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四届中华成语文化论坛
第四届中华成语文化论坛

第四届中华成语文化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苏州
  • 出版时间: 2014-11

主办单位: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

会议文集:第四届中华成语文化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常州历来是人文荟萃之所,教育发达之地.从方言熟语研究入手,可概括出常州教育民俗具有的睿智性、讽喻性、渗透性、两重性和渐变性等五大特征.从民俗角度考察教育,吸取民间教育智慧,是文化传承之需,更是教育现代化之需.语言素有"风俗化石"之称。而一方之言和一方之俗是错综交织,水乳交融的。具体来说,民间语言既是民俗的主要载体,也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千载读书地"的江南古城常州,其方言承载着诸多的教育民俗事象,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教育民俗特色。从方言中的熟语入手,发现睿智性、讽喻性、渗透性、两重性和渐变性是常州教育民俗的主要特征。这一研究对推动常州的民俗研究,促进常州的教育发展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教育民俗是一个崭新而广阔的研究领域。教育民俗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教育民俗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生活习俗。教育民俗对学校教育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常州"特指常州地区,而非仅仅指常州市区。她除现今的常州行政区划地域外,还包括周边的部分地区。"熟语",是民间语言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常用的部分,它没有严格的概念界定,通过广泛调查搜集常州民间各种谚语、俗语、歇后语、方言词等语言资料,也经过对地方志、民歌民谣等的发掘梳理,发现,常州方言熟语所反映的教育民俗具有如下几大特征:常州的教育熟语采用的表达方式是充满讽喻色彩的,常常从反面提醒后辈,告诫世人。稍加搜索,便发现,常州的方言熟语中充满了教育智慧。说,体现常州教育民俗的熟语非常丰富,它涉及到常州人日常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方言熟语所反映的教育民俗主要是积极的、上进的,对社会文化教育生活有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在大量适合民众生活的良俗后,也有鄙俗存在。教育民俗的流传过程是旧的不断消亡,新的不断产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与生活同步的,所以它是活的生活化石。常州教育民俗在流变中不断发展着,更新着。
  • 摘要:关于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一位领导曾有这样的论述:"小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孕育,高尚的情操在这里萌生,良好的习惯在这里养成,灌南县孟兴庄小学积极践行"一三五"办学思路,弘扬成语文化,创造性地开发实施成语课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成为农村素质教育的典范,该校创造的成语环境沁心扉,杏园沃土育良才、且课程研发成果丰,改革创新绽异彩,成语是汉语里极富特色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有着悠久绵长的历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块光彩夺目的瑰宝。
  • 摘要:成语,是人们长期习惯使用的一些固定词组或短语.它言简意赅,音节整齐,铿锵有力,使语言明快,表达简练,能协调句式,加强语言的节奏感,用得恰当,往往使语言熠熠生辉.本文从小学生成语学习的选材原则和方法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有益的探索,提出了教育性、哲理性和理解运用为原则的选材策略和生活化教学、网络化教学、情境化教学、竞赛式教学、及时练习,巩固成果的教学方法。
  • 摘要: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理解、积累、运用这三个维度.如何更恰当地进行词语教学,可以从构建词语积累的"场";创设词语感悟的"境";把握词语理解的"形";延伸词语内化的"根"这几个方面入手,从而提高词语教学的有效性.词语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文本必不可少的材料。美学教育家朱光潜谈自己怎样学国文时说:"每个字都有它的特殊价值,丝毫增损不得,丝毫搬动不得。"足以看出字词在文本中的地位之重要。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词语教学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重点词语,都是为着文章的主题服务的,他们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联系。为避免学生对这些词语留下线性的、单一的、死板的印象,教师要想方设法,将这些重点词语有效整合,重组后形成一个新的语境,这就是所说的"词场",使之变得立体、丰富而鲜活。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清楚,任何一个词语都不是简单的、枯燥乏味的,而是富有感情色彩,富有生命活力的。薛法根老师认为,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具体的故事J清节中,才具有丰富而恰当的含义,才是有血有肉的。因此,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词语,才能让词语教学的效益最大化。"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课堂上的词语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以生活世界作为学生学习的背景和桥梁,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语言材料的积累与贮存,其最终目的是运用。所以文本学习的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是指向于"言语表达",缺乏表现力度的词语是没有生命力的,也丝毫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因为这样,词语教学要紧密结合课文内容,创设"语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写话说话,在说和写的训练中,才有可能让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 摘要: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要巧妙设计修改意见,通过点评式、商讨式的眉批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最后总评也要注重正面强化.这样才能既实现作文修改的目的,又可以保护、唤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在强调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课程背景下,作文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许多语文教师的一大心病。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评价"一部分详细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作文评价的要求,既强调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又强调"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也要花费一番心思,忖度作文批改中的学问。在将习作草稿发给学生进行修改时,教师应避免使用"过关""合格"等有门槛界限的词语,以减轻需要修改作文的学生心理负担。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也就不再视修改作文为负担了。学生害怕习作、讨厌习作,不仅是因为怕修改作文。一篇习作经过学生的反复修改,最后的结果也就是老师给批个等第,再写几句大同小异的评语。但仅凭一个等第和最后的几句评语,是无法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作文的重视的,学生便会觉得写作文只是为了最后有个无关痛痒的成绩,对作文也不会有多大兴趣了。若要在评价中注意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应该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作文的重视。因此,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一定要注意写好眉批。眉批仿佛是朋友之间的家常闲谈,随意、灵动而充满温馨,作文最后的总评则要显得严肃、正式许多。它是对一篇习作的总体评价,教师对这篇习作的满意与否,以及对学生的期待,都包含在其中。学生拿到作文本,最先看的也是最后的总评。因此,每次在给学生的习作写评语之前,都要细细斟酌遣词造句,如何既能如实反映出习作的情况,又能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今后的写作欲望。
