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素瘤
黑素瘤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4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17篇;相关期刊180种,包括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中国科协第十四届年会第十七分会场—环境危害与健康防护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等;黑素瘤的相关文献由1561位作者贡献,包括高天文、孙建方、涂亚庭等。
黑素瘤
-研究学者
- 高天文
- 孙建方
- 涂亚庭
- 李春英
- 蒋冠
- 黄长征
- 曾学思
- 王刚
- 钱悦
- 陈思远
- Y·王
- 刘彦群
- 张宪旗
- 李承新
- 相洪琴
- 郑骏年
- 魏志平
- 姜祎群
- 孙桂珍
- 康晓静
- 廖文俊
- 张江安
- 牛新武
- 王雷
- 穆欣
- 葛睿
- 赵娟
- 郭伟楠
- 郭森
- 冯义国
- 刘业强
- 刘静
- 孙立新
- 孟如松
- 徐观辉
- 李家文
- 李建军
- 李政霄
- 杨井
- 段昕所
- 潘敏
- 王丽娟
- 薛燕宁
- 陈浩
- A.
- B·C·特纳
- D·M·琼斯
- D·塔兰托夫
- G.
- G·A·伯德
-
-
胡巍;
柳航;
许耶
-
-
摘要:
目的:观察羟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对黑素瘤B16F10细胞侵袭能力以及凋亡相关蛋白p53和Bcl-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黑素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5、10、20、50μmol/L的HCPT处理B16F10细胞24 h及48 h,采用Transwell实验评价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p53和Bcl-2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结果: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HCPT不同浓度组(除HCPT 5μmol/L组外)B16F10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1)。HCPT能显著升高p53的mRNA和蛋白水平,同时降低Bcl-2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1),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HCPT能够明显降低B16F10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干预B16F10细胞中p53和Bcl-2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
-
陈见友;
张高磊;
刘晓雁
-
-
摘要:
先天性色素痣又称为先天性黑素细胞痣,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并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先天性色素痣根据尺寸可分为四类:小痣、中痣、大痣和巨痣。约1%的新生儿患有先天性色素痣,其中大多数属于小/中型痣,大/巨痣比较罕见。本文将从临床、并发症、病理、基因、治疗等多方面对先天性色素痣进行总结,以期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
-
刘添;
王永晨
-
-
摘要:
黑素瘤是一种源于黑素细胞的致命性肿瘤,原发灶常见于皮肤。近年的多项研究表明,黑素瘤的发生和发展与原癌基因BRAF突变激活密切相关,所以多种针对BRAF突变的靶向药物相继问世,如威罗菲尼和达拉菲尼,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但BRAF抑制剂的耐药问题又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就BRAF抑制剂的耐药机制与细胞自噬的相关性及黑素瘤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
韩乐;
唐鑫;
林乃余
-
-
摘要:
恶性黑素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高度侵袭性肿瘤,致死率高、预后不良。早期的黑素瘤主要通过手术切除治疗,而晚期的黑素瘤目前更推荐使用靶向药物或免疫疗法治疗。晚期黑素瘤常伴发多种脏器转移,肝脏是其中常见脏器之一。大量临床研究及观察发现,不同于其它的脏器转移,黑素瘤患者发生肝转移时,免疫疗法的疗效显著下降。本文就这一有趣的临床现象及其可能的治疗对策进行综述。黑素瘤在合并肝转移时免疫疗法疗效的下降可能源于肝脏特殊的解剖结构及免疫组分的影响,以及肝脏存在转移瘤时肿瘤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凋亡或活性下降,进而无法杀灭肿瘤细胞所致。免疫疗法联合肝定向放疗、过继性细胞治疗或靶向消除Treg细胞等方式可以部分纠正肝转移癌所致的免疫失衡,而最佳的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
-
陈婷;
黄安斌
-
-
摘要: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是一组以慢性非化脓性肌肉炎症病变为特点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肌痛、对称性四肢近端肌肉无力,可累及呼吸、循环、免疫等多个系统,亚急性起病,女性多见。多发性肌炎(PM)与皮肌炎(DM)是IIM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间质性肺炎(ILD)是肌炎最重要的全身并发症,病情进展快,对激素治疗不敏感,病死率高,这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因此,DM/PM相关的ILD(DM/PM-ILD)的最佳管理在临床实践中对临床医生有重要意义。目前缺乏评估最佳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其证据基础主要来自观察性研究和病例报告。在临床实践中,DM/PM-ILD的管理需要认真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亚型,包括ILD形式(急性、亚急性、慢性),因为它们之间临床表型存在很大的异质性。近年来,治疗IIM-ILD的常用药物有了新的进展,最近研究强调了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SA)的重要性,尤其是抗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和抗氨酰基tRNA合成酶(ARS)抗体,针对不同的自身抗体可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因此本文对近几年DM/PM-ILD的治疗作归纳总结,以期对临床提供参考。
-
-
-
刘娜;
李品;
王齐霞;
李明明;
黄淑红;
党宁宁
-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EphB6过表达和BRAF抑制剂(BRAFi)治疗对抑制黑素瘤转移进展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方法:从Pubchem数据库中下载维莫非尼和达帕非尼靶向基因,通过GSE141484和GSE22838芯片中分析疾病表达具有差异的基因,鉴定出EphB6。通过CCK-8、克隆形成、伤口愈合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EphB6并且BRAFi处理分别对A375和1205Lu细胞活力和运动能力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结果:过表达EphB6可显著抑制A375和1205Lu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明显阻碍细胞的增殖速度,促进维莫非尼和达帕非尼对A375和1205Lu细胞活力和运动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过表达EphB6可显著抑制黑素瘤的转移进展,有利于黑素瘤的BRAFi治疗。
