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糯玉米
鲜食糯玉米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443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5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40576篇;相关期刊123种,包括耕作与栽培、中国种业、种子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第十三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2012北京国际种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鲜食糯玉米的相关文献由1003位作者贡献,包括陆大雷、王鹏文、陆卫平等。
鲜食糯玉米—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0576篇
占比:98.94%
总计:41012篇
鲜食糯玉米
-研究学者
- 陆大雷
- 王鹏文
- 陆卫平
- 冯颖竹
- 陈惠阳
- 龚魁杰
- 王国琴
- 薛涛
- 陆慧
- 陈利容
- 刘正
- 薛林
- 赵益强
- 辛德财
- 徐福海
- 王波
- 袁建华
- 陆虎华
- 陈国清
- 刘金波
- 张亚静
- 徐勇
- 徐晓梅
- 沈新芬
- 沈渊
- 石明亮
- 胡加如
- 陈艳萍
- 余土元
- 刘开昌
- 刘新宇
- 姜明贵
- 孔令杰
- 时成俏
- 武桂贤
- 狄秀华
- 王鑫
- 谢勇
- 赵文明
- 郝德荣
- 闫发宝
- 黄小兰
- 余海兵
- 兰霞
- 冒宇翔
- 刘春泉
- 刘春菊
- 刘景圣
- 刘洪明
- 周广飞
-
-
姚振领(文/图)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鲜食玉米(水果玉米、懦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等新型品种的不断推广,加之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北方地区种植春玉米的面积有日趋增加的趋势。国家在玉米生产上的指导方针,也是主导以普通型玉米种植为主,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发展水果玉米、鲜食糯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发挥品种增产潜力,推动农机农艺融合.
-
-
陈丽萍;
金简生;
赵根;
周利利;
张飞雪;
李艳冬;
王丰颖
-
-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浙江德清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品种,作者对目前德清县主要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特性和产量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相近,抽雄期和吐丝期有差异,植株高度、穗位高度、鲜穗性状和产量差异明显。其中鲜甜糯366的综合表现最好,其植株最矮(142.5 cm)、穗位最低(51.3 cm)、株型最紧凑、果穗秃尖最短(1.1 cm)、单穗有效粒数较多(456.2粒)、鲜穗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941.2 kg),适宜在湖州德清地区推广种植。
-
-
李宁;
谢文锦;
王国东
-
-
摘要:
通过对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紧密程度,构建理想品种。利用参试品种对理想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为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穗长、生育期、百粒重、秃尖长等,对鲜穗品质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穗粗、株高、出籽率和百粒重。将各品种与理想品种关联度与产量和品质结合分析来看,X7(瑞和白糯80)、X8(瑞和早糯)和X6(澳甜糯65)是兼顾鲜穗产量和品质的优良鲜食糯玉米品种。
-
-
沈新芬;
沈渊
-
-
摘要:
为促进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废料的资源利用,以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废料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有机肥为对照,采用直接还田施用的方法,研究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废料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鲜食糯玉米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工厂化废料含有的养分可以满足鲜食糯玉米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可以代替常规有机肥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
-
-
李志文;
王奕;
彭博;
王娜
-
-
摘要:
为探寻鲜食糯玉米采后籽粒糖代谢规律,以不同熟期的鲜食糯玉米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货架期糯玉米籽粒中几种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及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货架期的延长,3种熟期鲜食糯玉米籽粒中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山梨醇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晚熟玉米下降幅度较大,果糖、葡萄糖和麦芽糖含量下降幅度达到97.3%~99.8%,而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早熟玉米上升幅度最大,货架8 d时其含量上升幅度均超过了20%,淀粉合成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Pase)活性主要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其峰值出现在货架2~4 d,其趋势在变化时间上与几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能够契合;室温货架期间,不同熟期的鲜食糯玉米籽粒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适于贮藏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和贮藏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
-
徐长波;
杨富侠
-
-
摘要:
鲜食玉米在我国已形成南甜北糯格局,随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单一糯玉米品种难以满足北方人们饮食需求,生产上北方地区需要不断引进新型鲜食玉米品种。1品种选择不只是鲜食玉米,很多作物种植品种非常多,通常情况下,选择种植品种标准是品质好、抗虫害、抗倒伏、发芽率高等。
-
-
瞿玲玲;
严旖旎;
李广浩;
杨欢;
陆卫平;
陆大雷
-
-
摘要:
糊化特性是评价鲜食糯玉米籽粒品质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国鲜食糯玉米品种籽粒糊化特性,利用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105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籽粒糊化特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参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籽粒糊化特性105个品种间有显著差异,且变异系数以崩解值最大,糊化温度最小。相关分析表明,峰值黏度与糊化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谷值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崩解值与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终值黏度呈显著负相关;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回复值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6个糊化特征值可转换为3个独立的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65%,影响鲜食糯玉米籽粒糊化品质的代表性特征值为终值黏度、崩解值和糊化温度。105个糯玉米品种可分为3大类,第Ⅰ类品种(52个)具备较高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回复值,第Ⅱ类品种(23个)具备较高的崩解值和较低的终值黏度、回复值和糊化温度,第Ⅲ类品种(30个)具有较高的糊化温度和较低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