  • 摘要:《宋书》诞生于语言发展变化较为显著的中古时期,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文章以《宋书》中的成语为研究对象,从定型方法、结构形式、句法功能、感情色彩、修辞手法等方面探讨了它们的特点.宋书前后80多万字,其中出现成语的数量必定不在少数,本文研究时,仅考虑出自《宋书》的成语。据此,笔者先在收录成语51288条的汉语大词典中共检索出出自《宋书》的成语222条,后经逐条分析甄别,剔除多余,补足缺漏,最终确定出自《宋书》的成语198条。《宋书》是一部史书,书中自然少不了对历史事实和人物语言的记录,书中的成语也多见于这些记录中,多种语言环境中的成语也必然具备多样的结构特征和感情色彩等特点。
  • 摘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水蜜桃名扬天下,随着阳山桃花节的举办,桃文研究的兴起,笔者收集到含"桃"成语30条,进行了逐条分类及运用的初探,发现其用途广泛,比如形容友谊的成语,有关教学、形容春色、形容女子美丽及其他应用,并举例进行了说明。指出在中国的语言词汇中,含“桃”成语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不但体现桃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语言表达力与趣味性值得深入学习探讨,掌握和正确运用。
  •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不可轻忽的功用.当下的作文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其症结是视作文教学为单一的"章法""技法"传受,处理成封闭式的训练课.根据正确教育理念和先进教学观念,依据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取向及目标,运用作文情境教学模式,使作文教学与生活契合,指导学生于情境习作中掌握写法,得到体验与感受,获得愉悦感和自信心,是有效解决"教什么"和"怎么写"的策略及路径.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中,作文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综合理解能力与表达应用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感悟生活、提升品德,对他们综合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当下中等职业学校的作文教学却不尽理想,教与学均存在问题。教师方面,将教学视为"章法""技法"传授的过程,没有成功指导写什么和怎么写,呈封闭训练状;学生方面,视作文为负担,因此厌倦,以致畏惧,陷入不愿意写又不得不写的苦恼境地,无法感受写作使他们得到了什么。作文教学的功用严重受损。如何改革作文教学,使之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发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功能,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重要命题。笔者从转变教学观念着眼,于破解症结处着力,并着重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探求出一条作文情境教学的路径,使学生在自信和愉悦中掌握了怎么写的方法,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作文情境教学只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种样式。如果说,这一样式取得了成效,是因为它是源于理念、基于观念、在于突破的一个尝试,它还说明,教学改革必须经过"判断问题一一研究剖析--寻求策略一一践行验证一一反求改进"这一全过程,少一环节都不可。
  • 摘要:文章以中华成语作为切入点,围绕"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展开论述,认为中华成语有着激活传统文化极大的创新空间;艺术地再现成语,可以让传统文化"活"在现实中;还可以让一些成语"物化",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切切"活"在面前.这些都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进生活的有效尝试.文章以中华成语作为切入点,围绕"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展开论述,认为中华成语有着激活传统文化极大的创新空间;艺术地再现成语,可以让传统文化"活"在现实中;还可以让一些成语"物化",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切切"活"在面前.这些都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进生活的有效尝试.在近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中华成语是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一个很好地切入点、结合点和创新点。中华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而且是文化的精华。一部成语词典,换个角度,就是一部传统文化词典。几千年语言文化的主要信息,保留在成语里。一部《论语》,成语就有几百条。这几百条成语,是《论语》里的精华所在。不仅如此,成语还是语言文化的"活化石"由此可见,一方面,成语是传统文化极为丰富的资源库,她可以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其又深深扎根在广大的平民百姓之中,她易于开发利用。这些,都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极好条件。用成语做切入点、结合点,有着激活传统文化的极大的创新空间。多数成语有故事、有哲理,有传统文化的内涵。短短四个字,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她可以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使躺在词典里的语词活起来,也使蕴含在成语中的传统文化活起来。成语还是艺术创作的优质素材。其实,成语中多数是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物",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让这些"物"回到现实中,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形象地展示在面前。比如,成语"一概而论",知道"概"本义的人并不太多。概:古代称量粮食、刮平斗斛的工具一概:一个标准。用一个标准来加以对待。此时可以把古代量具展示给大家。再比如,成语"信口雌黄"。信口:随口;雌黄:一种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又称鸡冠石。古人用黄纸写字,一旦写错,便用雌黄涂改。指随口更正说过的话。形容说话随意,不顾事实且不负责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也可以展示雌黄(鸡冠石)的实物或仿制品。
  • 摘要:常州是个有历史,有文化的城市.据考古发现,常州地区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于此.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3000年.有我国现存的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距今3000余年历史的春秋淹城为证.常州自泰伯奔"荆蛮"、三次让国的季札受封于此,"文明肇辟、德业之盛、人才荟萃、文学甲于天下",被誉为"八邑名都"、"中吴要辅"。语言承载着文化,也传播着文化;成语承载着文化,也承载着地方文化,承载着地方精神。常州是有历史、有文化的城市。与常州发生关系的成语也不少,与常州有直接关系的十余条,却条条内涵丰富,本文就逐一进行了介绍,如季礼(子)挂剑、叹为观止、披裘负薪、秋风过耳、燕巢于幕、一见如故、画龙点睛、高山流水、寸草春晖、沁人心脾、纸城铁人等。
  • 摘要:成语的感情色彩通常与成语的出处典故有渊源,还和成语的历时使用情况相关联.使用成语时,如果不明成语的出处,不考虑其使用范围和对象,忽视古今词义的差别,或者不了解成语感情色彩的历时变化,就有可能造成成语感情色彩意义的误用.有些成语古今演变中其感情色彩是常常发生变化的。还注意到成语意义的虚实也常被误解误用,也影响到成语感情色彩。文章举例分析了首当其冲、差强人意、无微不至、耳提面命、义无反顾、始作俑者、处心积虑、不胜其烦等8个成语就存在感情色彩误用的现象.
  • 摘要:成语活用于广告领域由来已久.文章用功能主义语言学理论,结合一些经典的范例,研究的视角触及到成语广告语的焦点结构和主位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遵循使用的基本原则,注重商品的特性和成语内涵的融合,成语就能活用.成语活用之后,其音、义及原有结构都会发生改变,呈现出原形活用和变形活用两种形式,每种形式各有不同的类型.
