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1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9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4810篇;相关期刊221种,包括当代护士(专科版)、齐鲁护理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中青年颈椎病专题论坛等;颈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文献由92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娜、刘斌、吴大胜等。

颈椎间盘突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9 占比:2.36%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14810 占比:97.47%

总计:15195篇

颈椎间盘突出—发文趋势图

颈椎间盘突出

-研究学者

  • 刘娜
  • 刘斌
  • 吴大胜
  • 万年宇
  • 东家茂
  • 刘军
  • 刘聪
  • 包昌盛
  • 史晨辉
  • 吕晓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波; 王晋超; 姜宇桢; 宋卿鹏; 安岩
    • 摘要: 目的明确单纯颈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后远期椎旁骨化(paravertebral ossification,PO)的发生率,并分析CADR术后远期发生中高等级PO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间行Bryan人工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突出且随访10年以上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54.21±8.7)岁;其中C_(3~4)节段1例,C_(4~5)节段4例,C_(5~6)节段19例,C_(6~7)节段4例。按照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的PO等级,将患者分为低等级组和中高等级组。比较两组患者颈椎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手术节段ROM、手术节段曲度、人工间盘角、假体覆盖比、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dom’s评分间差异,并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术后远期中高等级PO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低等级组11例,中高等级组17例,中高等级PO的发生率为60.7%。低等级组患者年龄(53.55±8.54)岁,术前手术节段曲度(2.88±0.98)°,手术节段ROM为(10.10±4.60)°,术后3个月手术节段ROM为(12.84±3.52)°,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曲度(2.56±1.21)°,手术节段ROM为(12.55±3.51)°;中高等级组患者年龄(54.65±9.08)岁,术前手术节段曲度(2.14±1.27)°,手术节段ROM为(9.15±4.82)°,术后3个月手术节段ROM为(9.98±3.33)°,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曲度为(1.37±1.85)°,手术节段ROM为(9.48±4.47)°。低等级组术后3个月的手术节段ROM显著优于中高等级组(P<0.05)。低等级组JOA改善率(72.34±40.84)%,NDI下降(11.64±7.58)%;中高等级组JOA改善率为(82.75±20.52)%,NDI下降(15.29±9.16)%,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后3个月手术节段ROM是术后远期中高等级PO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65,P=0.047,95%CI:1.006~2.434)。结论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远期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手术节段ROM降低是术后远期中高等级PO的危险因素。
    • 陈欢; 张秀春; 阎旭; 赵传胜
    • 摘要: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DM1)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多样,少数DM1患者可合并特殊类型感觉障碍,容易与颈椎间盘突出合并脊髓变性混淆。本研究报道1例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以颈椎间盘突出病变作为首诊的DM1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文献复习。
    • 于志国; 关睿骞; 吴文刚
    • 摘要: 目的:观察颈椎复位手法联合经筋推拿手法对气滞血瘀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颈部仅采用经筋推拿手法,而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颈椎复位手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评分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显愈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CASC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复位配合经筋推拿手法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较传统中医颈部推拿手法治疗法能更快地缓解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 王子轩; 孙琳; 张晓勇; 韩景田
    • 摘要: 目的研究颈椎横突后结节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效果。方法6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在基础检查后实施颈椎后根神经阻滞麻醉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检查以后实施颈椎横突后结节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检查以及日常生活评分分别为(24.38±5.19)、(25.01±4.39)、(26.34±2.94)分,均高于参照组的(13.29±5.37)、(15.34±5.49)、(15.97±4.1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3.33%、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均低于参照组的20.00%、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320,P=0.044、0.038<0.05)。实验组优良率93.33%高于参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0.05)。结论在颈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实施颈椎横突后结节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冯宁宁; 俞兴; 杨永栋; 仇子叶; 马昱堃; 姜国正
