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果糖浆
高果糖浆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31761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企业科技与发展、蜜蜂杂志、发酵科技通讯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暨第十八届全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技术展示会(FIC2008)学术报告会、2007中国玉米化工国际论坛、2005年全国淀粉糖及其衍生物生产与应用技术交流展示会等;高果糖浆的相关文献由262位作者贡献,包括姚斌、王建华、陈振坤等。
高果糖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1761篇
占比:99.97%
总计:331866篇
高果糖浆
-研究学者
- 姚斌
- 王建华
- 陈振坤
- 张涛
- 王亚茹
- 吴黎明
- 孙明辉
- 方煜宇
- 杨海军
- 江波
- 王凯
- 薛晓锋
- 袁斌
- 赵玲玲
- Jean de LATAILLADE
- 何开祥
- 佟屏亚
- 兰细萍
- 刘小兵
- 刘岸杰
- 刘星
- 刘艳艳
- 叶晓蕾
- 周丽君
- 周彦斌
- 宋启龙
- 张乐兴
- 张桂
- 张梁
- 徐正康
- 李松
- 林亲录
- 林军
- 林泽祥
- 沈煜
- 滕文静
- 牛丹丹
- 王卫国
- 王新绘
- 王正祥
- 石贵阳
- 程小续
- 符琼
- 缪铭
- 罗建勇
- 翟晓明
- 肖雄
- 计巧灵
- 谢元
- 谢秋宏
-
-
HABIMANA;
乔郅钠;
徐美娟;
杨套伟;
张显;
邵明龙;
饶志明
-
-
摘要:
高果糖浆是一种可替代蔗糖的甜味剂,在食品和饮料行业应用广泛。该研究实现了经密码子优化的密苏里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 missouriensis) CICIM B0118(A)来源的葡萄糖异构酶在食品安全菌株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13032中的异源表达,构建了重组谷氨酸棒杆菌C.glutamicum 13032/pXMJ19-xylA。以其细胞菌体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对D-葡萄糖异构化生成D-果糖的全细胞转化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体质量浓度40 g/L、底物D-葡萄糖质量浓度180 g/L、Mg^(2+)浓度10 mmol/L、Co^(2+)浓度1 mmol/L,70°C、220 r/min下连续转化18 h,D-果糖质量浓度达到103.32 g/L,转化率为57.4%,实现了高果糖浆的一步法安全生物合成。该研究为高果糖浆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
米运宏;
梁鹏;
蓝伯广
-
-
摘要:
以蔗糖(白砂糖)为原料经过蔗糖酶转化制备蔗糖源的果葡糖浆,其关键是固定化蔗糖酶转化蔗糖酶解控制参数.本研究酶解控制参数是利用单因素试验,再进一步利用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酶解反应控制参数为酶用量0.4%,反应温度58.36°C,pH 5.13,底物浓度66.9%,反应时间12.82 h.利用获得酶解控制参数验证固定蔗糖酶转化蔗糖,制得符合GB/T 20882-2007果葡糖浆标准的蔗糖源果葡糖浆,产品口感清爽、甜味纯正,蔗糖与果糖和葡萄糖的比例可按实际要求调节.
-
-
廖贵芹;
程国军;
吴和涛;
滕雪;
刘莹
-
-
摘要:
以土壤为材料,经过初筛平板富集培养,分离纯化得到了能正常生长的28株细菌和35株放线菌;再分别进行液体发酵,用改进的硫酸-咔唑法测定胞内、外酶活,筛选出了一株产胞外葡萄糖异构酶活力最高的细菌株菌XJ-27.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并对其胞外葡萄糖异构酶进行了部分性质研究.结果 表明:该菌株酶活力为242.1 U·mL-1,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70°C测得最适pH为7.0~7.8;在pH 7.4时其最适反应温度为70~80°C;Mg2+和Co2+对其酶活力有显著提高,Mg2+的效果最明显.
