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降血糖活性

降血糖活性

降血糖活性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轻工业、手工业、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16825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现代药物与临床、药物生物技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首届全国方剂组成原理高峰论坛、中国蚕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等;降血糖活性的相关文献由68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玉丽、汤立达、赵桂龙等。

降血糖活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6825 占比:99.90%

总计:116942篇

降血糖活性—发文趋势图

降血糖活性

-研究学者

  • 王玉丽
  • 汤立达
  • 赵桂龙
  • 徐为人
  • 蔡金艳
  • 李冬梅
  • 林恋竹
  • 赵谋明
  • 邵华
  • 黄文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段旭; 冉军舰; 孙俊良; 梁新红; 刘剑桥; 王慧敏; 王济良
    • 摘要: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提取甘薯渣粗多糖,经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参数,并通过酶法脱蛋白、H_(2)O_(2)法脱色和Superose 1210/300 GL凝胶柱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甘薯渣多糖。采用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薯渣多糖进行结构鉴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甘薯渣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以及体外降血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甘薯渣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C、超声功率264 W、提取时间56 min、料液比1:17 g/mL,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5.053%。经红外鉴定表明该多糖为α-吡喃葡萄糖,高效液相测定表明其由9.46%甘露糖、4.28%鼠李糖、11.72%葡萄糖醛酸、62.37%葡萄糖和10.58%木糖组成。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发现,甘薯渣多糖清除DPPH·、·OH、超氧阴离子的IC_(50)值分别为3.089、4.879、5.832 mg/mL,对其体外降血糖测定发现,甘薯渣多糖抑制α-淀粉酶以及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值分别为7.674、18.961 mg/mL。综上,甘薯渣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降血糖等功能活性。上述研究结果为甘薯渣多糖的纯化、功能活性分析及其综合利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 陈舒桐; 俞珵; 李瑞; 钟赛意
    • 摘要: 岩藻多糖(fucoidans,FU)主要来源于海洋褐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是一种复杂的硫酸化多糖。FU主要单糖组成为岩藻糖,含有大量硫酸基团,是一种多聚阴离子同型杂多糖。FU具有广泛的潜在健康功效及治疗作用,包括抗肿瘤、调节免疫、抗病毒、降血糖等。FU的化学结构及硫酸基团含量对功能活性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提取方法影响FUs的结构组成,而化学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生物活性。因此,本文旨在概述FU的提取、化学改性方法及降血糖活性和机理,展望了FU提取、化学改性、结构及降血糖活性及其他生物活性构效关系方面未来研究方向,为今后的加工和创新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 魏鑫悦; 陈克保; 关统伟
    • 摘要: 多糖作为松露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多糖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但关于攀枝花黑松露中多糖组分的相关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鲜有报道。该研究采用水提法和Sephadex G-200分离纯化黑松露多糖,并对其结构及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黑松露多糖的分子质量为1.29×10^(4) u,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鼠李糖和半乳糖组成,其摩尔比为2.89:1.81:0.34:0.5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组分是含有α-糖苷键的吡喃型多糖。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该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对DPPH自由基表现出更好的清除能力,其IC_(50)值为1.02 mg/mL,同时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也随之升高。另外,在体外降血糖实验方面,该多糖能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其IC_(50)值分别为1.99 mg/mL、3.30 mg/mL。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度开发黑松露多糖提供理论依据。
    • 石逸冰; 白岩; 潘华奇; 胡江春
    • 摘要: 研究植物内生真菌布雷青霉菌(Penicillium brefeldianum)F4a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及其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采用液体发酵培养,大孔吸附树脂HP20提取后,经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反相开放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应用核磁共振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吸收法进行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L-色氨酸-L-脯氨酸)(1)、3,3′-Methylenebis(4-hydroxy-6-methyl-2H-pyran-2-one)(2)、2-(2′S-Hydroxypropyl)-5-methyl-7-hydroxychromone(3)、染料木素(4)、大豆素(5)和苯酚(6)。化合物1和2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4和5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青霉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为首次报道。
    • 李雪晖; 罗心雨; 王莹