  • 摘要:汉语的四字词组是汉语词汇的一大特色,但在翻译成英语时,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原因使四字词组的翻译成为一大难点.文章总结了四字词组的几种翻译方法:单词翻译法、短语翻译法、同义转换法、综合整合法等,分别是把四字词组节译成英语的一个单词;将四字词组译成短语,如介词短语,副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借用英语中的同义词语将四字词组意译成符合上下文的译文;打破四字词组的形式,兼用各种技巧于一体的翻译方法。
  • 摘要:纵观当下的许多中学语文课堂,许多的语文课因追求形式与功利而让原本应该有的语文味荡然无存.课堂上,真正的琅琅书声少了,咬文嚼字的品味少了,扎扎实实的训练少了.缺少语文味是当下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觉得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课堂如何拥有语文味做了思考, 语文味是程少塘先生最早提出来的。简言之,就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显现的审美况味。有语文味的课堂应成为语文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让一节语文课上得充满芬芳的语文味总结出来有创设情境熏染语文味、注重诵读读出语文味、体验想象彰显语文味、读品融合品出语文味等。
  • 摘要: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强中华美德的教育,而成语教学则正是学校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栽体.应该深入挖掘成语中的德育因素,从环境布置、课间诵读、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入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学校环境布置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常说,使每一个角落都育人,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就是要充分发挥了每一寸空间的教育价值,陶冶师生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无声的环境向学生、家长、参观者传达教育理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布置,让成语走出书本,走进师生的生活,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徜徉其中,和成语零距离地进行对话,在看看想想中感受成语的内涵,学习做人的道理。例如可以选择合适的位置开设成语文化专栏,走廊两边的墙壁悬挂勤学的成语;校园草坪中布置带有成语的雕塑等,都可以让学生在休息时品评、鉴赏,获得启迪。我校拟在教学楼的走廊一侧悬挂成语绘喷画,布置成"成语走廊",一个年级一个主题,分别如下:一年级:(礼仪)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落落大方;二年级:(友爱)情同手足情深意重甘苦与共深情厚谊;三年级:(勤奋)天道酬勤自强不息发愤图强敏而好学;四年级:(诚信)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言出必行信守不渝;五年级:(谦虚)虚怀若谷谦虚谨慎闻过则喜不耻下问;六年级:(奉献)助人为乐先人后己公而忘私扶危济困。
  •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除了在课本上接触成语,更多的是在课本以外的广阔的课外阅读中积累成语。教师布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新说"的素材,让学生在生活中、阅读中积累成语,能够更好的关注成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关注成语的意思每个成语都有它的深刻含义,学生在日常的阅读中,不一定能接触到他的含义,在成语新说的促动下,学生会主动对成语进行自觉的追本求源,在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在生活中寻找事例,更好地活学活用。成语新说的编写是一个促进成语活学活用的良好途径.将成语的积累和理解,与生活进行灵活的运用,更好的发挥成语的作用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学生在习得成语中自觉地进行运用,在生活中寻找事例,更好地活学活用深刻解意,挖掘"新"意故事续写,对故事的新解读;故事创编,引入新的寓意;当代故事,再现生活.在"新"中求"变",故事人物变化,环境变化,融入现代元素.变化形式,提高可读性。
  • 摘要:成语是我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更是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不仅言简意赅,而且生动传神,能够让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成语的形成是建立在我国千百年的文化发展基础上,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概括。长期以来我园一直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并注重在幼儿教学中传递中华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推动幼儿全面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引入成语文化来进行教学,也是一种尝试。一方面,在幼儿群体中开展成语教学能够奠定幼儿汉字基础,让幼儿从小接触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成语中的道理会对幼儿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起到积极影响。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笔者在考虑幼儿的接受知识程度、身心情况的基础上,用"成语教学生活化"来提高幼儿对语言的兴趣,让幼儿觉得成语浅显易懂,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围绕成语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展开简述,并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与讲解.文章主旨是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文化溶入于幼儿的生活中去,达到让幼儿逐渐了解并熟悉成语的目的.
  • 摘要:成语是汉语和汉文化的精华,也是汉语和汉文化的"活化石"和"全息元".从这一观点出发,"成语修辞"有其特殊性、典型性和文化性,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也可以说"成语修辞学".成语修辞有对内和对外两个大的方面,对内是成语在形成过程中的修辞现象,对外是成语作为词语在应用过程中的修辞现象.研究成语修辞对于成语和汉语研究的深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成语修辞"不仅包括成语在形成过程中的修辞现象,而且还应包括成语作为词语在应用过程中的修辞用法和功能,这也是"成语修辞"的一个重要方面。前者是成语内部的,后者是成语外部的;前者重在从修辞角度考察成语的形成,后者重在从修辞角度考察成语的运用。这就是"成语修辞"涵盖的两个主要方面。成语修辞之一:"四字格"化。汉语成语的基本形式是"四字格"。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而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汉语自身的特点也密切相关。姚鹏慈先生曾对汉语成语的长度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汉语成语基本上都是‘四字格',非‘四字格'的成语微乎其微"。因此,成语在形成过程中,大都有"四字格"化的过程。这有几种情况:一种其源头即诗文中,本身就是"四字格",就用其原来的形式。如"分崩离析"语出《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采也。"第二种是删减词语,浓缩内容。第三种是增添词语。成语修辞"炼字"讲究对称美、音乐美和色彩美。成语修辞在音律和色彩上也很有"美"的讲究。成语修辞辞格的丰富性、文化性。成语修辞中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修辞格。同其他辞格运用不同的是,受"四字格"的制约,成语中的辞格运用既丰富多彩有别具一格,既能体现辞格运用的丰富性,又能反映汉语成语的文化性。
