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鼠伤寒沙门氏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72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预防医学、卫生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8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98761篇;相关期刊286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药新产品研发研讨会暨中南六省区中西兽医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第四届西南宠物医师大会暨第九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学术交流大会、2014年营养与食品科技学术年会暨“营养·食品·安全·健康”成都论坛等;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相关文献由192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素、王玉、王虹智等。

鼠伤寒沙门氏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68 占比:0.57%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98761 占比:99.40%

总计:99354篇

鼠伤寒沙门氏菌—发文趋势图

鼠伤寒沙门氏菌

-研究学者

  • 刘素
  • 王玉
  • 王虹智
  • 郭玉娜
  • 黄加栋
  • 周素瑾
  • 李芳红
  • 裴倩倩
  • 赵子建
  • 赵正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彪; 路娟娥; 韩文英; 刘素可; 武陶; 阮海华
    • 摘要: 选用人肠上皮细胞Henle-407作为模型,经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后提取其分泌的外泌体,利用Label free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探究外泌体内宿主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或未感染的宿主细胞外泌体中共鉴定到宿主蛋白质2490种,其中包括321种差异表达蛋白。在该321种蛋白中,共有蛋白有7种,包括3种表达上调蛋白和4种表达下调蛋白。相比于共有蛋白,314种蛋白属于非共有蛋白,即与未感染组外泌体相比,在感染组外泌体中特异性存在的宿主蛋白有9种,而缺失的宿主蛋白却多达305种。基因本体论分析表明差异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器、细胞膜等细胞组分,参与代谢和生物调节等生物学过程,与结合、催化和转运等分子功能有关。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表明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17种代谢通路中。通过比较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与未感染组外泌体内宿主来源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变化发现,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除了改变少部分共有蛋白的表达以外,同时会导致大量宿主细胞来源的蛋白质在外泌体中急剧减少。外泌体作为一种粒径在30~150 nm的双层膜囊泡,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推测沙门氏菌可能通过某种未知机制抑制了宿主细胞蛋白向外泌体中的转运,而沙门氏菌的特异性蛋白和脂多糖等成分进入外泌体内,通过改变邻近宿主细胞对沙门氏菌的易感性进而帮助沙门氏菌在宿主细胞中的感染和扩散。
    • 岳敏; 赵威; 王涛; 李明杰; 王冰冰; 韩甜; 齐永华; 刘兴友
    • 摘要: 为了研究yibT基因在鼠伤寒沙门氏菌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调控机制,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提取沙门氏菌的RNA,反转录成cDNA,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检测WT、WTΔyibT、WTΔyibT/pyibT的lptA-G和Lpt转运蛋白及csgD、rpoS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研究yibT基因对沙门氏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yibT基因缺失后,可不同程度致使转运蛋白lptA-G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其中lptB下调最为显著(P<0.01);yibT缺失可导致csgD表达量(P<0.05)和rpoS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当yibT回补过表达后可致csgD、rpoS的mRNA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P<0.05);同时,yibT基因的缺失可导致yecF和uspB的mRNA表达水平均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因此,推测yibT基因可能通过参与介导脂多糖的转运与合成来影响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物膜形成,其可能是一种全局转录调控因子或DNA聚合酶,通过影响菌体DNA的复制而调控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多个生物学过程。
    • 王子琰; 王建; 张伦; 桂水清; 卢雪梅
    • 摘要: 以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家蝇抗菌肽(Musca domestica cecropin,MDC)在不同条件下的抑菌稳定性。采用牛津杯法研究pH值、温度、光照、蛋白酶、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有机试剂对MDC抑菌活性(抑菌圈大小)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MDC的抑菌活性稍有下降,保持在85%左右,但在碱性条件下的抑菌活性无明显改变,稳定性较好。经低温和高温处理后,抑菌活性无显著差异。MDC在黑暗、正常光及紫外线照射处理30 min,其抑菌活性仍保持稳定。MDC对胰蛋白酶敏感,抑菌活性完全消失,而对胃蛋白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MDC对Ca^(2+)、K^(+)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对Mg^(2+)敏感,在Fe^(3+)作用下其抑菌活性较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表面活性剂和有机试剂处理MDC后,其抑菌活性均明显降低。家蝇抗菌肽MDC能显著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生长繁殖,其活性几乎不受pH值,温度和光照变化、胃蛋白酶和某些金属离子的影响,且Fe^(3+)能够协同增强MDC的抑菌活性,但Mg^(2+)、表面活性剂、有机试剂以及胰蛋白酶水解作用可分别使其抑菌活性部分或完全丧失。
    • 徐晓菲
