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前路手术

前路手术

前路手术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91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4篇、会议论文45篇、专利文献679068篇;相关期刊304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颈腰痛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第七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等;前路手术的相关文献由238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浩、王清、袁文等。

前路手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4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4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79068 占比:99.88%

总计:679887篇

前路手术—发文趋势图

前路手术

-研究学者

  • 刘浩
  • 王清
  • 袁文
  • 严康宁
  • 张涛
  • 方向前
  • 李应国
  • 李锋
  • 林建聪
  • 罗卓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林海; 曾浩; 韦玮; 兰敏东; 吴汉华; 黄建华
    • 摘要: 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前路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前路手术治疗的9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统计其临床资料及相关并发症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手术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54例患者出现75例次相关并发症。单因素分析得出:手术植骨方式、出血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与手术并发症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出血量≥800 mL和HGB<100 g/L是手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前路胸腰椎结核手术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出血量≥800 mL和HGB<100 g/L,术前积极纠正贫血术中减少出血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肖伟
    • 摘要: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我今天浏览到贵刊2020年23卷第3期《3种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一文,我对这篇文章提出如下疑义,本着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态度,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应该引以为戒!1.病例资料文中“对2016年7月~2017年11月我科手术治疗的84例胸椎结核患者(病灶≤2个节段)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纳入84例患者,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A组(前路手术)、B组(后路手术)和C组(前后路联合手术),各28例。”
    • 何心愉; 周红海; 曾禹铭; 覃鸿图; 刘柏杰; 侯喜安
    • 摘要: 轴性症状是颈椎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颈椎活动受限,颈项部及肩背部长期疼痛、僵硬和肌肉痉挛等症状为主,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工作和生活。不同的手术方式对颈椎局部解剖结构的损伤机制不同,其中常见的颈椎前路手术主要破坏颈椎骨性结构,颈椎后路手术主要破坏颈椎局部软组织结构,两者均与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有关。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既与手术相关的一些共性危险因素有关,如颈椎活动度的减少,也与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颈椎序列等特有的危险因素有关。本文对颈后伸肌群、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颈椎骨性结构、手术方式等因素与颈椎病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的相关性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杨春; 彭超
    • 摘要: 目的探讨单纯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颈椎脱位(FDCS)患者62例,行单纯经前路手术治疗。随访1年后,随访满1年的AO-C型FDCS经单纯经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将患者手术前后颈椎管矢状径,JOA、VAS评分、ASIA分级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术后椎管矢状径(19.12±1.00),较术前(8.74±1.71)明显改善,JOA、VAS评分于术后6个月较明显改善,ASIA分级术后提升1~3级不等,90%以上的患者术后获得颈椎的长期稳定。结论单纯经前路手术对AO-C型FDCS可达到颈脊髓压迫的有效解除,颈椎恢复正常序列、实现可靠稳定。
    • 熊宇; 吴石奇; 李亮
    • 摘要: 目的 评估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为后路入路,对照组为前路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随访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操作简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但术后脊髓神经功能相对前路手术较差,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入路途径.
    • 曾祥鸿; 梁博伟; 谢克恭; 彭金辉; 卢贤哲
    • 摘要: 目的 比较正常人与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区别,并探索CSM患者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术前和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96例正常体检人员的颈椎DR检查结果,以及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76例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因CSM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及随访结果.