  • 摘要:《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在洞悉宇宙和人生本质规律的同时,还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策略.这些策略,大多以汉语成语的形式流传于后世,其基本内容涉及到人际交往、生存发展、更新完善和探索未知等方方面面.《周易》成语中,涉及到探索未知策略的主要有"触类旁通"、"数往知来"、"履霜之戒"等。"触类旁通"源于《周易.系辞下》"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之语,意思是接触某事物,掌握了有关知识,可以通晓同类其它事物。"数往知来"源于《周易.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之语,意思是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履霜之戒"出自《周易·坤》"履霜,坚冰至"之语,意思是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日子就要到了,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提高警惕。这些成语表明,中华民族很早就懂得了"探索未知"是以"通晓己知"为前提的,"自强不息"和"持之以恒"这两条成语分别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之语,这两条成语强调的是进取精神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总之,《周易》成语蕴涵着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策略,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巨大、持久而深刻的。
  • 摘要:成语是中华民族博大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多少年来一直熠熠生辉.成语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其间浓缩了古人的智慧,演绎着历史的精彩瞬间.现在流传下来的许多成语脍炙人口,通俗易懂,而且都蕴含着深刻的典故.中华博大精深的成语文化中包含道德修养、求知学习、交际处世、军事谋略等许多智慧,对它们进行全新的解读,是现代人对古代文化的崇敬.研究成语,可以对当下的生活有所启迪,指导的人生观、价值观。今天主要探究的是"大道之源"——《易经》中的成语文化。首先以"天道酬勤"这一成语为例,以《易经》为着眼点,具体谈谈成语为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解释天道酬勤,应当从《易经》开始。天,在《易经》中的卦辞中有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而天道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中,很多的先秦书籍中也有天道这个词,主要指"自然的规律"。出自《论语》中的"天道"是指"天意"。"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答、回报,"勤"为勤奋、敬业。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奋的人。所以总的意思是说:勤奋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人生轮回,周而复始,只有不断地陶冶情操,从主动积极起步,时时地反思心路历程,才能在人生的旅程中与时俱进,获得持续的升华。宽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易经,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可见,《易经》中的成语多是教育如何做人方面的,教如何积极进取,如何真诚待人,如何提高修养,这些都是人生的真谛。《易经》中的每一个成语都字字珠玑,不愧为"大道之源"。
  • 摘要:《金刚经》中的成语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在对其进行穷举、分类和考察后,可以发现这些成语的发展总体上是一个不断汉语化的过程,且与当时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成语是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是意义高度浓缩化、形式高度格式化的结晶。成语的来源是复杂的。早在诗经时代,韵文中常见的四字格就演化为成语产生的温床;而散文中许多凝练的典故,也最终浓缩为成语。而佛教进入中土以后,佛典翻译大规模兴起,汉语与印欧语的接触和摩擦在宗教传播的催化下迅速进行。在佛典翻译的发展中,由于佛教义理丰富的思辩性、抽象性和哲学性,出现了具有浓厚佛教色彩的成语,从此,成语不单纯包含原生的语言现象,更与外来词关系密切。正是由于《金刚经》等佛教经典对汉语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来自佛典的成语又因其与外来词相关的特性而在成语中格外重要,有理由认为,选择《金刚经》汉译本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罗什本和义净本,对其中的成语进行穷尽性的调查,是管窥成语在十六国至隋唐时期发展状况的一种高效的方法。《金刚经》中的成语所在的语境有所变化。在两个译本中,成语出现的位置基本一致,但是包含成语的语句经过了语序的调整、汉语虚词的介入,其翻译痕迹越来越淡,越来越能为汉人所接受。《金刚经》中的成语的这些变化是密切相关的。其意义上的泛化使其在结构上相应改变,而结构的改变又导致其功能上的改变,扩大了成语的适用范围,最终又反过来刺激其意义的泛化。包含外来语素的成语的汉化过程与其所在语境(佛典译本)的汉化过程也是相辅相成的。
  • 摘要: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一般由四字构成,结构凝练而内涵丰富,富有艺术的张力.如何让小学生有效学成语,一方面,结合语文教材学习成语,一举两得;另一方面,立足校本课堂拓展成语,趣味盎然.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因此,在成语教学中,笔者认为要创设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成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充满欢声笑语中学到知识。主要包括结合语文教材学习成语、立足校本课堂拓展成语,其中在活动课上,可以巧设情境猜成语。在阅读课上,根据年段学成语。
  • 摘要:理解词语,是理解文章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以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出发点,结合具体案例谈了词语理解教学的几种方法与策略:联系语境、链接实际、串联词语、合理想象、感情朗读等.词语,犹如颗颗璀璨的珍珠,串成了一页页美好动人的篇章。词语之间,看似相互独立,却又相互牵引,一些关键词语在文章中往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理解词语,是理解文章的前提和关键。学习语文,没有对词语的吸收和内化,就很难真正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也就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但是,许多教师在公开课上却尽力回避或表面化处理词语教学环节,原因在于很多教师认为词语教学枯燥乏味,很难出彩。鉴于此,本文以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出发点,结合具体案例谈谈词语理解教学的几种方法与策略,让词语教学也能散发夺目之光。语言文字组成的语句至少有三重含义:一是字面意义,即词语的本义和通常使用的语法体现出来的意义。二是文体意义,即语句运用某种修辞手法体现出来的意义。三是语境意义,即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之下的特定含义。汉语语法的特点是"意合",灵活性极强,这就决定了要正确理解词语,必须根据特定的上下文提供的语义场,勾联前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前文提到,文章中的词语并非孤立的,它们都与故事情节、语言情境、主要人物发生一定的联系。因此,如果在教学中只是将词语机械而零散地进行教学,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有效记忆,而且不利于学生理解,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相反,如果将这些词语以一定主题或是情境进行串联教学,就可以提高学生对词语理解,有利于他们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词语教学的策略不止于此,怎样将看似单薄的词语教得厚实,这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教学方法,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切入点,就一定能够破解词语教学乏味的魔咒,让词语理解的课堂充满乐趣,让词语教学大放异彩。
