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
高考题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1年内共计4848篇,主要集中在数学、教育、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45篇、会议论文3篇、相关期刊654种,包括数理天地:高中版、中学教学参考、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全国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研讨会等;高考题的相关文献由4267位作者贡献,包括曾安雄、甘志国、聂文喜等。
高考题
-研究学者
- 曾安雄
- 甘志国
- 聂文喜
- 武增明
- 李昌成
- 玉邴图
- 陈方涛
- 吴元培
- 罗增儒
- 俞新龙
- 李昭平
- 张北春
- 曹凤山
- 李歆
- 梁克强
- 王卫华
- 胡芳举
- 金良
- 韩天禧
- 黄俊峰
- 公衍录
- 吴涛
- 彭世金
- 王金聚
- 董强
- 邹生书
- 刘新会
- 吴强
- 安振平
- 徐祖德
- 曹军
- 李俊成
- 李弗不
- 李真福
- 杜红全
- 王朝璇
- 祁正红
- 童其林
- 胡彬
- 苏保明
- 费新慧
- 郝昌明
- 龚新平
- 厉倩
- 向前
- 周如俊
- 夏锦
- 孟建玲
- 岳剑兰
- 崔志荣
-
-
-
-
谢美珊
-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2020年
-
摘要:
在有机分子结构的学习中,部分学生感觉单调、枯燥.该知识在高考题中的落点体现在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在分秒必争的高考考场上,该考点一直是学生难以突破的知识点.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模型,感知有机分子结构之美,并将化学的魅力和神奇传递给学生,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
-
刘瀚中
- 《新世纪智能》
| 2020年
-
摘要:
三次函数向来是高考数学的一类经典问题,也是我们常常大面积失分的重灾区.回想一下二次函数,它的一些几何性质,在解题时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那么,三次函数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几何性质呢?
-
-
苏玖
- 《新世纪智能》
| 2020年
-
摘要:
课本中的习题有用吗?数学题目是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呢?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刚上高一的你,是不是还有些懵懵懂懂?其实很多高考题都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活于课本.命题者往往将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变化、整合成一道道高考题.因此,要想学好数学,一定要立足于课本,搞懂每一道例题和习题.
-
-
胡云信;
韩晓婵
- 《新世纪智能》
| 2020年
-
摘要:
2020年全国卷I作文材料要求就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事迹感触最深的方面写一篇在读书会上的发言稿。《新高考》编辑部曾组织出版相关的作文素材,和高考题的要求、方向是一致的。这里重刊出来,给准备高考的你一些收集素材的方法示例,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
-
米玛央拉
- 《文学少年》
| 2021年
-
摘要:
“培优补差”工作是全面提高藏区学生物理素质 , 提高高考上线人数最有效的方法 , 历年来为各级领导教师所重视 , 藏区学生基础相差很多 , 尤其是弱科现象严重 , 它就越发显得重要。所谓“培优补差”既培养尖子 , 补后进生弱科。
-
-
-
-
范福生
- 《物理教学》
| 2020年
-
摘要:
2020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第18题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尽管试题的情境非常经典,但题目新颖别致,试题的解法也不具有唯一性,起到了鉴别学生能力和素养的目的,也起到了考试对教学的引导作用,本文在解析的基础上分析学生解题的素养要素,提出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
-
阮锦祥;
何英姿
- 《全国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到了最高点,本文从生物高考题中出发寻找学生解题所必须的思维能力,如提炼概括能力、辨别命题能力 、对比分析能力等,并且提出该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的方法,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一种参考,望能引起教师及学者们的思考.
-
-
-
魏新力
- 《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传统的学校教育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因而教学过程中常"重结论、轻过程";"重理性认识,轻学习体验";"关注知识得失,忽视方法指导"等,于是便出现了教师包办代替,无视学生、教师权威、一统众生局面,严重遏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科学素质的形成.然而现代学校教育,不仅有文化传递的功能,还需要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如何采用科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笔者通过一道高考试题的剖析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科素质的一些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