在DR片上测量正常人、CSM患者术前和术后C2~7 Cobb角、C2椎体矢状面垂直轴线至C7椎体后上缘的距离(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7 SVA)、T1倾斜角(T1 slope,T1S)和胸廓入口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的值,并收集整理CSM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结果 健康组和CSM组C2~7 Cobb角、C2~7 SVA、T1S和TI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个参数分别为(18.86±7.22)°、(12.09±3.51)°,(14.00±6.00)mm、(19.38±4.65)mm,(25.99±4.27)°、(23.41±5.63)°,(82.40±7.03)°、(77.64±7.27)°.CSM患者ACDF术前和术后JOA评分、NDI指数以及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7Cobb角、C2~7 SVA、T1S和TIA分别由术前(12.09±3.51)°、(19.38±4.65)mm、(23.41±5.63)°、(77.64±7.27)°变为术后的(17.19±5.06)°、(15.24±4.24)mm、(24.67±3.39)°和(79.46±5.39)°.CSM患者术前术后C2~7 Cobb角差值与评价指标差值具有相关性(P<0.05),C2~7 SVA、T1S和TIA差值与评价指标差值不具有相关性(P>0.05).高低Cobb角组、C2~7 SVA组、T1S组和TIA组术前JOA评分、NDI指数以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高低C2~7 Cobb角组JOA评分、NDI指数以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低C2~7 SVA组、T1S组和TIA组术后JOA评分、NDI指数以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人较CSM患者拥有更大的C2~7Cobb角和更小的C2~7 SVA、T1S、TIA;颈椎矢状位的失衡可能增加出现颈部痛疼和患CSM的风险.使用零切迹椎间融合的ACDF可以恢复颈椎的前凸,术后患者的C2~7 Cobb角较术前增大,C2~7 SVA较术前减小,而T1S和TIA与术前接近.其中C2~7 Cobb角与临床症状改善存在相关,而其他3个参数与症状改善无关.
    • 魏中秋; 辛兵; 郭明; 吴勇; 鲍恩虎
    • 摘要: 目的:探讨后路与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骨折患者脊柱功能及创伤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后路组(n=52,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前路组(n=50,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创伤应激指标、椎体参数、脊柱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情况.结果:后路组术后的脊柱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前路组(P<0.05).后路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前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升高,且后路组高于前路组(P<0.05),Cobb's角降低,且后路组低于前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均升高,但后路组低于前路组(P<0.05).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前路组(P<0.05).结论:与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相比,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创伤应激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脊柱功能.
    • 黄嘉文; 贺少杰; 吴昊; 林振; 杨裕豪; 林宏生; 查振刚; 查丁胜
    • 摘要: 目的:研究MRI-T2WI髓内高信号改变对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或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颈椎病患者资料.搜集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与脊髓型颈椎病相关症状的始发时间,依据其术前MRI-T2WI信号改变分3组:A组13例,呈颈髓内高信号,信号清晰,边界清楚;B组15例,颈髓内呈高信号表现,信号模糊、边界不清;C组13例,信号表现正常,无明显改变,同时,测量脊髓受压比例.随访记录术前、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治疗评估评分(JOA)、脊髓受压比例(a/M值)及MRI-T2WI高信号(信号明亮、边界清晰)的情况.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术前MRI-T2WI高信号是否为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3组术后JOA改善率均显著提升,组间术后JOA评分与JOA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信号改变A组较其余两组术后JOA评分及JOA改善率明显降低.多元回归分析提示,症状持续时间、术前JOA评分、脊髓受压比例(a/M值)及MRI-T2WI高信号均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MRI-T2WI高信号对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预后有影响.其中信号正常组和信号模糊、边界不清的高信号组预后均比信号清晰、边界清楚的高信号组的预后明显改善.
    • 王麒翔; 于洋
    • 摘要: 目的 比较前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老年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 本研究将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后纵韧带骨化患者32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行前路减压融合术的前路组15例;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后路组17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及疼痛数字等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来评估手术疗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分析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JOA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术后NRS评分降低(P0.05),术前后路组患者骨化节段数多于前路组(P0.05),在两种术式中,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术后神经改善率低(P<0.01),术前JOA评分<10分患者较≥10分患者的术后神经改善率低(P<0.01)、术前脊髓高信号患者较无高信号患者术后神经改善率低(P<0.01).结论 前路减压融合术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老年患者均能取得满意效果;患者男性、术前JOA低评分、脊髓高信号是导致手术疗效差的影响因素.
    • 栗凯华; 武雷; 安文涛; 李健刚
    • 摘要: 目的:研究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实施前路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开展前路手术,术后3d、随访过程中利用X线片对患者融合情况进行评估,将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对比分析,对改善率进行判断.结果:本组探究中,对比术前,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实施前路手术,效果确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