  •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倡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如何才能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本文从把握好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成分,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教师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让学生燃起语文学习兴趣的火花,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 摘要:成语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汉语言文学的精华。它简要、凝练、传神,用精炼的语言诊释了丰富的内容,用简洁的文字展示了生动的画面,它是小学生学习语言丰富而宝贵的词汇宝库。因此,活用成语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有着很大的帮助,说话用成语则妙语连珠,写作用成语则妙笔生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成语的花园。成语呈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而文化的传承则仰赖智慧的语文教育。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更应该时刻牢记中华文化,发扬中华文化。这就要求身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在成语教学的过程中,把握成语的精髓,围绕"熟读--理解--识记--巩固"这一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思考智慧。让成语在学生口中朗朗上口,让成语在学生脑中深入浅出,更让成语在学生生活中得到运用。成语是传统文化的智慧之花.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组织活泼有趣的游戏引导学生记忆成语,运用个性展示的方法激励学生活用成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 摘要:本文在简述成语定议、来源、结构形式及小学语文中成语教学的必要性基础,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以及我校开展成语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探讨小学语文中的成语教学方式方法、禁忌,从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文化渗透的有效性.在教学方法选择中,可以尝试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保证学习的充足时间、提供参与的活动机会、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手段、大胆借鉴开创学生喜闻乐见"愉悦式教学形式"、拓展有限的教学空间,而在教学中忌望文生义、忌以今义解古义、忌单从结构看意义,总之,在小学语文成语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渠道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上,小能滞留在师生单向的信息传递上,要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大量的充足的活动空间,课内外结合,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
  • 摘要:《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成语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独特的效果.学习成语可以促进学生动脑,也可以促进学生动口;其精妙的用语、精练的表达、深远的涵义和奇妙的想象都能促使学生感悟、吸收、内化人文精神.由此通过学习成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应加以探讨和研究.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是学习者学习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没有语言输入,根本谈不上语言学习。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速度。成语也一样,积累是输入,运用是输出。所谓积少成多,知识的宝塔都是在日积月累中堆砌而成的。从开学伊始,就按计划让学生在每天的作业中增加一项固定的任务,那就是积累。积累的内容很多,有诗歌、谚语俗语、名言警句,当然其中份量占得最多的还是成语。首先是课内成语积累。其次是课外成语积累。在上面讲过,积累是输入,运用即是输出。当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成语后,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觉得英雄有用武之地,激发积累运用的内动力。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生活中,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语文竞赛活动来巩固积累的成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比如开展趣味活动,运用成语、捕捉生活情景,运用成语、关注习作精彩,运用成语总之,通过一系列的积累运用活动,培养了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了自觉积累和运用成语的习惯。他们的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作文自然显得更有文采。所谓"厚积而簿发",只要用心研究,耐心引导,让学生真正做到勤积累,就能切实提高学生对阻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 摘要:文章境界源于写作观念,上周笔者通过课堂上纵论自己提出的一个概念"叙事的无终结性",本周竞读到了王崧舟先生《称象的背后》(《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第4期),剖析叙事的"一题两版"现象.很有感触.关于"叙事的无终结性"的讲述,一些学生听了可能还是云里雾里、不甚了了;然而,将《称象》一题的"中国版"与"美国版"放在一起,叙事作品再度创作的潜力及其魅力就看得一清二楚了.面对经典,中国版课文编撰者只"述"不"作"。与此相反,美国人却高调倡导"写作就是再写"。所以,《称象》在美国人手中出现了王裕舟先生所说的"嵌入的、复合的"崭新结构。这一结构,不仅将中国版的"贿赂"背景演变为具有鲜明现代美国色彩的"感恩"情调,更重要的是将中国版对"神童"个体的盲目崇拜转变为"直面问题独立思考"意识的着意熏染,从而使故事美国化、现代化,让传统的中国经典焕发出强烈的美国时代精神。具有"重新创作"性质的创造性改写充分彰显了美国教材编撰者所追求的课程理念和价值取向。写作就是展示当代人对于世界的最新认知和阐释。如果说,包括叙事在内的写作成果标志的是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水平,阐释水平,那么,对同一故事、同一对象的再次写作,重新叙述,或许就是写作主体在过去或者他人的基础上做认识或者说阐释上的改造、深化和提高。世界文学史上,因为再写、重写而终成杰作、经典的作品不在少数。叙事,作为对事件的描述和阐释,是写作类别中最为基础一类,也是最重要、最叫人迷恋的一类。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因而,作为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叙事写作也是不可终结的。叙事的这种"无终结性",让人们对叙事、对阐释、对写作产生了无限的期待。以这个观点来检视中国版《称象》,很显然,教材编撰者没能看到叙事在描述世界、阐释世界上的无终结性,因而没能彰显写作的本质。那种以为古代经典转换为当代故事就是文言与白话之间的简单转换,是贬低了叙事的价值和写作的意义。叙事,就是一种阐释。文化悠久是与美国相比中国最大的资源优势。这些堪称民族瑰宝的悠久文化很多就留存在那些雅俗共赏、家喻户晓的成语中。作为传统中华文化"活化石"的成语,大都就是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是可以挖掘利用的教育资源富矿。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将这些故事原版找寻出来重新建构。这对于改进和创新当今的语文教学,可以说,具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妙处。这样的成语故事再编、再叙述、再阐释,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是太大,但教学效果却是常常令人惊喜的。因为故事框架是能够共同体认的,因此,也就有比较容易掌握的评价尺度;同时,学生写完交流起来也会因为有共同的故事框架和讨论语境而有更多的共同话语。这些优势,是其他新故事叙述难以企及的。成语故事常常就是在"再写、重写"中实现其语文课程价值的彰显甚至增值的。