    • 摘要: 目的:提高南瓜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方法:以南瓜为研究对象,考察一氯乙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羧甲基化南瓜多糖取代度的影响,并进行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试验。结果:羧甲基化南瓜多糖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一氯乙酸浓度1.9 mol/L、反应温度73°C、反应时间3 h,该条件下的羧甲基化多糖取代度为1.247。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南瓜多糖(PP)、羧甲基化南瓜多糖(CM-PP)的抗氧化能力与质量浓度呈剂量依赖性,与修饰前南瓜多糖相比,多糖的羧甲基化修饰可以提高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论:羧甲基化南瓜多糖的优化工艺合理可行,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
    • 薛鹤; 曾阳; 李锦萍; 左文明; 刘力宽
    • 摘要: 【目的】优化金露梅中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检测黄酮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并分析其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为金露梅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对超声提取金露梅黄酮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利用多重层析柱对黄酮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比较各组分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结果】4个因素对金露梅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液料比>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37.84+14.48A+14.93B+3.02C+9.38D-0.03AB-0.66AC-0.01AD-0.01BD-0.01CD-14.71A^(2)-11.25B^(2)-16.96C^(2)-12.89D^(2)(Y表示总黄酮提取率,A、B、C、D分别表示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超声提取金露梅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9.78∶1(mL/g)、乙醇体积分数65.47%、超声功率390.98 W、超声时间49.55 min,在此条件下金露梅总黄酮提取率为47.59 mg/g。金露梅黄酮化合物中发现含有8种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为槲皮素-7-O-β-D-葡萄糖醛酸(10.90 mg/g)。柚皮素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低,仅为5.0%,其余7种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50.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金露梅黄酮化合物对葡萄糖消耗率均高于二甲基亚砜(DMSO),其中(+)-儿茶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和3-阿拉伯葡萄糖基槲皮素对葡萄糖的消耗率达19.5%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降血糖活性。【结论】经响应面优化的金露梅黄酮超声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多重层析柱法可实现金露梅中黄酮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各组分除柚皮素外,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且各组分化合物均有一定的降血糖活性。金露梅可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和降血糖剂来源在食品、医药等方面进行开发利用。
    • 梁凯; 闫巧珍; 王晓闻; 朱俊玲
    • 摘要: 以东方亮1号小米为原料,研究小米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对纯化前后的小米多酚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对铁离子的络合作用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评价以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活性的实验,同时测定粗提物与纯化物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结果表明,抗氧化能力均为阳性对照>小米多酚纯化物>小米多酚粗提物。纯化后的小米多酚对α-淀粉酶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纯化物和粗提物均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较低,抑制效果较差。小米多酚对葡萄糖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且纯化物强于粗提物。
    • 郝宝燕; 刘庆旭; 孙敬勇
    • 摘要: 番石榴果实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类、黄酮类、多糖和其他成分。番石榴果实主要药理作用有降血糖、抗氧化、抗癌、降血脂及抗菌、抗病毒等。
    • 袁心田; 陈华国; 赵超; 龚小见; 周欣
    • 摘要: 采用了膜技术分级分离桑葚多糖(Mori fructus polysaccharide,MFP),并探究了不同分子量桑葚多糖的抗氧化、降血糖、抗过敏和体外乙醇脱氢酶活性。以桑葚为原料,通过热水浸提后采用300、50、5和1 kDa超滤膜对桑葚多糖进行分级分离,分别记为MFP300、MFP50、MFP5和MFP1。比较4种孔径的超滤膜分离的桑葚多糖组分主要成分、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抗过敏活性和体外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多糖的主要成分和生物活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MFP1、MFP5、MFP50和MFP300的总糖含量分别为46.34%、68.45%、48.60%和66.32%,糖醛酸含量分别为3.34%、22.78%、16.11%和21.48%,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6.51%、6.03%、7.90%和6.67%。生物活性筛选表明,MFP300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2235和0.2979 mg·mL^(−1),抑制透明质酸酶能力的IC50值为0.6634 mg·mL^(−1),激活体外乙醇脱氢酶能力的IC50值为10.2646 mg·mL^(−1),表现出最好的抗氧化、抗过敏和体外乙醇脱氢酶活性。MFP1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0.7944和4.6419 mg·mL^(−1),表现出最好的降血糖活性。综上所述,经膜技术分级分离得到的不同分子量范围的桑葚多糖在主要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有一定差异,为桑葚多糖分级技术的改进升级和桑葚多糖“构-效”关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傅樱花; 李正磊; 刘莹洁
    • 摘要: 鹰嘴豆营养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消费食用豆类,对人体有较为突出的保健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鹰嘴豆是食品黄酮类物质的重要来源,其中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药用价值,其存在形式和代谢方式对其消化吸收性及生物活性有很大影响。本文对鹰嘴豆资源及其营养价值、加工现状进行了综述,对鹰嘴豆异黄酮的种类、存在形式、生物转化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进一步科学有效地利用鹰嘴豆资源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