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
高三化学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9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化学、文化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0篇、专利文献495302篇;相关期刊284种,包括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师版)、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等;
高三化学的相关文献由661位作者贡献,包括丁亚兵、杨志栋、王晓倩等。
高三化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95302篇
占比:99.86%
总计:495992篇
高三化学
-研究学者
- 丁亚兵
- 杨志栋
- 王晓倩
- 陈启新
- 陈新华
- 陈进前
- 颜建河1
- 黄中怡
- 黄丹青
- 乔红姝
- 云瑶
- 何伟云
- 倪建娥
- 刘怀康
- 刘怀超
- 刘敏
- 刘红
- 刘辉
- 卜翠珍
- 印素清
- 吕瑞荣
- 吴坚毅
- 吴季洹
- 吴春造
- 周卫华
- 周家银
- 周炜强
- 周燕霞
- 唐碧霞
- 妙利英
- 姚冬松
- 宋武美
- 岳强
- 崔江波
- 廖全林
- 廖琪
- 张兆新
- 张卫红
- 张庆良
- 张文香
- 张银玉
- 徐玉蓉
- 朱世明
- 朱建华
- 李业贵
- 李化琳
- 李晓明
- 李洪英
- 李玲
- 来江生
-
-
冯越
-
-
摘要:
近几年,广大一线教师已经普遍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而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也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笔者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手绘思维导图进行章节或专题复习,取得了良好的复习效果。下文基于教学实践分析和研究了思维导图在化学自主复习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以期为广大化学教师提供参考。一、思维导图概述能自己动脑思考、找出问题解决方案的人,才能适应当今人才培养需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头脑,对各事物进行深度、有逻辑的思考将变得更加重要。
-
-
简秋兰
-
-
摘要:
阅读、思考、表达简称为“读思达”,读思达概括了教学的基本环节。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学生经过“读思达”三个环节,能够实现对旧知识的重组与创新,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教师在高三“主题式”综合实验活动复习课中应用“读思达”教学法,可以将复习课分为课前实验预习报告、课堂实验、课后实验评价三个环节,分别对应读、思、达三个教学流程,进而高效践行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高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客观思考、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健康发展。
-
-
何丹;
黄茜
-
-
摘要: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于现代学生的教育,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从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兴趣教育。化学本身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科,因此单纯的化学知识的复习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效率。因此在高三的化学教学中应当改变化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一种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性与探索性兼顾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以问题解决学习在高三化学中的实践做出探究,并希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提供帮助。
-
-
-
杨兰芳
-
-
摘要:
微项目学习是将教学内容项目化、情境化、微型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融合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养的效力。从生活中污水溶氧量的监测引发水中溶氧量测定和检验高铁酸钾性质的微项目学习,通过分析微项目学习的主题、教学与评价目标、实施、学习成果,为提高高三实验复习效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课标对高中实验的课程要求等方面提供可探讨的示例。
-
-
丁颖
-
-
摘要:
文章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研究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题特点,并基于一道有关醋酸亚铬的制备实验高考试题的答题情况,探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思维模型和认知模型的构建。
-
-
乐凤楹
-
-
摘要:
文章基于高三化学复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依据深度学习理论,以“滴定曲线”复习课为例,展示核心素养导向下促进高三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滴定曲线”复习课设计了建构模型、强化模型、延伸模型、运用模型四个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果,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
-
石秀梅;
黄都
-
-
摘要:
本文聚焦复杂问题解决素养培育的高三化学教学新常态,论述高三化学教学核心任务及其执行程序、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技能要求以及有效教学行为自评途径,认为化学教师在高三阶段要注重训练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可以聚焦前期准备、中期应答和后期反思三个阶段设计例题讲解教学以达成这一目标;高三化学教师应具备选题、改题、创题能力,构建以教师有效讲题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有效解题为核心的课外训练,面向全体学生的详细批阅与反馈模式,以教师板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信息呈现方式,以及“知、定、静、安、虑、得”班级学习文化;运用有效教学行为自评量表进行教学评价。
-
-
-
江伟;
张玉彬;
江晓楠
-
-
摘要: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化学课程实施是高考引导教学的内在需要,亦是“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外在要求[1]。高三阶段进行大概念单元复习除了可以将知识系统化,还能揭示学科知识背后更为核心的概念和思想,有利于实现学业进阶和认知结构化,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