-
-
-
高兆建;
王先凤;
芦宁;
李宝林;
张抗震;
许祥;
陈雪莲
-
-
摘要:
为实现酶法水解菊糖制备高果糖浆,从宛氏拟青霉(Paecilomyces variotii )XS27发酵液中分离纯化菊粉酶,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发酵液经过硫酸铵盐析、透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Sephacry S-100分子筛过滤层析,得到电泳纯的菊粉酶,比活力327.4 U/mg,纯化倍数37.8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测得菊粉酶为单一亚基的酶蛋白,分子质量62.0 kDa.菊粉酶能在较宽的pH值范围(3.5~6.5)内保持高活性,最适作用pH 4.0.在温度40~65 °C之间,酶活力较高,最适作用温度为60 °C.薄层色谱分析显示菊粉酶水解菊糖最终产物为果糖.以菊糖为底物,酶的Km和Vmax分别为5.93 μmol/L和75.18 μmol/(L·min).Mg2+、Mn2+、Ca2+对酶有显著激活作用,Ba2+、Ni2+和Hg2+对酶有一定抑制作用.β-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和乙二胺四乙酸对酶有抑制作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Tween 80和Trition X100)以及乙醇对酶活力没有影响.从宛氏拟青霉XS27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的菊粉酶在强酸高热的环境下具有强活性和稳定性,对表面活性剂乙醇有高耐受性,适合于果葡糖浆的工业化生产.
-
-
张文文;
庞倩;
王康;
陈孝梅;
范荣莉;
陈国宏;
吉挺
-
-
摘要:
为研究饲喂不同糖饲料对蜜蜂所产蜂王浆品质的影响,基于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代谢组学技术对3种不同糖饲料饲喂条件下(白糖、蜂蜜、高果糖浆)蜜蜂所生产的蜂王浆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与白糖组相比,蜂蜜组脯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乳糖、癸酸、L.磺基丙氨酸等含量显著较高(P<0.05);与蜂蜜组相比较,高果糖浆组蔗糖、麦芽糖含量显著较高(P<0.05),而甘油、纤维二糖、异亮氨酸、木糖、羟脯氨酸、乳糖、L-磺基丙氨酸含量显著较低(P<0.05);高果糖浆组与白糖组比较,软脂酸、麦芽糖、苏氨酸、半乳糖含量显著较高(P<0.05),而纤维二糖、松二糖、木糖、乳糖、赤藓糖含量显著较低(P<0.05).这种由于不同糖饲料饲喂条件而导致的差异可能会对蜜蜂及蜜蜂幼虫生长发育以及蜂王浆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为蜂农饲喂方式的选择以及进一步研究影响蜂王浆组成差异的因素提供理论依据.
-
-
-
戴晨霞;
曹慧方;
罗会颖;
姚斌;
柏映国;
徐波
-
-
摘要:
葡萄糖异构酶在体外可以将D-葡萄糖异构化为D-果糖,是商业制备高果糖浆的关键酶.本研究从嗜热菌Alicyclobacillus sp.A4中克隆了葡萄糖异构酶(A4GI)基因,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进行了表达.利用His-tag蛋白纯化磁珠对粗酶液进行纯化,并对已纯化的重组A4GI进行详细的酶学性质及转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A4GI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65°C和pH 7.5,该酶在pH 6.0-11.0之间很稳定,在pH 6.0-11.0缓冲液中37°C处理1h后,剩余酶活99%以上.最适反应条件下,重组酶对D-葡萄糖的Km与Vmax值为99.8 mM与3.75 μmol/min/mg.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转化实验中,A4GI的转化率在一定底物浓度范围内随底物浓度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在底物葡萄糖浓度为3M时达到52.7%的最高转化率,因此可以实现在高浓度葡萄糖下进行高效转化,降低后期浓缩的生产成本,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潜力.
-
-
牛秀中
-
-
摘要:
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 isomerase, GI)又称D2木糖异构酶(D-xylose isomerase),能催化D2葡萄糖至D2果糖的异构化反应, 它是工业上大规模从淀粉制备高果糖浆(high fructose corn syrup ,HFCS)的关键酶[1]。葡萄糖异构酶是葡萄糖转化成果糖的关键酶制剂,其产能一直是各科研机构及企业研究的课题。本文阐述了在果葡糖浆生产过程中,研究酶制剂的性能参数,通过异构的精细化操作,对异构酶运行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最大限度提升异构酶产能做出了一系列阐述。
-
-
-
-
-
-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 公开公告日期:2020.07.07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高果糖浆掺假蜂蜜的方法,以α‑二羰基化合物作为靶标物质,检测出含有所述靶标物质的蜂蜜样品即为高果糖浆掺假蜂蜜;具有指示作用的α‑二羰基化合物包括:1,2‑二酮‑戊糖、2,3二酮‑戊糖、3‑脱氧‑1,2‑二酮‑戊糖、1‑脱氧‑2,3‑二酮‑戊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通过检测筛选的4种α‑二羰基化合物作为鉴别多类型高果糖浆掺假鉴别的靶标化合物。该方法简单有效,一次分析,可以覆盖目前主要高果糖浆掺假蜂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