-
-
邹锐涛;
蔡桂月;
陈晓旋;
肖铿;
樊志金;
陈嵘祎
-
-
摘要:
目的:探究B16黑素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效应与机制,为过继性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B16黑素瘤小鼠模型构建,B16细胞分别与正常小鼠脾脏淋巴细胞(Spleen lymphocytes of normal mice,NL)和荷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Splenic lymphocytes of tumor-bearing mice,ML)按照1∶20共培养,并加入刀豆蛋白A(ConA)刺激24 h,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力,Calcein/PI荧光染色同步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NL/ML中CD4^(+)、CD8^(+)比例占比;ConA刺激NL/ML 24 h,Western blot检测PD-1、颗粒酶B、穿孔素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TNF-α、IFN-γ表达水平。结果:CCK8以及Calcein/PI荧光染色结果提示ML具有更明显的抑瘤效果;与NL相比,在ML中CD8^(+)表达比例增加,PD-1表达下调(P<0.05);ConA刺激后,ML中颗粒酶B、穿孔素以及TNF-α、IFN-γ表达较NL上调(P<0.05)。结论:黑素瘤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较正常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黑素瘤具有更明显的抑瘤效应。
-
-
李程彬;
徐威龙;
李婷;
陈佳;
舒茂国;
贾晶
-
-
摘要: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Long non-coding,Lnc)RNA DANCR(Anti-differentiation nc RNA)在黑素瘤组织中表达及其对黑素瘤细胞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检测黑素瘤和瘤旁组织中DANCR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在敲低DANCR的黑素瘤细胞株A375和B16中通过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低DANCR对细胞活性影响,通过Western-blot实验检测p-AKT,p-GSK3β和Cyclin D1表达,并通过细胞流式检测细胞周期分布.通过过表达DANCR检测其是否通过AKT/GSK3β调控细胞活性.结果:DANCR在黑素瘤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与黑素瘤不良临床预后相关;敲低DANCR可抑制黑素瘤细胞活性,下调p-AKT、p-GSK3β和Cyclin D1表达;抑制AKT或GSK3β均可减弱DANCR过表达对细胞活性上调作用.结论:DANCR在黑素瘤中表达上调,激活AKT-GSK3β-Cyclin D1信号通路上调细胞活性,促进黑素瘤进展.
-
-
周韬;
吴建华
-
-
摘要:
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黑素瘤基因进行测序分析,以找出关键突变位点进行靶向治疗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黑素瘤基因突变特点是:基因突变负荷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传导通路上关键基因突变和大量非编码基因突变,不同种族和组织学类型黑素瘤基因突变差异大.各项临床研究间结果不尽相同.区分种族和组织学类型进行研究有利于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靶向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延长了靶基因突变患者的总生存期,免疫检验点抑制剂的联合应用为晚期患者长期生存带来了希望.
-
-
吕伟华;
桑梅香;
单保恩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肿瘤抑制因子P53在监控细胞基因组DNA的完整性上发挥着"基因组卫士"的作用.黑素瘤相关抗原MAGE-A亚家族的一些成员与P53之间可发生相互作用,MAGE-A可抑制P53的转录活性,并可与MDM2结合,促进P53泛素化和降解,从而阻碍了肿瘤抑制因子P53功能的发挥.黑素瘤相关抗原MAGE-A9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的分期、耐药、较差的预后是密切相关的。本文拟探讨黑素瘤相关抗原MAGE-A9对P53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基因转染、RT-PCR、WesternBlot、放线菌酮蛋白合成抑制实验分析MAGE-A9对P53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AGE-A9不影响P53转录水平的表达;在蛋白水平上,MAGE-A9降低P53蛋白的稳定性。
-
-
ZHAO Lianmei;
赵连梅;
HAN Lina;
韩丽娜;
SHAN Baoen;
单保恩
- 《中国科协第十四届年会第十七分会场—环境危害与健康防护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木鳖子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of cochinchina momordica seed,CMSEE)诱导黑素瘤B16细胞分化的作用机理.方法:CMSEE处理B16细胞后,经瑞氏染色,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B16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B16细胞黑素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CMSEE和p38、ERK通路抑制剂SB203580和SD98059处理后p-p38、p-ERK表达的变化.结果:经10μg/ml ~40 μg/ml CMSEE处理后,B16细胞呈现典型的细胞分化形态,黑色素量含量明显升高(P<0.01),;20μg/ml CMSEE处理B16细胞30、60、120、240 min后,p-p3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ER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总p38和ERK蛋白表达水平不变.p38通路抑制剂SB203580可阻断CMSEE对B16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而ERK通路抑制剂可增强CMSEE对B16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结论:p38通路和ERK通路的活性参与了CMSEE对B16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
-
-
徐斌;
谢凤英;
姜志国;
孟如松
- 《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目的:论文针对纹理复杂的黑素瘤皮肤镜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动分割方法;rn 方法:应用区域统计融合方法(SRM)将图像分割为多个具有相近纹理和颜色特征的子区域,枚举这些子区域所有可能的组合。定义了一种正确分割所应满足的空间特征条件,使用论文提出的方法计算判断每个组合得到的区域是否满足的该条件,由此得到最优分割的备选区域。最后,论文定义了最优分割的评判准则,由此准则可以得到理想的分割结果。rn 结果:将皮肤镜图像准确分割为皮损区域和背景皮肤区域两部分。rn 结论:本方法效果优于之前文献提出的方法,特点是分割准确、有很好的鲁棒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