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曲线
滴定曲线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专利文献20189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中学化学、高师理科学刊、中学教学参考等;
滴定曲线的相关文献由217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晓波、王进平、任秀莲等。
滴定曲线—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189篇
占比:99.39%
总计:20313篇
滴定曲线
-研究学者
- 孙晓波
- 王进平
- 任秀莲
- 刘典梅
- 史作清
- 吴世逵
- 开小明
- 张延妮
- 徐国琴
- 托马斯·J·谢伯
- 李根薰
- 梁朝林
- 武伟国
- 池泉
- 熊道陵
- 王永辉
- 王献
- 约翰·戴维德·莱恩
- 罗功举
- 罗序燕
- 肯尼思·洛帕罗
- 马丁·格莱安
- 魏凤琴
- 丁荫祥
- 丛广民
- 严兵
- 严勤香
- 乐凤楹
- 付子波
- 伍涛
- 何妮
- 何炳林
- 何颖
- 佟琦
- 侯玉贞
- 倪文锋
- 凌必文
- 刘德汞
- 刘戎生
- 刘树春
- 刘树领12
- 刘汝亭
- 刘洋
- 刘皑若
- 刘菊湘
- 刘萍
- 刘锡林
- 华利平
- 卫粉艳
- 叶丽清
-
-
赵文球;
付子波
-
-
摘要:
主要阐述了滴定分析在分析化学中任务与应用,介绍了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指示方法、滴定操作及自动滴定等方面。在滴定分析领域中,滴定剂的标定、滴定介质的选择、指示方法的确立、建立适宜的滴定曲线、选择最佳的滴加方法等是影响化学反应最重要的因素。迄今为止,建立于化学原理的测量方法仍占全部分析化学方法的主导地位,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本文举例介绍滴定分析在聚酯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
-
乐凤楹
-
-
摘要:
文章基于高三化学复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依据深度学习理论,以“滴定曲线”复习课为例,展示核心素养导向下促进高三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滴定曲线”复习课设计了建构模型、强化模型、延伸模型、运用模型四个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复习效果,发展了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
-
侯玉贞;
赵洋
-
-
摘要:
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是高考高频考点,笔者结合近年来高考备考的常见题型,聚焦“特殊点”,帮助考生突破“电离平衡常数”计算这一难点问题。一、起点法在滴定曲线中,无论是碱滴定已知浓度的弱酸或是酸滴定已知浓度的弱碱,利用图像中的“起点”可以计算滴定前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
-
-
-
谭巧国
-
-
摘要:
举例展示了将编程语言R用于分析化学的教学.运用R的数值计算功能,求解化学平衡中涉及的高次方程,不仅免去繁琐的判别与公式简化过程,还将所有化学平衡计算统一为同一种方法.运用R的绘图功能,绘制分布分数曲线、滴定曲线等.运用R的统计分析功能,替代传统的人工计算和查表方法.运用R的数值模拟功能,帮助学习者理解误差传递、置信区间等复杂概念.与当前分析化学教学中普遍采用的Excel相比,R还具有操作过程代码化、自释性高、扩展性强、安装使用方便等特色.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应用R不仅有利于改善分析化学的学习效果,也为学习者掌握R这一有力的科研工具提供契机.
-
-
董鸿志
-
-
摘要:
中和滴定曲线是对中和滴定过程定量化、图形化的表示,曲线上的点几乎覆盖了中学常见电解质溶液的各种组成,隐含信息丰富,是高考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和电离常数、水解常数的常见题型。一、中学常见中和滴定曲线形式中和滴定曲线形式很多,下面列举几种常见曲线图,其中图1—图3是基本形式。
-
-
魏凤琴
-
-
摘要: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选择题中频繁出现,它不仅考查学生数形结合识图用图的能力,还要求学生能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各种化学过程,来解决比较微粒浓度大小等的问题,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甚至个别同学有惧怕心理.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此类曲线的方法,突破解题的思路.
-
-
朱小丽
-
-
摘要:
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以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为例,借助数字化实验教学手段,通过宏观和微观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滴定原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问题推进式教学,将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
-
-
孙树喆;
张泽浩;
张斌
-
-
摘要:
NaOH滴定HAc的酸碱滴定曲线(武汉大学主编的《分析化学》第6版上册)在滴定初始阶段存在明显的凸出部分,与同浓度条件下NaOH滴定HCl的滴定曲线有显著差异.本文利用酸碱反应中的各种平衡关系式推导出该曲线的数学表达式,结合图像证明曲线符合酸碱滴定中的相关规律,解释了强碱滴定不同弱酸初始滴定曲线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