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工肝

人工肝

人工肝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148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2篇、会议论文161篇、专利文献74748篇;相关期刊426种,包括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护理研究、透析与人工器官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第5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等;人工肝的相关文献由272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兰娟、王宇明、高毅等。

人工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2 占比:1.38%

会议论文>

论文:161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74748 占比:98.40%

总计:75961篇

人工肝—发文趋势图

人工肝

-研究学者

  • 李兰娟
  • 王宇明
  • 高毅
  • 周平
  • 王英杰
  • 刘路
  • 段钟平
  • 丁义涛
  • 喻成波
  • 潘小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袁伊航; 徐梦浛; 牛旭锋
    • 摘要: 背景:体外人工肝系统已成为临床上非常有效且实用的肝衰竭治疗手段,但仍存在细胞来源有限和获得细胞的功能有限等问题.目的:优化和筛选符合细胞生长需要的明胶-胶原复合凝胶,以复合凝胶为细胞生长的基底材料,探究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向分化的方案.方法:将明胶溶液与胶原溶液按照不同的体积比(1:1、2:1、4:1)混合,分别制备明胶质量浓度为50,100,150,200 g/L的明胶-胶原复合凝胶,通过熔点、微观形貌、吸水率和孔隙率筛选溶液的体积比与明胶的质量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复合水凝胶中(实验组),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两阶段分步诱导方案来诱导两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肝向分化,于诱导培养的3,7,14,21 d检测上清中白蛋白与尿素的水平.结果 与结论:①对比熔点、微观形貌、吸水率和孔隙率检测结果,当明胶溶液与胶原溶液按照4:1体积比混合、明胶质量浓度为150 g/L时制备的复合凝胶最适宜用于细胞培养.②CCK-8检测显示,实验组培养1,3,5 d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对照组,此后两组间的差距逐渐减小,至10 d时已无差异.③肝向诱导分化实验显示,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两组白蛋白合成量逐渐增加,其中实验组14,21 d的白蛋白合成量高于对照组(P0.05).④结果表明,以明胶-胶原复合凝胶为细胞生长的基底材料联合诱导因子可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
    • 袁伊航; 徐梦浛; 牛旭锋
    • 摘要: 背景:体外人工肝系统已成为临床上非常有效且实用的肝衰竭治疗手段,但仍存在细胞来源有限和获得细胞的功能有限等问题。目的:优化和筛选符合细胞生长需要的明胶-胶原复合凝胶,以复合凝胶为细胞生长的基底材料,探究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向分化的方案。方法:将明胶溶液与胶原溶液按照不同的体积比(1∶1、2∶1、4∶1)混合,分别制备明胶质量浓度为50,100,150,200 g/L的明胶-胶原复合凝胶,通过熔点、微观形貌、吸水率和孔隙率筛选溶液的体积比与明胶的质量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复合水凝胶中(实验组),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对照,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两阶段分步诱导方案来诱导两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肝向分化,于诱导培养的3,7,14,21 d检测上清中白蛋白与尿素的水平。结果与结论:(1)对比熔点、微观形貌、吸水率和孔隙率检测结果,当明胶溶液与胶原溶液按照4∶1体积比混合、明胶质量浓度为150 g/L时制备的复合凝胶最适宜用于细胞培养。(2)CCK-8检测显示,实验组培养1,3,5 d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对照组,此后两组间的差距逐渐减小,至10 d时已无差异。(3)肝向诱导分化实验显示,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两组白蛋白合成量逐渐增加,其中实验组14,21 d的白蛋白合成量高于对照组(P0.05)。(4)结果表明,以明胶-胶原复合凝胶为细胞生长的基底材料联合诱导因子可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
    • 张华华; 熊英领; 王芳芳; 曾艺军; 黄慧
    • 摘要: 目的探讨空气波干预对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93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空气波干预,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术后采用空气波干预,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 陈秀连
    • 摘要: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9月本科室人工肝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包括实施前的人员培训、建立静脉导管通道,实施中的充分预冲、过程中的护理、并发症的防治,以及实施后的严密观察。认为在实施人工肝治疗的整个过程,精准有效的综合护理,能保证治疗准确、安全完成,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治疗目的。
    • 董真真; 周学士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危机管理策略的干预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人工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人工肝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护理危机管理策略的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干预前后肝功能,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价病人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人工肝治疗中应用基于护理危机管理策略的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肝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促进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
    • 摘要: 3月14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颁奖仪式,中国科学家李兰娟院士因在人工肝、微生态及传染病防治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荣获这一奖项。由于工作安排,李兰娟院士无法亲自到场领奖,由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沈雪松公参代为领奖。
    • 贾金凤; 梁菲; 黄建伟; 王昊; 韩璞青
    • 摘要: 目的:比较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 system,DPMAS)模式和传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模式人工肝治疗对患者血小板的影响,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对此类血小板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1月入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15例DPMAS模式人工肝患者,纳入DPMAS组,另选择同期、年龄匹配(±5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PE的患者15例纳入PE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如乏力、黄疸、少尿、水肿等)是否改善,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特别是血小板)、凝血功能等指标,记录患者治疗期间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使用情况以及血小板的输注量。结果:DPMAS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6.67%,高于P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90 d内转归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血红蛋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PMAS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DPMAS组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平均约(8.2±3.1)支,住院期间输注血小板(1.5±0.3)IU,DMPAS组患者输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后血小板明显上升。结论:与PE模式相比,DPMAS人工肝模式可降低患者血小板水平,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刺激患者血小板再生,提高血小板水平,从而降低因血小板低下而发生的出血风险。
    • 李冬; 方长太; 程高翔
    • 摘要: 目的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模式人工肝对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5月入住我院ICU的急性肝衰竭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2)。两组在综合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DPMAS模式人工肝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浆置换(PE)治疗。比较两组上机前后的血液检验参数(肝功能、凝血项、电解质、血常规、炎性指标、炎性介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日和28 d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上机治疗后TBIL、ALT、AST、WBC、炎性指标和炎性介质均较上机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82%vs 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PAS与PE对急性肝衰竭患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DPMAS治疗能克服PE治疗的局限性,有效改善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症状,提升救治成功率,安全性良好,可作为在血浆紧张情况下的人工肝治疗的一种优先选择。
    • 刘业; 毛家玺; 刘聪; 宋晨梦; 陈蕾宇; 郭闻渊; 滕飞; 唐晓峰
    • 摘要: 目的研究肝移植等待期接受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的乙肝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等待肝移植期间接受PE的HBV-ACLF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血型)、PE的次数、用量、PE前后指标的变化情况、PE相关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等。结果51例在肝移植等待期接受PE的HBV-ACLF患者纳入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PE前后血氨差值(blood ammonia,ΔBA)是影响PE治疗等待肝移植的HBV-ACLF患者90天及长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E前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是影响患者长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E前后BA降低4%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结论血浆置换前后血氨的变化幅度是预测血浆置换疗效以及HBV-ACLF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对于血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 苏倩; 张莉; 夏玲玲; 郜玉峰; 李家斌
    • 摘要: 目的研究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病率、临床特征、治疗方案等。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IFI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诊断标准将观察组分为临床诊断组和拟诊组,比较各组临床特征。结果228例患者纳入研究,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6例。两组住院天数、使用糖皮质激素>7 d、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I发生率为9.65%(22/228),临床诊断组12例,拟诊组10例,常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22,100%)。结论伏立康唑治疗重症肝病并发IFI安全有效。存在IFI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出现不能用基础疾病解释的TBil回升,应警惕并发IFI。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