  •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核心是汉语言文化教育,汉语言文化教育核心是汉字汉语教育,汉字汉语教育核心是字词句及其听说读写之于文从字顺教育.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是认识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信息元.传统文化教育与成语学习、认知、应用密不可分,成语之于古代汉语教学、大学精神教育、语文教育、成人教育,善莫大焉.成语是由字或词组成的词组、短语,或叫字格。如二字格成语、三字格成、四字格成语等。成语在汉语言中,可充当任何句子成分。也就是,古今汉语,从本质上看,字、词、成语,甚至句子,都是相通、相同的;从文化精神及其传承、光大上说,别无二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汉语成语,大多具备典型例举条件要求教学古代汉语,不能没有例句,而选择典型例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语文乃百科之母"(张志公),就是说语文教育,无论古今中外,都是最基础、最根本性教育。从人之认知、启蒙,如学话、说话;从人之交流合作:说话、写话;从文化传承,如口耳相传或简帛木犊;从情感、意识,或思辨、哲学:语言是的家园,语言是思想之家,语言是存在的家。文从字顺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最低要求,也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最高要求。如同真理是最朴素的,真理又是最深奥的。说话写文章总是给人看的,要让人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唐代大学问家、大诗人韩愈曾说过"文顺字顺各有职"。所谓"文从字顺",就是说话、写文章要表达清楚,遣词造句要自然妥帖,不矫揉造作,也不散漫无边。简单说,就是说话、写文章要有一个明确主旨,要有一条明显思路,一句一句说清楚,说明白,顺口又相互照应。让人一听便知言者用意,让人一看便能一目了然作者旨归所在。至于说"成语"在语文教育中的意义、价值,江苏莫彭龄先生在其《成语文化与语文教育》一文中,指出具有"教材"和"教法"两个层功用。具有如传承经典、创新教育教学思路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等等意义与价值。并编成教材,在中小学展开实验,收到很好效果。汉语字词包括成语,其实是一回事,之于句之文从字顺、妙笔生华,其实也是一回事。古人讲"灿烂之极复归平淡"、"天然去雕饰"。信手拈来、雪里送碳是美,恰到好处、锦上添花也是美。美就美在"文从字顺"、水到渠成。
  • 摘要:《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的成语数量丰富,成语是一种相习沿用的特殊固定词组,它以精炼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广泛存在于各个时代的作品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以下简称《元刊杂剧》)以书面语的形式保存了大量活跃在当时人们口中的词语,大致反映了元代的口语概貌,是汉语史研究的可靠语料。元代使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作,《元刊杂剧》一共运用了365个成语,这些成语的来源、类型与功能不一,对之进行穷尽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元代成语的基本面貌。主要可分为两类:首次出现的成语、引自经典的成语.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成语内部结构类型多样,具有完备的句法功能和多样的修辞功能.《元刊杂剧》中的成语数量很多,主要有两种形成方式:一是原创,即由剧作者首次使用;二是征引,即援引自历代经典作品。通过研究发现,《元刊杂剧》中的成语同实词一样,可充任句子的各种功能单位。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甚至一些成语独立成句,充当整个句子的分句,其中作谓语和宾语的情况占大多数。
  • 摘要:《金瓶梅》中使用了大量的成语,这些成语不仅普遍运用于作者的叙述语言中,也较多出现在小说人物的会话中,体现出独特的语言风貌及表达作用.文章试从该书成语的基本面貌、活用及表达效果三个方面考察分析其成语使用的状况.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具有结构紧凑、言简意赅、意蕴丰富的特点,语体风格上一般具有较强的书面语色彩。而《金瓶梅》(下简称《金》)是一部口语性极强的古白话小说,却使用了大量的成语。据统计,书中成语共计367条(重复不计),不仅普遍运用于人物、环境的描写和情节的叙述,也广泛出现在人物的对话之中。本文在对《金》所用成语进行穷尽性考察的基础上,主要从其所用成语的基本面貌、成语的活用及成语在书中的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分析其使用的状况。四字格是《金》所用成语的主要形式,占到了成语总数的95.6%。从句法结构的角度看,这些四字格成语有联合、偏正、主谓、动宾、述补、连谓、重叠七种构型,其中又以联合型居多,成语是人们在语言中长期沿用、约定俗成的现成短语,因此具有较强的历史稳定性和继承性。而通过考察成语的继承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探究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影响。鉴于此,对《金》书中的成语追源溯流,发现其受元明两个时期文学作品的影响最大。大量而巧妙地活用成语是《金》书成语运用的一大语言特色。成语活用是指为了收到鲜明生动的表达效果,把原来惯用的成语变换一下构成成分而套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的现象。在《金》书中,成语的活用主要有扩展、变序、替换等方式:成语一般具有古朴典雅的特点,从语体上看,其书面语色彩较强。
  • 摘要:作为汉语中一类特定的固定短语,成语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据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和词一样,成语也具有鲜明的色彩意义,并且在分类、组合以及运用等方面自成特色.本文以《成语大词典》作为考察范围,从中选取了部分带有色彩的成语,着重探讨其意义表现方式,意在推动成语色彩义的研究.在成语的多种色彩义中,形象色彩最为特别。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都来源于人们的使用,是在成语的使用过程中获得并发展的。对感情色彩而言,人们常用某一成语去赞扬、肯定某一客观事物,久而久之,这个成语就自然带上褒义色彩;相反地,一个成语若是经常用来贬低某一事物,那它自然也就会带上贬义色彩。口语色彩也是一样,一个专门或是常用于某一语体的成语,就会带有这一语体的色彩。形象色彩却与此不同,它不是在人们长期的使用中获得的,而是从成语的构词中获得的,是借某一形象来表示指称对象的形象特点,这是形象色彩与身俱来的特色。另一特点是,成语中的形象通常是成对出现。至于方位词在成语中的出现情况,基本均是成对,例如"拆东补西"、"走南闯北"、"七上八下"等。汉语的造词讲究对仗,在诗词中尤为明显,因而在成语生成之时就注重对仗工整。这样,词节奏有序,朗朗上口,更便于口口相传。有些学者将是否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作为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分标准。把书面语和口语的对立理解为雅与俗的对立,因为书面用语通常较为典雅,而口语则直接明了,通俗易懂。如前所述,感情色彩与形象色彩、语体色彩的组合,可见在成语中,这三种色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成语的产生并不是为了描述客观事物或是表达抽象概念,而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事物形状特征,渲染人们的心理情感,同时增加其表现力,使得表述更具体、形象,这些都通过在成语本身所具有的理性意义之外附加上的色彩义来完成。成语的色彩义类型多样,各个类型有自己的特点及表现的侧重点。应重视从成语本体出发,加深对成语色彩意义的研究,从而推动成语研究。
  • 摘要:成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成语由于形式简洁而涵义丰富,具有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和风格的典雅性,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被广泛使用.但是,因为大多数成语历史悠久,尤其是那些来自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代诗文的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或初始义淹没而不被人所知,或使用义与初始义大相径庭,致使在理解或运用时出现错误,通过分析指出往往存在歪曲史实,使成语的初始义产生错误脱离语境,使成语的使用义发生变化、不明语法,使成语的使用义发生变化等几个原因,并列举“叶公好龙”和“既来之,则安之”两个成语,试图澄清历史真相,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
