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薄膜
陶瓷薄膜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0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265193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膜科学与技术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2008年全国材料研讨会——材料表面与界面分会、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等;陶瓷薄膜的相关文献由797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廷献、金其炳、邹志尚等。
陶瓷薄膜—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5193篇
占比:99.95%
总计:265334篇
陶瓷薄膜
-研究学者
- 徐廷献
- 金其炳
- 邹志尚
- 陈嘉农
- 任诗福
- 宋宇浩
- 徐明霞
- 曾智强
- 李伟
- 次会聚
- 邹菲
- 陈奕丞
- 陈秀恋
- 刘梅冬
- 刘维民
- 萧小月
- 何功汉
- 吕建治
- 孙道恒
- 曹鸿涛
- 李东阳
- 李龙土
- 陈云霞
- 陈沁楠
- 高俊华
- 刘壮
- 姜胜林
- 孙智慧
- 宋晨路
- 崔在甫
- 徐刚
- 曾亦可
- 朱纪伍
- 朴元日
- 李莉平
- 林晶
- 桂治轮
- 陈凤宇
- 韩高荣
- 刘政
- 刘诚
- 喻亮
- 孙真真
- 岳新艳
- 张杰
- 张溪文
- 房明
- 李廷凯
- 李秀峰
- 李鑫
-
-
张光祖;
赵阳阳;
许积文;
姜胜林
-
-
摘要:
铁电体特有的自发极化效应使其成为储能功率电容器的重要介电材料之一.铁电陶瓷的高温稳定性优于铁电聚合物,被大量用于电介质储能.整体而言,铅基铁电材料的性能优于无铅铁电材料,但大量铅元素的使用会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具有高性能的无铅铁电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储能用无铅铁电陶瓷块体和薄膜材料两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无铅储能铁电陶瓷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无铅铁电陶瓷在电介质储能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
-
-
-
摘要:
西班牙研究人员日前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陶瓷薄膜,它可作为抗菌涂层,有效抑制不锈钢制品表面的致病细菌,有望应用在医疗器械、人体植入材料、公共保健设施、食品加工设备等领域。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刚性、加工成型性以及耐腐蚀性,用途广泛。但不锈钢制品在反复使用和清洗消毒后,表面涂层会产生磨损,易滋生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从而导致感染性疾病。
-
-
-
-
摘要:
全球领先的工程陶瓷制造商,CoorsTek于2017年11月16日宣布,CoorsTek材料科学(CoorsTekMembraneSciences)、挪威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ofOslo)及西班牙科学院化工技术研究所(InstitutodeTecnologíaQuímica)已成功完成一款陶瓷薄膜的实验室测试,该薄膜可利用天然气生产压缩氢气并发电.该技术属于一阶工艺(one-stepprocess),几乎没有能量损耗.该款陶瓷薄膜可利用大量低成本的天然气来实现氢气的量产,使得氢气成为未来最便宜、最清洁的车用燃料,比电及石油燃油的表现更为出色.
-
-
-
孙佳;
覃礼钊;
张旭;
吴正龙;
王浩琦;
程南璞
-
-
摘要:
离子束改性技术在先进陶瓷材料方面的应用效果突出.在阐述离子束改性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该技术在先进陶瓷薄膜材料微观结构与组织,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方面的应用.离子束改性是一种高能高效的掺杂改性手段,在辅助制备高质量薄膜、改善薄膜力学和摩擦力学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深入了解离子束与薄膜原子的作用机制,精确调配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组成,降低成膜质量的不确定性,是未来离子束改性先进陶瓷薄膜的研究重点.
-
-
-
-
赵佶
-
-
摘要:
正日本北陆尖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30日宣布,其研究小组开发出能制作大面积硅薄膜"silicene"的技术。这种只有一个原子厚的薄膜,可具备半导体的性质,有望用于制造高速电子线路等。研究小组在1厘米长、1厘米宽的硅基板表面,覆盖上陶瓷薄膜,然后在特殊真空装置中将其加热到900摄氏度。于是,硅基板所含的硅元素就穿透陶瓷薄
-
-
-
罗飞;
高克玮;
陶春虎;
李志
- 《2008年全国材料研讨会——材料表面与界面分会》
| 2008年
-
摘要:
采用UMT摩擦学测试系统考察了氧化铬陶瓷薄膜/Si3N4摩擦副在干摩擦和水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对磨损表面形貌和磨痕表面的X射线能谱及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水润滑可以有效地降低氧化铬陶瓷薄膜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主要原因是水引起主导磨损机制发生变化.水润滑情况下磨损表面生成了氢氧化铬的保护膜,磨损机制也由干摩擦时的粘着磨损转变为摩擦化学磨损和磨粒磨损.
-
-
-
-
-
-
马静;
胡建文;
毛磊;
刘宗茂;
高青
- 《华北地区第十六届热处理技术交流会暨河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采用电沉积-热解法在1Cr18Ni9Ti合金表面沉积氧化铝和氧化铝+氧化铈陶瓷薄膜,经过900°C下100h的高温氧化实验及金相分析发现,薄膜可显著降低合金的氧化增重和氧化膜剥落,促进试样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氧化膜,大大提高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电沉积参数为25V、60s下沉积的薄膜抗高温氧化性能略佳.沉积Ce2O3薄膜起到了活性元素效应,沉积氧化物薄膜后合金表面的氧压下降,合金氧化膜生长速度显著降低,显著降低了合金发生永久的外氧化向内氧化转变所需的临界含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