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6656篇;相关期刊175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天津教育、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等;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文献由26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元魁(编译)、俞国良、孙清廉等。
青少年心理健康—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6656篇
占比:99.34%
总计:36901篇
青少年心理健康
-研究学者
- 杨元魁(编译)
- 俞国良
- 孙清廉
- 崔鹤同
- 张榆敏
- 张田勘
- 本刊编辑部(整理)
- 王丽圆
- 王芬芬
- 王霞
- 辛海琳
- 陆林
- 陶德春
- Angela SCHEPPOKAT
- Anne MAGNUS
- Carol HARVEY
- Cathrine MIHALOPOULOS
- Cathy HUMPHREYS
- Helen HERRMAN
- Kristen MOELLER-SAXONE
- Patrick MCGORRY
- Simon RICE
- Stephen HALPERIN
- Sue COTTON
- 丁亚霞
- 丁榕
- 万新芬
- 万星
- 丛静
- 严凤平
- 于佳
- 付密轩
- 付强
- 任丽
- 任婷珍
- 任庆霞
- 伍铁划
- 何妍
- 余艳玲
- 冯兆棣
- 凌冰
- 刘伟
- 刘军
- 刘培华
- 刘敏涛
- 刘正蓉
- 刘波
- 刘清霞
- 刘源
- 刘煜
-
-
黄仕则;
严凤平
-
-
摘要:
一天晚上,下班后我听了一个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专家讲座。专家呼吁家长做六十分的父母,初次听来,不可思议,但回味之后,感觉颇有道理。做六十分父母,而不是满分父母,为什么?留下四十分,也就等于给孩子留下了成长的空间。平时在心理辅导室里曾接待了大量的个案,这些个案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父母渴望自己能够成为满分的父母,一手包办孩子的大小事务。为什么很多父母这么做?一是他们对孩子普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父母恨不得包办孩子的一切事务,孩子只需要在学习方面全力以赴,其他一切可以不管。二是不想让孩子吃苦。虽然现在是一个物质丰饶的时代,但是很多父母都是“苦过来”的人,他们不希望孩子像他们曾经那样吃苦,所以将孩子的大小事务都包揽过来。三是缺乏对孩子的信任。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低估了孩子独立完成学习、生活中大小事务的能力,不信任孩子,于是包揽了孩子的一切大小事务。
-
-
白道德
-
-
摘要: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其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如何提升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一直以来,沂源县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视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合各方力量,构建起科学、规范的中小学生心育发展体系。
-
-
李香玉
-
-
摘要: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其著作《终身成长》中,首次提出了“成长型思维”的概念,它是与“固定型思维”相对应的一种心智模式,被公认为近几十年里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之一。本刊记者采访了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任教的专职心理教师,探讨这一心智模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学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借助这一研究,助力青少年打破原有“天花板”,遇见更好的自己。
-
-
黄艺竹
-
-
摘要:
省政协委员、民进成都市委会副主委、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校长黄艺竹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有限,面对有复杂心理问题的学生,单靠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无法显著改善的比如,有些学生是因为家长在心理健康方面教育意识不足,长期缺失家庭的温暖与关怀,根在家庭。家长对学校的心理干预有戒备,有的家长对心理健康有错误认知,盲目认为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问题,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故意隐瞒和不承认、不配合,使学校无法早期进行干预和帮助。
-
-
-
-
摘要:
抖音携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近日,抖音“心灵关爱不”系列活动邀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林书豪等嘉宾参加直播,围绕“消除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污名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倡导公众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正视青少年心理问题。超过27万网友在线观看了这一直播。
-
-
杨元魁(编译)
-
-
摘要:
《艺术活动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并减少反社会行为》伦敦大学学院的一项研究考察了青少年艺术活动与反社会行为间的关系。研究基于美国25000余名青少年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他们参加学校俱乐部、管弦乐队、合唱团或校外艺术课程等活动的参与度,以及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水平。研究发现,青少年参与艺术活动越多,发生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越小,自我控制水平更高,并对反社会行为持负面看法,表明参与艺术活动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降低青少年的叛逆和反社会行为。
-
-
刘考申;
周玫;
华峻;
宋广文
-
-
摘要:
不久前,教育部在答复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的函中明确提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不够完善,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也缺乏专业性。
-
-
-
-
摘要:
2021年11月,教育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给出回复,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不少代表委员更是纷纷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建议,“儿童心理健康”这一话题愈发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
-
顾蕾
-
-
摘要:
最近,国内某大城市的一所公办小学让四、五年级的学生完成一套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其中有大量与自杀相关的问题,引发家长的担心。该事件被媒体公布后,引起社会的一片哗然。当地教育局在事后也承认存在对问卷内容把关不严的情况,并进行诚恳道歉。问卷引发的事件到此已告一段落,但由此激起的讨论却愈发热烈,也让更多人将视线聚焦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上。
-
-
梁志扬;
樊扬林;
郝佳洁
-
-
摘要:
青少年面临的青春期是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意识行为塑造的最隹时期,同时,也是心理问题频发的关键时期。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分析基础,青少年心理健康面临着来自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朋辈群体的冲击,存在不良环境影响大、自我效能感低、自我调节能力弱等问题。通过小组工作活动创设良好环境、强化自我效能、选树榜样学习餡方式,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认知行为模式,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