  • 摘要:"七月流火"是《诗经·豳风·七月》篇里的名句,它的意思古注说得很清楚,并无争议.《毛传》:"火,大火也.流,下也."《郑笺》:"大火者寒暑之候也.火星中而寒暑退,故将言寒先著火所在."《孔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释是:"七月,就是夏历七月.流,向下行.火,星名,或称'大火',就是'心宿'.每年夏历五月黄昏时候,这星出现于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六月以后,就偏西向下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诗有了新解,解作天气十分炎热.因无知而出丑.新解其实是曲解,这样说有两条理由.第一,在训诂上没有根据.把"流火"说成是"天气炎热","流"字无法解释."火"是星宿名,把"火"说成是天气热没有根据.第二,放到《七月》这首诗里讲不通."七月流火"说的是暑将尽寒将来,如果把它讲成天气炎热,下接"九月授衣"十分突兀,失去了内在的逻辑.从规范语言学说,语言中出现了新的成分和用法,叫做语言的"变异"。对"变异"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而要有所取舍。取舍的标准要看变异对语言的发展是促进还是促退:促进的为积极的变异,促退的为消极的变异。积极的变异要吸收,消极的变异要舍弃。变异前后的成语在意义上都有一定的联系,后者主要是通过引申或比喻而产生的。这样的变异增强了汉语词语的表现力。再说消极的变异。例如"差强人意"出自《后汉书。吴汉传》,本指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后来引申为大体上还能令人满意。学术讨论要遵守学术讨论的逻辑。两个"招摇"——星名的"招摇"和表示炫耀的"招摇"是一组同形词,它和"七月流火"没有可比性。由"明日黄花"派生出"昨日黄花",是词语的孽生,和"七月流火"也没有可比性。总之,把"七月流火"讲成天气炎热没有根据,是对这个成语的曲解。这种曲解增加了社会语文应用的混乱,是对中华学术正脉的冲击。要看到这种曲解的危害性,维护中华学术正脉不使它受到伤害。
  • 摘要:《诗经》中的成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其中有不少婚恋成语,透过这些成语,可以了解周代的婚恋观念和婚俗.以《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为依据,找出与婚恋相关的成语41条,并根据不同的主题大致分为五类:恋爱、嫁娶、贺婚、守节、遗弃等,上文所列的婚恋成语多数是源自《诗经》中的婚恋诗,在诗经时代还不是成语,由于其诗句优美、隽永,一直为后世人们所喜爱、传唱,其中一些词句逐渐演变为现在所谓的"成语"。
  • 摘要:禅宗语录《祖堂集》是研究唐五代时期汉语成语的重要语料.其中的佛教成语主要来源于佛教术语、佛教教义、佛教故事、佛教譬喻等四个方面.这些成语结构完备,用法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古时期成语运用的面貌.在长期的沿用过程中,部分成语的意义已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祖堂集》中成语共有125条(不计重用),以四言成语为主,也有少量的多言成语,如"金刚不坏身"、"玉不琢,不成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龙生龙、凤生凤"等。通过比较归纳,书中成语的特点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结构丰富,联合为主、来源广泛,旁征博引、用法多样,随机应变等,中古是汉语成语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此期佛教经典的涌现为成语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祖堂集》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祖堂集》中成语的分析,可以看出从结构上看,《祖堂集》中成语结构完备,以联合结构为主,说明当时人们注重语言的结构美和音律美;从用法上看,《祖堂集》中成语用法多样,说话者能根据表达意图的不同灵活变换使用方式,随机应变;从语义上看,《祖堂集》中佛教成语在沿用过程中意义多发生改变,或引申或变异。汉语成语,是历经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它是语言走向凝聚和丰富的双重体现。人类运用成语的同时也在发展成语,丰富成语。
  • 摘要:在江苏省语文高考改革的转型期,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文化传统的尊重已成趋势,成语以其本身的语言和文化优势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教材《成语文选》的编著让成语成为语文校本教学返璞归真的支点.笔者根据校本教材编排体例,追求"本真"的语文教学,从"探其源"到"辨其义",再到"明其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创设多种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徜徉在语文的语言、文学、文化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生活气息和文学美感.
  • 摘要:汉文佛典不仅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渊薮,也是汉语成语的生成基础,对成语的形成和发展施加过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几乎覆盖了成语的一切元素.佛典成语与汉典成语既有同质的一面,又有异质的一面,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中华成语的主体.佛教传入中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语的面貌,尤其是极大丰富并扩充了汉语的词汇宝库。这些佛教词汇在进入汉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和沉淀,其中的相当部分逐渐融入汉语的词汇系统,有的则己化为日常用语,佛源成语既是异域文化的承载者,又是本土文化的吸纳者。就生成源头而言,佛源成语大致有两个:其一是汉文佛典,其二是禅宗语录。二者贡献的成语分别占据了佛源成语的半壁江山。不过,汉文佛典的成语是源,禅宗语录的成语是流。汉语成语来源众多,大致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人事、经典诗文、民众口语等。在这五大来源中,汉文佛典至少占据其二:寓言故事和经典诗文。汉语成语以四字格为典型形式,并以此与其他俗语(如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相区别。成语选择四字格似乎是一种天然的选择。这种看似不经意的选择其实有着先天的预设或铺垫。这种预设主要来自中古时期的两种特别强势的文体:骈体文和汉文佛典。成语有雅俗之分。雅成语主要来自古代的书面语系统,内中多文言成分,并且多为知识阶层所使用;俗成语则主要来自历代的口语系统,内中多俗语成分,一般为普通民众所使用。不过,雅成语和俗成语并非相伴而生,而是前后相继的产物。纵观汉语成语的发展史,汉典成语和佛典成语尽管在时间上有先后,数量上有多寡,来源上有分歧,意义上有参差,但依然同质多于异质,属于殊途同归的产物。佛典成语和汉典成语的碰撞融合实际昭示着汉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可以说,佛典成语尽管只占汉语成语之一隅,但扩充了成语的来源,铸就了成语的格式,奠定了成语的性质,充实了成语的内涵,在汉语成语的发展史上可谓地位特殊、作用非凡,绝非其他外来成语(如一些源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成语)所能比拟。
  • 摘要:识字写字教学是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文在教学中遵循小学生识字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尝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通过"趣味识字"引导学生预习时提高认字效率,通过想象、总结、类比、答疑等精加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课上识字,通过课后写字、生活中识字强化识字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总结经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摘要:成语教学课型研究的缘起一档名为《中国成语大会》的节目六月在央视大放异彩,好评如潮,一时间风头甚健,直追当年电视连续剧《渴望》播放时万人空巷的盛况.在这个荷花初绽的夏天,伴随着这种久违了的热情,再次领略了汉语言中的成语之美,以及由此带来的传统文化之美.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中华文化的全貌.本文重点总结了自己探索的几种课型,比如成语诵读课、成语创编课、成语探源课、成语全课程,并对教学中的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介的使用进行了分析,相信,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研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决不是一句空话,它一定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摘要: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半壁江山,而现今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从当前学生害怕写作的实际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学生不会写作导致了学生厌烦、恐惧的写作心理.并通过对作文教学的深入探析,揭示了主要原因集中在作文训练无序上面,即训练无计划、训练无目标、训练无方法,并提出了构建作文训练体系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必要性.
