.从而体现了修辞形式为修辞功能服务,修辞功能的实现更好地体现了修辞形式的价值.
  • 摘要:语用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发展迅速."简单地说,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的.语言运用的一个特点,或者说,语言语用跟语言作为一个抽象系统的区别,是意会可以大于言传.本文将从近日热门主持人柴静的采访中,分析柴静采访中的语用现象,运用具体统计数据,分别从话轮转换、会话原则等方面探讨主持人在节目现场应该遵守的合作、礼貌等语用原则和应具备的语用能力.
  • 摘要:蒙古语和满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是蒙古语族和满-通古斯语族的最主要的语言.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及语法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满语和蒙古语的比较对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和蒙古语族语言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也将对整个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的比较研究起到促进作用.本文试图从语音入手,对比蒙古语和满语的基本元音和基本辅音的异同.两种语言无论是元音系统还是辅音系统都有着很大的一致性,这使蒙古语和满语在词的构成上,口语的表达上都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同时这两种语言在元音的数量上的不同,元音的阴阳性的不同及基本辅音在语言中的特点不同,造成了这两种语言在音节的组合上,词的读音上产生了差别。
  • 摘要:汉语的"打"既可以用作动词、量词,又可以用作介词.本文主要探讨汉语动词"打"在彝语中的语义对应情况,归纳汉语动词"打"在彝语中的对应特点主要有三种:一是表示动作"敲击"类,彝语主要用ndu21来表示;二是表示泛化动词时,彝语使用多个不同动词来对应;三是汉语中"打"的复合词,彝语用单个动词或其他形式来表示.
  • 摘要:语气词是维吾尔汉语中的一项基本词类,本文从语气词翻译的角度出发,分别对维吾尔汉语语气词及其分类、维吾尔汉语语气词异同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维吾尔汉语语气词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奈达提出的翻译的四个标准:传达信息;传达原作的精神风貌;语言顺畅自然,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读者反映类似。这些标准是建立在译者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精通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对维吾尔汉语语气词翻译的探微,也同时是对维吾尔汉语语气词的探微。需要夯实自己的语言功底,在一定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运用中寻求翻译之道。语气词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维吾尔语中,数量都很有限,但表义却非常丰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需要引起的足够关注。只有准确地把握语气词的意义、用法、色彩等细微区别,才能够做出恰当的翻译。
  • 摘要:对语言多样性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是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语言濒危现象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存在的语言危机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1988年在巴西贝伦举行的第一届国际人种学大会上,学者们首次提出了语言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是一种"解不开的结",这一提法来自于一些学者的研究和假设.但到目前为止,很多学者也提出了对语言环境与生物的自然环境相似性的存疑、对语言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的存疑、对保护语言多样性可行性的存疑几种不同的见解.这种明显的分歧给了人们思考的空间,语言多样性的研究需要成熟的理论框架来指导.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语言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拓宽了语言学本身的研究领域。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