    • 摘要: 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 sequard syndrome,BSS)是指脊髓某节段半侧或部分损害引起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对侧肢体痛温觉减退或消失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脊髓肿瘤、脊髓偏一侧的刀刺伤、脊髓炎或脊髓血管畸形等疾病。因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的BSS较为少见。2020年12月我院收治1例以一侧小腿麻木为初发症状的颈椎间盘突出所致的BSS,现将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 延亚洁; 袁细国
    • 摘要: 颈椎间盘突出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且具有多种类型,对其进行快速、有效且准确的识别并能检测其类型,具有重要意义.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颈椎间盘突出识别方法,其核心思想在于:在大量采集各种类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颈部MR I影像样本的基础上,将样本分为膨出型、突出型、未患病三类,通过筛选、截取、归一化、扩增处理等操作,构建有效的训练数据;依据本数据集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迁移学习网络模型(GoogleNet Inception V3)结构,将模型中的平均池化以及最大池化替换成了组合池化,并通过对数据样本进行训练,使得最终训练好的分类模型最优.通过大量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并采用了一种加权F1 score的评估方式,结果表明:在召回率、精确度方面,针对本数据集,本模型都有显著优势.
    • 赵耀
    •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颈夹脊穴对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针刺颈夹脊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3.2±10.3)分,高于对照组的(50.3±1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针刺颈夹脊穴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徐军; 杜磊; 王峰; 徐兴国; 向清波; 何柄环; 夏鹤春
    • 摘要: 目的 探讨通道锁孔技术切除颈椎间盘突出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通道辅助显微镜下后路锁孔技术切除颈椎间盘突出患者11例临床资料,对手术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者术后随访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无术后长期症状加重病例.术后6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11.23分提高到平均14.62分.影像学检查无复发,和术前对比椎间高度无明显丢失、无颈椎变形病例.结论 适应征选择合适,后路经通道锁孔技术显微镜下切除突出颈椎间盘安全、可行、远期效果良好.
    • 王润生; 钟睿; 黄承军; 王继; 唐成; 杨嘉; 薛鸿
    • 摘要: 目的 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并颈髓损伤的疗效及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颈椎间盘突出并颈髓损伤行ACDF治疗36例,采用显微镜辅助手术(显微镜组)和未采用显微镜辅助(非显微镜组)各18例.术后通过门诊随访,随访12~18(平均14)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末次随访ASIA分级、JOA评分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率及构成比比较采用x2检验,单向有序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术后1、3、6、12个月复查X线了解内固定情况,术后12个月复查颈椎CT平扫及三维重建了解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伤后至人院时间平均为10(3~48)h.显微镜组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B级1例,C级14例,D级3例,JOA评分(2.5±1.0)分.非显微镜组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B级3例,C级10例,D级5例,JOA评分(2.8±1.5)分.伤后8h内均行急诊手术治疗,伤后3h内,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并予维持量24 h,伤后3~8 h,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后,予维持量48 h.伤后超过8 h,予颅骨牵引制动,并予脱水、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1周后行手术治疗.显微镜组手术时间(110.0士25.5)min、出血量(50.0±15.5)ml,非显微镜组手术时间(90.0±28.5)min、出血量(70.0±19.5)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椎间融合器松动、移位、下沉,显微镜组1例术后伤口浅表感染,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非显微镜组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经治疗均好转.显微镜组末次随访ASIA神经功能评级C级2例、D级16例、JOA评分(13.0±2.1)分,非显微镜组为C级4例、D级14例、JOA评分(12.0±2.8)分;末次随访CT提示所有病例植骨融合良好.结论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并颈髓损伤宜早期行手术治疗,采用显微镜辅助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行ACDF具有组织损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等优势.
    • 闫彭彭
    • 摘要: 目的 探讨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不同病因的临床治疗应用.方法 了解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形成原因和诊断方法,依据文献理论和临床经验,对3例患者的病因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结果 通过问诊、触诊等方式较准确掌握患者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形成原因,包括局部肌腱腱鞘摩擦、屈指肌束急性损伤和颈椎及肩周肌群对正中神经的慢性刺激.临床可采用局部治疗、局部延伸治疗和整体治疗的方法进行实际应用.结论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形成原因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治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