  • 摘要:成语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人文信息,其中姓氏文化在成语中有许多的反映,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成语中的一个缩影.本文通过姓氏在成语的使用、成语中的家族观念和用成语取名三个方面,阐述了成语与姓氏文化的关联,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成语中蕴含的姓氏文化.成语中姓氏的使用,主要表现在常用的大姓。如"张王李赵"以各种姓氏来泛指一般人;"张冠李戴"则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这两条成语例举了中国的四个大姓。赵姓是宋代皇帝的姓,列百家姓之首。张姓源于河北清河,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4位,目前张姓人数排名全国第三。除了姓氏外,成语中还有许多古代人名。汉语成语大多是由四字组成,前后两个词组,其语法结构也比较稳定,或主谓,或动宾,或联合,或偏正。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许多成语还有了广泛的引申义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体现出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特色。用成语来起名,既有观赏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有品味,琅琅上口,涵义深远,给人以美感。用成语取名,大致可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拆解法取名。将成语一分为二,取其前或后的词组作为名字,与姓氏无关。二是简缩法取名。这种取名方法一般需要将姓氏和名字相关联来选择成语。举例如下:三是纲目法取名。将成语用几个关键字,提纲挈领地表现出来。四是谐音法取名采用以上两种方式,根据需要用谐音字替换成语中的原字。
  • 摘要:昆曲的文辞典雅,唱腔优美,极其富有文采.其中成语的运用也独具一格,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昆曲中的成语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昆曲这门高雅的艺术.对汉语言的运用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昆曲名段为切入口,试图从昆曲成语的源流、形成方式、运用特点三方面进行研究.以关汉卿为首的元曲四大家的作品,为昆曲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昆曲的剧本采用宋元杂剧的结构方式,文辞典雅华丽,继承了古诗词及元曲的长处,其中许多成语最早的出处就是元曲。昆曲艺术经过多年的磨合加工,己经形成相当完善的演唱体系。在文学语言上,它继承了古代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的优点和长处,采用了长短句的方法,使每句参差错落、疏密相间,把汉语的音乐性发挥到极致。昆曲的唱词一方面继承了前人的艺术养分,一方面又推陈出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些成语的最初的出处就是昆曲。总之,昆曲中的成语或直接运用前人的成果;或推陈出新,自成体系,对汉语成语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丰富中华成语的宝库,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摘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这句话出自《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意为: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落山就休息.融入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陶渊明式的生活梦想,也是过去五千年来祖先的生活方式.农业生产包含诸多因素,如气候、季节、从土地、工具、政治赋税、战争、自然灾害还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物等。从这几个方面探究农业生产中的成语文化。"风调雨顺"是所有人所渴望的,农业丰收,衣食无忧。更是劳动者追求的最高目标。"调,调和。顺,和谐。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是最佳的气候和作物生长的条件,但也是最深不可测不能控制的。"十风五雨"也只是一个最理想的状态,不能作为常态。从季节来看,"春种秋收",也就是说春天耕种秋天收获。因此有春天的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导致秋天硕果累累。夏天则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此时烈日如火,在太阳下劳作简直就是酷刑。中华民族"广士众民"不仅土地广阔人民也多,统治这些人民和土地的统治者经常"大兴土木"大规模的建造房屋和宫殿,说到农业生产,生产的当然是农作物,就是常说的粮食。形容作物的成语数不胜数"麦海茫茫""籽粒饱满""豆粮椒黍""五谷尽藏""棉田似海""蔗林翠绿""成畦成行""绿茶碧绿""水上浮莲""苎麻黄绿""剑麻似剑""亚麻如丝""油菜花黄""芝麻长串""落地花生"等。成语沉淀岁月沧桑,越品越存味道;挥扬时代风采,愈读愈见神韵。数语敷衍千古大义,只言犹存古今人生。
  • 摘要:成语是一种语言中相沿习用的、有着丰富内涵、书面语色彩较浓的固定短语。汉语成语言简意赅,修辞效果显著,但对于非以汉语为母语的外国留学生或国内少数民族学生(以下统称"学生")而言,理解难度较大。对外汉语阅读材料中常出现成语,成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就介绍了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除仍需使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对外汉语成语教学在语音教学中更强调善注国际音标等,在词形教学中更强调善于比较形近汉字的笔画数、笔顺和部件形体差异等,在语义教学中更强调善讲不同表现形式的文化差异等.
  • 摘要:语文学习的意义,就是能运用语文进行交际,运用语文获取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成语作为词语的一个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除了死记硬背成语意思,本文还联系教学实践,罗列了几种方便有效的学法.如果在教学中坚持运用,学生会慢慢积累经验,形成能力,就达到了"授之以渔"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发展语言能力",语文学习的最终意义,就是能运用语文进行交际,运用语文获取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那么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性质,决定了语文学习者必须培养语言理解能力、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对阅读能力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六种能力,即认读、理解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鉴赏、评价的能力。其中认读、理解的能力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句的意义。《新课程标准》中对各学段学生理解词语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3-4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5-6年级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是一门艺术.恰当精彩的评价语言可使教学环节衔接顺畅,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成功课堂教学的基础是评价必须准确。准确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没有了生命力。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学生课堂生活的方向与品质。评价不应该只是干巴的、生硬的、有关对与错的判断,它更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交流的共鸣。真正的评价,其中应该蕴含有设身处地的理解,有将心比心的睿智,有感同身受的体恤,美好的评价能为学生心中点亮一盏明灯。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热心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去指导每一位学生,仔细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善意地去赞美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创设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评价。教师的评价不应"一视同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差异,要学会欣赏差异,鼓励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发展个性。后进生和优秀生的不能采取相同的评价标准,更不能拿评价优秀生的标准去评价后进生,否则,也许后进生的回答始终不会让人满意。因此,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基础,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并给予具体指点和引导,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进步成长。比如,在读课文时,朗读能力强的小朋友读课文读的声情并茂,要加以赞扬。如果一个后进生不自信地举起了手,他声音响亮却没有投入情感,教师能去批评他吗?不能,因为能举起手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达步,可以评价他的朗读"你声音响亮,老师很喜欢,如果你下次读书时能再投入一些情感,你一定会更棒的"。
  • 摘要:国家在2002年编订课程标准时,已经将新课程的结构内容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初一"也谓之"七年级".但是中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似乎对七年级的语文起始阶段的思考并不多.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编写,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楚教科书的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个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楚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眼点。”同时教师也可以“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实验教科书”。
  • 摘要:新课改后,不少语文课呈现出豪华、奢侈的"贵族化"倾向,导致语文教学陷入迷茫的困境.首先是"人文"泛滥化,其产生原因是误读课改,与其他学科"抢饭碗";正确的对策是借助"工具"渗透"人文".其次是对象精英化,其产生原因是漠视学生实际;正确的对策是脚踏实地,注重"平民学生"所得;第三是程序繁琐化,其产生原因是各种教学理念的纷至沓来;正确的对策是简化"程序",化繁为简.另外还有手段多样化,其产生原因是现代化媒体的狂轰滥炸;正确的对策是坚持语文本位,教学手段"平民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