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颅骨牵引

颅骨牵引

颅骨牵引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6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1632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等;颅骨牵引的相关文献由597位作者贡献,包括卢晔、雷伟、任先军等。

颅骨牵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1632 占比:99.71%

总计:51784篇

颅骨牵引—发文趋势图

颅骨牵引

-研究学者

  • 卢晔
  • 雷伟
  • 任先军
  • 刘洋
  • 吴子祥
  • 张扬
  • 梁波
  • 赵雄
  • 邵璐斐
  • 黎裕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武宇航; 梁秋萍; 杨晓玲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骨牵引治疗中采用新型体位控制器联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4月—2021年1月来中山市人民医院和中山市中医院进行颅骨牵引治疗的72例颈椎脱位、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颅骨牵引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新型体位控制器特殊护理.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JOA评分、NRS评分、无效牵引率、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JOA评分、NR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效牵引率(10.22%)低于对照组(20.34%)(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率(80.56%)高于对照组(58.33%)(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 颅骨牵引治疗中采用新型体位控制器联合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颈椎功能,缓解疼痛,降低无效牵引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 王秀玲; 杨雪梅; 张莹莹; 赵亚荣; 龚洁
    • 摘要: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颈椎牵引体位垫在颈椎骨折脱位颅骨牵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创伤病区收治的64例外伤导致颈椎骨折脱位需行颅骨牵引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在行颅骨牵引时使用传统巾卷垫于颈部,肩背部垫棉被或浴巾等物品,使胸背部抬高.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颈椎牵引体位垫.观察并收集牵引过程次日、第4天、末次观察时SF-McGill量表评估的牵引治疗过程中病人的疼痛程度、Ⅰ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舒适度,统计分析其差异性.结果:SF-McGill量表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牵引次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天及末次观察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颈椎牵引体位垫在病人牵引治疗中较传统填充可减轻病人疼痛程度,减少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病人牵引过程中的舒适度.
    • 周建国; 刘如月; 韩枫; 卢兆安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骨牵引联合撬拨助推在下颈椎关节突绞锁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38例下颈椎关节突绞锁患者,均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and fusion,ACDF)的基础上进行颅骨牵引与撬拨助推复位,随访2年以上,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用时(98.27±8.68)min、出血量(72.21±6.31)mL、住院(7.98±1.03)d,椎间融合率达到100%.术后2例患者轻微吞咽障碍、2例声音嘶哑,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的JOA评分和椎间隙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ASIA分级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DF手术基础上进行颅骨牵引联合撬拨助推复位治疗下颈椎关节突绞锁,不仅椎间融合良好,还能在短时间内复位关节突绞锁,挽救并恢复部分脊髓功能,维持脊柱正常序列及椎间高度.
    • 熊金妹; 潘俊梅; 莫清蓉
    •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预防枕部压疮的功能枕在持续颅骨牵引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持续颅骨牵引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仰卧位方法,枕部睡软枕.观察组使用预防枕部压疮的功能枕.比较2组患者的牵引效果、枕部压疮形成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枕部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牵引均能达到有效牵引.结论:预防枕部压疮的功能枕在持续颅骨牵引患者中使用,可有效降低枕部压疮发生率,达到有效牵引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沈哲; 郭伟壮; 杨欣建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与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固定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95.46±10.86)min,术中出血量(95.28±6.12)mL,对照组分别为(125.83±16.94)min、(116.81±13.41)mL,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评分(85.09±11.78)分、(115.55±16.78)分,对照组则分别为(63.97±10.47)分、(96.99±1 4.27)分,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随访发现,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4.71%,同样低于对照组的41.18%,P<0.05.结论 颅骨牵引复位配合颈前路减压融合方案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与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固定治疗方案相比效果更加显著,且可有效解除关节突绞锁,恢复脊髓功能,同时有效避免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发生,提升机体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程敏; 袁小娟; 董瑛; 高艳
    • 摘要: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2例采用枢椎椎弓根拉力螺钉微创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完善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实施颅骨牵引护理、疼痛护理和呼吸道管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积极开展康复锻炼和出院指导.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何晶
    • 摘要: 目的 :探究对行颅骨牵引治疗的颈椎骨折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颈椎骨折患者72例,在我院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进行治疗,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6例.取生活及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方式的为对照组,加以舒适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通过相应的护理治疗之后,相较于对照组的72.2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22% 更为优异,因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61.11%,在护理治疗之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1.67% 更加优异(P<0.05).结论:针对行颅骨牵引治疗的颈椎骨折患者,采用相应性舒适护理治疗,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显著性护理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孙丽; 顾海燕; 崔佰红; 王健; 徐冠华
    • 摘要: 目的:探讨颈椎控制性轴向牵引自控器在颈椎骨折颅骨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颈椎骨折行颅骨牵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两组均予仰卧位轴向颅骨牵引.实验组采用颈椎控制性轴向牵引自控器调整控制牵引,实时监测牵引角度及重量,患者牵引体位偏移时自动调节体位,保持轴向牵引的正确角度,发现异常,自动报警,能在第一时间提醒护士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人为调整牵引角度、时间及重量.比较两组患者颈椎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无效牵引率及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无效牵引率、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颈椎控制性轴向牵引自控器可以实时监测牵引患者的牵引角度、力量、时间,一旦牵引角度发生改变、重量不合要求,立刻报警,并自动进行微调保持轴向牵引的正确角度,提高牵引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