-
-
范晓华;
倪江;
宋嘉琪;
严雨洁;
陈珏
-
-
摘要:
为筛选出一批口感佳、品质优、生长势好、抗性强、适合上海市嘉定区栽培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于2020年春季进行了16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植株性状、果穗性状、产量性状、蒸煮后籽粒品质评价、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可引进"沪红糯1号""荆恒一号""申科甜糯99"作为嘉定区鲜食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栽培品种,也可适当引进"申科紫甜糯699""浙糯玉18"作为特色玉米品种在嘉定区进行栽培。
-
-
张亚静;
邱华峰;
沈超群
-
-
摘要: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浦东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特对6个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沪玉糯8号"的品质表现较好,可作为示范品种在浦东新区进行推广种植;"申白甜糯3号""申甜糯99""瑞糯6号"的适口性较好,建议在浦东新区进行续试;"申糯4号"在品质方面的表现有所欠缺,建议作淘汰处理。
-
-
龚魁杰;
陈利容;
李晓月;
孙琳琳;
刘开昌
- 《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多酚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等部位,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是分子结构中有若干个酚性羟基植物成分的总称,包括黄酮类、单宁类、酚酸类以及花色苷类等.中国当前育成的鲜食糯玉米品种繁多,色彩多样,多酚类化合物含量非常高,对于促进消费者身体健康极为有益.分析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中的多酚组成,探讨不同品种所具有的降血糖活性,将推动鲜食糯玉米的食用,为鲜食糯玉米育种和栽培营养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
陆大雷;
蔡雪梅;
顾晓天;
丁梦秋;
陆卫平
- 《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 2017年
-
摘要:
干旱是限制玉米产量品质的一个重要的非生物逆境之一.玉米以旱作雨养为主,开花期(抽雄~吐丝期)是玉米需水临界期,水分供应不足会限制植株开花授粉、籽粒发育并最终导致产量损失.以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采用负水头供水控水盆栽装置控制土壤含水量,开花期(抽雄吐丝期)设置正常供水(土壤相对含水量80%)和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60%)2个处理,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鲜食糯玉米籽粒产量、籽粒组分、糊化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
-
辛德财;
王鹏文;
王国琴;
朱崴;
宋天月
- 《2012北京国际种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
| 2012年
-
摘要:
为了客观的对鲜食糯玉米的食味品质进行评价,在鲜食糯玉米鲜果穗采收期,从鲜果穗的清香度、果皮薄厚、籽粒柔嫩度、粘度、甜度等5个方面对10个鲜食糯玉米组合或品种进行了多因素综合评判,探讨了鲜食糯玉米新品种选育中食味品质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在5个指标中,粘度的权重系数最大,其次是果皮薄厚和籽粒柔嫩度,再次为清香度和甜度;运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评价糯玉米食味品质,其结果更为客观,更为可靠.
-
-
韩海亮;
王桂跃;
苏婷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2年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为了有效防治鲜食糯玉米穗期玉米螟为害,通过在吐丝期进行药剂防治,筛选出康宽和福戈对玉米螟有等防效好的药剂,结合药剂成本,推荐在吐丝期使用康宽(10ml/亩)防治玉米螟. 虽然本试验各处理都达到了较好防效,但是在吐丝期,玉米植株高大,田间郁闭,造成施药困难,尤其是在没有高秆作业机械的地区,人工小型喷雾器用药中毒风险较大,因此应在本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穗期玉米螟防治前移技术,力争使防治时期提前到拔节期以前,以增加田间可操作性。
-
-
LU Da-Lei;
陆大雷;
SUN Xu-Li;
孙旭利;
WANG xin;
王鑫;
YAN Fa-Bao;
闫发宝;
LU Wei-Ping;
陆卫平
- 《第十三次中国作物生理学术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以鲜食糯玉米品种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研究了基肥配比和拔节期追氮对籽粒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配比和拔节期追氮对籽粒物性特征参数有显著影响,且基肥配比对物性特征参数(除脆度)影响大于拔节期追氮.物性参数中,黏着性、脆度和咀嚼度变异系数较高.基肥处理中,总体上以氮磷钾肥合理配施(N 75 kg hm-2 +P2O5 75 kg hm-2+K2O75 kg hm-2)时硬度、脆度、黏着性(绝对值)、弹性、黏聚性和咀嚼度较高,回复值适中.随着拔节期追氮量增加,硬度、脆度、黏聚性、咀嚼度和回复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黏着性在不追氮和追氮150 kg hm-2处理下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追氮300kghm-2处理,弹性受追氮量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硬度和脆度与弹性、黏聚性和咀嚼度显著正相关.黏着性与弹性、咀嚼度显著负相关,与回复性显著正相关.弹性、黏聚性和咀嚼度两两极显著正相关.不同肥料处理下,综合考虑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两品种均表现为氮磷钾均衡基施并拔节期适量追氮时籽粒具有较好的黏着性、咀嚼度和脆度,且籽粒硬度苏玉糯5号在该处理显著低于渝糯7号。
-
-
-
张旭;
冯瑞光;
邵凤武
- 《第七届全国鲜食玉米大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以糯玉米杂交种津鲜糯101为供试品种,乳熟期采收果穗后进行漂烫、速冻、与储藏试验。结果表明漂烫时间为20~25min,速冻时间越短越好,冰点达到-18°C在2h左右,于-18°C下安全储藏12个月。为鲜食糯玉米的速冻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工艺参数。
-
-
-
-
- 《2008年全国鲜食玉米新品种展示与观摩暨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糯玉米(Zea mays L.ceratina Kulesh)又称蜡质型玉米或粘玉米,起源于我国西南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对糯玉米育种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杂交育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鲜食糯玉米育种研究发展迅猛,不仅开展育种研究单位增多,而且育种的深度和广度都有较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审糯玉米品种有40多个,省级审定的达250个以上。近年来,重庆糯玉米发展较快,年播种面积约20万亩,产品主要作为鲜食蔬菜和休闲食品。随着重庆直辖,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调整和对营养型、保健型、风味型食品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糯玉米需求市场不断扩大,糯玉米发展前景必将十分广阔。本文简述了重庆市糯玉米生产与育种研究进展,分析了重庆市糯玉米育种、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