    • 摘要: 为研究黄芩苷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活性的影响,并为黄芩苷应用于防治鼠伤寒沙门氏菌疾病提供试验依据。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抑菌圈和细菌生物膜测定等体外试验,检测体外黄芩苷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活性的影响;通过建立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模型,将ICR小鼠腹腔注射鼠伤寒沙门氏菌1010 CFU/ml·只,同时腹腔注射黄芩苷按1 g/kg连续给药7 d,观察黄芩苷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黄芩苷的浓度在1.6、8、40、200μg/ml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浓度为1.6、8、40、200μg/ml时,均无抑菌圈生成;浓度为1.6、8、40、200μg/ml时,可以显著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生物膜的形成;黄芩苷按1 g/kg连续给药7 d,可以明显延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结论:黄芩苷可以降低鼠伤寒沙门氏菌活性,可以应用于防治鼠伤寒沙门氏菌疾病。
    • 胡哲; 郭奎; 王金慧; 初晓雨; 王垚鑫; 王晓钧
    • 摘要: 马流产沙门氏菌病(Equine abortus Salmonellosis)是由马流产沙门氏菌(Salmonella abortus equi,S.abortus.equi)、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S.enteritidis)、都柏林沙门氏菌(Salmonella dublin,S.dublin)等引起的一种以妊娠动物流产为主要特征的马属动物传染病。马、驴是主要的易感动物,马患此病又名为马副伤寒(Equi paratyphoid),驴患此病又名驴副伤寒。
    • 张江峰; 张江波; 胡新闻
    • 摘要: 1禽沙门氏菌病及其传播情况根据沙门氏菌对宿主的适应性或者嗜性,可将沙门氏菌分为两类,一类是宿主高度适应性或者专嗜性沙门氏菌,这类沙门氏菌只对某种动物或者人产生特定的疾病,如鸡白痢沙门氏菌、禽伤寒沙门氏菌。第二类是宿主非适应性或者泛适应性沙门氏菌,这类沙门氏菌可以引起人和各种动物的沙门氏菌病,这类沙门氏菌血清型占多数,如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就是典型的代表。
    • 吴娅芳; 王英林; 田亚晨; 黄志强; 姜嘉烨; 黄笑天; 马文文; 刘箐
    • 摘要: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普遍的人畜共患致病菌,独特的感染机制使其发病率高居沙门氏菌感染之首,食入一定量该病原菌污染的食物和水可引起人和动物的胃肠道疾病。因此,食品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准确检测对预防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爆发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鼠伤寒沙门氏菌逃避先天免疫机制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并对目前鼠伤寒沙门氏菌检测技术进行综述。
    • 李萍; 苏佳丽; 杜欣军; 王硕
    • 摘要: 豆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食用较多的一种作物,其在食源性致病菌侵染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及机制并没有研究得很明确.通过建立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type Typhimurium)ATCC14028侵染小鼠引起肠道炎症的动物模型,设立淀粉正常组、淀粉侵染组、大豆豆粕侵染组、5%赤小豆侵染组和10%赤小豆侵染组.对4种饲料的膳食成分和功能成分及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标如体质量、死亡率、结肠长度、粪便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含量、血液炎症因子浓度、肠道切片进行研究,探究了大豆豆粕及赤小豆对肠道炎症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喂食含有大豆豆粕的小鼠相比,食用不含有大豆豆粕饮食的小鼠更易受到致病菌的侵染,引发更严重的肠道炎症.用赤小豆进行膳食补充则可以降低粪便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含量,下调血液中促炎因子的水平,上调抗炎因子的水平,保持肠道形态结构完整,使其生理生化指标接近未受侵染的小鼠.因此,在日常饮食中,长期食用适量的豆类可以使人体在致病菌侵染时得到一定的保护.
    • 尹建雯; 贾森泉; 周永明; 古文鹏; 赵智娴
    • 摘要: 目的研究健康服务从业人员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情况。方法分离来自某区健康体检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通过商品化ESBLs培养基的筛选,用微量肉汤法、PCR和PFGE分型法分析菌株耐药情况。结果从60533名健康服务从业人员肛拭标本中分离得到的68株鼠伤寒沙门氏菌,其中6株检出ESBLs酶,检测出blaCTX-M-14和blaTEM-1,6株均为多重耐药菌,且分子分型不同于病例菌株。结论健康人群中检出含β-内酰胺酶基因的鼠伤寒沙门菌,且耐药性复杂,应加强对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监测,严控饮食卫生,开展预警,防止耐药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发生。
    • 刘东海; 王慧真; 姜婷婷; 邓云贵; 李想; 张凯迪; 刘彦威; 刘娜; 崔国林
    • 摘要: 建立一种多重PCR方法,同时检测肠炎、鼠伤寒、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针对沙门氏菌属特异性invA基因、肠炎沙门氏菌特异性Sdf I序列、鼠伤寒沙门氏菌特异性STM4497基因、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flhB基因设计引物,对引物浓度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多重PCR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估。利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调查河北地区蛋种鸡生产链中沙门氏菌流行现状。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快速、特异性鉴别肠炎、鼠伤寒、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最低检出限为100 CFU细菌和0.5 ng基因组DNA。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肠炎沙门氏菌是河北地区蛋种鸡生产链中沙门氏菌主要流行血清型。成功建立鉴别肠炎、鼠伤寒、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的多重PCR方法,对沙门氏菌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快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